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已完结小说《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在线章节阅读

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

作者:学医的小慧啊

字数:138000字

2025-10-06 10:09:03 连载

简介

喜欢看年代小说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由作者“学医的小慧啊”倾情打造,以138000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关于林晚星的精彩故事。快来一探究竟吧!

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江南的春汛来得悄无声息,一场夜雨过后,乌镇的青石板路泛着湿润的光,医馆院中的枇杷树也抽出了新绿。十四岁的念安背着半篓新鲜草药走进院门时,正撞见阿桃在给药柜贴新的标签 —— 标签上是林晚星亲手写的草药名,旁边还画着小小的图谱,方便辨认。

“阿桃姐,我采了些新鲜的薄荷和金银花,你看够不够?” 念安把药篓放在石桌上,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难掩眼中的兴奋。他身形已渐渐挺拔,眉眼间依稀有李恪的俊朗,做起事来却带着林晚星的细致,如今已是医馆里不可或缺的帮手,寻常的感冒发热,他都能独立诊断开方。

阿桃放下手中的标签,拿起薄荷闻了闻,笑着点头:“够了,这些薄荷晾晒干后,正好用来做清凉茶,夏天给村民们解暑。” 她如今已是乌镇有名的大夫,医馆的大部分诊务都由她负责,林晚星则更多时候在后面整理医书、修订图谱,偶尔指点一下年轻弟子 —— 除了念安,这几年她又收了三个有学医天赋的孩子,医馆里总是热闹非凡。

正说着,林晚星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医书,正是当年李炎送她的《唐本草》修订版。“念安,你过来看看这个病例。” 她指着书中记载的 “瘴气病”,“昨天张叔从岭南回来,说那边有村民染上了类似的病症,你结合我们之前学的防疫知识,想想该怎么预防和治疗。”

念安凑过去,认真翻看医书,又从怀里掏出自己的笔记本 —— 那是林晚星按照现代笔记本样式给他做的,上面记满了各种病例和治疗心得。“娘亲,我觉得首先要让村民们注意饮水卫生,瘴气多从水源传播;然后要焚烧艾草消毒,避免蚊虫叮咬;治疗的话,可以用青蒿和黄芩熬药,之前您教过我,青蒿能清热解毒。”

林晚星满意地点点头:“说得很好。等会儿你把这些方法写下来,让张叔带回去,再给他准备些青蒿和黄芩,以防万一。” 她看着念安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 这孩子不仅继承了她的医术,更继承了她的医者仁心,每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

不一会儿,李恪也从书院回来了。他如今头发已有些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手里拿着一叠孩子们写的作业,脸上带着笑容:“今天书院的孩子们学了《论语》,有几个孩子的见解很独到,尤其是王阿婆的孙子,说‘仁者爱人’就是要像林大夫一样,用医术帮助别人,说得真好。”

林晚星接过作业,翻看了几页,笑着说:“还是你教得好。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见解,比单纯会读书写字更重要。” 她顿了顿,又道,“对了,昨天收到长安的信,说陛下身体不太好,已经把朝政交给太子处理了。”

李恪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叹了口气:“皇兄也老了。想当年我们在长安的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的模样,如今却……”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温水。

林晚星拍了拍他的手,轻声安慰:“别担心,太子是个有能力的人,而且陛下身边有太医照顾,应该不会有事。我们要是担心,过段时间可以派人去长安看看,顺便送些我们这里的滋补药材。”

李恪点了点头:“好,等忙完这阵子,我就让人去。”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而充实中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夏天,枇杷树结满了金黄的果实,医馆里的弟子们经常在树下一边摘枇杷吃,一边讨论病例,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林晚星和李恪则喜欢在傍晚时分,坐在枇杷树下,喝着桂花酒,看着孩子们嬉戏打闹,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这天,医馆里来了个特殊的客人 —— 一个穿着华丽锦袍的老者,身边跟着几个随从,虽然年事已高,却依旧气度不凡。老者走进医馆,目光扫过墙上的经络图谱,又看了看正在给村民诊脉的阿桃,眼中满是惊讶。

“请问,这里是晚星医馆吗?” 老者开口问道,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熟悉的温和。

林晚星和李恪听到声音,同时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 竟然是李炎!他比信中描述的还要苍老些,头发已全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轮廓。

“陛下……” 林晚星连忙起身,想要行礼,却被李炎拦住。

“不用多礼,我这次来,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友。” 李炎笑着说,目光落在林晚星和李恪身上,“多年不见,你们倒是没怎么变,还是当年的模样。”

李恪走上前,握住李炎的手,语气激动:“皇兄,你怎么突然来了?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们?”

“我也是临时决定的。” 李炎叹了口气,“最近身体越来越差,总想着来江南看看,看看你们,看看我当年没能看到的乌镇。太子也支持我,说让我出来散散心,对身体好。” 他环顾四周,看着医馆里忙碌的弟子和前来就诊的村民,眼中满是欣慰,“你们把这里打理得真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林晚星连忙让人搬来椅子,又泡了杯上好的桂花茶,递给李炎:“陛下一路辛苦,先喝杯茶歇歇。念安,去把你酿的枇杷酒拿来,给陛下尝尝。”

念安早就听说过这位 “皇伯父” 的故事,知道他是爹娘的好朋友,也是当年成全他们的人。他连忙跑去屋里,拿来一坛枇杷酒,给李炎倒了一杯:“皇伯父,您尝尝,这是我用院里的枇杷酿的,甜而不腻。”

李炎接过酒杯,喝了一口,点了点头:“很好喝,比长安的御酒还要香醇。” 他看着念安,眼中满是喜爱,“这就是念安吧?都长这么大了,一表人才,还继承了你的医术,真好。”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星和李恪陪着李炎在乌镇四处游玩。他们一起去河边钓鱼,看着村民们撒网捕鱼;一起去山上采药,辨认江南特有的草药;一起去书院,听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李炎看着乌镇的宁静与祥和,看着村民们脸上淳朴的笑容,心中的郁结渐渐消散,身体也好了不少。

这天傍晚,四人坐在枇杷树下,看着夕阳渐渐落下,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李炎看着林晚星和李恪相视而笑的模样,又看了看身边认真听他们讲故事的念安,轻声说:“我这一辈子,守护了大唐的江山,却也错过了很多。看到你们现在这么幸福,我就放心了。当年我成全你们,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林晚星心中一暖,轻声说:“陛下,您不必这么说。您守护了长安的百姓,让他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这已经是最大的功绩。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也离不开您的成全和支持。”

李炎摇了摇头,笑着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倒是你们,用医术帮助了这么多人,还把医道传承了下去,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想拜托你们。”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医书,递给林晚星,“这是我这些年整理的长安医案,里面记载了很多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你们有用,也希望你们能把这些知识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林晚星接过医书,郑重地说:“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整理这些医案,把它们融入我们的医书里,让更多的弟子学习。将来念安他们也会把这些知识带到更远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

李炎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他的使命已经完成,而林晚星和李恪的使命,还在继续,并且会一直延续下去,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医者,传递着这份仁心与大爱。

几天后,李炎要回长安了。村民们听说这位 “长安来的老友” 要走,纷纷赶来送行,送来自家种的青菜、水果,还有亲手缝制的衣物。李炎看着眼前淳朴的村民们,心中满是感动,他对着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大家这些天的照顾,乌镇是个好地方,我会永远记得这里。”

林晚星和李恪、念安送李炎到码头。船缓缓驶离岸边,李炎站在船头,挥手向他们告别,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为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念安靠在林晚星身边,轻声问:“娘亲,皇伯父还会来吗?”

林晚星点了点头,眼中带着泪水,却笑着说:“会的,他一定会再来的。就算他不来,我们也会去长安看他,告诉他乌镇的故事,告诉他我们的医馆又收了新的弟子,告诉他…… 我们一切都好。”

李恪握住林晚星的手,语气坚定:“是啊,我们会一直好好的,守护着乌镇,守护着医馆,守护着我们的家,也守护着我们和皇兄之间的这份情谊。”

船渐渐远去,消失在夕阳的尽头。林晚星和李恪、念安站在码头上,久久没有离开。晚风拂过,带来枇杷树的甜香,也带来远方的祝福。

回到医馆,林晚星把李炎送的医案和之前的《唐本草》修订版放在一起,又拿起自己这些年整理的医书和图谱,心中满是感慨。这些医书,不仅记载着医术,更记载着她的人生 —— 从长安的风雨飘摇到江南的安稳幸福,从一个迷茫的现代医学生到一个能守护一方百姓的医者,从孤身一人到拥有爱人、孩子、弟子和无数朋友。

念安看着娘亲手中的医书,轻声说:“娘亲,等我长大了,也要像您一样,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医书,把您教我的医术,还有皇伯父送的医案,都写进去,让更多的人学到有用的知识。”

林晚星摸了摸念安的头,笑着说:“好,娘亲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不仅要写医书,还要做一个有仁心的大夫,用医术帮助别人,就像你爹爹教你的那样,‘仁者爱人’,这才是医者最重要的初心。”

李恪看着母子俩,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他知道,他们的故事还会继续,在江南的水畔,在这座充满爱和温暖的小镇上,一代又一代的医者,会带着这份初心,把医术和仁心传承下去,让这份温暖和大爱,永远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

多年后,当念安成为江南有名的大夫,写下属于自己的医书时,在书的序言里,他这样写道:“我的娘亲曾告诉我,医者的使命,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传递温暖和希望。从长安到江南,从《唐本草》到我们自己的医案,这份使命,从未改变。愿每一个学医的人,都能守住初心,用仁心和医术,守护身边的人,守护这世间的美好。”

而在遥远的长安,早已退位的李炎收到了念安送来的医书。他坐在御花园的长椅上,慢慢翻看,看着书中熟悉的病例和治疗方法,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在长安太医署里,那个意气风发的林晚星,和在她身边默默守护的李恪。他嘴角露出微笑,轻声道:“真好,一切都好。”

月光洒在长安的宫殿和江南的小镇上,虽然相隔千里,却同样温暖。那份跨越时空、跨越身份的情谊,那份坚守了一生的医者初心,那份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幸福与安稳,都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成为一段永恒的传奇。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