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古风世情小说——《江南锦》!本书以沈知微秦婉娘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小开曼岛的真禅”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182767字,千万不要错过!《江南锦沈知微秦婉娘最新更新章节免费追》就在下方,点即看!
江南锦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冯公公那条线算是勉强搭上了,官府采买的门也敲开了一道缝。可沈知微这心里,半点不敢松快。那老太监笑眯眯要的一整匹云锦,像座大山压在秦婉娘和整个商会头上。金线、孔雀羽线,还有那烧钱似的试验损耗,账房陈默每次报账时那拧成疙瘩的眉头,都提醒着沈知微,这“机会”的代价有多大。
秦婉娘几乎是住在了织机旁,人瘦得脱了形,眼里的血丝就没退过。那云锦的织造,比预想的还要难上百倍,经纬交错,配色繁复,一个线头错了,一小片色泽不均,整天的功夫就可能白费。看着那些被拆解丢弃的残次品,沈知微心疼得直抽抽,那扔出去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就在这节骨眼上,柳家那边到底还是动手了,手段阴得很。
先是永顺纱行那边,赵顺掌柜派人捎来口信,语气为难,说接下来一批预订的顶级生丝,恐怕不能按时足量供货了,理由是“产地受灾,货源紧张”。紧接着,商会下头两家刚有些起色的小织户,几乎是同时找上门来,哭丧着脸说要退出商会。
“沈东家,不是我们忘恩负义啊!”一个老织户捶胸顿足,“是……是家里实在没办法了!柳家铺子的人找上门,说我们要是再跟着‘锦绣缘’,以后他们铺子就再也不收我们一尺布,还要让别的绸缎庄也都排挤我们!我们小门小户,得罪不起啊!”
另一个也唉声叹气:“他们还说了,只要我们肯把织机搬到他们指定的地方干活,工钱立时就能涨三成……沈东家,我们……我们也得养家糊口啊……”
沈知微听着,心一点点沉下去。柳明玥这是双管齐下,一边掐她原料,一边挖她墙角!用的全是阳谋,逼着你做选择。要么屈服并入柳家,要么就被慢慢耗死。
陈默脸色铁青:“东家,柳家这是要断我们根基!那两家织户退出事小,动摇军心事大!而且生丝供应一旦出问题,别说云锦,连现有的订单都完不成!”
沈知微强迫自己冷静。慌没用。
“那两家要走的,不必强留,按章程结算清楚,让他们走。”她声音平静,带着一股冷意,“告诉剩下的人,柳家能给三成工钱,我‘锦绣缘’未必给不起更好的前程!只要商会还在,只要官府的单子能拿下,往后有的是赚钱的机会!谁若觉得柳家的饭更香,现在就可以走,我绝不为难!”
她这话说得硬气,既是表态,也是试探。
果然,消息传下去,商会里骚动了一阵,但最终,大部分织户还是留了下来。一来是沈知微平日待他们不薄,结算也爽快;二来也是看到了商会确实有真东西,那“秋水纹”、“万寿莲”在市面上越来越受欢迎;三来,恐怕也是存了点观望的心思,想看看这位年轻的沈东家,到底能不能扛过柳家这波打压。
内部暂时稳住了,可原料的危机还在。没有顶级生丝,云锦就是空中楼阁。
沈知微再次去找赵顺。赵顺也是满脸无奈:“沈东家,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柳家发了话,谁要是大量供应你们顶级生丝,就是跟他们过不去。我们永顺纱行虽然不怕他柳家,但也没必要为了这点生意,彻底撕破脸啊……”
话说得委婉,意思却明白。在柳家和“锦绣缘”之间,赵顺选择了不得罪柳家。
从永顺纱行出来,天色阴沉,像是要下雨。沈知微坐在马车里,看着窗外行色匆匆的路人,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她。个人努力在庞大的资本和势力面前,似乎如此微不足道。
难道真要向柳明玥低头?
不。她立刻掐灭了这个念头。低头只有一次和无数次。
她想起落霞坡见过的漕帮韩管事,想起苏怀信舅父,还有那个神秘的江文渊。这些隐藏在暗处的力量,或许是她破局的关键。
回到商会,她立刻写了一封密信,让沈福想办法送去给苏怀信,信中简略说明了柳家打压和原料短缺的困境。
信送出去后,便是焦灼的等待。
两天后的深夜,沈知微还在灯下对着云锦的残次品发呆,窗外忽然传来几声有节奏的、轻微的叩击声。
她心中一动,示意秋月别出声,自己走到窗边,低声问:“谁?”
“东家,是我,韩六。”外面是漕帮韩管事压低的嗓音。
沈知微轻轻打开窗户,韩管事像只狸猫般敏捷地翻了进来,带进一股夜风的凉意。
“韩管事?你怎么……”沈知微有些惊讶。
韩管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苏先生收到信了,让我来给东家递个话,顺便帮点小忙。”
他凑近些,声音压得更低:“柳家卡你生丝,无非是仗着控制了江浙几条主要的商路。但他们手再长,也伸不到所有地方。我们漕帮别的不说,水路陆路,三教九流的兄弟还是有一些的。”
他掏出一张叠得小小的纸条,塞到沈知微手里:“这是粤州一个相熟丝商的地址和暗号。他那边有上好的‘粤绣丝’,品质不比江浙的顶级生丝差,而且走海路运过来,柳家轻易查不到。价格可能稍贵些,但货绝对没问题。东家可以派人拿着这个去联系。”
沈知微握着那张还带着韩管事体温的纸条,如同握住了救命稻草!“韩管事,多谢!这份情,我沈知微记下了!”
韩管事摆摆手:“客气话不用说。苏先生交代了,能帮衬的一定帮衬。另外……”他顿了顿,神色严肃了些,“苏先生让我提醒东家,柳家不会只有这点手段,官府采买那边,他们肯定也会动手脚,东家务必小心。”
送走韩管事,沈知微看着手里的纸条,心潮起伏。苏家舅父和漕帮,果然在暗中相助。这让她在绝境中,又看到了一丝光亮。
她立刻找来陈默,将纸条交给他,让他尽快安排可靠的人手,带着足够的银钱,秘密前往粤州采购“粤绣丝”。
原料的危机,总算看到了一点解决的希望。
然而,柳家的反击,比韩管事提醒的来得更快,也更狠。
几天后,就在官府采买竞标截止的前一天,县衙户房那个之前来递话的书办,又来了。这次,他脸上没了之前的客气,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冷漠。
“沈东家,你们商会提交的‘暗花菱纹锦’样品,经过织造局几位老师傅复核,认为……纹样过于奇巧,有违庄重,且质地……似乎不如另外几家老字号织坊的样品敦实厚重。因此,你们商会此次的竞标资格……被取消了。”
如同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
沈知微瞬间手脚冰凉。“纹样奇巧?质地不敦实?”这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那“暗花菱纹锦”是秦婉娘的心血,无论是纹样还是质地,都远超市面上普通的锦缎!
“书办大人,这……这是哪位大人的意思?我们的样品之前不是已经……”沈知微强忍着愤怒和屈辱,试图辩解。
那书办皮笑肉不笑地打断她:“沈东家,这是织造局几位老师傅共同的意见,也是上头的决定。我只是个跑腿传话的,您跟我说没用。”
上头?哪个上头?除了柳家打点了的冯公公手下,或者干脆就是柳家施加了压力,还有谁?
那书办说完,也不多留,转身就走。
消息传开,商会里顿时一片死寂。几个刚被沈知微安抚下来的织户,眼神又开始闪烁。连陈默都沉默了,脸色难看至极。
官府订单,是他们眼下最快打开局面、获得官方背书的希望,如今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资格取消”,所有的努力和投入,仿佛都成了笑话。
秦婉娘得知消息,从织房里冲出来,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看着沈知微,眼泪无声地往下掉:“东家……是我……是我连累了商会……要不是为了那云锦,也不会……”
“不关你的事!”沈知微猛地打断她,声音因极力压抑情绪而有些沙哑,“是柳家!是他们不想让我们起来!”
她看着院子里一张张或失望、或惶恐、或愤怒的脸,胸中那股一直被压抑的怒火,终于冲破了临界点。
不能就这么算了!如果这次低头,以后就永远别想在柳家面前抬起头来!商会也就完了!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对陈默道:“陈先生,准备车马!我去一趟织造局!”
“东家!您去织造局做什么?那冯公公……”陈默惊道。
“我去问个明白!”沈知微语气决绝,“就算死,也得死个清楚!看看这‘纹样奇巧,质地不敦实’的结论,到底是怎么来的!”
她就不信,冯公公收了她的云锦样本,真就能一点旧情不念,任由柳家把他当枪使!就算真要翻脸,她也要当面撕掳清楚!
马车在黄昏的街道上疾驰,朝着织造局的方向。沈知微坐在车里,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心跳得飞快。她知道这次去,很可能自取其辱,甚至可能彻底得罪冯公公。
但她没有退路。
就在马车快要到达织造局所在的街口时,旁边一条小巷里,忽然驶出一辆不起眼的青篷小车,不偏不倚,挡在了她的马车前面。
车夫赶紧勒住马。
沈知微蹙眉,正欲开口,对面小车的车帘掀开一角,露出半张俊朗却沉郁的侧脸。
是那个神秘的江文渊。
他目光平静地看着沈知微,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了过来:
“沈东家,此时去织造局,除了碰一鼻子灰,于事无补。”
沈知微心头一震,看着他:“江先生有何指教?”
江文渊淡淡道:“指教不敢。只是想告诉沈东家,柳家能影响织造局,无非是钱帛动人心,加上多年经营的人脉。但官场之上,并非铁板一块。负责此次采买最终核验的,除了织造局,还有府衙的刘通判。此人……或许是个突破口。”
刘通判?沈知微迅速在脑中搜索关于这个人的信息,似乎是个不太起眼的佐贰官。
“刘通判……他难道就不怕柳家?”
江文渊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嘲讽的弧度:“他自然怕。但他更怕……年底考绩难看,更怕……被人抓住把柄。柳家势大,却也树大招风。”
他不再多言,放下车帘,那辆青篷小车悄无声息地驶入暮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沈知微坐在车里,咀嚼着江文渊的话。他不是在给她指一条明路,而是在点出一个可能的方向,一个或许能撬动局面的支点。
去织造局硬碰硬,确实不明智。
她沉默片刻,对车夫道:“调头,回去。”
她没声张,只让陈默暗地里去打听刘通判的底细。陈默办事利落,没过两天就有了回信。
刘通判官位不高,在府衙里属于不上不下、有些憋屈那类。他夫人姓吴,是续弦,年纪轻,出身小户,颇爱些风雅新奇之物,尤其喜欢收集各色精巧绣品和稀有布料,在府衙女眷圈子里,总想拔个头筹,却又因出身常被些老牌官太太暗地里笑话。
沈知微心里有了计较。柳家能走通冯公公的门路,用的是财势和多年经营的人情。她沈知微没有这些,但她有柳家没有的东西——秦婉娘那双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还有商会里那些独一无二的新式纹样。
她让秦婉娘暂时放下耗神耗力的云锦,集中精力,专门为那位刘夫人设计几款绝无仅有的绣样和一块小巧精致的妆花缎。
秦婉娘憋着一股劲,几天不眠不休,拿出了三幅绣样。一幅是“蝶恋海棠”,蝶翅用了极细的晕色线,在不同光线下能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泽;一幅是“喜上梅梢”,喜鹊的羽毛根根分明,灵动异常;还有一幅最大胆,是“竹林七贤”的局部,人物衣袂飘飘,竟有种水墨画的意境。那块妆花缎更是费了心思,在柔和的香色底子上,用金线织出细密的缠枝暗纹,灯光下一照,华彩内敛,却不失贵气。
东西准备好,怎么送进去又成了难题。直接登门,太扎眼,也容易吃闭门羹。
沈知微想起了之前帮过忙的漕帮韩管事。韩管事听说了她的打算,咧嘴一笑:“这事好办。刘通判府上负责采买的一个管事,常去的一家赌坊,是我们漕帮罩着的。让他‘无意中’看到这些东西,再‘顺便’提一句‘锦绣缘’的名号,保管比你自己送上门管用。”
事情就照这么办了。
没过两天,刘通判府上果然派了个婆子,悄没声息地找到商会,指名要买那几幅绣样和妆花缎,出手颇为大方。
沈知微亲自接待,态度不卑不亢,只说是商会老师傅的闲来之笔,承蒙夫人看得上。那婆子显然是得了吩咐,话里话外打探还有没有别的稀奇花样。
沈知微顺势提了一句,商会原本为官府采买准备了一批新式锦缎,纹样比这个更精巧,可惜……她适时地住了口,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惋惜。
那婆子眼神闪了闪,没接话,拿着东西走了。
等待总是磨人的。商会里气氛压抑,那两家退出的小织户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没完全消除,官府订单的希望又变得渺茫,人心难免浮动。
就在沈知微快要坐不住的时候,县衙户房那个之前来取消资格的书办,又来了。这次,他脸上堆着笑,态度客气得甚至有些谄媚。
“沈东家,恭喜恭喜啊!”他一进门就拱手,“之前那份样品,织造局的几位老师傅又重新核验过了,觉得……觉得纹样确实新颖别致,体现了我们江南织造的创新精神!质地嘛,也是上乘!经过刘通判大人亲自裁定,恢复贵商会的竞标资格!而且,贵商会提交的‘暗花菱纹锦’和‘万寿莲’缎,已被定为此次采买的甲等品!这是契书,您过目!”
他双手奉上一份盖着府衙大印的契书。
峰回路转!
沈知微强忍着激动,接过契书仔细一看,没错!是官府的采买契书,数量、价格都写得明明白白,虽然只是年底采买的一部分,但意义重大!
“有劳书办大人跑这一趟。”沈知微稳住心神,让秋月封了个红封递过去。
那书办捏着红封,笑得见牙不见眼,又说了几句恭维话,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书办一走,商会里瞬间炸开了锅!压抑了许久的担忧和惶恐,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取代!
“拿到了!我们真的拿到了!”
“是甲等!甲等啊!”
“这下看谁还敢说我们是小打小闹!”
织工们兴奋地议论着,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希望。连一向沉稳的陈默,嘴角也忍不住上扬,看着沈知微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由衷的佩服。
秦婉娘更是激动得捂住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知道,这不仅仅是订单,更是对她手艺的认可,是对她们所有坚持的回报!
沈知微看着众人欢欣鼓舞的样子,鼻尖也有些发酸。
“好了,”她拍了拍手,让众人安静下来,脸上带着笑,语气却严肃,“订单是拿到了,但接下来才是硬仗!我们要在限定时间内,织出符合官府要求的、质量上乘的布匹!不能出半点差错!陈先生,原料跟进和工期安排就交给你了。婉娘,质量把关你来负责。大家打起精神,把我们‘江南织造’的名头,彻底打响!”
“是!东家!”众人齐声应和,干劲十足。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传遍了吴江县。
柳家那边反应如何,沈知微不得而知,但想来绝不会痛快。族里沈崇礼和沈文博等人,更是彻底没了声音,仿佛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
倒是之前退出商会的那两家小织户,又厚着脸皮找上门来,想重新加入,被陈默按章程毫不客气地挡了回去。
商会上下,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忙碌起来。织机日夜不停地运转,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官府的订单。
与此同时,派往粤州采购“粤绣丝”的人也顺利回来了,带回了品质极佳的生丝。秦婉娘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云锦的织造中。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天,沈知微正在查看第一批准备交付官府的锦缎,老仆沈福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小姐,这位是府衙刘通判府上的管家,说有要事见您。”
沈知微心中一动,请那管家坐下。
那管家态度恭敬,低声道:“沈东家,我家夫人对前几日那几幅绣样和妆花缎十分喜爱,想在年前做几身新衣,宴请宾客。夫人听闻贵商会秦师傅手艺超凡,想请秦师傅过府一趟,量体裁衣,顺便……再帮忙设计几套独一无二的衣裙纹样。不知……可否方便?”
她压下心中激动,微笑道:“夫人抬爱,是我们的荣幸。我这就去请秦师傅,稍后便随管家过府。”
送走管家,沈知微立刻去找秦婉娘。秦婉娘听说要去通判府,有些紧张,但在沈知微的鼓励下,还是收拾了画具,深吸一口气,跟着去了。
这一去,直到傍晚才回来。
秦婉娘脸上带着疲惫,更多的却是兴奋。“东家!刘夫人很和气,问了我许多织造上的事,对咱们商会也很感兴趣。我给她画了三套衣裙的纹样,她满意得不得了!还……还悄悄问我,那云锦,是不是真的在织?”
沈知微眼神一凝:“你怎么说?”
“我只说还在试验,不敢保证一定能成。”秦婉娘道,“但刘夫人说,若是织成了,务必让她开开眼,她愿意出高价求购一匹!”
沈知微若有所思。刘夫人对云锦的兴趣,恐怕不止是个人喜好那么简单。这背后,或许还有刘通判,甚至……其他大人的意思?
官府订单的顺利推进,刘夫人这条线的建立,让“江南织造商会”的名声渐渐在吴江县,甚至府城的一些圈子里传开了。之前一些观望的中小绸缎庄,也开始主动找上门来洽谈合作。
商会,终于真正走上了正轨。
沈知微站在仓库里,看着堆积如山、即将发往官府的锦缎,心中百感交集。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狼藉,如今却充满了生机。一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