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中原血:起义》小说章节在线试读,《中原血:起义》最新章节目录

中原血:起义

作者:白马落樱

字数:130058字

2025-09-24 10:15:42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历史脑洞小说——《中原血:起义》!本书以崔广富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白马落樱”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130058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中原血:起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淮北的风裹着秋霜,落在起义军的甲胄上,凝结成一层薄薄的白。徐州城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城墙高耸,垛口间的守军手持弓弩,眼神警惕地盯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营帐——自起义军一路平推至淮北,这是他们遇到的最硬的骨头。

刘文琦站在城前的土坡上,手里的柳叶剑指向城墙,剑身上的“守”字被秋阳映得发亮。他已领兵攻城半月,三次架起云梯都被打退,士兵们的伤亡堆在城下,连护城河的水都泛着淡淡的腥。“刘琪嘉果然名不虚传,”他低声自语,想起探马传回的消息——这位东北边关大将军,刚接到朝廷诏令就星夜驰援,不仅加固了城墙,还把城内的粮草集中管控,摆出了死守的架势。

营帐内,崔广富看着沙盘上的徐州城模型,眉头紧锁。张贵华用木勺拨弄着沙盘里的沙土,沉声道:“徐州是淮北重镇,粮道通畅,刘琪嘉又是久战之将,硬攻不是办法。文琦这半月损耗太大,得让他先缓一缓。”

“缓不得。”郭元帅走进营帐,肩上还沾着城外的霜花,“朝廷已经在调兵支援,若不尽快拿下徐州,等援军一到,咱们就会腹背受敌。”他看向崔广富,“首领,不如让我带三千精兵,从侧翼偷袭西门?西门是徐州的薄弱处,或许能撕开一道口子。”

崔广富还没开口,帐外突然传来马蹄声。裴家辉勒住马,翻身跳下,空荡荡的左袖在风中飘动:“首领,文琦将军派人来报,说刘琪嘉在城上喊话,要见他单独对话。”

一、城前对话,剑拔弩张

第二日清晨,徐州城下的战场暂时安静下来。刘文琦单骑出营,柳叶剑斜挎在腰间,慢慢行至护城河前。城墙上,刘琪嘉身着银甲,手扶垛口,声音透过风传下来:“刘文琦?当年你弃文从武,号称要护黎民,如今却领兵叛乱,不怕落得千古骂名?”

刘文琦勒住马,抬头看向城上,声音平静却坚定:“刘将军镇守边关,该知百姓疾苦。当今圣上昏庸,赋税苛重,江南水灾饿殍遍野,朝廷却只知享乐——我等起义,不是叛乱,是为了拯黎民于水火!”

“一派胡言!”刘琪嘉怒喝一声,手指向城外的起义军,“你看看你手下的人,多是流民草寇,攻下城池后烧杀抢掠,这就是你说的‘拯黎民’?”

“将军说的是杨中军的残部,不是我起义军!”刘文琦握紧剑柄,“我军新政,均田免赋,医馆遍设,若将军不信,可派使者出城查看——亳州、漠北的百姓,谁不感念起义军的好?”

刘琪嘉沉默了。他在边关多年,早已听闻起义军的新政,只是朝廷的文书里,把他们描绘成了无恶不作的乱党。他看着城下刘文琦坦荡的眼神,又想起京城传来的消息——皇帝为了修建新宫,还在向百姓加征赋税,心里第一次泛起了动摇。

“但我身为朝廷大将,守土有责。”刘琪嘉最终还是硬起心肠,“徐州城,我不会让给你。若你有本事,就尽管来攻!”

刘文琦看着他决绝的背影,知道多说无益。他勒转马头,回营时,身后突然传来刘琪嘉的声音:“他日若你真能安定天下,别忘了今日所言,护百姓一世安稳。”

刘文琦回头,对着城墙抱了抱拳,没有说话——他知道,这句话里,藏着刘琪嘉未说出口的期许。

二、白热化攻防,血染城墙

对话无果,攻城战再次打响。这一次,刘文琦改变了策略——他让士兵们推着装满干草的车,冲到护城河前,点燃干草,浓烟滚滚,遮蔽了城上守军的视线。同时,他派精锐士兵带着短刀,趁乱泅渡护城河,试图在城墙下炸开缺口。

“放箭!快放箭!”城墙上,刘琪嘉的副将嘶吼着,指挥士兵朝着浓烟处射箭。箭矢穿透烟雾,不少起义军士兵中箭倒地,护城河的水里飘着断箭和尸体,场面惨烈。

泅渡的士兵终于摸到城墙下,他们用炸药包贴在墙根,点燃引线后迅速回撤。“轰隆”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一个两丈宽的缺口,烟尘弥漫中,起义军士兵像潮水般涌向缺口。

“守住缺口!不许他们进来!”刘琪嘉亲自提刀冲上去,银甲上很快溅满鲜血。他的亲兵们也跟着冲锋,与起义军士兵在缺口处展开肉搏——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双方的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只为争夺那一寸土地。

刘文琦站在阵前,看着缺口处的厮杀,眼里满是血丝。他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只要守住缺口,徐州城就有望拿下。他拔出柳叶剑,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上!”

就在这时,城墙上突然射来一支冷箭,直取刘文琦的后心。“将军小心!”身边的亲兵猛地扑过来,替他挡了一箭,鲜血溅在刘文琦的脸上。

刘文琦扶住倒下的亲兵,看着他断气前还睁着的眼睛,怒火中烧。他挥动柳叶剑,斩杀冲上来的敌兵,一步步朝着缺口靠近——他要拿下徐州,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更要为天下百姓,打通这道通往京城的关卡。

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夕阳把城墙染成了暗红色。起义军虽然攻进了缺口,却始终无法突破刘琪嘉的防线,双方伤亡惨重,都已精疲力尽。

当夜幕降临时,刘文琦不得不下令撤兵。他站在城外,看着徐州城墙上依旧亮着的火把,心里清楚——这场仗,还远没有结束。

三、帐内谋策,暗寻生机

撤回营帐后,刘文琦看着地图上的徐州城,眉头紧锁。张贵华走进来,递给他一碗热汤:“文琦,别太着急。刘琪嘉虽然顽固,但他的士兵已经快撑不住了——我探听到,徐州城内的粮草只够支撑十日,只要咱们切断他的粮道,他不攻自破。”

“粮道在城东三十里的柳林镇,由刘琪嘉的亲信把守,防备森严。”刘文琦接过汤碗,却没喝,“而且,朝廷的援军据说已经到了宿州,最多五日就能赶到徐州。”

“那就先断粮道,再阻援军。”裴家辉走进营帐,身后跟着王西金,“我和西金愿带五千精兵,连夜去柳林镇,拿下粮道;郭元帅可领兵去宿州方向,阻击朝廷援军,剩下的人留在城下,牵制刘琪嘉的兵力。”

王西金点头,玄铁刀在灯光下闪着冷光:“刘琪嘉的亲信虽勇,但我和家辉熟悉地形,定能出奇制胜。”

崔广富看着众人,最终拍板:“就按这个计划办!文琦,你留在城下,每日佯攻,不让刘琪嘉察觉我们的动向;家辉、西金,断粮道务必速战速决;郭元帅,阻击援军时要小心,不求全胜,只求拖延时间。”

众人领命,各自去准备。营帐内只剩下崔广富和张贵华,两人看着沙盘上的徐州城,沉默良久。“刘琪嘉是个将才,若能收服,对咱们大有益处。”张贵华突然开口。

崔广富点头:“我知道。但他心念朝廷,除非让他亲眼看到朝廷的腐朽,否则绝不会投降。”他看向城外的徐州城,“希望这场仗结束后,他能明白,咱们要的,不是推翻谁,而是给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的家。”

夜色渐深,徐州城墙上的火把依旧闪烁。刘琪嘉站在城上,看着城外起义军的营帐,心里满是复杂——他不知道自己坚守的,到底是一个腐朽的朝廷,还是百姓的希望。而城外,裴家辉和王西金已经领兵出发,郭元帅也在整顿兵马,一场决定徐州命运的暗战,即将在夜色中拉开序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