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书迷们喜爱的历史脑洞小说,快穿之我的异界之旅,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向阳的枯叶”倾情打造。本书以陈天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3章,116287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第二天一早,陈天换上一身粗布短打,背着装有干粮和地图的包袱,混在南下的商队里往江南赶。火车摇摇晃晃,车厢里挤满了人,汗味、烟味和劣质茶叶的味道混在一起,呛得人睁不开眼。他靠着车窗坐下,看着窗外飞速倒退…
《快穿之我的异界之旅》精彩章节试读
第二天一早,陈天换上一身粗布短打,背着装有干粮和地图的包袱,混在南下的商队里往江南赶。火车摇摇晃晃,车厢里挤满了人,汗味、烟味和劣质茶叶的味道混在一起,呛得人睁不开眼。他靠着车窗坐下,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心里却在盘算着棉花的事——周老的棉田在记忆里藏得深,得找个当地人带路才行。
路过徐州时,火车停了半个时辰,说是要检查。上来几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挨个搜查行李,看到可疑的就拉到车厢外盘问。陈天心里一紧,他包袱里除了干粮,还有沈曼青托他带给江南联络人的密信,一旦被搜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他趁着日本兵搜查前面车厢的功夫,悄悄把密信塞进鞋底,又把地图揉成一团,混在剥下来的橘子皮里。等日本兵走到他面前时,他故意把包袱打开,露出里面的粗粮饼和几件换洗衣物,脸上堆着憨厚的笑:“太君,俺是去江南走亲戚的,没啥值钱东西。”
日本兵踢了踢他的包袱,见确实没什么油水,骂骂咧咧地走了。陈天看着他们的背影,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这乱世,走一步都得提着心。
【通过危机考验,触发“应变”技能(初级),奖励积分50点。】
火车再次启动时,邻座一个戴草帽的汉子凑过来,压低声音问:“兄弟,去江南做啥?”
陈天看他不像坏人,含糊道:“做点小生意。”
汉子笑了笑,露出两排黄牙:“这年头,做生意不容易。我是棉村的,姓王,你要是去那边收棉花,我能帮你牵线,周老的棉花地,除了我没人能找到。”
陈天心里一动,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他刚想细问,却见汉子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看窗外——几个日本兵正站在站台抽烟,眼睛还盯着他们这节车厢。
两人心照不宣地闭了嘴,直到火车驶离站台,王姓汉子才说:“周老是我叔公,去年鬼子要占他的地,他宁死不从,被打了一顿,现在身子还不利索。你要是真心收棉花,我带你去见他,要是想跟鬼子勾结……”他摸了摸腰间,露出半截柴刀,“我这把刀可不认人。”
“我是来正经收棉花的,给上海的纺织厂用。”陈天拿出沈曼青给的棉花手帕,“你看这个,是周老故人托我带来的。”
王姓汉子看到手帕,眼里的警惕消了大半,点了点头:“行,到了地方我带你去。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棉花可以卖,但绝不能流到鬼子手里。”
【获得当地向导,“寻源”任务进度+10%,获得积分30点。】
一路颠簸,五天后终于到了江南地界。下了火车又换乘牛车,走了大半天山路,才远远看到棉村的影子。村子藏在山坳里,周围种着大片竹林,看着平静祥和,一点不像经历过战乱的样子。
周老的家在村子最里头,是座带着小院的瓦房,院里种着几株菊花,开得正艳。王姓汉子喊了声“叔公”,屋里走出个白发老人,正是周老。他看到陈天手里的手帕,愣了半晌,突然老泪纵横:“这是……这是曼青她娘的手帕,多少年没见了……”
陈天说明来意,周老听完,沉默了许久,才颤巍巍地说:“跟我来。”
他带着陈天往后山走,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几十亩棉花地藏在山坳里,棉桃饱满,白得像雪,比陈天想象的还要多。
“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地,鬼子来那年,我让村里人把棉种藏在竹筒里,埋在地下才保住的。”周老抚摸着棉桃,声音哽咽,“本想留着给村里的娃娃做棉袄,可现在……国家需要,我不能藏着。”
陈天看着这片棉花地,心里涌上一股热流。乱世里,总有人守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守着希望的火种。他蹲下身,捏起一朵刚绽开的棉花,纤维细腻柔软,确实是上好的料子。
“周老,我按市价的两倍收,运输的事您不用担心,我已经联系了可靠的船运,走水路回上海,避开鬼子的关卡。”
周老摆摆手:“钱不用多给,只求你把棉花送到该去的地方,别让它烂在我手里。”他顿了顿,忽然压低声音,“村东头的祠堂里,还藏着二十台织布机,都是当年大户人家逃难时托付给我的,你要是能用,都拉走。”
陈天又惊又喜——这正是他需要的!有了这些机器,厂里的产能至少能再提五成。他握着周老的手,郑重道:“您放心,这些机器,我一定让它们重新转起来,织出更多的布,做更多的棉衣。”
【“寻源”任务进度+50%,触发“意外收获”,获得积分200点,功德点100点。】
接下来的几天,陈天留在村里组织村民采摘棉花。男人们背着竹篓摘棉桃,女人们坐在院里剥棉花,孩子们则帮忙把剥好的棉花装进麻袋,一派忙碌景象。陈天也跟着上手,虽然动作不如村民熟练,却干得格外卖力,手掌被棉桃壳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渗出血珠也浑然不觉。
周老看在眼里,心里越发认可这个年轻人。这天晚上,他特意杀了只老母鸡,炖了锅鸡汤,拉着陈天喝酒:“我看你这娃实在,不像那些只认钱的商人。实不相瞒,我儿子当年就是穿着自己织的棉衣上的战场,再也没回来……”
陈天举起碗,跟他碰了一下:“周老,您儿子的棉衣领了他的心意,我带的这批棉花,也会变成棉衣,穿在像他一样的士兵身上,保家卫国。”
周老仰头喝干碗里的酒,眼泪掉了下来,却笑得像个孩子:“好,好啊……”
【获得周老信任,“民心”支线进度+30%,获得积分50点。】
棉花采摘得差不多时,陈天联系的船也到了。是艘货船,船老大是沈曼青的熟人,专走乱世里的“暗河”,避开关卡和巡逻队。村民们连夜把棉花和织布机装上船,几十麻袋棉花堆在甲板上,像座小小的雪山,二十台织布机则被小心地固定在船舱里,裹着厚厚的稻草。
开船那天,周老和村里的乡亲都来送。王姓汉子非要跟着去上海,说要亲眼看着棉花变成棉衣,陈天拗不过他,只好应下。船缓缓驶离码头,陈天站在船头,看着棉村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心里忽然明白——这些棉花和机器,早已不只是物资,而是沉甸甸的信任和期盼。
【“寻源”任务完成,获得积分400点,功德点250点。当前总积分1300点,功德点580点。】
船行在暗河里,两岸是陡峭的山壁,偶尔能看到萤火虫的微光。王姓汉子躺在甲板上,哼着江南的小调,陈天则靠着船舷,看着水里的月影发呆。他想起大靖朝的夜晚,阿禾坐在院里看星星,问他:“哥,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也在看着我们?”
那时他说:“是啊,它们看着我们好好活着,就放心了。”
现在想来,不管是大靖朝的星星,还是民国的月亮,都在看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努力地、认真地活着。
船行到半途,突然遇到巡逻的汽艇。探照灯的光柱扫过来,船老大连忙喊:“快把棉花往水里推!”
陈天心里一紧,刚想动手,却被王姓汉子拉住:“别推!我有办法!”他转身跑进船舱,抱出几捆粗布,让大家把棉花盖住,又在上面堆了些柴火,看起来就像艘运柴火的船。
探照灯扫过甲板,日本兵没看出异常,骂骂咧咧地开走了。船老大擦了擦汗:“好险!多亏了王兄弟!”
陈天看着王姓汉子,心里多了几分敬佩——这乱世里的普通人,总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和勇气。
【化解运输危机,触发“急智”成就,获得积分50点,功德点30点。】
半个月后,船终于抵达上海。当棉花和织布机被运进陈氏纺织厂时,工人们都欢呼起来。沈曼青也来了,看着堆成山的棉花和崭新的织布机,眼里闪着光:“陈天,你真是……”
“别夸太早。”陈天笑着打断她,“这些只是开始,咱们得赶紧把织布机装好,开足马力生产,前线还等着棉衣呢。”
沈曼青用力点头:“我已经让人把染料和辅料都备齐了,就等你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厂里彻底忙了起来。新织布机很快安装调试好,运转得格外顺畅,加上之前改良的机器,产能比原来翻了一倍还多。女工们分成两班,日夜不停地织,染坊里的灰布一批批晾晒出来,仓库里很快堆得满满当当。
陈天每天守在厂里,既是主事,又是杂工,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给机器上油、帮女工搬布料、核对订单……忙得脚不沾地,却一点不觉得累。看着棉布变成灰布,灰布变成棉衣,心里的踏实感越来越足。
【“扩产”任务超额完成,获得积分400点,功德点200点。】
这天傍晚,第一批棉衣赶制出来了。是件厚实的灰布棉袄,针脚细密,里子絮着江南的新棉花,摸起来暖洋洋的。陈天拿起棉袄,往身上比了比,忽然想起大靖朝的冬天,他给阿禾缝的那件夹袄,虽然薄,却也是他能给的全部温暖。
“这件给前线的第一个士兵穿,”陈天把棉袄递给沈曼青,语气郑重,“告诉他,这棉袄里的棉花,来自江南的棉田,缝它的线,来自上海的纺织厂,穿它的人,都是盼着他打胜仗的中国人。”
沈曼青接过棉袄,眼眶红了:“我会的。”
夕阳透过车间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堆积如山的棉衣上,泛着温暖的金光。织布机的轰鸣声、女工们的谈笑声、远处隐约传来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乱世里的歌,唱着坚韧,唱着希望,也唱着无数普通人的守护与期盼。
陈天站在这片喧闹里,忽然觉得,这个民国的冬天,或许会很冷,但绝不会冻住人心。而他要做的,就是让这纺织厂的机器一直转下去,让温暖的棉衣一件接一件地送往前线,直到春暖花开,直到硝烟散尽。
他的“打工”生涯,还在继续,却早已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些人身边,他找到了比积分和功德更重要的东西——一份沉甸甸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责任与牵挂。
小说《快穿之我的异界之旅》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