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料事如神》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书中的主人公诸葛亮黄忠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主要讲述了:“此番来匡琦,我有一要事相劝。”“我知元龙好生食腥物,常以生鱼脍为河海美味。”“然而腥物中多有虫卵藏于其中,若是生食,虫卵久必成内疽。”“我又听吴普说,元龙数月前就因生食腥物而患病,胃中有虫数升,险成…
“此番来匡琦,我有一要事相劝。”
“我知元龙好生食腥物,常以生鱼脍为河海美味。”
“然而腥物中多有虫卵藏于其中,若是生食,虫卵久必成内疽。”
“我又听吴普说,元龙数月前就因生食腥物而患病,胃中有虫数升,险成内疽。”
“元龙万不可自恃壮年体健、不肯忌口,再令旧疾复发啊。”
刘备语气真挚,眼神中亦有担忧。
人生在世,知己难逢。
陈登与刘备年龄相仿、秉性相似,文武胆志非常人能比。
不能与陈登共事于河北就已经让刘备深感遗憾了,刘备委实不愿在未来某一天听到陈登因病而逝的噩耗。
见陈登面有惊讶,诸葛亮又补充了一句:
“将军本要北上,忽听闻陈太守曾因生食腥物而患病,忧心不已。亮劝将军写信相劝,将军恐生意外,决意亲至。”
诸葛亮是会说话的。
直接将刘备忧心陈登表现得淋漓尽致。
【玄德公竟为我考虑如斯!】
当得知刘备为劝自己戒掉生食腥物的习惯而专程亲至,陈登的内心只剩下感动。
若不是家族重担在肩头,陈登真想辞掉广陵太守一职,跟着刘备北上。
“玄德公的心意,我铭记在心。”
“自今日起,我不会再生食腥物。”
陈登面容一肃,语气坚定。
“有元龙此话,我就放心了。”
刘备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陈登一向重诺,既然许诺了,就定不会违诺。
见到了想见的人,听到了想听的承诺,刘备遂又起身向陈登作别:
“我本欲与元龙把酒言欢,然而下邳尚有数万人身家性命皆系于我一身,我不可因私事而耽误了众人北上。”
“来日我若能在河北立下基业,定会再来广陵,与元龙不醉不归!”
虽然很是不舍,但陈登也明白刘备现如今的处境不适合把酒言欢。
可让刘备空手而归,陈登又自觉失礼。
念及此。
陈登又道:“玄德公要回涿郡教学,岂能无书?我在下邳城的府邸中,存有藏书千卷,既有五经传疏,又有诸子百家论著,玄德公可尽取。”
五经传疏即注解过的《诗》《书》《礼》《易》《春秋》。
诸子百家论著包括法家刑名法术、道家黄老之学、兵甲战略兵法、纵横家外交策论、史家人物列传、阴阳家谶纬术数、医家医理典籍、农家农事历法等等。
汉代经学传承多限于师徒私授且依赖于手工抄写,往往是有钱都买不到。
名满天下的大儒蔡邕,藏书也才万卷。
陈登一出手就是千卷藏书,足见礼厚。
而能被陈登珍藏的千卷藏书,其价值绝不会低于万两黄金。
价值太大,饶是刘备也惊得不浅:“我岂能贪图元龙藏书?”
见状。
陈登笑道:“《孟》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有义气的朋友,虽然姓名不同、家乡各别,但可以托妻寄子,在情谊上赛过骨肉,所以当初管鲍分金,会传为美谈。”
“玄德公忧我性命,不辞辛劳亲至匡琦,此等义气,更甚于管鲍分金;藏书虽贵,但贵不过我与玄德公的朋友义气。”
真诚的话语,令刘备更感震撼。
诸葛亮亦劝:“陈太守以千卷藏书为将军谋划基业,将军不可辜负了陈太守的好意。待将军实现大志,莫说千卷藏书,天下藏书皆可回赠陈太守。”
陈登讲的是朋友义气更胜于千卷藏书。
诸葛亮讲的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二者虽然角度不同,但都指向一个核心:永结友好!
最终。
刘备接下了陈登的这份厚礼。
如陈登言:要回涿郡教学,岂能无书?
刘备想在河北养望,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学。
汉代的教学不是天花乱坠的吹嘘几句就能让士子争相而来。
最核心在于:书!
尤其是注解过的书!
马融为什么能有千余门人,连卢植、郑玄都拜入门下?
就在于马融综合各家学说,遍注群经,且有大量注解过的书可供门人抄录。
在这个一百个人九十九个半都是文盲的年代,能读书且读懂书的,才有机会改变贫寒出身。
哪怕是连张飞这样的万人敌以及张郃这样的良将,都醉心于附庸风雅,与士人为伍。
二人都不希望子孙后代一辈子只能在战场上刀口舔血的混军功,只有书才能真正的传家立世。
张飞和张郃这样的沙场武将都深谙读书的道理,更遑论旁人。
虽然刘备不是遍注群经的大儒,但刘备有源自于下邳陈氏的千卷藏书,足以令河北士子尤其是寒门士子争相慕求。
陈登赠的不仅仅是千卷藏书,更还是刘备在河北立业的部分根基!
数日后。
刘备回到了下邳,尽取陈登相赠的千卷藏书。
看着足足装了十辆车的藏书,刘备不由感慨万千:“我受元龙大恩矣,定不相负。”
得知消息的庞统、徐庶等人,亦是惊喜。
有了这千卷藏书,刘备更容易立业于河北了。
在刘备离开的这几日里,庞统等人也完成了北上的准备。
要将数万人带去河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车马、军民、路线、粮草等等都得仔细计算且合理分配。
数万人拖家带口,日行十余里,绕东海、经琅琊、过北海、入涿郡,全程少说也得半年。
假使途中遇到雨天或者人祸,抵达的时间还会增加。
想到记忆中刘备携民渡江却被曹操驱兵追赶,导致大量士民死伤,差点连刘备的亲儿子都失陷,诸葛亮更不敢大意
念及此。
诸葛亮向刘备献策道:“将军既杀车胄,又携万民北上,亮料曹操定会派兵阻拦。”
“东海昌豨和琅琊臧霸与将军素无仇怨,且又受将军厚礼,亮料二人必不会尽全力阻拦。”
“唯有昌虑郡的王忠乃是曹操心腹,若得曹操军令,王忠定会引兵拦截。”
“为避免士民受难,将军可先遣一军抢占小沛,抵挡王忠,为士民北上争取时间。”
小说《料事如神》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