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女频悬疑小说,乌龙侦探事务所,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小说的主角沈墨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读者们深深着迷。作者Orbite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主要讲述了:阳光幼儿园大(三)班毕业二十周年聚会的现场,其喧嚣程度远超沈墨最离奇的想象。社区活动中心那扇挂着彩色气球的玻璃门一推开,一股混合着廉价香水、汗味、油炸零食、过期童年回忆以及震耳欲聋《小苹果》旋律的热浪…
《乌龙侦探事务所》精彩章节试读
阳光幼儿园大(三)班毕业二十周年聚会的现场,其喧嚣程度远超沈墨最离奇的想象。社区活动中心那扇挂着彩色气球的玻璃门一推开,一股混合着廉价香水、汗味、油炸零食、过期童年回忆以及震耳欲聋《小苹果》旋律的热浪,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瞬间将“乌龙侦探事务所”三人组(外加王小明)吞没。
活动中心内部被布置得如同一个超龄的儿童乐园。天花板上悬挂着七彩的拉花和闪烁的廉价彩灯。墙上贴着歪歪扭扭、字迹稚嫩的“欢迎大(三)班同学回家!”的手绘海报,旁边还挂着几张放大了的、像素模糊的幼儿园毕业合影——照片上一群穿着统一小围兜、脸蛋圆嘟嘟、表情或呆萌或搞怪的小豆丁,与眼前这群身材发福、衣着各异、沉浸在怀旧狂欢中的中年人形成了荒诞又令人唏嘘的对比。
场地中央被清空,成了临时舞池。一群穿着鲜艳(但明显不合身)连衣裙、烫着过时卷发的中年阿姨们,正随着《小苹果》强劲的节奏,动作夸张地扭动着腰肢,挥舞着手臂,笑声尖利而充满活力。旁边几张长条桌上堆满了各种膨化食品、果盘、一次性纸杯和几大桶颜色可疑的果汁饮料。更多的“老同学”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拿着麦克风对着电视屏幕上的老掉牙卡拉OK深情嘶吼(严重跑调),有的围在一起翻看着泛黄的旧照片,爆发出阵阵夸张的大笑,还有的则在高谈阔论着育儿经、房价和养生秘方。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廉价的欢乐和强行追忆的喧嚣感。
沈墨抱着他那粘着天线和锡箔纸的“薯片桶探测仪”,像个走错了片场的道具师,站在门口,被这巨大的声浪和混乱的景象冲击得头晕目眩。他下意识地按下了探测仪的开关,屏幕上的绿光幽幽闪烁,似乎对环境辐射(尤其是高分贝噪音)产生了微弱的波动。“能量场…好乱…”他喃喃自语,感觉自己的“外星感应器”快要过载了。
林小夏也被这接地气的喧嚣震得眉头紧锁,她本能地护住自己装着重要照片的手机,眼神警惕地在人群中快速扫视,试图辨认出哪个看起来像是能提供“老酱油厂”情报的“老江湖”,但满眼都是沉浸在童年回忆中的叔叔阿姨,目标人物如同大海捞针。
王小明更是浑身不自在。他身上那套价值不菲、却沾着泥水的定制西装,与这里格格不入的“地摊聚会风”形成了惨烈的对比。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脸上写满了“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的深深迷茫和幻灭感。看着这群载歌载舞、追忆舔冰棍时光的中年人,再想想自己生死未卜、身家亿万的父亲…巨大的落差感让他几乎窒息。
唯有赵建国,这位见惯市井百态的老片警,在最初的错愕和尴尬之后,反而像是鱼儿入了水。他那张布满风霜、自带“居委会大爷/大妈”亲和力的脸庞上,迅速浮现出一种如鱼得水的从容。他整了整自己那身洗得发白却依旧浆洗得笔挺的旧警服式外套,扶了扶头上那顶同样洗得发白的旧警帽(虽然没了帽徽),脸上堆起一个极具迷惑性的、憨厚又带着点自来熟的笑容。
“哎哟!热闹!真热闹!好些年没见这么齐整的聚会了!”赵建国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旧时代邻里街坊的热情,瞬间就融入了门口的喧嚣氛围。他一边说着,一边极其自然地走向放着果汁饮料的长条桌,随手拿起一个一次性纸杯,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橙黄色的果汁(看着像橙汁,但颜色过于鲜艳)。
“来来来,大家辛苦了!组织活动不容易啊!”赵建国端着果汁,像一个慰问群众的领导,脸上带着真诚(且不容置疑)的笑容,主动走向几个正围在一起翻看旧照片、笑得前仰后合的中年男女。他的动作自然流畅,仿佛他本就是这聚会的一员,甚至可能是当年的“家委会主任”。
沈墨、林小夏和王小明目瞪口呆地看着赵建国如同社交悍匪般,轻而易举地“打入敌人内部”,内心充满了巨大的敬佩(和一丝荒诞感)。
“老邻居们好啊!”赵建国凑近那群翻照片的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拉家常的亲昵,“看着真亲切!这地方…这活动中心建得好啊!以前这片儿可是咱们老江州的热闹地方!红星酱油厂那会儿多红火啊!哎,对了!”他话锋一转,极其自然地引入正题,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同时目光在几张明显发福但眉眼依稀能看出点当年轮廓的脸上扫过,“我打听个人啊,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王万贯,王总!听说他小时候也是咱们这片长大的?就住酱油厂后边那趟平房?跟你们差不多大吧?”
“王万贯”三个字,如同一个无形的消音器,瞬间让这一个小圈子原本轻松欢快的氛围凝固了!
刚才还笑得见牙不见眼的一个微胖大哥,脸上的笑容如同被冻住,随即嘴角向下撇出一个明显的弧度,发出一声毫不掩饰的嗤笑:“王万贯?嘿!记得!太记得了!‘小气鬼’嘛!打小就出名!整个酱油厂宿舍区,谁不知道他王老抠家的小子?”
这声“小气鬼”如同打开了泄洪的闸门,瞬间引发了在座几位“老同学”压抑多年的、关于童年“阴影”的集体吐槽!
“可不是嘛!”旁边一个烫着羊毛卷、涂着鲜艳口红的阿姨立刻接腔,声音拔高了八度,带着一种终于找到共鸣的兴奋,“那小子,抠门是刻在骨子里的!小时候玩弹珠,那技术叫一个臭!可人家有本事啊!赢了你的,一颗不落全揣兜里!输了呢?嘿!立马变脸!不是赖账就是说你弹的手法不对!要么就满地打滚耍赖皮!为了一颗玻璃球,能跟你耗一下午!脸皮厚的,城墙拐弯都自愧不如!”她一边说,一边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半块小蛋糕,奶油差点甩到旁边人身上。
“对对对!还有冰棍儿!”另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男士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促狭的光芒,也加入了“声讨”行列,“我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年夏天,天热得柏油路都快化了!他爸,就是酱油厂的老会计,难得开恩给他买了根赤豆冰棍儿!好家伙,那待遇!跟得了御赐似的!他拿到手,不是大口吃,是——舔!”他刻意模仿着动作,伸出舌头,极其缓慢而珍惜地、一下一下地舔着空气,“就那么一下,一下,小心翼翼地舔!生怕舔多了!一根冰棍儿,他能从中午舔到太阳落山!最后冰棍儿都化得只剩根棍儿和一点糖水了,他还舍不得扔!非得把那点糖水都嘬干净!那架势…啧啧,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牙酸!”他做了个夸张的牙疼表情。
“噗嗤…”旁边有人忍不住笑出声。
“这还不算最绝的!”微胖大哥显然是吐槽主力,他灌了一口啤酒,抹了抹嘴,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分享传奇故事的亢奋,“最经典的是小学五年级那次春游!去江心公园!老师说了,大家带点零食互相分享,增进友谊嘛!好家伙!你们猜王万贯带的啥?”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环视一圈,看到包括沈墨、林小夏在内(王小明已经痛苦地捂住了脸)都竖起了耳朵,才心满意足地揭晓答案:“俩!白!面!馒!头!硬邦邦的!连点咸菜丝儿都没有!”他拍着大腿,笑得浑身肥肉乱颤,“这也就罢了!可气的是!到了分享环节,别人带的饼干啊、水果糖啊、甚至还有带酱牛肉的(那时候可是稀罕物)!这小子倒好!把自己那俩破馒头捂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抢了似的!然后呢?他专门往带好东西的同学堆里钻!这个尝尝你的饼干,那个吃块你的牛肉!吃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脸不红心不跳!吃完一抹嘴,拍拍屁股就走人!你想尝尝他的馒头?门儿都没有!他那馒头,比金砖还金贵!”
“哈哈哈哈!”小圈子爆发出哄堂大笑。连旁边几桌都被吸引,好奇地望过来。
沈墨和林小夏听得目瞪口呆,嘴巴微张,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沈墨怀里的薯片桶探测仪屏幕绿光稳定,显然“小气鬼”的轶事能量波动不足以引起它的注意。林小夏则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包,仿佛王万贯会从照片里跳出来抢她的薯片。王小明站在人群外围,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感觉自己的脚趾头快要在新皮鞋里抠出一套三室一厅了!父亲…江州首富…小时候竟然…如此极品?!
赵建国听着这些绘声绘色的描述,嘴角也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但老警察的素养让他迅速抓住了重点——这些吐槽虽然生动,但都是几十年前的旧事,对当下的案子帮助不大。
“咳咳,”赵建国清了清嗓子,努力将跑偏到爪哇国的话题拉回来,脸上重新堆起和蔼的笑容,“哎呀,小时候嘛,谁还没点不懂事的时候?能理解,能理解!那后来呢?王总后来不是发达了嘛?创立了那么大个万贯集团!成了咱们江州首富!这发达以后…为人处世…总该…大方点了吧?”他刻意引导着,眼神带着探究。
提到“发达以后”,刚才还热火朝天的吐槽氛围,瞬间又冷却了几分。几个“老同学”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露出了更加微妙、甚至带着点讳莫如深的表情。
沉默了几秒,那位戴金丝边眼镜的斯文男士推了推眼镜,谨慎地开口了,声音压低了一些:“发达是发达了…表面功夫肯定做得足了。听说捐款啊、慈善啊,也没少做。不过嘛…”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老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骨子里的东西,哪那么容易改掉?我们虽然跟他没联系了,但听一些还在老城区的亲戚朋友偶尔提起,好像…嗯…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会算计的。”
这时,旁边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戴着眼镜、气质相对沉稳的中年女士(看起来像是当年的班长或班干部)接过了话头。她想了想,用一种更客观、但也更引人深思的语气补充道:“大方不大方是其次。不过我倒是听人提过一嘴,好像也就是前几年吧?具体记不清了。王总跟几个…嗯…以前关系特别铁的老朋友,因为一笔什么钱的归属问题,闹得挺不愉快的。据说吵得还挺凶,后来就没什么往来了。”
她顿了顿,环视了一下众人,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谨慎的八卦意味:“那几个人,好像都是当年红星酱油厂一起出来的老伙计。具体是什么钱,为了什么事,我们这些外人就不清楚了。反正是闹得挺僵的。从那以后,王总好像就更少回老城区了。”她说完,轻轻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惋惜。
**“一笔钱?” “关系特别铁的老朋友?” “闹得挺凶?” “红星酱油厂的老伙计?”**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黑暗中擦亮的火柴,瞬间在林小夏和赵建国眼中点燃了锐利的光芒!林小夏的心脏猛地一跳!她下意识地握紧了口袋里的手机——那里面偷拍的照片上,那群在酱油厂门口合影的年轻人里,就有那个表情阴郁的男人!难道…线索在这里连上了?!
沈墨虽然还在消化“首富舔冰棍”的震撼,但听到“钱”和“闹僵”,他的“侦探雷达”也瞬间竖了起来!他抱着薯片桶,眼睛开始放光,似乎想发表什么高论。
赵建国则不动声色地将这些信息牢牢记在心里,脸上依旧维持着那副憨厚倾听的笑容,仿佛只是听了个有趣的八卦:“哦?还有这事?啧啧,这老朋友之间闹矛盾,最伤感情了…那几位老朋友…都还在江州吗?都叫啥名儿啊?说不定我还认识呢?”他试图进一步深挖。
然而,那位戴眼镜的女士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摆了摆手:“这我们可就真不知道了。都多少年没联系了,名字都记不清了。再说,人家有钱人的事,咱们平头老百姓哪能知道那么清楚?瞎打听不好。”她显然不想再多说,端起果汁喝了一口,结束了这个话题。
恰在此时,舞池中央的《小苹果》终于结束,换上了一首更加舒缓(但依旧充满年代感)的怀旧金曲。有人拿着麦克风大声招呼大家去拍集体照。刚才吐槽王万贯的几个人也立刻被吸引了过去,重新投入了同学聚会的欢乐海洋,仿佛刚才那段关于“小气鬼”和“钱纠纷”的短暂插曲从未发生过。
喧闹声再次淹没了这个小角落。沈墨抱着薯片桶,看着那群热情拍照的“老同学”,又看看自己口袋里装着鸟粪泥巴的证物袋,再看看赵建国和林小夏脸上若有所思的表情,感觉自己像是刚从一场荒诞离奇的梦境中醒来,手里却意外地抓住了一把通往现实谜题的、沾着童年口水的钥匙。
小说《乌龙侦探事务所》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