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六年的深秋,济阳下起了第一场霜。溪边的柳树叶子都黄了,一片片落在水面上,像一只只小船,顺着溪水缓缓漂向远方。刘秀已经七岁了,比去年又长高了不少,穿着樊氏新做的厚粗布短褐,外面还罩着件浅灰色的夹袄,显得格外精神。
这几日,刘钦要去济阳县城外的几个村落视察秋收情况,晚上不能回来,便让刘秀去溪畔的茅屋暂住 —— 那茅屋是刘钦去年春天为了方便百姓灌溉,特意在溪边搭建的,平时供看管水渠的乡邻居住,乡邻回家秋收了,茅屋便空了下来。刘秀早就想去茅屋住了,听刘钦这么说,开心得跳了起来。
傍晚时分,樊氏帮刘秀收拾好行李 —— 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装着两件换洗衣物、一块粗布被子、一本竹简《论语》,还有那块溪畔的圆石。樊氏把布包递给刘秀,又叮嘱道:“秀儿,夜里冷,记得盖好被子,别踢被子着凉了;要是害怕,就抱着圆石,它会保护你的;有事就大声喊,张老丈就住在附近。” 刘秀点点头,接过布包:“娘,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不怕。”
刘钦牵着刘秀的手,往溪畔的茅屋走去。茅屋离官舍不远,步行约莫一刻钟就到了。那是一座简陋的茅草屋,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墙壁是用土坯砌的,门口挂着一块粗麻布门帘,用来挡风。刘钦推开房门,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张简陋的木床,床上铺着稻草;一张小小的木桌,桌子上放着一盏油灯;还有一个陶碗和一把陶壶,是平时喝水用的。
刘钦帮刘秀铺好稻草,又把粗布被子铺在上面:“秀儿,这里虽然简陋,但很干净,你先住着,爹明天就来看你。” 刘秀点点头,走到木桌旁,把布包里的竹简和圆石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爹,我晚上可以读《论语》,不会无聊的。” 刘钦笑了:“好,那爹先走了,你自己注意安全。” 说罢,刘钦转身离开了茅屋,还特意帮刘秀把门关好,放下了门帘。
刘秀坐在木床上,看着窗外的溪水。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映得溪水金灿灿的,格外好看。他拿起竹简《论语》,坐在木桌旁,借着夕阳的光,开始诵读起来。他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在安静的茅屋里回荡,与外面的溪水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和谐。
读了约莫一个时辰,天渐渐黑了。刘秀点燃了桌子上的油灯,油灯的光昏黄却温暖,照亮了小小的茅屋。他放下竹简,拿起那块圆石,握在手里,只觉得圆石暖暖的,让他心里很踏实。他想起了樊氏的话,圆石会保护他,他一点也不害怕了。
夜深了,刘秀躺在床上,抱着圆石,渐渐睡着了。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 梦里,他还是躺在茅屋里,却听见外面的溪水声变得格外响亮,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溪水里出来。他好奇地起床,推开房门,走到溪边。
只见溪水里突然跃出一条黑龙!那黑龙很大,身体有水桶那么粗,鳞片闪闪发光,像黑色的宝石;它的眼睛很大,像两颗灯笼,温柔地看着刘秀;它的爪子很锋利,却一点也不吓人。黑龙绕着刘秀飞了三圈,然后停在他面前,用头轻轻蹭了蹭他的肩膀,像是在跟他打招呼。
刘秀一点也不害怕,伸出手,摸了摸黑龙的鳞片。鳞片暖暖的,像那块圆石一样,还带着点溪水的湿气。他忽然发现,黑龙的鳞片上,竟然映出了黄石翁赠给刘钦的字条 ——“溪隐待时” 四个隶书,清晰地映在鳞片上,像是用墨写上去的一样。
“你是谁呀?” 刘秀轻声问。黑龙没有说话,只是用头指了指溪水的上游,像是在告诉刘秀什么。刘秀顺着黑龙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溪水的上游有一道金光,像是有什么宝物在发光。可还没等他看清楚,黑龙突然不见了,他也醒了过来。
刘秀坐起身,摸了摸自己的肩膀,好像还能感觉到黑龙蹭过的温度。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掌心,只见掌心隐隐约约有一道龙形的温痕,和梦里黑龙的形状一模一样,暖暖的,一点也不疼。他赶紧拿起桌子上的圆石,圆石也暖暖的,和掌心的温痕一样,像是在呼应着什么。
刘秀走到门口,推开一条门缝,看向外面的溪水。溪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的波光,安静得像一面镜子,一点也没有梦里的热闹。他疑惑地摸了摸掌心的龙痕,心里想:刚才的梦是真的吗?那条黑龙是谁呀?它为什么要绕着我飞呢?
他回到床上,抱着圆石,再也睡不着了。他想起了刘钦说的 “潜龙在渊”,想起了黄石翁的 “溪隐待时”,想起了石上的 “柔” 字痕,心里忽然觉得,那个梦可能不是普通的梦,或许是上天在告诉他什么。但他还小,不懂这些,只觉得那条黑龙很亲切,像一个保护他的长辈。
天快亮的时候,刘秀终于睡着了。这一次,他没有再做梦,睡得很安稳。早上醒来,他第一件事就是摸自己的掌心,龙痕已经不见了,但掌心还是暖暖的,像握着圆石一样。他拿起圆石,放在布包里,又把竹简收好,准备等刘钦来接他。
辰时左右,刘钦来了。他推开茅屋的门,见刘秀已经收拾好了行李,笑着问:“秀儿,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害怕?” 刘秀摇摇头,把昨晚做梦的事告诉了刘钦。刘钦听了,心里很惊讶,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笑着说:“那只是个梦,秀儿,你是不是白天想太多了?” 刘秀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 他知道,爹可能有什么事瞒着他,但他相信爹,等他长大了,爹一定会告诉他的。
刘钦牵着刘秀的手,往官舍走去。路上,刘钦心里一直在想:刘秀梦见黑龙绕身,掌心有龙痕,这定是天命示兆,是 “潜龙” 即将苏醒的迹象。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能告诉刘秀,要等他再长大些,再告诉他真相。他看了看身边的刘秀,心里满是欣慰 —— 这孩子不仅仁厚、聪慧,还身负天命,将来定能 “兴汉”,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回到官舍,樊氏见刘秀回来了,赶紧迎了上去:“秀儿,昨晚睡得好吗?娘都想你了。” 刘秀点点头,把做梦的事也告诉了樊氏。樊氏听了,心里很开心,摸了摸刘秀的头:“咱们秀儿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连黑龙都愿意保护你。” 刘秀笑了,心里也觉得很开心。
那天晚上,刘秀又把圆石放在枕头边。他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溪水声,心里想着那条黑龙,想着黄石翁的字条,想着自己的未来。他不知道,那个梦不仅是天命示兆,更是他 “人海之中找到了你” 的重要铺垫 —— 在未来的乱世里,他将会遇到很多像黑龙一样保护他、帮助他的人,而阴丽华,将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让他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窗外的溪水,还在静静流着,水声轻柔,像在为这个身负天命的孩子唱着安眠曲。官舍里的灯光,昏黄却温暖,照亮了樊氏手中的针线,也照亮了刘秀未来的人生。而那个关于黑龙的梦,像一个神秘的预言,见证了刘秀 “潜龙在渊” 的天命传奇,在慢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