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神农火种:永恒之纪》的主角是姜炎,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作者“东山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如果你喜欢历史脑洞小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目前本书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5章等你来读!主要讲述了: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茅草屋的草穗上,我已经在空地上用木炭画好了一幅简易的部落地图。姜玄伯、后羿和木公围着地图站着,脚边的石斧和藤筐还带着晨露的湿气。远处传来妇女们捣米的石臼声,节奏均匀,像为这场议事敲打着…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精彩章节试读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茅草屋的草穗上,我已经在空地上用木炭画好了一幅简易的部落地图。姜玄伯、后羿和木公围着地图站着,脚边的石斧和藤筐还带着晨露的湿气。远处传来妇女们捣米的石臼声,节奏均匀,像为这场议事敲打着节拍。
“从今天起,部落要分四组做事。” 我用树枝指着地图上的不同区域,“耕种组二十人,由阿禾的男人带队,负责把剩下的粟米地侍弄好,再开垦东边那片荒地,种上速生的荞麦。”
后羿突然开口,石矛在手里转了个圈:“开垦荒地得用不少力气,要不要我派几个猎手帮忙?”
“不用。” 我摇了摇头,树枝指向地图上的山林,“你们有更重要的事。狩猎组三十人,归你管,分成三队,一队守西边山谷,一队探北边林子,还有一队跟着你去东边的沼泽,听说那里有野牛群。” 我顿了顿,加重语气,“记住,尽量抓活的,特别是带崽的母牛。”
姜玄伯皱起眉,手里的木杖在地上戳出个小坑:“抓活的费劲,还不如杀了直接带肉回来实在。”
“活的能产奶,能生崽。” 我捡起块石子压在地图的沼泽位置,“肉吃完就没了,活牛是能下金蛋的鸡。” 这话显然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三人都愣在原地,眼神里满是困惑。我没多解释,转而指向工具组的区域:“木公,你带十五个手艺好的,把所有石斧、石矛都磨一遍,按我画的样子改 —— 斧刃要窄,矛尖要长,柄上缠浸过树脂的藤蔓。”
木公的眼睛亮了,粗糙的手指在石斧刃上比划着:“窄刃劈木盾更省力?”
“不仅省力,还能劈开缝隙。” 我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锐角,“锐角压强更大,这个以后再跟你说。”
最后,我指向部落中心的空地:“剩下的妇女和半大孩子组成后勤组,负责晒肉干、编藤筐、修补兽皮,巫妪带两个细心的婆娘管草药,特别是止血和消炎的,多备着。”
话音刚落,姜玄伯的木杖重重敲在地上,震起一片尘土:“首领!您这是在干什么?”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彩绘的脸在晨光里涨得通红,“您是要带领我们打赢姬轩辕的人,怎么管起晒肉干、编筐子这种琐事来了?”
后羿和木公也跟着点头,显然认同姜玄伯的话。猎手们扛着石矛从旁边经过,听到争吵都停住脚步,远远地观望。
我把树枝插进土里,转身直视着姜玄伯:“玄伯,你说说,打仗靠什么?”
“靠石斧!靠勇气!” 姜玄伯举起木杖,杖头的兽骨闪着光,“靠神农尺的庇佑!”
“那石斧是哪来的?” 我追问,“勇气能当饭吃吗?神农尺能替我们种粟米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姜玄伯张着嘴说不出话。我捡起块粟米饼,掰成两半:“你看这饼,没有耕种组的人,我们吃什么?没有狩猎组的人,我们的兽皮和肉从哪来?没有工具组,我们拿什么去劈姬轩辕的木盾?”
我把半块饼塞进他手里:“后勤组的婆娘编十个藤筐,就能多装两石粟米;晒五十斤肉干,就能让战士在阪泉多撑三天。这些不是琐事,是我们能不能活下去的根基。”
姜玄伯捏着粟米饼,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阳光从他身后照过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根弯曲的木杖。突然,他重重叹了口气,木杖斜斜地杵在地上:“首领说得对,是我老糊涂了。”
“不是糊涂,是以前没人教过你。”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对后羿说,“狩猎组今天就出发,记得带两个后勤组的婆娘,她们知道哪种植物能引诱野牛。” 又看向木公,“工具组先用旧石器练手,我中午画新样式给你。”
三人齐声应着,转身分头行动。后羿吹了声口哨,三十个猎手很快在空地上集合,石矛和木弓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木公已经带着人往地窖走去,手里的石凿敲击石板的声音清脆响亮。
姜玄伯还站在地图旁,用脚把刚才戳出的小坑抚平。我走过去时,他突然说:“首领,您真的不一样了。以前您只教我们怎么打仗,现在……”
“现在知道打仗不光靠打。” 我接过他的话头,看着妇女们已经开始在空地上铺开兽皮,孩子们帮着递藤条,“姬轩辕的木盾再硬,也挡不住饿肚子的兵。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个族人都知道,我们不是在为首领打仗,是在为自己的粟米地、自己的牛群、自己的孩子打仗。”
远处传来野牛的哞叫声,应该是狩猎组出发了。姜玄伯抬头望去,晨光里,三十个身影像箭头一样扎进山林,石矛的尖端闪着细碎的光。他突然笑了,脸上的彩绘被皱纹挤成一朵花:“我这就去告诉巫妪,多煮点草药汤,给开荒的汉子们补补。”
我看着他拄着木杖走向巫妪的茅草屋,突然觉得这块用木炭画的地图活了过来。耕种组的身影在粟米地起伏,像涌动的绿浪;工具组的石锤声节奏越来越快,像跳动的脉搏;后勤组的藤筐越堆越高,像筑起的城墙。
阳光升高了些,照在神农尺上,尺身的绿光在阳光下流转,仿佛在呼应着这片土地上的新生机。我知道,这只是开始,但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 不是迈向阪泉的战场,而是迈向更坚实的生存根基。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抱着捆晒干的草药经过,看到我时怯生生地停下,把草药往我手里塞。我接过草药,指尖触到她掌心的温度,突然想起现代超市里包装精美的蔬菜,想起那些从不需要担心下一顿饭的日子。
或许,所谓的文明,就是从学会分工开始的。从每个人只盯着自己的石斧,到懂得为别人编一只藤筐,为远方的猎手晒一块肉干。
工具组传来一阵欢呼,木公举着把磨好的石斧跑过来,斧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他把石斧递到我面前,声音里带着骄傲:“首领您看!按您说的磨的!”
我接过石斧,掂量着它的重量,斧柄缠着的藤蔓防滑又结实。这或许算不上什么神兵利器,但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些人手里,它就是改写历史的希望。
远处的山林里,狩猎组的牛角号声隐隐传来,悠长而有力,像在回应着工具组的欢呼。
我握紧石斧,看向阪泉的方向。姬轩辕,你的玄鸟阵再厉害,能挡得住三百个为自己而战的人吗?
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小说《神农火种:永恒之纪》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