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一定不要错过西门一刀写的一本连载小说《溪隐龙兴汉》,目前这本书已更新213879字,这本书的主角是刘秀。
溪隐龙兴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进入暮春,白水村的麦田泛出浅黄,再过些时日便可收割。刘良家有三头黄牛,是春耕时耕地的主力,如今农闲,便让刘秀每日清晨赶着牛群去白水溪畔吃草 —— 既让牛群啃食溪边的嫩草,也让刘秀趁机诵读竹简,兼顾劳作与学业。
东汉时的牧牛工具颇为简单:一根三尺长的木杖,杖头系着麻绳,麻绳另一端拴在领头牛的牛角上;还有一个竹编的牛铃,挂在领头牛的脖子上,走动时 “叮铃” 作响,方便辨识牛群位置。刘秀每日天不亮就起床,从牛圈里牵出牛群,木杖扛在肩上,竹篮里装着《尚书》竹简,往白水溪畔走去。
领头牛是头老母牛,毛色呈深黄,额头上有一块白斑,性子温顺,刘秀都叫它 “黄母”。黄母似乎格外亲近刘秀,每次见他来牵绳,都会用头轻轻蹭他的手背。牛群跟在黄母身后,踩着晨露,沿着青石路往溪边走,牛铃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脆。
到了溪边,刘秀解开黄母的麻绳,让牛群自由吃草。他找了块向阳的青石坐下,拿出竹简,借着晨光诵读起来。今日读的是《尚书・大禹谟》,其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几句,他虽不完全理解,却也读得格外认真。
牛群散在溪边吃草,黄母总在刘秀附近徘徊,偶尔低头啃几口草,抬头看看刘秀,像是在守护他。其他两头黄牛也很安分,不越出溪边的草地,更不啃食村民种在岸边的庄稼 —— 这在白水村是少见的,村民的牛群常有啃食庄稼的情况,唯有刘秀的牛群,总是规规矩矩。
有次村民王大伯路过,见此情景,笑着对刘秀说:“小郎君,你家的牛比人还懂事,从不糟蹋庄稼。” 刘秀也觉得奇怪,他试着在喂牛时,用 “坐禅养气” 的法子,将温和的气脉通过手掌传递给黄母,黄母似乎能感应到,吃得更安分了。久而久之,牛群竟也跟着黄母,只在溪边吃草,不越雷池一步。
这日清晨,刘秀诵读到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时,忽然感觉到黄母用头蹭他的膝盖。他抬头一看,只见一只野兔从草丛里窜出来,惊得牛群微微骚动。刘秀放下竹简,伸手摸了摸黄母的头,气脉缓缓注入 —— 黄母很快平静下来,其他黄牛也跟着安定,继续低头吃草。
刘秀忽然明白,“引气术” 不仅能养己,还能通万物之情。他试着将气脉扩散开来,轻轻笼罩住整个牛群,能清晰地感觉到黄母的安心、小牛的好奇、另一只黄牛的慵懒。这种与牲畜的心意相通,让他想起幼时在济阳溪畔看蚂蚁搬食的日子,越发觉得万物有灵,需以仁心待之。
诵读累了,刘秀便起身牵着黄母在溪边散步。黄母走得很慢,配合着他的脚步,偶尔停下喝几口溪水。刘秀看着清澈的溪水,想起父亲教他 “溪隐待时”,想起刘良教他 “溪山拳”,忽然觉得,这白水溪不仅是他的居所,更是他的 “师”—— 溪水教他柔韧,牛群教他仁厚,草木教他生长。
有次樊氏来溪边送早饭,见刘秀与黄母依偎着晒太阳,笑着说:“秀儿,你跟黄母比跟我还亲呢。” 刘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黄母很乖,能听懂我说话。” 樊氏坐在青石上,看着溪水说:“你爹若在,见你这般懂仁善,定会很开心。对了,下月南阳有集市,我想去给你扯块布做件新短褐,顺便去新野看看你姨母,你想不想去?”
刘秀眼睛一亮:“新野?是不是阴丽华小姐姐家所在的新野?” 樊氏笑着点头:“是呀,你姨母家离阴家不远,说不定能见到丽华。” 刘秀心里顿时充满期待,摸了摸怀里的 “惊鸿” 旧帕,暗暗盼着集市快点到来。
此后,刘秀牧牛时更勤快了,不仅诵读竹简,还会对着牛群练习 “溪山拳” 的基础招式。他打拳时,黄母会站在一旁看着,牛铃轻轻晃动,像是在为他打节拍。村民们见了,都说 “刘良家的侄子是个奇人,能跟牛说话,还能对着牛练拳”,却也越发喜欢这个仁厚懂事的少年。
这日傍晚,刘秀赶着牛群回家,路过村口时,遇见李恶少带着两个跟班。李恶少见他牵着牛,故意伸脚绊倒小牛。小牛疼得 “哞” 叫一声,黄母立刻冲上去,用头抵李恶少。刘秀急忙拦住黄母,看向李恶少:“你为何欺负小牛?”
李恶少嬉皮笑脸:“我就绊了,你能怎样?有本事用你的牛撞我啊!” 刘秀强压怒火,想起 “缠枝式” 的巧劲,上前一步扣住李恶少的手腕,轻轻一拧。李恶少疼得大叫,两个跟班想上前帮忙,却被刘秀的眼神吓住。刘秀松开手:“再敢欺负牛群,我定不饶你。” 李恶少揉着手腕,不敢再嚣张,灰溜溜地跑了。
回到家,刘良见刘秀脸色不好,问明情况后说:“秀儿,你能克制怒火,用巧劲制敌,比我当年强多了。” 刘秀坐在土炕上,摸着怀里的圆石说:“我不想打架,可他们欺负黄母,我不能忍。” 刘良拍了拍他的肩膀:“护己护物,皆为义举,不必愧疚。”
夜里,刘秀梦见自己牵着黄母在新野的溪边散步,阴丽华小姐姐穿着浅粉色衣裙,手里拿着惊鸿剑,笑着对他说:“刘秀弟弟,你的牛真温顺。” 他想递给她 “惊鸿” 旧帕,却醒了过来。刘秀摸了摸帕子,心里暗暗说:“丽华小姐姐,我很快就能见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