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谁敢动先生,先问过我》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二月流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虾仁嬴政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3章,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主要讲述了:试验田的晨露还没干,虾仁就发现了不对劲。负责看守“秦玉”幼苗的农夫换了新人,是个皮肤白净的年轻人,手里的锄头握得松松垮垮,见了人就低头,眼神却总往育苗棚里瞟。更奇怪的是,他说话带着浓重的赵地方言,可户…
《嬴政:谁敢动先生,先问过我》精彩章节试读
试验田的晨露还没干,虾仁就发现了不对劲。
负责看守“秦玉”幼苗的农夫换了新人,是个皮肤白净的年轻人,手里的锄头握得松松垮垮,见了人就低头,眼神却总往育苗棚里瞟。更奇怪的是,他说话带着浓重的赵地方言,可户籍册上写着他是关中本地人。
“老乡,哪村的?”虾仁蹲在田埂上,假装整理堆肥,余光却盯着那人。
年轻人手一抖,锄头差点掉在地上:“回……回先生,渭水边的李家庄。”
“李家庄?”虾仁笑了,“我上周刚去过,村东头的老槐树去年就被雷劈了,你说你家在那儿,怎么不知道?”
年轻人的脸“唰”地白了,扔下锄头就往田外跑。虾仁早有准备,冲埋伏在附近的禁军喊了声:“抓住他!”
两名禁军如离弦之箭,三两下就把人按倒在地。年轻人挣扎着嘶吼:“我是冤枉的!放开我!”
虾仁走到他面前,扯下他腰间系着的布带——那布带的内侧绣着个隐晦的“毐”字,针脚粗糙,是嫪毐余党的标记。
“冤枉?”虾仁捡起他掉落的锄头,发现锄柄是空的,里面藏着一卷竹简,上面画着试验田的布局和育苗棚的位置,“这是什么?给嫪毐送的情报?”
年轻人的脸彻底失去血色,瘫在地上不再挣扎。
禁军把人押走时,墨丁匆匆跑来:“先生,不好了!城里好几个推广曲辕犁的小吏都被人打了,打的人也带着赵地方言!”
虾仁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嫪毐叛乱虽被平定,但他的余党散落各地,尤其是在赵地和咸阳的流民中根基很深。这些人不敢直接对抗嬴政,就把怨气撒在新政上——曲辕犁、堆肥法、连弩车,凡是他提出的东西,都成了攻击目标。
“看来他们是想搅乱民心,让百姓觉得新政不安生。”虾仁看着被踩坏的几株幼苗,心里发沉。嫪毐的眼线比公输家族更隐蔽,他们混在流民里,平时和普通人无异,动手时才露出獠牙。
他立刻进宫求见嬴政。章台宫的偏殿里,嬴政正看着李斯送来的密报,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近期各地发生的“意外”:推广曲辕犁的小吏被打,运送堆肥的马车被烧,甚至有流言说“秦玉”幼苗有毒,吃了会断子绝孙。
“这些杂碎,”嬴政把密报拍在案上,声音里带着杀气,“以为躲在暗处就能翻起浪?”
“他们不止是想捣乱,”虾仁递上那卷从锄柄里搜出的竹简,“还在打探军坊和试验田的情况,恐怕是想给嫪毐传递消息,伺机反扑。”
嬴政看着竹简上的标记,眼神冷得像冰:“嫪毐被幽禁在雍城,还敢遥控这些眼线?看来是寡人对他太宽容了。”
“现在不是动嫪毐的时候。”李斯突然开口,他刚从外面回来,袍角还沾着尘土,“他的余党遍布三晋,贸然处置,恐引发更大叛乱。不如……引蛇出洞。”
虾仁眼睛一亮:“李廷尉的意思是?”
“我们假装没发现眼线,”李斯指着试验田的图纸,“故意放出消息,说育苗棚里有能让粮食增产十倍的‘仙种’,引诱他们来偷。到时候设下埋伏,一网打尽。”
嬴政点头:“好计。就用‘仙种’做饵,让他们来得去不得。”他转向虾仁,“先生觉得,哪里设伏最合适?”
“育苗棚西侧的枯井。”虾仁立刻道,“那里地势低洼,只有一条小路进出,易守难攻。我们可以在井边埋上铃铛,只要有人靠近就会响。”
三人计议已定,立刻分头行动。虾仁回试验田布置,故意让工匠们把育苗棚看守得格外严密,还“不小心”让那个赵地口音的“农夫”在被押走前,看到几个锦盒被搬进棚里,盒上贴着“仙种”的封条。
夜幕降临时,试验田周围静得可怕。禁军换上农夫的衣服,埋伏在枯井附近的草丛里,手里的弩箭对准了育苗棚的方向。虾仁和李斯躲在远处的土坡上,借着月光观察动静。
三更刚过,十几个黑影像狸猫一样溜进试验田。他们动作迅捷,显然受过训练,避开明哨直扑育苗棚,正是嫪毐的眼线。
“快!找到仙种就走!”领头的低声下令,手里的匕首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就在他们撬开棚门的瞬间,虾仁吹了声口哨。
“叮铃铃——”
埋在井边的铃铛突然响起,划破夜空。黑影们心知中计,转身就想跑,却被四面八方涌来的禁军包围。
“放下武器!”禁军的吼声震得田埂都在颤。
一场短暂的厮杀后,眼线们被悉数擒获,没一个漏网。领头的嘴里还骂着:“嫪毐大人不会放过你们的!等他重掌大权,定将你们这些妖人碎尸万段!”
虾仁走到被押下跪的眼线面前,看着他们脖子上统一戴着的黑色绳结——那是嫪毐门人的标记。他突然想起史书里的记载,嫪毐叛乱虽败,但余党直到嬴政统一天下后才彻底肃清,这些人就像附骨之疽,不除不行。
“把他们的供词录下来,”虾仁对李斯说,“尤其是他们和雍城的联系,一字不落。”
李斯点头:“放心,这些人骨头再硬,也扛不住秦律的拷问。”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押解犯人的队伍向咸阳城走去。虾仁站在试验田边,看着被踩坏的“秦玉”幼苗,心里清楚,这只是和嫪毐势力的第一次交锋。雍城的那位“假父”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回到宫中,嬴政正在看新送来的供词,竹简上的朱笔勾出了一串名字,都是潜伏在咸阳的嫪毐余党,甚至有几个是宫中的侍卫。
“先生,”嬴政抬头,眼里的血丝还没退去,“你说,寡人是不是对这些乱臣贼子太仁慈了?”
虾仁沉默片刻,道:“不是仁慈,是时机未到。现在伐韩在即,不宜再生内乱。等灭了韩国,腾出手来,再彻底清算不迟。”他拿起一支竹简,“这些供词,就是将来清算的证据。”
嬴政看着他,突然笑了:“先生总能让寡人冷静下来。”他把供词推到虾仁面前,“你留一份,宫里的眼线,寡人让赵高去查,宫外的,就拜托先生了。”
虾仁接过竹简,指尖触到冰凉的竹面,突然觉得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一份名单,是嬴政的信任,是扫清障碍的决心,更是……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新政的责任。
窗外的阳光穿过云层,照在供词上,把那些名字照得清清楚楚。虾仁知道,从今天起,他不仅要和旧贵族斗,和六国斗,还要和这些潜伏在暗处的毒瘤斗。
但他不怕。因为他身后,有越来越多相信新政的百姓,有越来越坚固的禁军防线,还有那位愿意把后背交给自己的年轻帝王。
育苗棚里的“仙种”被重新收好,其实只是普通的“秦玉”种子。但虾仁知道,真正的“仙种”不是藏在锦盒里的谷物,是百姓对好日子的期盼,是君臣同心的信任,是任何眼线和叛乱都无法摧毁的东西。
雍城的方向,乌云正慢慢聚集。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小说《嬴政:谁敢动先生,先问过我》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