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笙细语,很想很想你同文》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青春甜宠小说,作者“陆临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顾声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完结,最新章节第11章,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主要讲述了:超市的“偶遇”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顾声平静的生活里漾开了一圈又一圈难以平息的涟漪。接连几天,她都有些心神不宁。做饭时会走神,剪辑视频时会反复回放那段短暂的对话,甚至连夜里戴着耳机听他的电台,都觉得…

《轻笙细语,很想很想你同文》精彩章节试读
超市的“偶遇”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顾声平静的生活里漾开了一圈又一圈难以平息的涟漪。接连几天,她都有些心神不宁。做饭时会走神,剪辑视频时会反复回放那段短暂的对话,甚至连夜里戴着耳机听他的电台,都觉得那声音比以往更真切,仿佛还带着超市里那淡淡的洗涤剂和食物混杂的气息。
她知道自己这种状态不对劲,像怀揣着一个巨大秘密、生怕被人看穿又隐隐希望被人知晓的忐忑。她甚至不敢再轻易点开与“辞镜”的私信对话框,怕自己一时冲动,会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然而,该来的总会来。在她刻意“冷落”了那个对话框三天后,提示音还是执着地响了起来。
顾声正在腌制一块准备做照烧鸡排的鸡腿肉,闻声手一抖,生抽差点倒多了。她擦干净手,几乎是屏住呼吸点开了消息。
辞镜:在忙?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顾声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很少会用这种带有开启对话性质的问句开头。
馋猫声声:在准备晚饭。大大有事吗?
她恢复得尽量平静,指尖却微微发凉。
辞镜:关于十周年庆典的特别环节,初步方案出来了。
辞镜:我们想做一个名为‘声色人间’的沉浸式短剧。需要一段现场烹饪的音效,以及最终成品与剧情的结合。
看到“现场烹饪”四个字,顾声感觉刚放下去的心又悬了起来。果然,还是逃不过。
馋猫声声:现场……烹饪?意思是,我要在台上做饭?
辞镜:不完全是。烹饪过程会预先录制好视频,现场播放。但需要你现场同步制造一些关键的音效,比如切菜、热油下锅、汤汁沸腾的声音。这对节奏和精准度要求很高。
辞镜:另外,短剧结尾,需要一道与剧情寓意相契合的菜品作为点睛之笔。这道菜,需要你现场完成最后的步骤,或者呈现最终成品。
顾声看着这一长段解释,稍微松了口气,但压力并未减少。预先录视频固然缓解了她对当众操作的恐惧,但现场制造音效?这听起来比单纯做饭更难!还要契合剧情寓意?这简直是在命题作文的基础上,再加一场声音表演。
**馋猫声声:这个……听起来好难。我对音效制作一窍不通,怕跟不上节奏。】
她老实说出自己的顾虑。
辞镜:所以,需要提前练习和磨合。
辞镜:如果你同意参与,我们需要找时间,进行几次线上排练。
辞镜:我负责台词和情绪引导,你负责根据我的节奏,提供对应的、高质量的音效。
线上排练?和他?
顾声的心脏猛地一跳,血液似乎都加速流动起来。这意味着,她将不止是在文字和语音节目里接触他,而是要进入他实时的工作状态,与他直接、互动地配合?
恐慌与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交织在一起,让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复。
辞镜:当然,如果你觉得太困难,或者没有时间,我们可以再调整方案。
他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犹豫,给出了退路。
不!不能退!一个声音在顾声心里呐喊。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不仅能参与到他的重要工作中,还能如此近距离地……解除他。
馋猫声声:我……我可以试试!时间上我应该能协调。只是……我真的没什么经验,可能会拖后腿……】
辞镜:没关系。我有耐心。
辞镜:而且,我相信你对食物和烹饪节奏的理解。
他又一次说了“我相信”。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从他那里说出来,却仿佛有着千钧之力,瞬间抚平了她大半的惶恐,注入了一种“我可以”的勇气。
馋猫声声:好!那我需要准备什么?
辞镜:首先,需要一套不错的录音设备。不需要太专业,但至少能清晰收录环境音,屏蔽杂音。
辞镜:其次,我们需要确定排练用的片段和对应的菜品。
馋猫声声:设备……我只有视频录制用的麦克风,可以吗?
辞镜:信号发我看看。
顾声连忙把自己用的那个入门级USB麦克风的型号发了过去。
辞镜:这个可以。但需要调整一下设置。稍后我发你一个参数配置教程。
辞镜:关于片段和菜品……
辞镜:我初步设想了一个关于‘等待与重逢’的主题。需要一道工序中有明显‘等待’过程,并且成品能体现‘圆满’寓意的菜。
“等待与重逢”……顾声看着这几个字,脑海里瞬间闪过好几道菜。文火慢炖的汤?需要发酵的面点?还是……她忽然想到了自己前几天刚成功复刻的“莲叶羹”?制作饼皮需要耐心等待火候,包裹馅料成卷象征包容,最终在汤中煨熟,如同历经等待后的圆满。
她把自己的想法发了过去。
**馋猫声声:莲叶羹可以吗?制作过程有静置和慢煨的等待,成品是完整的卷,有‘圆满’的意象。】
屏幕那端沉默了片刻。顾声有些紧张地等待着,像是在等待老师的评判。
辞镜:莲叶羹……很好。意象和过程都契合。
辞镜:那就暂定它。我会根据这个意象,撰写一段三分钟左右的独白脚本。
辞镜:第一次排练,定在下周三晚上八点,可以吗?
他效率极高,三言两语就敲定了方向和时间。
馋猫声声:下周三晚上八点,我没问题!
辞镜:好。脚本写好后发你。设备设置教程稍后发你邮箱?方便的话,邮箱地址给我。
顾声连忙把自己的常用邮箱发了过去。
辞镜:收到。
辞镜:那……下周见。
**馋猫声声:嗯!下周见!大大再见!】
对话结束。顾声放下手机,感觉像是打了一场仗,浑身都有些脱力,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
她真的要和他“线上排练”了!不是文字聊天,不是听录好的节目,是实时的、互动的、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合作!
这种认知让她既紧张得手心冒汗,又期待得坐立难安。
她立刻打开电脑,登录邮箱,果然很快收到了一封来自陌生地址(显然是工作邮箱)的邮件。附件里是一个详细的PDF教程,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她那款麦克风如何设置才能达到最佳收音效果,甚至还包括了一些简单降噪和防止喷麦的小技巧。教程语言简洁,逻辑清晰,一看便是精心准备,且极富经验。
他……真的好专业,好细心。
顾声按照教程,花了将近一个小时仔细调整好麦克风的各项参数,又反复测试了几次录音效果,直到确认背景杂音降到最低,收录的人声和环境音都清晰饱满,才松了口气。
做完这一切,她看着屏幕上那个星空头像,心里充满了不真实感。从被翻牌点赞,到日常聊天,再到超市偶遇,如今竟要开始为他的十周年庆典进行线上排练……这一切的发展,快得像一场精心编织的梦。
而梦的核心,是那个拥有着令人沉醉的声音,现实中却意外显得温和甚至有点生活白痴的男人。
她开始无比期待下周三的到来。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端。墨辰关掉了与“馋猫声声”的聊天窗口,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他点开了电脑里一个名为“声色人间”的文件夹,里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剧本框架。在听到“莲叶羹”这个名字时,他确实有些意外,继而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微妙契合感。
他回想起那天在超市,女孩推荐番茄炒蛋时亮晶晶的眼睛,和此刻提出“莲叶羹”这个充满古意和巧思的创意,形象奇异地重叠在一起。生动,且充满了对生活的感知力。
他打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撰写那段关于“等待与重逢”的独白。脑海中,却不自觉地开始构思,该如何用声音,去描绘那莲叶的清香,和汤羹的温暖。
这一次的合作,似乎比他预想的,更值得期待。
小说《轻笙细语,很想很想你同文》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