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3章

深秋的长乐宫,庭院里的菊花早已谢了,只余下几株梅树含苞待放。沈砚处理完新政奏疏,回到内殿时,正见李丽质蹲在案前,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他近日换下的衣物。

“殿下怎么亲自做这些活计?让宫女们来就好。”沈砚快步上前,伸手将她扶起,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不由握紧了几分。

李丽质笑着摇头:“闲来无事,帮你整理一下也好。你这衣衫的袖口破了,我寻了块同色的锦缎,正想帮你缝补呢。”她说着,从针线篮里取出一件青色官袍,指尖刚触到衣襟内侧,却忽然摸到一个硬物——像是藏在衣料夹层里的小盒子。

“这是……”李丽质微微一怔,伸手将那硬物从夹层中取出,竟是一个巴掌大的黑色方盒,材质非金非木,表面光滑,还刻着奇怪的纹路,边角处隐约能看到几个极小的字符,既不是篆书,也不是隶书,她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物件。

沈砚看到那方盒时,脸色骤然一变,伸手便将盒子夺了过来,紧紧攥在手中,指尖微微颤抖。这是他穿越时唯一带来的物品——一部早已没电的智能手机。多年来,他一直将它藏在衣物夹层里,从未让任何人发现,却没想到今日竟被李丽质意外找出。

“沈砚,这是什么?”李丽质看着他异样的反应,心中满是疑惑,“这盒子好奇怪,上面的纹路和字,我从未见过。”

沈砚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他知道,这个秘密瞒不了一辈子,只是他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被李丽质发现。他握紧手中的手机,缓缓道:“这是……我家乡的一件旧物。”

“你家乡的旧物?”李丽质眼中的疑惑更甚,“可这材质,这纹路,都不像是大唐的东西,甚至不像是中原的物件。你家乡……究竟在何处?”

沈砚沉默片刻,抬头看向她,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丽质,我的故乡,不在这个时代。”

“不在这个时代?”李丽质愣住了,一时没能明白他的意思。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素心的声音:“公主,陛下派人送来的新茶到了。”

沈砚连忙将手机重新藏回衣襟夹层,对李丽质道:“此事说来话长,容我日后再慢慢告诉你,好吗?”

李丽质看着他眼中的恳求,轻轻点头:“好。”她虽满心疑惑,却也知道沈砚定有难言之隐,不愿逼他。

素心端着茶盘走进殿中,见两人神色异样,却也不敢多问,放下茶盘便躬身退下。只是走到殿门口时,她无意间听到沈砚低声说了一句:“……那是来自千年之后的东西……”

素心脚步一顿,心中满是震惊,却不敢停留,快步退了出去。她跟在李丽质身边多年,从未听过沈大人提及家乡,更不知“千年之后”是什么意思。难道沈大人的来历,真的如这话语般离奇?

几日后,沈砚陪同李世民前往关中视察农事。关中平原上,新推广的曲辕犁在田地里穿梭,水车转动着将河水引入田间,百姓们忙碌的身影中满是笑意。李世民看着这丰收的景象,对沈砚赞不绝口:“沈砚,你推行的这些农具和水利之法,让关中的粮食产量翻了一倍,真是功不可没!”

沈砚躬身道:“陛下过誉了。这些不过是臣偶然得到的‘古方’,能为百姓谋福利,是臣的荣幸。”

他口中的“古方”,实则是他穿越前所学的农业知识。曲辕犁、水车、甚至改良的稻种,都是他根据现代农学知识,结合大唐的实际情况改良而成。只是这些知识太过超前,他只能假托“古方”之名,才能让李世民和百姓们接受。

视察途中,忽然遇到一群流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正沿着驿道缓缓前行。李世民见状,脸色沉了下来:“这些流民是从何处来的?为何会流落至此?”

随行的官员连忙禀报:“陛下,这些流民是从河南道来的。近日河南道遭遇蝗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只能四处逃难。”

李世民眉头紧锁,沉声道:“蝗灾之事,为何不早奏?”

“臣……臣等也是刚收到消息。”官员们吓得连忙跪倒在地。

沈砚看着那些流民,心中一痛。他知道,蝗灾在古代是毁灭性的灾害,百姓们往往只能靠天吃饭,一旦遭遇蝗灾,便只能流离失所。但他来自现代,知道蝗灾并非无法防治。

“陛下,”沈砚上前一步,道,“蝗灾虽凶,却并非无法治理。臣有一法,可除蝗灾,还能让百姓们渡过难关。”

李世民眼中一亮:“哦?你有何良策?”

“臣请陛下下令,组织百姓捕捉蝗虫,以蝗换粮——百姓每捕捉一斗蝗虫,便可到官府兑换一斗粮食。同时,臣可提供‘除蝗药粉’的配方,将药粉撒在田间,可有效防止蝗虫再生。”沈砚道。

“以蝗换粮?”李世民微微一怔,“蝗虫乃是害虫,百姓们怕是不愿捕捉。”

“陛下放心,”沈砚笑道,“臣会告知百姓,蝗虫虽害庄稼,却可食用,油炸之后香脆可口,还能充饥。至于药粉,臣会让人尽快配制,送往河南道。”

捕捉蝗虫换粮食,还能将蝗虫当作食物,甚至有药粉能除蝗——这一系列的想法,都让李世民和官员们感到新奇又难以置信。但沈砚此前推行的新政都成效显著,李世民便决定相信他:“好!朕就依你所言,即刻下令,让河南道官府组织百姓除蝗!”

沈砚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以蝗换粮既能快速消灭蝗虫,又能缓解百姓的粮荒;而他所说的“除蝗药粉”,其实是用草木灰、硫磺和石灰混合而成,对蝗虫有很强的杀伤力,且对人体无害,在现代是常用的绿色除蝗方法。

只是他没想到,他这番“离奇”的除蝗之法,不仅让随行的官员们议论纷纷,更让暗中跟随的素心心中的疑惑愈发加深——这些方法,从未在任何典籍中见过,沈大人究竟是从何处学来的?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