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历史古代类型的小说,那么《山河怒卷:扶摇青云志》绝对值得一读。小说中精彩的情节、鲜活的角色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都会让你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总字数已达135978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山河怒卷:扶摇青云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醉人间”的“凌云阁”内,灯火被特意调得柔和,映着窗外的月色,别有一番静谧。助兴的丝竹也选的是清雅舒缓的曲调,不扰人谈话。空气中弥漫着陈年佳酿的醇厚与几案上精致小菜的诱人香气,尚未开席,已先有了几分家常聚会的惬意。
王云随张子策步入阁中,最初的紧绷感,在东道主温润如玉的气度与诸位宾客随和的笑容中,悄然化解了几分。
张子策的开场白更是直接将基调定在了“老友相聚”上,他举杯笑道:“诸位都是多年的老相识,今日不论官职,只叙情谊。我这搬个家,劳烦大家跑一趟,心里过意不去,借此机会,大家聚一聚,松快松快,这第一杯,我先干为敬。”
这番话说得诚恳,众人皆笑着举杯回应,气氛顿时活络起来。
引荐王云时,陈汤(武成)最为热络,他一把拉住王云的手,上下打量,眼中满是追忆之色,对众人朗声笑道:“好!真是一表人才!看见扶摇,就让我想起当年在周口,第一次见文若先生(尹文字文若)时的光景,也是这般年纪,满身的书卷清气,眼神却亮得很!”他转头看着王云,语气带着长辈的慈和,“这一晃,都快三十年喽,时间过得真快。”
他这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立刻漾开了圈圈涟漪。
燕祈石(开之)抚须轻笑,适时接话:“武成公这么一提,老夫这记忆也活泛了。庄鸿十三年,文若先生与您一同北上草原,迎回太上皇遗骸,那可是名动天下的大事。不费一兵一卒,消弭兵祸于无形,真乃国士之风,将军之威,相得益彰啊。”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这段连接文武的佳话。
陈汤闻言,眼中光芒更盛,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雪弥漫的岁月。他端起酒杯,对张子策示意,又环视众人,声音洪亮:“说起这事,老夫至今对文若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节,朝堂之上无人敢应这差事,是他,一介书生,主动请缨!老夫是个粗人,奉旨护卫。”他微微前倾身体,脸上带着讲述传奇故事般的兴奋,“你们是没亲眼见着,在匈奴王帐里,文若先生往那儿一坐,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那股子气定神闲,硬是让那些部落首领心折,以最高礼节恭送太上皇灵柩归来。那份胆识,那份气度,嘿,绝了!”他拍了下大腿,回味无穷,“路上那才叫苦,风雪跟刀子似的,我和先生挤在一个小帐篷里,冻得睡不着,他就给我讲《春秋》解闷,别说,听着那些古人的事儿,倒也不觉得漫漫长夜难熬了。”
这番绘声绘色的回忆,引得满座皆笑,连侍立的侍女都掩口轻哂。
张子策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意,接过话头:“家师回来后,也常对我们几个弟子感慨,说若非武成公麾下儿郎军容壮盛,在旁赫赫扬威,单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恐怕也难以竟全功。他还常说,武成公看着豪迈,心却极细,一路上对他照料得无微不至,这份情谊,他一直铭记于心。”
“哈哈哈!”陈汤开怀大笑,指着张子策对众人道,“玄谋(张子策字玄谋)啊玄谋,你老师不在了,你这当大师兄的,这是替他来还人情了是不是?不过文若先生确实是个妙人,路上非要跟我学骑马,摔了好几跤,官袍都磨破了,愣是不吭一声,拍拍土,咬着牙又爬上马背,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跟我营里的好小子一个样!”
这段充满艰险、信任与趣味的往事,彻底驱散了最后一丝官场拘谨。连一向面容肃然的周亚(次公),刻板的嘴角也微微上扬了一个微小的弧度,难得地主动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尹文先生,确是我辈楷模。大儒风骨,侠士肝胆,文人风雅,武者坚韧,竟能融于一身。”这出自他口的评价,已是极高。
阎中(持正)笑眯眯地凑趣,话语圆滑如珠:“如此说来,武成公与宣侯门下,这可真是沙场与书斋结下的过命交情。今日这场宴席,不仅是贺张相乔迁之喜,更是见证一段文武相得的佳话,是老友们跨越年岁的重逢了。”
连素来不苟言笑的卫长卿(子相),此刻面色也柔和了许多,带着一丝难得的调侃意味,对陈汤说:“武成公,照您这么说,您当年护卫文若先生北上,历尽艰辛,如今他的大弟子入主相府,您这岂不是亲手‘护卫’出了一位丞相来?这份功劳,可得让史官记上一笔。”他这难得的幽默,引得满堂更是哄笑不止。
陈汤笑得胡子直颤,指着卫长卿道:“好你个卫子相!平日看你掌管钱袋子,精打细算,半天憋不出一个字,这一开口就直戳人心窝子!这么算来,老夫这功劳确实不小!玄谋,听见没有?你这相位,可得记老夫一功!往后老夫去你相府打秋风,你可不能闭门不见!”
张子策笑着举杯,语气诚挚:“武成公这份功劳,子策与师兄弟们岂敢或忘?若非您当年护得老师周全,悉心照料,焉有我等弟子今日能立于朝堂?这一杯,敬武成公,也敬那段风雪同途的峥嵘岁月!”说罢,一饮而尽。
气氛愈加热烈融洽。话题也从共同的回忆,转向京中风物,各家儿孙趣事,甚至品评起近来某位才子的新词。范成大(子毅)与燕祈石就南北饮食差异聊得投机,范成大甚至邀请燕祈石改日去尝尝他夫人亲手做的长安特色小吃。司马长(子延)虽依旧言语不多,但在旁人谈起某部古籍的校勘之争时,也会严谨地插上几句,引经据典,立刻让争论者心悦诚服。连袁化(育之)那冷峻的眉宇,在听陈汤手舞足蹈地模仿当年军中某个愣头青闹出的笑话时,也明显舒展了许多。
王云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些平日里在奏章和传闻中威严莫测的大人物,此刻卸下了官场的铠甲,如同寻常老友般谈笑风生,心中充满了奇妙的感触。他看到了权力格局之下,那更为生动、温热的人情网络,看到了几十年风雨同朝所沉淀下来的相知与默契。
宴席在真正宾主尽欢的氛围中持续到深夜。送客时,陈汤还特意落在后面,用力拍了拍王云的肩膀,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小子,好好看,好好学!你老师,你这些师兄,都是真正的人物。这条路不容易,但走下去,值!”
回相府的马车上,张子策带着几分微醺的惬意,靠在车壁上,望着窗外流淌的灯火,语气悠远:“看到了吧?这些老家伙们,有时候在朝堂上或许会因为一两句话、一项政令就吵得面红耳赤,拍桌子瞪眼,但那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心中存的是公义。脱下那身官袍,不少人私下里还是能坐在一起喝酒谈天的老朋友。”他轻轻叹了口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幸得庄鸿一朝,出了不少这样的忠臣能吏,方能支撑至今。扶摇,你要记住,在这官场之中,既要明辨是非,守住底线,也要懂得这份‘人情’的厚重。有些风雨,需要并肩同行,而非独力硬扛。”
王云默默点头,心中波澜起伏。经过这一夜,那巍峨的宫墙、肃穆的衙署,在他眼中似乎不再那么冰冷和遥远。权力场的画卷上,因这些鲜活的人物与温暖的往事,染上了一层更为复杂也更为动人的色彩。前路依旧莫测,但此刻的他,心中却莫名多了几分踏实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