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穿越者公孙康的折腾日常小说最新更新在哪里?免费在线看

如果你喜欢历史古代类型的小说,那么《穿越者公孙康的折腾日常》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路人169”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公孙康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3章,575163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公孙康对着铜镜烤焦第三十七只蚂蚁时,突然被一阵马蹄声打断。他慌忙把 “微型烧烤实验记录本” 藏进怀里,看见韩忠领着个背着货囊的行脚商人走进院子。那商人胡子上还沾着沙尘,货囊里露出个麻布口袋,装着些圆滚…

穿越者公孙康的折腾日常小说最新更新在哪里?免费在线看

《穿越者公孙康的折腾日常》精彩章节试读

公孙康对着铜镜烤焦第三十七只蚂蚁时,突然被一阵马蹄声打断。他慌忙把 “微型烧烤实验记录本” 藏进怀里,看见韩忠领着个背着货囊的行脚商人走进院子。那商人胡子上还沾着沙尘,货囊里露出个麻布口袋,装着些圆滚滚的东西,黄澄澄的像缩小的南瓜。

“少东家,这是从西域来的胡商,说有稀罕物要卖。” 韩忠捂着鼻子,那商人身上的味道比公孙康的铜渣堆还冲。

公孙康的目光却被那麻布口袋吸住了。他认出那东西 —— 在现代超市里见过,裹着绿色外衣,剥开是一排排金黄的颗粒,叫玉米。他强压着激动,装作漫不经心地踢了踢口袋:“这是啥?长得跟狼牙棒似的。”

胡商眼睛一亮,连忙比划:“这叫‘黄金黍’,西域神物!种在地里能长一丈高,结的棒子能当武器,煮着吃比蜜还甜!”

公孙康心里冷笑,这忽悠话术跟他骗乌桓人时如出一辙。他故意皱眉:“看着就难吃,给我两斤土豆换你这一袋,不卖拉倒。”

胡商急了,他这袋种子在沙漠里颠簸了三个月,早就想脱手。一番讨价还价后,公孙康用半袋发芽的土豆换来了那袋玉米种子,还故作吃亏地嘟囔:“要不是看你可怜,谁要这怪东西。”

等胡商走远,公孙康抱着种子袋笑得直不起腰。韩忠探头看了看:“少东家,这玩意儿真能吃?别是毒药吧。”

“毒药?” 他抓起一把玉米粒,阳光透过指缝落在金黄的颗粒上,像撒了把碎金子,“这是能让辽东发大财的宝贝!比那十匹战马值钱十倍!”

公孙康花了三天给玉米种子 “升级包装”。他找木匠做了个紫檀木盒子,内衬红绸,把玉米粒一颗颗擦得发亮,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又让文书写了张羊皮卷,用最华丽的辞藻描述:“西域神种,茎如青松,叶似翠羽,实若金丹,食之可壮筋骨,种之能富一方……”

韩忠看着他忙前忙后,忍不住泼冷水:“少东家,您上次说铜渣能造城墙,结果只烧出堆疙瘩。这‘黄金黍’要是种不出来,可别又拿铜镜晃人家。”

“懂什么!” 公孙康给木盒扣上银锁,“这叫品牌溢价!同样的东西,包装不一样,价值能差十倍!” 他突然想起什么,翻出那面缺角的铜镜,“对了,把这个带上,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出发去鲜卑部落的那天,公孙康特意穿了身锦缎袍子,骑着上次从乌桓人那里换来的白马。他没带随从,只背了个沉甸甸的包袱 —— 里面装着木盒和半袋普通黍子种子,打算必要时玩个 “狸猫换太子”。

鲜卑部落的帐篷群像撒在草原上的蘑菇。首领拓跋力正蹲在火堆旁啃羊腿,看见公孙康骑着高头大马过来,叼着骨头问:“中原小子,又来晃镜子耍花招?”

公孙康翻身下马,故意把锦缎袍子往显眼处拽了拽:“这次带了真宝贝,比镜子值钱百倍。” 他解开包袱,捧着紫檀木盒走到拓跋力面前,“当当当当!西域黄金黍!”

木盒打开的瞬间,阳光照在玉米粒上,反射出的金光晃得鲜卑人直眯眼。拓跋力放下羊腿,用沾着油的手指戳了戳:“这玩意儿能当饭吃?”

“何止能吃!” 公孙康抓起一粒玉米抛向空中,又稳稳接住,“种下去三个月,能长到比您还高!结的棒子能打狼,磨成粉能做饼,煮着吃能治风寒 —— 西域可汗天天当贡品吃!”

拓跋力的儿子,一个留着羊角辫的少年,突然抢过木盒,把玉米粒倒在手心。他捏起一颗塞进嘴里,咔嚓咬了咬,皱着眉头吐出来:“涩不拉几的,还没野枣好吃。”

“蠢货!” 拓跋力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勺,“这是种子!要煮熟了吃!” 他转向公孙康,眼睛里闪着贪婪的光,“你说这玩意儿一亩能收多少?”

公孙康伸出三根手指:“最少三石!比你们种的黍子多一倍!” 他早算准了鲜卑人缺粮,故意把产量往高了说。

帐篷里的鲜卑长老们顿时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中原人的阴谋,有人说可以试试。拓跋力敲了敲烟杆:“中原小子,这种子你想换啥?”

公孙康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环视一圈帐篷里挂着的毛皮,故作犹豫:“我也不要别的,就想要三车上等狐皮 —— 不是那种没断奶的小崽子皮,要过冬的老狐狸,毛色得发亮!”

拓跋力的脸瞬间垮了:“三车?你咋不去抢!” 上等狐皮在草原上能换十匹好马,这小子分明是狮子大开口。

“嫌多?” 公孙康把木盒往怀里一抱,“那我去跟乌桓人交易,他们昨天还说愿意用五车羊皮换我的‘太阳能计算器’呢。”

提到乌桓人,拓跋力的好胜心被勾起来了。他猛拍大腿:“成交!但要是种不出来,我就扒了你的皮当褥子!”

接下来的两天,公孙康在鲜卑营地过得像个大爷。拓跋力怕他跑了,派了十个壮汉 “保护”,顿顿有烤羊腿。他趁机给鲜卑人洗脑,教他们怎么翻地、怎么浇水,其实都是从韩忠那里听来的种地常识,硬安了个 “中原农耕秘术” 的名头。

临走时,三车狐皮堆得像小山。公孙康骑着白马走在前面,鲜卑人推着车跟在后面,活像押送贡品的队伍。拓跋力站在营门口喊:“等长出苗子,我再给你送两车皮!”

公孙康回头挥挥手,心里偷笑:等你们发现这玩意儿产量没那么高,怕是想把我烤了吃。

公孙度正在大堂处理公文,听见院子里传来喧哗,出门就看见三车狐皮堆在地上,公孙康正指挥家丁往库房搬。那狐皮油光水滑,一看就是上等货色,足够做几十件裘衣。

“你这又是从哪骗来的?” 公孙度的语气里带着警惕,儿子每次搞来好东西,都意味着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公孙康献宝似的捧出那个紫檀木盒:“爹!您看这黄金黍!我用半袋土豆换来的,三车狐皮只是首付!”

公孙度捏起一粒玉米,在手里掂了掂:“就这玩意儿?能值三车狐皮?我看你是被那胡商骗了。”

“怎么可能!” 公孙康急了,从怀里掏出那张羊皮卷,“您看,这是西域的记载,亩产三石,能长一丈高!等种出来,咱辽东就能富得流油,到时候别说狐皮,就是貂皮、虎皮也能换来!”

他越说越激动,比划着要开荒地、建粮仓、搞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公孙度听得云里雾里,只抓住一个重点:“你保证这东西能种出来?”

“保证!” 公孙康拍着胸脯,“要是种不出来,我就把那三车狐皮还给鲜卑人,再给他们磕三个响头!”

公孙度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行,我就信你一次。库房西边那片空地给你,要多少人给多少人,要是种砸了……”

“种砸了我就去烤蚂蚁一辈子!” 公孙康抢着说,心里却在打鼓 —— 他只在超市见过玉米,还真不知道怎么种。

家丁们开始忙着翻地,公孙康则蹲在田埂上画图纸。他给玉米地设计了 “科学灌溉系统”,其实就是挖几条水沟;又搞了 “肥料配比实验”,说白了就是把羊粪和草木灰混在一起。韩忠看着他忙得满头大汗,忍不住叹气:“少东家,您还是先想想这种子该埋多深吧。”

夕阳把玉米地染成金红色,公孙康插在地里的木牌在风中摇晃,上面写着:“黄金黍实验田 —— 辽东首富的起点”。远处传来公孙度训斥士兵的声音,近处有蟋蟀在草丛里鸣叫,他突然觉得,就算这玉米真长不出一丈高,能骗来三车狐皮,好像也不算亏。

公孙康的玉米种子刚种下没三天,就出了岔子。拓跋力派来的使者骑着快马闯进院子,手里举着个啃了一半的玉米棒子,气得满脸通红。

“公孙康!你给老子出来!” 使者把玉米棒往地上一摔,“这破玩意儿煮着吃跟嚼木头似的,你敢骗我们首领!”

公孙康正在给田埂除草,闻言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笑嘻嘻地迎上去:“使者大人消气,这玉米得磨成粉做饼吃,直接煮当然不好吃。再说,现在吃的是种子,等秋收了,新玉米保管甜掉牙!”

使者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公孙康趁机塞给他两张狐皮:“这是给您的跑腿费,回去告诉首领,再等三个月,保证有惊喜。”

打发走使者,公孙康擦了擦冷汗。韩忠凑过来说:“少东家,我看这事儿悬。刚才我偷偷尝了尝,确实不咋地。”

“不咋地才好!” 他突然压低声音,“等秋收时就说今年天气不好,产量减半,先欠着他们的。明年再用同样的法子骗乌桓人,反正他们也不通消息。”

韩忠听得直咋舌,觉得自家少东家不去当货郎真是屈才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玉米苗真的长出来了,虽然没到一丈高,却也比普通黍子高出一大截。公孙康每天蹲在田里数叶片,比伺候亲爹还上心。有次下暴雨,他竟披着麻袋在田里守了一夜,说是要 “观察玉米的抗倒伏能力”,结果淋得发烧,躺了三天。

公孙度来看他时,见他床头柜上还摆着玉米苗标本,忍不住叹气:“你要是把这份心用在兵法上,何愁辽东不强。”

公孙康裹着被子咳嗽:“爹,这您就不懂了。粮食比兵戈重要,等我的玉米丰收了,不用打仗,鲜卑人就得乖乖送毛皮来 —— 这叫经济战!”

公孙度摇摇头,转身吩咐厨房炖点鸡汤。走到门口时,他听见儿子在里面嘟囔:“明年得搞点杂交品种,不然产量跟不上忽悠的速度……” 太守大人突然觉得,或许让这小子折腾粮食,比让他拿铜镜晃人要靠谱些。

秋风起时,玉米地真的结出了沉甸甸的棒子。公孙康摘下一个剥开,金黄的颗粒饱满得像要炸开。他举着玉米棒跑到公孙度面前,笑得露出两排白牙:“爹!您看!真长出来了!”

公孙度看着那饱满的玉米,又看看儿子沾着泥土的脸,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没骗我。”

那天晚上,太守府的餐桌上第一次出现了玉米饼。虽然口感有点粗糙,但公孙度吃了两块,还让韩忠多留几个给巡逻的士兵。公孙康啃着饼,心里盘算着明年要骗哪个部落 —— 听说高句丽人特别喜欢稀罕物,或许可以试试用玉米换他们的人参?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空了的紫檀木盒上,里面仿佛还残留着玉米的清香。公孙康打了个饱嗝,觉得自己的 “辽东致富计划”,才刚刚开始。

小说《穿越者公孙康的折腾日常》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