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历史脑洞小说——《窝在远古搞基建》!由知名作家“曳星空”创作,以王铁柱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42002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窝在远古搞基建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盛夏的尾巴炙烤着焦土谷,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被晒焦的独特气息,混合着汗水的咸腥。华夏部落的未来家园,此刻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尘土飞扬的工地。王铁柱站在那片焦黑的黏土地上,感觉脚下的每一寸土都在灼烧着他的决心——也灼烤着他的脚底板(兽皮靴子?不存在的,只有磨得发痛的脚掌)。
“看好了!” 王铁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像个威严的首领,尽管他此刻的形象像个刚从泥塘里捞出来的猴子。他抓起一把黏稠油亮的焦泥土,用力摔进旁边树枝和藤条编成的简陋模框里。“这叫制坯!就像我们捏陶罐,但要更大,更厚实!用力摔!使劲压!把里面的气都挤出来!这样烧出来的砖才结实,不会一碰就碎!”
黑骨挑选出来的十二个壮劳力,包括那个在盐池集发问、如今被王铁柱命名为“石夯”的年轻男人,都瞪大眼睛看着。首领的动作充满力量,看着很有道理。于是,十二个汉子撸起根本不存在的袖子(只有粗糙的兽皮裙),露出精壮的、晒得黝黑的胳膊,学着王铁柱的样子,抓起大把泥土,嘿哟嘿哟地往模框里摔!
“噗叽!” 一个汉子用力过猛,整个脚掌都陷进了松软的泥堆里,拔出来时带起一大坨泥浆,糊了自己半身,引得旁边几人哄笑起来。那人也不恼,反而得意地展示自己沾满泥巴的“新靴子”,引来更大范围的哄笑。王铁柱嘴角抽搐,努力板着脸:“严肃!摔泥!”
好不容易第一批歪歪扭扭的泥砖坯在烈日下排开,如同一条条巨大的、湿漉漉的土黄色面包。王铁柱抹了把汗,指着旁边新挖的取土坑:“水!加水!泥太干,摔不紧实!” 石夯立刻带着几人冲向小溪。
片刻后,“水来了!水来了!” 石夯兴奋地吼着,几人合力抬着一只……装满了水的巨大陶罐(老石头的早期试验品,厚得像石墩子)踉踉跄跄地冲过来。眼看快到跟前,抬侧面一人脚下一滑!
“哎哟!” “小心罐子!” 砰! 哗啦——!
陶罐没有碎(质量确实过硬),但里面的大半罐水,如同决堤的洪水,精准无比地冲向了刚排好的砖坯……
“我的砖——!” 王铁柱的惨叫被水流声淹没。只见那条“土面包”队伍瞬间被冲垮,精美的长方体变成了东倒西歪、互相依偎的烂泥堆,活像一群喝醉了酒的醉汉。肇事者们面面相觑,看着首领铁青的脸,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脸色通红。最终,王铁柱看着那一片狼藉,再看看那几个满脸无辜、浑身湿透的汉子,自己也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瞬间引爆了全场的爆笑。焦土谷的上空,第一次回荡起如此畅快又略带傻气的笑声。
砖坯制作在笑料百出中艰难推进。孩子们成了最欢乐的捣蛋分子。“小鱼鹰”们收了鱼篓,便成群结队跑来“帮忙”。他们的小手印成了砖坯上最普遍的“装饰”。一个叫“小泥鳅”的男孩尤其调皮,趁大人不注意,把自己整个小脚丫印在了一块刚脱模的砖坯中央,留下一个清晰无比的“艺术品”,得意洋洋地向小伙伴炫耀。王铁柱发现后,本想板脸训斥,看着那小泥猴儿般脸上期待表扬的神情,话到嘴边变成了:“嗯…印得不错,下次记得印在边上,别踩中间,不然这块砖盖房子时,你的脚丫子就露外面了!” 小泥鳅似懂非懂地点头,倒是把其他孩子逗得前仰后合。
砖坯在烈日下暴晒数日,渐渐变硬。王铁柱立刻指挥人手开始建造烧砖的窑。这次他汲取了教训,亲自画图示(用树枝在地上划拉),讲解拱形窑顶的重要性。老石头带着枯爪和岩纹也来帮忙。老石头看着那些板结的泥砖坯,职业病发作,忍不住拿起一块,又摸又敲,还用指甲抠了抠,嘴里念念有词:“嗯…泥质尚可…火候…火候不足?” 枯爪那只完好的手也忍不住跟着比划捏陶的动作。岩纹则皱着眉,盯着王铁柱画的简陋拱顶结构图,若有所思。
建造窑体相对顺利,毕竟人多力量大。但轮到搭建最关键的内拱顶时,麻烦来了。王铁柱指挥着石夯等人小心翼翼地将泥砖一块块斜向上垒叠,形成支撑。刚开始几层还好,越往上,砖块摇摇欲坠,看得人心惊胆战。
“左边!左边那块!往里推一点!” “右边!右边那块要塌了!顶住!” 众人手忙脚乱,手臂颤抖,满头大汗,如同在搭建一座随时会散架的积木塔。
终于,最后一块关键的“拱顶石”被塞了进去!窑内空间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拱形轮廓。 “成了!” 石夯激动地大吼一声,下意识地拍了一下旁边汉子的肩膀以示庆祝。
就这一拍,力道没控制好—— 哗啦啦啦! 刚垒好的内拱顶,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瞬间塌了一大半!烟尘弥漫,碎石(泥砖)飞溅。外面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惊呼和叹息。石夯和他拍的那位仁兄呆立在烟尘里,脸上沾满泥灰,欲哭无泪,如同两只被雷劈焦的猴子。
王铁柱痛苦地捂住了眼睛。他预料到困难,没预料到困难会以如此滑稽的方式呈现。看着那两个顶着一头泥灰、一脸生无可恋的“罪魁祸首”,再看看周围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辛苦的族人,他无奈地挥挥手:“清理!重来!下次庆祝…等砖烧出来再说!”
二度挑战拱顶,众人加倍小心,屏息凝神,连呼吸都放轻了。王铁柱亲自在最危险的拱顶位置指挥。终于,在夕阳的余晖中,一座歪歪扭扭、看起来随时会散架、但终究是完成了拱顶的“原始馒头窑”,耸立在了焦土谷上。所有人长舒一口气,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欢呼。这窑能烧多久?能不能撑过烧制过程?没人知道,但它立起来了!这本身就值得庆祝!
点火仪式庄重又带着一丝忐忑。老石头作为技术总顾问(自封的),神色肃穆,点燃了第一把火。枯爪小心翼翼地调节着下层火道的通风口。岩纹则按照王铁柱的指示,不断观察火焰颜色和窑体变化。窑火熊熊燃烧,映红了众人期待又紧张的脸庞。
时间一点点过去。窑温急剧升高。空气中充斥着灼热的气流和泥土被烧灼的特殊气味。 突然! “啪!”一声轻微的脆响从窑内传来。 接着,“噼啪!咔!” 响声越来越密集!
“坏了!要塌!” 有人惊叫。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窑体中部,几块泥砖不堪高温重负,表面开始出现明显的裂纹,细小的碎屑簌簌掉落!窑顶似乎也微微摇晃了一下!眼看一场惨烈的崩塌事故就要上演!
“停火!快!减小火力!” 王铁柱急吼!枯爪手忙脚乱地去堵通风口。 岩纹却死死盯着窑壁上一条细微的、并非裂纹的痕迹——那是高温下泥土中某种矿物质融化流淌留下的奇异亮线!她猛地大喊:“等等!别停!”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石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动作!他像一头护崽的老豹子,大吼一声,一个箭步冲到摇晃的窑壁前,竟然张开双臂,用自己枯瘦的身体,死死抵住了那几块正在崩裂的砖块!灼热的温度瞬间烫得他龇牙咧嘴,他却纹丝不动!
“石头爷爷!” “老石头!” 惊呼声四起!
也许是老石头这拼死一顶争取了时间,也许是窑内温度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窑壁的碎裂声竟然渐渐停止了!只有那几道裂缝顽固地存在着。
窑火在众人提心吊胆中持续燃烧着。王铁柱看着老石头烫得发红的手臂,又看看窑壁上那几道狰狞的裂缝和岩纹指出的奇异亮线,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漫长的等待后,熄火,封窑,等待自然冷却。当窑门被小心翼翼打开的那一刻,一股热浪夹杂着灰尘扑面而来。众人屏住呼吸,探头望去。
窑内的景象……一言难尽。
大部分砖坯静静地躺在窑床上,呈现出一种深浅不一的红褐色。有的形状规整,质地坚硬;有的则歪歪扭扭,甚至粘连在一起,成了奇形怪状的“连体砖”。最触目惊心的是靠近裂痕窑壁的那一排砖,受热不均,颜色斑驳,布满气泡,甚至有几块直接碎裂了。
“失败!烧坏了好多!” 有人沮丧地低语。
然而,王铁柱、老石头和岩纹的目光,却同时死死盯住了几块靠近窑壁裂缝边缘的砖!那几块砖的颜色明显更深沉,接近赭红色,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温润的、玻璃般的釉质光泽!正是在窑壁裂缝位置,高温熔融了泥土中富含的某种矿物质(可能是铁、锰等氧化物),流淌下来,意外地给下方的砖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其中一块砖上,还清晰地印着小泥鳅留下的那只小小的脚丫印,此刻在釉光的包裹下,显得无比清晰而拙朴可爱!
王铁柱颤抖着拿起一块带釉的砖,入手是温润坚硬远超普通砖的质感!他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比窑火更炽热的光芒,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不!没失败!我们…烧出了更好的东西!”
老石头不顾手臂的灼痛,一把抢过另一块釉砖,枯爪般的手指反复摩挲着那光滑如水的表面,浑浊的老眼爆发出狂热:“神迹…这是土与火的神迹啊!比最好的陶还要…还要…”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
岩纹则指着窑壁上那道熔融流淌的痕迹,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兴奋:“看!是这里!这种土里有宝贝!是它流下来变成了光!”
沮丧的气氛一扫而空!虽然大部分是普通砖,还有不少废品,但那几块意外得来的釉砖,如同黑暗中的火种,点燃了无限的希望!王铁柱看着脚边一块碎裂的废砖,又看看手中光华流转的釉砖,再看看老石头烫红的手臂和小泥鳅那凝固在釉光中的脚丫印,忽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在焦土谷中回荡,充满了生机与豪情:
“哈哈哈!好!坏的,我们垒墙脚!好的,我们砌门面!这带光的,留着做宝贝!华夏的房子,就从这块带脚印的宝砖开始!焦土谷的根,歪一点又何妨?站稳了,就是根基!” 他高高举起那块印着脚丫印的釉砖,阳光穿透釉层,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如同部落未来的缩影,在粗粝中闪耀着不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