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2章

语气平和却又坚定:“父亲请放心,从现在起,这些都不会再发生了。我会改变这一切。”

听完,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光亮。

他仔细打量着朱柏,缓缓点头。

“好,好孩子。咱的小十二,亏有你在。”

“日后大明江山,还得你来担起来。”

他的语气中透出沉痛也夹杂欣慰,更有着感激和依靠。

因为他,有这样一个非凡的孩子。

一个能够跨越时空,改写命运的儿子,无所不能,无可匹敌。

他之所以能够重返朝堂,还扭转了自己的命运,

全赖他拥有一个出色的儿子。

尽管他后来意识到,这位正统皇帝其实是老四的后人。

朱元璋心中虽有愤怒,但仍要为大明朝的将来做安排。

他合上洪武朝的史书,翻开了记载建文一朝的篇章。

他心里早有预感,这一段历史与自己的嫡长孙朱允炆脱不了干系。

可当他真正翻阅时,心却沉了下去。

他拿起这本书时,就发觉它薄得出奇。

“不会的……”朱元璋嘴唇微微颤抖。

但他终究还是强忍着看下去。

书里写道,朱允炆继位之后,立马开始了大力削藩。

先是贬黜周王、处置代王,接着囚禁岷王,逼死湘王。

朱元璋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狠狠一拍案桌,怒吼道:“这畜牲!谁教他削藩的?谁出的主意这么混账?”

他两眼泛红,完全没想到朱允炆一登基就采取如此激进的手段,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他终于明白了一些真相,明白了朱棣为什么要举兵反抗,

为什么他能够当上皇帝。

朱元璋开始沉思。

如果是自己身陷那种处境,恐怕也不会有别的选择。

随后,他翻开接下来的内容,果不其然看到了朱棣起兵的详细记载。

打着“靖难”之名举兵,历时四载征伐,终于夺取帝位,朱允炆自此下落不明。

朱棣继承大统,开创永乐之世。

朱元璋沉默地合上书,缓缓看向朱柏。

眼底泛着隐隐水光。

“按照这段历史,你真的会死吗?”

朱柏轻轻开口:“是的,父皇,孩儿最终被那位皇侄逼迫,选择殉身。”

一声倒吸凉气之声,在殿中久久不散。

朱元璋久久无言,却无人不明白——他是如何难以承受这样的结局。

他没有停下,继续翻阅关于永乐朝的史料。

结果越是查阅,震惊便越深。

永乐登基后,改元永乐,文治武功,举世称颂。

《永乐大典》的编修,数次远征漠北,尤其惊人的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书中更描绘大明繁荣,八方宾服、万邦来朝之盛景。

朱棣最终功勋赫赫,获得“封狼居胥”之名,被称为——永乐大帝!

朱元璋呆坐当场,惊得几乎合不拢嘴。

“咱那个老四,真这么厉害?”

“不但成就了帝业,还能获此功勋,被称为永乐大帝?还是封狼居胥?”

震惊之下,他久久未能平静,目光怔怔地望向朱柏。

朱柏说:“父亲,自古史书记载确凿无疑,真实不掺半分虚假。”

话落,天地仿佛凝固,沉默蔓延。

朱元璋一语不发,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过了片刻,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唉,是我错看了。”

“老四的确非凡,才智过人,非比寻常。”

说完这句话,他心中又泛起苦涩。

当他看到后世洪熙朝与宣德朝的记载,整个人陷入迷茫。

那书上记载的帝王,一个是朱高炽,一个是朱瞻基。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即逝,朱瞻基执政十年便早亡。

朱元璋脸上露出悲伤。

他握紧双拳,不甘之色溢于言表。

他终是开口:“为何我大明皇帝,寿命都如此之短?”

朱高炽仁君之名天下皆知,才德兼备。在位仅十个月便深得后人推崇,若再多给他几十年光阴,大明又将是何等景象?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痛难忍。

再观那被称为“好圣孙”的朱瞻基,与自己的长孙朱允炆相比,何止胜出一筹。

同样面临藩王叛逆之局,朱瞻基从容应变,治国有方。

种种对比之下,朱元璋思绪万千。

若是上天能赐朱高炽二十年,赐朱瞻基五十年,那么明朝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心中沉重,也生出愤怒。

“此事必有蹊跷。怎会多位皇帝接连早亡?怎会全然是巧合?”

朱元璋目光冷峻,目光深处闪出一丝锐利。

凭借多年经验,他早已察觉端倪,那些皇帝的猝逝绝非偶然。

一定有人暗中操纵,一切并非表面那般简单。

待他看完整部史书,心神久久难平。

他沉声开口:“你早就知晓大明的后续,知道正统年间的事情。那么你一定也清楚永乐和宣德时期的事。”

朱柏点头默认。

朱元璋怒不可遏,脸色发青:“该死的朱允炆!若我早知如此,当初便该将皇位直接传给老四!”

朱柏道:“四哥若能听闻此言,想必九泉之下也能安心微笑。”

“他在世之时,夙夜勤勉,只求博得您一声肯定。登基以来从未懈怠,每一日都不敢虚度。”

“四哥所行所做,皆为赢得您的认同,因为他起兵夺位,始终心怀忧思。”

——那狂人朱棣,竟然还活着?

朱元璋陷入沉思。

他未开口,心底却已经明了:老四登位之后所建的伟业,足以为世人铭记。

五次率军亲征漠北,战功赫赫,功勋留名封狼居胥!

重筑长城、整修大运河;

编纂《永乐大典》,更派郑和七度扬帆远航;

更有天下万国纷纷来朝,重现大国气象!

这份成就,这般作为,震撼着朱元璋的内心。

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过去小瞧了那个儿子。

“真是没想到,他竟有这样的本事,是我们小看他了。”

朱元璋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眼中隐隐闪动着波澜。

朱柏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

“这很正常,我四哥本来就是英才非凡,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完成封狼居胥壮举的皇帝!”

朱柏面带笑意地回应。

朱元璋听后明显不悦,脸色微微一沉。

“你这个小鬼头,是不是从老四那儿得了什么好处?”

说罢,狠狠地瞪了朱柏一眼。

在朱元璋心中,最中意的皇子始终是朱标。

毕竟朱标是早已内定的接班人。

但他清楚,史书有载,这位他最喜爱的儿子,会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

一念及此,心痛如绞,脸色随之黯淡下来。

“我说的全是历史中记载的内容,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父皇您肯定看过了。”

朱柏依旧笑着回答。

朱元璋双手紧握,掌中正握着有关永乐年间的史书,神情略显激动,眼神恍惚,内心激荡难平。

……

此时的京师城墙之上,

一袭战甲的朱棣提刀而舞,凌厉的动作间展现出英武气势。

身为藩王时,他在北平就曾经领兵征战四方。

如今父亲已将北征的使命交付与他,不管怎样,这一次战役他势在必胜,且须大胜。

“明军威武!”

朱棣一声高喝。

“将军威武!”

“明军威武!”

“燕王 ** !”

声声呐喊响彻长空,所有将士都激情满怀地欢呼响应。

这是一支经历过洪武岁月、浴血而生的铁军。

此时此刻,这支军队的士气空前高昂。

站在战阵最前的朱棣,胸中热血如沸。

站在他的身旁,徐达、于谦、蓝玉等名将目光注视这位英气勃发的王者。

他,已成为全场瞩目的核心!

他挺立前方,手握战刀,目光一一掠过众将士面容。

“自洪武年间,至今正统年间。”

“过了多少年岁,本王也许记不清楚,但有一点确凿无疑。”

“敌人,又一次来了!”

“岁月更替,曾跨越长城而来侵扰我中原之人,卷土重来!”

“我们的子孙在身后!”

“脚下是我大明国土,我百姓所在!”

“你们父母兄弟,亲族血亲,全都在此地!”

“我们的祖先,就埋葬在这里!”

“众将兄同胞!”

“今日,我们已再无退路!!”

“兄弟们!将士们!”

“本王誓愿与你同进退,赴战沙场!”

“愿与诸位连战三阵,连克三敌!”

朱棣猛地攥紧长刀。

“今日,我要你们随我杀上敌营,擒敌帅之命,取那也先首级!”

向敌军宣告——

退出长城,放你们一条生路!

京城上空,朱棣的怒吼声如雷贯耳。

全体将士齐声呐喊:

“退守长城,尚可活命!”

“!!!”

喊杀声震天动地,四野皆惊。

京城之外,

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一支庞大的军队压境而来——为首的是也先率领的瓦剌军。

领军人物正是也先,其女其木格陪伴身旁。

二人统领十万大军逼近京城,气势磅礴,步步逼近。

在这支瓦剌军中,有一座铁笼格外显眼。

笼内囚禁着一人,正是明朝皇帝朱祁镇——曾经号称战神的天子。

在土木堡一役中他损失五十万大军后被俘,如今被押解至此。

他神情恍惚,脸色苍白,双眼空洞,毫无光彩。

直到现在,他仍未从打击中清醒。

因为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自己亲征北疆,竟然沦为阶下囚。

而自己最信任的大臣王振,也在乱军之中被彻底歼灭,生死不知。

如果一开始出征时,他满怀激情,志在必得,

那么此刻早已天地翻覆,再无豪情壮志可言。

内心深处,仍旧充满震惊和恐惧。

就在瓦剌大军得意洋洋之际,也先猛然觉察异常。

望向京城方向,发现城墙之内,竟似乎有重兵把守,森严壁垒。

这般整肃雄壮之势,绝非虚张声势。

也先脸色一沉,内心不安起来。

“土木堡一战后,大明主力军力早已覆灭,如今京城怎能还有如此气势?”他也忍不住质疑。

手下将领皆面露困惑与惊惧。

显然,城中形势异于常态。

“情形不对,情况有变!”也先心中暗道,警觉陡升。

其木格小声道:“爹,或许是大明故意设局恐吓我军?”

也先冷言回应:“若这样认为,那就错了。真战争容不得一丝疏漏,没有多年铁血厮杀,焉能有今日之地位!”

说完他握紧马鞭,远指京城。

“数十年来,敢直逼大明京师者,唯我一人。越是临近成败之际,越不可掉以轻心!”

话音未落,他拿出一支精致的长筒望远镜,

迅速将目光锁定城墙之上。

他想知道,究竟是谁在守城!

仅仅一瞥,却让他心中剧震!

远方城墙之巅,一名少年负刀而立,目光冰冷,直面而来。

少年身姿笔直,年少却不显稚气,反而带着一股令人心惊的压迫之力。

可当他看清那张脸的瞬间,顿时心惊胆颤。

——那是永乐帝朱棣的脸!

那个狂傲、威严,早已去世的朱棣!

也先震惊得几乎捏不住手中的望远镜。

“怎么可能?!朱棣那个疯子……他居然还活着?”

他做梦也没想到,从望远镜中竟会出现他最为畏惧的身影。

那个让他心惊胆战的人物,分明是数年前就该死去了的朱棣。

曾经被岁月掩埋的朱棣,竟再次现身于世。

虽略显年轻,也先还是立刻便认出了他。

脸色一沉,震惊与疑惑交织。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也先低吼着。

其木格问道:“爹,您怎么了?”

她从没见过父亲如此不安。

“我没事。”

也先一挥手,马上命令调集精锐铁骑。

“立刻出兵,进攻京城!”

他暴喝道,如同惊雷炸裂天空。

“让我看看京城内还有多少军队!”

“踏平京城!”“踏平京城!”

手下将士们高呼响应。

“现在我们兵临城下,正是绝佳时机!”

“打进皇城,打进京城!”

“城内的财宝统统归我们,人 ** 也别想跑。”

他放声狂笑,高举马鞭:“冲锋!”

他亲率一千精骑猛冲京城。他此举只为一个目的——试探京城的防守强度!

……

京城的城头,朱棣与徐达等人眺望着汹涌而至的敌骑。

徐达淡淡开口:“也先果然老道,用骑兵试探我方,手法缜密。”

朱棣目光微闪。

他望向徐达:“岳父大人……”

“皇上已命你为全军统帅,此战全凭你做主。”

徐达微微一笑,将权交给了他。

朱棣心领神会。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传达军令,弓箭手准备!”

“敌一近城下,便即刻还击,全歼来敌,不可放一个回去!”

军令迅速下达到前线,士兵们紧握强弓,纷纷瞄准来骑。

这支敌军虽不多,仅千余人,但冲势甚疾,须臾已逼近城墙。

朱棣喝道:“放箭!”

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如暴雨倾泻。

铺天盖地的利箭破风而落,瓦剌骑兵顷刻间成批倒下,无人可逃。

一名将军大步走来,语气激动:“敌人不过如此,殿下可敢让我带兵杀敌,保证尽数覆灭他们!”

那将军,正是蓝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