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男频衍生小说,那么《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留半截烟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何卫国何雨柱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有了张建昌局长的亲自过问,劳动局这边的手续办得出奇顺利。
最终,何卫国的工作稳稳落在了食品厂运输队,直接定了个二级司机的岗位。
对这个结果,何卫国心里相当满意。
食品厂虽然比不上肉联厂油水那么足,但也是多少人挤破头想进的好单位!
更何况是握着方向盘的司机岗,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响当当的技术工种,旱涝保收,福利待遇差不了。
他心里不由得感慨,真是哪个时代都一样,上头有人好办事。
今天要不是老营长周振邦这张虎皮撑着,自己真就得去京西矿上跟煤灰打交道了。
这份情,他记下了。
工作落定,两人马不停蹄,直奔东城区武装部。
武装部这边,更是顺风顺水。
原因无他,这里本身就是周振邦转业的接收单位,板上钉钉的副部长!
虽说人还没正式来上班,但消息早就传开了。
面对这位即将走马上任的顶头上司,武装部里从办事员到科长,态度都透着十二分的恭敬和小心。
谁没事会去触未来领导的霉头?
有周振邦这尊大佛罩着,何卫国办自己的手续简直像开了绿灯。
他的退役士兵档案、组织关系转移,办得又快又顺。
最关键的是,周振邦还硬是帮他申请下来一张持枪证!
红皮小本,上面印着清晰的钢印和编号:东武特字001号。
何卫国接过这沉甸甸的小本子,心里一块大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
这年头,治安可没后世那么太平。
跑长途运输的司机,尤其像他们这种运送食品物资的,绝对是各路牛鬼蛇神眼里的肥羊。
别说他这种新司机了,就是厂里那些老跑外线的,谁没遇到过几回半道被劫的险情?
连许大茂那样下乡放电影的放映员都得提心吊胆,更别提他这种食品厂的司机了。
人饿极了,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有了这张证,腰杆子就硬了不少,关键时刻能保命!
这份保障,比什么都实在。
武装部的事搞定,周振邦的保驾护航还没结束。
两人又开着吉普车,直奔位于城东的食品厂。
不得不说,周振邦的关系网确实硬扎。
只要在原则范围内,他这张脸在四九城的机关单位里,就是最好使的通行证。
到了食品厂,果然有管事儿的领导早早等着接待。
先到人事科。
科长是个戴眼镜的精干中年,看过武装部开出的证明文件和劳动局的介绍信,又详细核对了何卫国的履历——汽车营出身,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
“何卫国同志,欢迎加入我们食品厂运输队!”
科长笑容可掬:
“按照政策,二级驾驶员的基本工资是六十二块。”
他一边说,一边在工资单上写着:
“加上你的军龄补贴,一年按五毛算,十年军龄,就是五块;还有你在朝鲜立下的战功补贴,七块。”
他算盘珠子拨得飞快:“这样算下来,你每个月的实发工资是……”
他顿了顿,在纸上写下数字,“七十四块整。”
七十四块!
何卫国心里咯噔一下,随即涌上一阵踏实和欣喜。
这工资水平,在1958年绝对算得上高收入!
要知道,这时候一斤大米才卖一毛多,猪肉也就五六毛一斤。
这七十四块的购买力,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还绰绰有余。
而且,这仅仅是基本工资!
司机跑外勤是有补助的,再加上司机这个岗位本身带来的隐性福利和额外收入。
至于食品这些,他到时候调剂调剂……这日子,绝对有奔头!
人事科手续办完,定薪定级搞定。
接下来是重头戏——住房分配。
周振邦依旧全程陪同,同行的还多了位分管后勤的副厂长,刘文华。
一行人来到行政科。
科长是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的中年人。
何卫国把自己的资料递过去。科长推了推眼镜,仔细翻看:
姓名、年龄、籍贯、入伍退伍时间、家庭情况……未婚。
看到婚姻状况:未婚这一栏,科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抬眼看了看年轻挺拔、但明显单身的何卫国,又悄悄瞥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副厂长刘文华和周振邦,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按厂里明文规定,没结婚的单身职工,原则上是不给分配住房的。
可眼前这位,是副厂长亲自陪着来的,旁边那位穿军装、气势不凡的,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犹豫片刻,科长还是决定先按规矩来,他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刻板:
“何卫国同志,这个……你的情况我看了。”
“按照规定呢,”
他指了指墙上贴的《职工住房分配条例》:
“单身职工,原则上厂里是不提供住房的。你看这……”
何卫国一愣。
他光顾着高兴工作落实了,压根儿没想到还有单身不分房这茬!
心里顿时有点懵:这年头,光棍还不给分房?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没太慌。
南锣鼓巷95号院里,自家那两间坐北朝南的大正房还在呢!
实在不行,就先回四合院挤挤呗。
就在这时,旁边的副厂长刘文华却抢先一步说话了。
他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语气却不容置疑:
“王科长啊,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何卫国同志的情况特殊!他是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是立过功的!”
刘文华的声音拔高了几分,显得格外重视:
“他家里的情况我们也了解过,南锣鼓巷那边,他父亲何大清早年就……咳,家里就剩下一个弟弟何雨柱,一个妹妹何雨水。”
“弟弟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妹妹还在上学。”
“一家几口人挤在那么两间房里,确实非常紧张!”
“何卫国同志作为大哥,转业回来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难道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像话吗?”
“这不符合我们关心爱护转业军人的精神嘛!”
刘文华说得义正辞严,目光炯炯地看着行政科长:
“我们要特事特办!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厂里现在确实没有现成的空房,这我知道。”
他话锋一转:
“但是,咱们厂新建的那栋职工筒子楼,不是再有两个月就能入住了吗?”
“那可是带暖气的楼房!我看啊,就给何卫国同志在筒子楼里预留一间!”
“206房间不是还空着吗?就定那间了!”
副厂长都拍板定性了,还搬出了战斗英雄、家庭困难、特事特办几顶大帽子,王科长哪里还敢再说什么?
他脸上的刻板瞬间融化,换上恭敬的笑容,连连点头:
“是是是!刘厂长指示的对!”
“是我们考虑不周,没充分体谅转业同志的困难!”
“特事特办!特事特办!”
他立刻转向何卫国,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热情地找出登记簿:
“何卫国同志这是住房登记表,你先签个字。”
“等楼建好验收完,你直接来找我拿钥匙就成!”
何卫国签完字,心里充斥着一股尘埃落定的踏实。
今天这事儿,一波三折,总算都搞定了!
工作有了,高薪有了,连未来带暖气的楼房都有了!
筒子楼在这个年代,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现代化住宅!
一层有公共水房和卫生间,虽然条件肯定比不上后世。
但比起四合院里冬天冻屁股、夏天蚊虫绕的旱厕,还有那需要自己生炉子取暖的平房,带暖气的筒子楼简直就是天堂!
虽然还得等两个月,但这完全不是问题。
正好,这两个月时间,他可以先回南锣鼓巷95号大院,那个充满了故事的四合院。
想想电视剧里那些鸡飞狗跳,何卫国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复杂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