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贞观锦年,风起长安遇长乐沈砚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贞观锦年,风起长安遇长乐

作者:桐二木

字数:129092字

2025-10-19 10:15:40 连载

简介

贞观锦年,风起长安遇长乐》中的沈砚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历史古代风格小说被桐二木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桐二木”大大已经写了129092字。

贞观锦年,风起长安遇长乐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秋日的长安,晨光初洒,朱雀门外的驿道上,一队人马正缓缓驶来。沈砚身着青色官袍,端坐于马上,眉宇间虽带着旅途的疲惫,却难掩眼底的坚毅。他身后的囚车中,柳承业披头散发,面色惨白,再无往日的倨傲;而随行的侍卫怀中,则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锦盒,里面盛放着柳承业私运私盐的账本、漕船残骸的验证书,以及那封长孙无忌欲杀他灭口的密信——这便是足以撼动朝堂的铁证。

长乐宫的宫墙上,李丽质凭栏远眺,目光紧紧锁着驿道尽头。当看到那抹熟悉的青色身影时,她眼中瞬间泛起泪光,多日来的担忧与焦灼,在这一刻尽数化为安心。素心站在一旁,笑道:“公主,沈大人回来了!”

李丽质轻轻点头,转身快步走下宫墙,几乎是小跑着赶往朱雀门。她要第一时间见到他,确认他平安无事。

朱雀门外,沈砚刚翻身下马,便看到一抹鹅黄身影向他奔来。他心中一暖,快步迎上前,伸手将她稳稳扶住:“殿下,我回来了。”

“你终于回来了。”李丽质仰头看着他,眼中满是欣喜与心疼,指尖轻轻拂过他脸颊上的一道浅疤——那是江南遇刺时留下的,“这伤……疼不疼?”

“早已不疼了。”沈砚握住她的手,温声道,“让殿下担心了。”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心中的情意早已在目光交汇间流转。一旁的柳承业见此情景,冷哼一声,却因嘴被堵住,只发出模糊的呜咽声,更显狼狈。

沈砚收敛心神,对李丽质道:“殿下,证据已齐,我需即刻入宫面圣,将此案禀报陛下。”

“好。”李丽质点头,眼中满是坚定,“我与你一同前往。今日,定要让长孙无忌的阴谋大白于天下!”

太极宫紫宸殿内,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长孙无忌站在文官之首,面色平静,眼底却藏着一丝不安——他派去江南的杀手至今未归,想必已是凶多吉少,沈砚此番归来,怕是带着足以置他于死地的证据。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通传声:“吏部侍郎沈砚,长乐公主李丽质求见!”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沉声道:“宣!”

沈砚与李丽质并肩走入殿中,躬身行礼:“臣(儿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世民看着沈砚,问道,“沈砚,江南盐运一案,查得如何了?”

沈砚起身,从侍卫手中接过锦盒,递到殿前:“启禀陛下,江南盐运一案已查明!漕船失事并非意外,而是扬州刺史柳承业暗中锯断船底龙骨所致。柳承业利用职权,私设盐码头,贩卖私盐,中饱私囊,还诬陷漕运督粮官苏明哲通敌叛国,欲杀人灭口。此乃柳承业的罪证,包括私盐账本、漕船验证书,以及……长孙大人指使杀手刺杀臣的密信!”

最后一句话,如惊雷般在殿中炸响。百官哗然,纷纷看向长孙无忌,眼中满是震惊。长孙无忌脸色骤变,厉声喝道:“沈砚!你休要血口喷人!老夫何时派人杀你?定是你伪造证据,想诬陷老夫!”

“是不是诬陷,陛下一看便知。”沈砚从容不迫地打开锦盒,将密信取出,呈给李世民,“此信乃长孙大人派去的杀手所带,上面不仅有长孙大人的亲信印章,还有他的笔迹,陛下可派人查验。”

李世民接过密信,仔细查看。他对长孙无忌的笔迹极为熟悉,一眼便认出这确是长孙无忌的亲笔。信中“务必将沈砚灭口,销毁所有证据”的字句,更是清晰可见。李世民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满是怒意。

“长孙无忌,你还有什么话可说?”李世民将密信扔在地上,厉声问道。

长孙无忌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陛下!臣冤枉啊!此信定是沈砚伪造的,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求陛下明察!”

“忠心耿耿?”沈砚冷笑一声,“长孙大人,柳承业是你的表亲,你利用他掌控江南盐运,大肆敛财,难道也是忠心耿耿?你多次在朝堂上刁难臣,甚至在曲江池宴上欲置臣于死地,难道也是忠心耿耿?若不是臣命大,早已成了你的刀下亡魂!”

李丽质也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儿臣可以作证。前几日长孙大人在宫中散布谣言,说沈大人在江南滥用职权,勾结乱党,意图挑拨父皇与沈大人的信任。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长孙大人的阴谋,他怕沈大人查明盐运一案,牵连到自己,便想先下手为强!”

百官见状,纷纷议论起来。有人面露愤慨,有人则沉默不语——长孙无忌在朝堂经营多年,势力庞大,他们虽知他有罪,却不敢轻易站队。

就在此时,南平公主李雪雁忽然走出列,躬身道:“父皇,儿臣也有一事禀报。前几日儿臣偶然听闻,长孙大人的亲信曾暗中联络江南盐商,商议抬高盐价,此事与柳承业的私盐案恰好吻合。”

李雪雁素来沉稳,从不参与朝堂纷争,她的证词,无疑给了长孙无忌致命一击。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长孙无忌,眼中满是失望与怒意:“长孙无忌,你身为开国功臣,朕对你百般信任,委以重任,你却利用职权,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甚至欲杀朝廷命官!你对得起朕,对得起大唐吗?”

长孙无忌浑身颤抖,面如死灰,再也无力辩驳。他知道,证据确凿,百官见证,他的阴谋彻底败露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来人啊,将长孙无忌拿下,打入天牢!柳承业罪大恶极,斩立决!至于长孙党羽,交由吏部彻查,一一严惩!”

侍卫立刻上前,将长孙无忌押了下去。长孙无忌被押出殿外时,回头看向沈砚与李丽质,眼中满是怨毒,却终究无力回天。

一场牵动朝堂的盐运风波,终以长孙无忌的倒台落下帷幕。紫宸殿内,李世民看着沈砚,眼中满是欣慰:“沈砚,你此次江南之行,不仅查明了盐运一案,还为大唐铲除了一大祸害,功不可没。朕封你为兵部尚书,继续推行新政,辅佐朕治理大唐!”

“臣谢陛下恩典!”沈砚躬身领旨,心中百感交集——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还护住了心爱的人,更守住了大唐的清明。

退朝之后,李丽质与沈砚并肩走在宫道上。秋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柔和。李丽质笑着看向沈砚:“恭喜你,沈尚书。”

沈砚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这一切,都离不开殿下的帮助。若不是你在长安牵制长孙无忌,为我保驾护航,我也无法顺利查明真相。”

“我们本就该携手并肩。”李丽质仰头看着他,眼中闪烁着光芒,“如今长孙无忌已倒,朝堂清明,我们终于可以安心推行新政,让百姓安居乐业了。”

沈砚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长安城,心中满是憧憬。他知道,前路或许还有挑战,但只要有她在身边,他便无所畏惧。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