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男频衍生类型的小说,那么《九叔世界:草木仙田》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乐安门的六合裂罡劲”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林奇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06386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九叔世界:草木仙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惊蛰刚过,东海的浪花还带着残冬的寒意,林奇已站在蓬莱岛的海岸线上。脚下的沙滩泛着青黑色,细沙里混着细碎的贝壳碎片,踩上去硌得生疼。远处的礁石群像一头头伏在海里的巨兽,表面覆盖着墨绿色的苔藓,用手一捏就流出腥涩的汁液,在掌心留下难以洗净的黑痕。海风卷着咸腥味扑来,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硫磺气息,玉佩贴在胸口,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像是有无数根细针在扎——这是他在南疆毒瘴、北地荒原都未曾感受过的躁动感。
他闭上眼睛,集中精神与玉佩共鸣,无数细碎而痛苦的“声音”顺着海风涌入脑海:“好烫……火脉在烧……鳞片都要化了……”“珊瑚死了……我们的家没了……”“那东西还在往水里倒……黑色的,黏糊糊的……”“渔民的网越来越密……我们快喘不过气了……”
“这海比荒原的沙子还邪门。”秋生踩着礁石往前走,靴底被苔藓滑得打趔趄,他伸手扶住一块礁石,指尖立刻传来灼热感,“嘶——玄通长老说的‘海火煞’就是这玩意儿?连船板都能腐蚀,难怪渔民不敢靠近。我刚摸的这块石头,烫得能煎鸡蛋!”
他们来东海,是因为蓬莱岛的岛主海玄子的求助信。那封信是用海苔汁写在鲛绡上的,字迹潦草,显然写得十分仓促。信上说三个月前东海突然冒出一股火脉,滚烫的海水杀死了大片珊瑚,连最耐旱的海藻都成片枯萎,更可怕的是,火脉催生了“蚀骨水母”——这种原本温顺的水母,触手突然变得带着剧毒,被蛰到的渔民浑身溃烂,岛上的药草根本治不好。信末画着个潦草的海浪图案,旁边写着:“唯林仙师的灵植能克火煞,若能救东海,蓬莱岛愿奉百种海灵草为谢,岛民世代为仙师守灵植。”
“海火煞是海底火山喷发的余威,混着沉船的铁锈和腐木煞气,比陆地上的石煞更难缠。”九叔临行前的叮嘱犹在耳畔,他当时正用拂尘拂过一张东海舆图,“水火本不相容,但万物皆有调和之法。你在百药园用灵植接脉,在东海或许能用‘水植共生’——让陆生灵植与海生灵草结合,既能抗火,又能净水,或许能压住火脉。对了,蓬莱岛的‘聚灵潭’藏着东海灵脉的节点,若能引潭水入阵,效果会更好。”
林奇从船上搬下两个大木箱,箱子是用防腐的阴沉木做的,上面刻着简单的防水符。他打开第一个箱子,里面装着从百药园带来的“水阳藜”种子——这是他用赤焰阳藜和牵丝藤杂交培育的变种,根须能在盐水中生长,叶片却带着抗火的寒气,种子外壳还裹着一层阴阳土粉末,能抵御海水的腐蚀。
“这玩意儿真能在海里活?”秋生拿起一粒种子,放在鼻尖闻了闻,“闻着跟普通阳藜差不多,就是有点咸腥味。”
“能不能活,试试就知道。”林奇笑着打开第二个箱子,里面是石缝雪参的幼苗,它们的根须被裹在湿润的苔藓里,根须尖端泛着淡淡的白霜——这是雪参分泌的化煞汁液,在陆地上能化石化土,在水里或许能化解火煞。
他蹲在礁石旁,用耘道锄凿出浅坑。这柄在百药园接过的法器,锄尖划过礁石时发出“咯吱”的轻响,火星四溅,竟在坚硬的礁石上凿出一个巴掌大的坑。林奇舀了桶海水浇进去,海水刚接触坑底,就冒出细密的白汽,带着刺鼻的硫磺味。
“你看这水,”文才指着坑底,“都快沸腾了,这温度别说灵植,怕是鸡蛋都能煮熟。”
林奇却不慌不忙,先撒了一把灵晶屑——这是从茅山枯井里捞出来的水晶棺碎片,用阳藜灰浸泡后制成的。晶屑遇水融化,竟在水面形成一层透明的膜,将火煞的热气与外界隔离开来,坑底的白汽立刻少了大半。
“成了。”他先种下三株雪参幼苗,幼苗的根须一接触海水,就立刻舒展开来,像无数把小刷子,在坑底轻轻扫动,根须分泌的白霜遇水扩散,让海水的温度又降了些。接着,他撒下一把水阳藜种子,种子遇水就膨胀,冒出带着白纹的芽尖,根须像银丝般扎进沙里,与雪参的根须缠绕在一起。
文才捧着陶罐,里面装着从蓬莱岛采来的“海苔胶”——这是海玄子派人提前送来的,说是能让灵植在海水中扎根更稳。“要不要加点这个?海玄子说这玩意儿黏性大,能粘住沙子。”
“加一点试试。”林奇倒了些海苔胶在坑里,胶液遇水变成透明的黏液,将水阳藜和雪参的根须与礁石牢牢粘在一起。果然,原本有些摇晃的幼苗立刻站稳了脚跟,叶片也舒展了些。
可没等高兴多久,一阵海浪拍过来,灵晶屑形成的膜被冲碎,火煞的热气立刻反扑,水阳藜的叶片边缘开始发黄,雪参的根须也冒出了焦黑的斑点。玉佩传来焦急的“警告”:“浪太大……挡不住……”“火煞在水里流动……抓不住……”“旁边有东西在看我们……”
林奇顺着玉佩的感应望去,只见礁石缝隙里藏着几只半透明的水母,触手像细线般垂在水里,尖端泛着淡淡的紫色——正是蚀骨水母。它们似乎在观察灵植,却没有攻击的意思。
“它们好像没有恶意。”文才小声说,“是不是在等我们救它们?”
林奇忽然想起海玄子信里的话:“蚀骨水母本是温顺的生灵。”他尝试着用灵气安抚水母,同时对水阳藜和雪参低语:“再撑一会儿,我们找帮手来。”
他让秋生在礁石上用朱砂画出简易的“定水阵”,暂时挡住海浪,自己则带着文才往蓬莱岛深处走去。根据海玄子的指引,岛的东侧有片未被火煞侵袭的珊瑚礁,那里或许能找到克制海火煞的海灵草。
珊瑚礁区比想象中更荒凉。原本应该五彩斑斓的珊瑚,如今大多变成了灰白色,像被火烧过的树枝,一碰就碎。只有零星几丛紫色的海草还在摆动,叶片像薄绸般柔软,在海水中泛着微光。
“这是‘紫潮草’!”文才突然喊道,他从怀里掏出《南疆药草志》,里面夹着一页海玄子附赠的海草图谱,“你看,图谱上说它能在高温海水中生长,还能净化毒素,正好能克制蚀骨水母!”
林奇蹲下身,仔细观察紫潮草。它们的根须深深扎在珊瑚骨里,根须周围的海水温度明显比别处低,连火煞的气息都淡了许多。他试着用灵气触碰紫潮草,立刻“听”到它发出微弱的“声音”:“好烫……火煞快过来了……”“水母在保护我们……它们把火煞引开了……”“需要寒气……需要能扎根的力量……”
“我们来帮你们。”林奇小心地摘下一小段紫潮草,叶片在手里微微颤动,断口处流出紫色的汁液,遇到空气就变成细密的泡沫。他将紫潮草的断茎带回礁石区,种在水阳藜和雪参中间,用耘道锄引着三者的气息相连。
奇迹发生了。紫潮草的根须立刻缠上水阳藜的根须,像无数只小手将其固定在珊瑚礁上;雪参的根须则分泌出化煞的汁液,顺着紫潮草的叶片流淌,帮它抵抗火煞的热气;水阳藜的叶片吸收阳光,转化为温和的阳气,注入紫潮草体内,让它的紫色更鲜艳。
三者形成的共生阵刚稳定,就有几只蚀骨水母游过来。紫潮草的叶片突然发出强光,水母像是受到召唤,纷纷游到共生阵周围,用触手轻轻触碰紫潮草的叶片。林奇这才明白,紫潮草不仅能净化毒素,还能与蚀骨水母共生——它们本是互利的伙伴,只是火煞破坏了平衡,才让水母变得有毒。
“原来如此。”林奇松了口气,“不是要消灭水母,是要恢复它们和紫潮草的平衡。就像南疆的腐心草,本身无毒,只是环境失衡才成了祸害。”
他们沿着珊瑚礁区种植紫潮草、水阳藜和雪参的共生苗,每走三步就种一株,让共生阵像锁链一样锁住浅滩的火煞。秋生负责用定水阵挡住海浪,文才负责调配海苔胶和灵晶屑,林奇则专注于引导三者的气息融合。
种植到第五天,共生阵已经延伸出半里地。紫潮草的荧光在海水中蔓延,像一条紫色的绸带,随着海浪轻轻摆动。被它覆盖的区域,海水的温度明显下降,连蚀骨水母都变得温顺了些,有几只甚至游到秋生脚边,用触手轻轻碰他的靴子,像是在道谢。
“这水母居然不蛰人了!”秋生又惊又喜,“看来它们真的变回来了!”
文才蹲在海边,看着共生阵的荧光,忽然说:“你看,水底好像有东西在动。”他指着水面下的沙层,那里有细密的气泡冒出,像是有什么生物在钻洞。
林奇用灵气探入沙层,立刻“听”到欢快的“声音”:“凉快了……可以出来了……”“珊瑚活了……我们有地方住了……”他扒开沙层,发现底下藏着无数只小螃蟹,它们的壳是透明的,正搬运着珊瑚的种子,往共生阵周围的沙地里埋。
“是‘珊瑚蟹’!”文才认出这是图谱上记载的生物,“它们以珊瑚种子为食,也帮珊瑚传播种子!看来共生阵不仅能抗火煞,还能引来其他生灵!”
林奇看着忙碌的珊瑚蟹,忽然明白共生之道的真谛——它从来不是单一的平衡,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态链。灵植与海灵草共生,海灵草与水母共生,水母与珊瑚蟹共生,珊瑚蟹又滋养珊瑚……一环扣一环,才能形成稳定的循环。
蓬莱岛的岛民们在岸边看得目瞪口呆。为首的海玄子是个穿着鲛绡长袍的老者,头发像海藻般披在肩上,手里拄着根珊瑚杖,杖顶镶嵌着一颗硕大的珍珠,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当看到共生阵的荧光挡住火煞,珊瑚蟹开始活跃时,他激动得老泪纵横,带着岛民们跪在沙滩上:“仙师救了我们!蓬莱岛有救了!”
林奇赶紧扶起他:“岛主不必多礼,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现在浅滩的火煞被控制住了,但海底的火脉还没解决,得找到源头才行。”
海玄子擦干眼泪,指着远处一座冒着白烟的小岛:“那是‘火山屿’,三个月前突然喷发,火脉就是从那里蔓延出来的。岛上的‘镇海珠’碎了,不然也压不住火脉。”他叹了口气,珊瑚杖在沙滩上划出深深的痕迹,“镇海珠是上古传下来的法器,珠体里封印着‘玄冰魄’,能压制火脉。可喷发时珠体裂了,玄冰魄掉进了海底裂缝,火脉才彻底失控。”
林奇心里有了主意:“我们可以用共生阵当‘新的镇海珠’。在火山屿周围种上紫潮草、水阳藜和雪参,再引蓬莱岛的灵脉之气注入阵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火调和阵’,说不定能重新锁住火脉。”
海玄子眼睛一亮,珍珠杖顶的光芒都亮了几分:“仙师的意思是,用草木当活的镇海珠?这法子……闻所未闻,却似乎可行!蓬莱岛的灵脉在‘聚灵潭’,我这就带你们去引气!”
聚灵潭在蓬莱岛的中心,被一片古老的榕树林环绕。潭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底下的白色沙砾,那是灵脉的节点,沙砾间还游动着几尾透明的小鱼,鳞片像钻石般闪耀。林奇让文才在这里种下一株雪参的母株——这是从百药园带来的最优品种,根须能延伸数十里,吸收灵脉之气的效率是普通雪参的三倍。
“开始吧。”林奇站在聚灵潭边,手持耘道锄,与海玄子同时引气。雪参的母株突然爆发出白光,根须像银色的闪电,顺着预先挖好的沟壑疯狂生长,所过之处,地面都渗出细密的水珠。秋生和海玄子的弟子们沿着根须延伸的方向种植紫潮草,紫潮草的荧光也随之变亮,像一条发光的管道,将灵脉之气源源不断地送往火山屿。
海底的火脉似乎感受到了威胁,火山屿的白烟变得更浓,天空都被染成了暗红色。海水的温度骤然升高,共生阵的荧光开始闪烁,像是随时会熄灭。林奇的玉佩传来剧烈的震动,他“听”到火脉在咆哮:“敢锁我?烧死你们!”“玄冰魄在裂缝里……快把它弄出来……它能帮你们……”
“文才师兄,把备用的雪参汁液倒进去!”林奇大喊。文才立刻指挥岛民,将十几桶用雪参根须熬制的汁液泼在根须延伸的沟壑里。汁液顺着紫潮草的根须流淌,所过之处,海水的温度立刻下降,荧光也稳定下来。
如此反复三个时辰,当最后一株紫潮草种在火山屿岸边时,水火调和阵终于成型。紫潮草的荧光、水阳藜的白光、雪参的寒气在海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将火山屿牢牢罩住。火脉的咆哮渐渐减弱,火山屿的白烟变成了白色,海水的温度慢慢恢复正常,连空气中的硫磺味都淡了许多。
三天后,东海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浅滩的死珊瑚重新焕发生机,长出嫩粉色的新枝,吸引了无数彩色的鱼群;蚀骨水母的触手失去了毒性,在紫潮草周围悠闲地游动,孩子们甚至能在浅滩和它们嬉戏;渔民们重新出海捕鱼,渔网里的鱼比以前多了三成,连罕见的“珍珠贝”都出现在近海,贝壳里的珍珠又大又圆,泛着淡淡的虹光。
海玄子在蓬莱岛摆下庆功宴,宴席设在聚灵潭边的榕树下,桌面上铺着巨大的海芋叶,盛着各种海味:紫潮草炒虾仁清香扑鼻,水阳藜炖鱼汤鲜美异常,雪参凉拌海蜇更是脆嫩爽口。最神奇的是一道“珊瑚冻”,是用重生的珊瑚汁和灵谷粉熬制的,晶莹剔透,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灵气。
“仙师尝尝这个。”海玄子给林奇递过一碗紫色的汤,汤里漂浮着几片紫潮草叶,“这是用‘玄冰魄’融水炖的紫潮草,玄冰魄被共生阵的灵气唤醒,从裂缝里浮上来了。你看,它就在那碗里。”
林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碗底沉着一颗米粒大的冰晶,散发着淡淡的寒气。他喝了一口汤,汤汁冰凉甘甜,带着淡淡的灵气,玉佩传来舒适的震颤。他“听”到玄冰魄在“说”:“谢谢你……让我重见天日……”“水火调和了……以后不会再闹了……”“可以把我融在共生阵里……让平衡更稳固……”
林奇将玄冰魄的意思告诉海玄子,海玄子立刻让人取来一个水晶瓶,小心翼翼地将玄冰魄装起来:“仙师说的是,就让它成为共生阵的一部分,永远守护东海。”
宴席过半,海玄子起身,举起一个用海螺做的酒杯,对岛民们说:“今日,我们要与林仙师立‘共生盟约’——蓬莱岛的海灵草,永远供仙师调用;仙师的灵植之法,也传授给岛民,让我们与东海的生灵,永远和谐共处!”
岛民们齐声应和,声音像海浪般响亮,震得榕树叶都簌簌作响。一个叫阿水的少年渔民捧着一盆“月光贝”过来,贝壳里的珍珠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仙师,这是我今天捞的,送给您当谢礼。月光贝说,它们喜欢在紫潮草旁边安家,以后会产出更多珍珠。”
林奇笑着收下珍珠,把一袋水阳藜种子递给阿水:“把这些种在你家渔排周围,能净化海水,鱼会更肥。对了,记得和紫潮草一起种,它们是好伙伴。”
阿水用力点头,黝黑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记住了!等我学会了种植法,就教给其他渔民!”
离开蓬莱岛时,海玄子送了很远。他给了林奇一本用海蚕丝装订的《东海灵草志》,封面镶嵌着一枚小巧的砗磲,书页上用紫潮草汁绘制的海灵草图谱栩栩如生,旁边标注着每种灵草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甚至还有与陆生灵植的共生配方。
“这是先祖传下来的宝贝,”海玄子摩挲着书页,眼神里满是不舍,却还是把书塞进林奇手里,“现在传给你,才不算埋没。上面记载的‘深海凝藻’,能在万丈海沟生长,耐寒抗压,若能与你的雪参杂交,说不定能培育出在极寒之地扎根的灵植。”
他还递来一幅详细的东海海图,图上用珍珠粉标注着灵脉和火脉的分布,火山屿周围画着密密麻麻的小点——那是共生阵的种植节点。“仙师若有需要,只要对着大海喊三声‘海玄子’,我就会带着岛民赶来相助。”海玄子握着林奇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人发疼,“东海的生灵,永远记得仙师的恩情。”
秋生站在船头,看着渐渐远去的蓬莱岛,手里把玩着一枚月光贝,贝壳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这趟没白来,不仅解决了火煞,还得了这么多宝贝。”他忽然想起什么,戳了戳文才,“你说,咱们下次去哪?西域还是北冥?我听说北冥的冰原上有种‘冰蚕’,吐的丝能防火,要是能种上雪参,说不定能培育出会吐灵气丝的蚕。”
文才正在整理《灵木图谱》,他在后面加了一章“水族共生篇”,画着紫潮草、水阳藜和雪参的共生阵,旁边用小字写着:“水火不相容,却能借草木调和;陆生与海生,本无界限,唯在共生之心。”闻言头也不抬地说:“先把东海的灵植记录整理好再说。你看这紫潮草,既能净化海水,又能当药材,回去得试试和任家镇的阳藜杂交,说不定能培育出耐盐碱的新品种,北地荒原又能多种几亩田。”
林奇望着波涛起伏的东海,手里的《东海灵草志》散发着淡淡的海腥味,与怀中玉佩的温润气息交织在一起。他忽然想起刚到蓬莱岛时,那些痛苦的“声音”——如今,它们已经变成了欢快的吟唱:珊瑚在舒展新枝时的“沙沙”声,水母游动时的“簌簌”声,鱼群穿梭在海草间的“哗哗”声……这些声音汇聚成海的呼吸,温柔而有力。
船行至中途,忽然有一群海豚跟着船游动,灰色的脊背在浪尖上起伏,嘴里发出欢快的叫声。林奇走到船尾,惊讶地发现海豚的背上站着几只海鸥,它们时而低头啄食海豚背上的寄生虫,时而展翅飞向高空,发出清亮的鸣叫,像是在为海豚指引方向。
“它们居然也会合作。”文才凑过来看,手里的笔飞快地在本子上画着,“海豚帮海鸥捕鱼,海鸥帮海豚驱虫,这不就是海上的共生阵吗?”
林奇笑着点头。他忽然明白,共生之道本就存在于天地间,从北地荒原的沙藜与灵谷,到南疆药谷的阳藜与雪参,从茅山百药园的四象阵,到东海的水火调和阵,他所做的,不过是发现它、引导它,让人与自然、与万物,重新找回那份被遗忘的和谐。
玉佩在胸前轻轻搏动,像是在回应他的想法。林奇翻开《灵木图谱》,在新的空白页上画下东海的太极共生阵,阵中心画着一艘小船,船帆上写着“共生”二字。画完,他在旁边写下:“大道不分海陆,草木无问枯荣。所谓济世,是让每一片土地都能生长,每一片海洋都能清澈,让万物在共生中,各得其所,各安其命。”
海风拂过书页,带着远方的涛声,像是在为这些文字伴奏。林奇知道,前路还很长。他要去西域的戈壁,用沙藜和紫焰草共生,挡住流沙的侵袭,让绿洲连成一片;要去北冥的冰原,用雪参和深海凝藻杂交,培育耐寒的灵植,让冰原上长出能滋养生灵的药草;要去中原的旧战场,用牵丝藤缠绕断矛残戟,吸收残留的煞气,开出象征和平的花朵……
他还要把共生之道传给更多人:让渔民知道,保护紫潮草就是保护鱼群;让牧民明白,种植沙藜就能守住草原;让农夫懂得,与草木和谐共处,土地才会永远肥沃。
船帆鼓满了风,朝着更广阔的海面驶去。身后,蓬莱岛的轮廓渐渐模糊,化作海平线上的一个小点;前方,是无尽的远方,海天一色,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像铺满了碎金。
林奇站在船头,握着那本写满了草木故事的《灵木图谱》,胸前的玉佩温暖如玉。他仿佛能看到,无数年后,这片土地上,藜网蔓延到每一个角落,灵植与万物共生,荒原变良田,沙漠成绿洲,海洋清澈见底,生灵安居乐业。
那时候,或许没人记得“林奇”这个名字,但草木会记得,土地会记得,共生之道会像灵脉一样,在天地间永远流淌,生生不息。
远处,一群海鸥飞过,叫声清亮。林奇微微一笑,迎着海风,朝着远方走去。他的脚步坚定,背影在阳光下被拉得很长,像一株扎根大地、仰望星空的草木,平凡,却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