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双女主小说《青鸟赋》,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可见作品质量优质,主角是陈筝林溪,是作者阑珊不知处所写的。《青鸟赋》小说最新章节第12章,已更新330629字,目前连载,喜欢看双女主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主要讲述了:时间仿佛被那扇吱呀作响的琴房门轴彻底卡死。昏黄的灯光下,空气凝滞成胶。林溪如同被施了定身咒,僵坐在琴凳上,浑身的血液似乎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结成冰。她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的巨…
《青鸟赋》精彩章节试读
时间仿佛被那扇吱呀作响的琴房门轴彻底卡死。
昏黄的灯光下,空气凝滞成胶。林溪如同被施了定身咒,僵坐在琴凳上,浑身的血液似乎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结成冰。她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的巨响,震得耳膜嗡嗡作响。那本摊开的、被自己失控的心事彻底“污染”的笔记本,此刻像一块烧红的烙铁,赤裸裸地躺在谱架上,暴露在陈筝的目光之下。
羞耻。巨大的、灭顶般的羞耻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她。那些从未示人的脆弱、恐惧、依赖……那些关于“她”的、带着粘稠温度的混乱心绪……此刻,像被扒光了衣服,暴露在秋日凛冽的寒风中。她甚至不敢去看陈筝的脸,只觉得脸颊和耳根烫得像是要燃烧起来,手指冰凉,指尖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陈筝也僵在门口。琥珀色的瞳孔里,震惊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漾开的波纹尚未平息,就被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绪覆盖。那些潦草的字句,像带着倒刺的钩子,狠狠扎进她的眼底,钩出了林溪从未显露于人前的、沉静溪流下的汹涌暗礁——疲惫、恐惧、对舞台失误的敏感、对旁人目光的在意……还有,那反复出现的、浓墨重彩的“陈筝”,以及那句力透纸背的“害怕她真的……飞走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混杂着尖锐的心疼,瞬间攥紧了陈筝的心脏。她看着灯光下林溪那过分苍白的侧脸,紧抿到失去血色的嘴唇,和微微颤抖的、用力抓着琴板边缘的手指——那是她从未见过的、如此脆弱而无措的林溪。
原来,那沉静如水的表象之下,是如此的惊涛骇浪。原来,自己在她心里……是这样的存在吗?是那只让她害怕飞走的青鸟?
陈筝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任何声音。她下意识地往前迈了一小步,想说什么,想靠近一点。
“别过来!”
林溪的声音猛地响起,干涩、嘶哑,带着一种近乎惊惧的尖锐,划破了凝固的空气。她像是受惊的兔子,猛地从琴凳上弹起来,动作快得带倒了旁边的笔筒。几支铅笔“哗啦”一声滚落在地,在寂静的琴房里发出刺耳的声响。
她看也没看,几乎是扑到谱架前,手忙脚乱地、近乎粗暴地一把抓起那本摊开的笔记本,“啪”地一声狠狠合上!动作之大,带起一阵风,吹动了谱架上其他几张散落的乐谱。她死死地将笔记本抱在胸前,仿佛那是什么见不得光的赃物,要用尽全身力气将它藏起来,埋进土里。
她的背脊僵硬地挺着,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弓弦,微微颤抖。她始终低垂着头,浓密的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深深的阴影,挡住了所有可能的情绪泄露。只有急促而压抑的呼吸声,泄露着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陈筝的脚步硬生生顿在原地。林溪那一声尖锐的“别过来”,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刺进她试图靠近的心。她看着林溪如同守护最后堡垒般死死抱着那本笔记的背影,看着她微微颤抖的肩膀,一股巨大的失落和……被推开的心酸,瞬间弥漫开来。
“我……”陈筝张了张嘴,声音有些发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受伤,“我只是……想练会儿笛子。”
解释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她看到了,林溪也知道她看到了。那本笔记里的秘密,像一道无形的裂痕,骤然横亘在两人之间。
林溪没有回应,只是抱着笔记本的手指攥得更紧了,指节泛出青白色。空气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窗外的风声呜咽着,如同背景里绝望的低语。
“我……我去别的琴房。”陈筝最终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种强装的平静。她没有再看林溪的背影,抱着自己的笛盒,转身,轻轻地带上了琴房的门。
“咔哒。”
门锁合上的轻响,在寂静的琴房里,如同惊雷。
林溪的身体剧烈地晃了一下,像是被抽走了最后一丝力气,缓缓地、颓然地坐倒在冰冷的琴凳上。怀中紧抱的笔记本边缘硌得胸口生疼。她慢慢松开手,笔记本滑落到腿上。封面上,是《青鸟赋》几个清秀的字。
她盯着那几个字,眼神空洞。刚刚发生的一切,如同一个荒诞而可怕的梦魇。那些被她深埋心底、视为禁忌的心事,就这样被最不想被看到的人,猝不及防地窥见了全貌。巨大的羞耻和恐慌过后,是一种更深的、冰凉的疲惫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被剥光后的茫然无措。
接下来的几天,排练厅里的空气变得微妙而粘稠。
林溪和陈筝之间,仿佛竖起了一道无形的、透明的墙。她们依旧坐在各自的位置,参加排练,完成合奏。但那些曾经自然而然的眼神交汇、排练间隙低声的讨论、甚至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都消失了。
林溪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像一只彻底缩回壳里的蜗牛。她总是最早到,最晚走,排练时目光永远锁定在自己的谱架或筝弦上,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竭力维持着演奏的精准和稳定,每一个音符都像经过最严密的计算,却失去了之前被陈筝笛音牵引时偶尔流露的、细微的情感波动。她像一架精密但冰冷的机器,按部就班地运转着。
陈筝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她的笛音依旧自由灵动,但偶尔会飘忽一下,或者在某一个长音上显得气息不稳。排练时,她的目光会不受控制地飘向古筝声部的方向,落在那个沉默得近乎孤绝的背影上,眼神复杂,带着探究,带着担忧,也带着一丝被拒之门外的失落和委屈。当林溪刻意避开她的目光时,她琥珀色的眼底会飞快地掠过一丝黯然。
乐团里的其他成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啧,黄金搭档这是闹别扭了?”李薇抱着她的阮,凑近旁边的扬琴手,压低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我就说嘛,天天黏在一起,迟早出问题。”
柳清羽调试着琵琶的琴轴,清冷的眸光淡淡扫过古筝和笛子声部的位置,又若无其事地移开,嘴角却勾起一个几不可察的、略带嘲讽的弧度。她似乎对这种幼稚的情感纠葛毫无兴趣,只专注于自己指下即将流淌出的、完美的音符。
周老师也察觉到了。在一次《春江月》双声部排练时,他皱着眉,指挥棒重重敲了敲谱架:“古筝!笛子!第七小节!注意气息衔接!别各弹各的!你们是合奏!不是独奏!”
林溪的指尖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按弦的力度加重了几分,筝音带上一丝生硬的棱角。陈筝则抿紧了嘴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笛音跟上,却依旧能听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生涩。
那道无形的裂痕,正在音乐的缝隙中悄然蔓延。
这天下午的排练,气氛格外压抑。窗外阴云密布,天色昏暗得如同提前入夜。排练厅里惨白的灯光,将每个人的脸都照得有些发青。
周老师要求重点打磨《春江月》中段一个情绪转换激烈的段落。古筝需要在一段密集的轮指后,迅速接入一个由慢渐快、情绪层层递进的揉弦加滑音长句,为笛子随后爆发性的华彩做铺垫。
林溪的演奏精准无误,轮指颗粒清晰,揉弦幅度标准,滑音速度控制得如同教科书。然而,那递进的情绪,却像是被一层无形的薄膜包裹着,始终无法真正爆发出来,显得有些平板和……机械。
“停!”周老师眉头紧锁,“古筝,情绪!情绪递进!这里是积蓄力量,不是完成任务!你的揉弦太死板了!要像水流积蓄,要有内在的张力!再来!”
林溪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她努力调动情绪,试图让指尖的揉弦带上更深的力度和波动。然而,那巨大的心理负担——被窥破心事的羞耻、对未来的恐惧、对那道无形裂痕的焦虑——如同沉重的枷锁,死死禁锢着她的情感表达。她的演奏依旧精准,却依旧缺乏那种打动人心的、破茧而出的力量感。
“还是不行!”周老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耐,“林溪,你的心呢?都放在谱子上了吗?这段要的是感染力!是破开束缚的感觉!不是让你按谱面机械地完成动作!”
林溪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直线。指尖下的弦丝仿佛变成了烧红的铁丝,灼烫着她的指腹。
就在这时,陈筝突然开口了。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突然安静下来的排练厅,带着一种压抑许久的、试图打破僵局的急切和……某种她自己都未完全明晰的冲动。
“周老师,”陈筝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指挥台,“我觉得……这段古筝的铺垫,也许可以……更自由一点?在揉弦和滑音的速度上,不用完全拘泥于谱面标记的渐快?可以尝试更随性、更有爆发力的处理,像……像被压抑的风突然挣脱束缚那样!这样情绪张力会更强,也能更好地引出笛子的华彩!”
她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拿起竹笛,手指在音孔上快速跳跃,即兴吹出了一小段充满自由呼吸感、带着强烈挣脱束缚意味的旋律片段。笛音激越、奔放,充满了她所说的那种“破开束缚”的生命力,与林溪之前那精准却略显死板的演奏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筝身上,带着惊讶、探究,还有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林溪猛地抬起头!
陈筝的话,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精准地刺中了她此刻最敏感、最紧绷的神经!
“更自由一点”?“不用拘泥谱面”?像“被压抑的风突然挣脱束缚”?
这些话,在此刻林溪听来,充满了刺耳的嘲讽!像在指责她只会死板地按谱子演奏,像在暗示她刻板、机械、毫无灵气!更让她感到一股寒意的是,陈筝此刻那充满“自由”和“挣脱束缚”的笛音示范,像一面残酷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她自己的拘谨和无力!
一股混杂着被当众质疑的难堪、连日积压的委屈、被窥破心事的羞愤,以及更深层的、对陈筝那种似乎永远“自由”的姿态的……难以言喻的刺痛感,如同火山熔岩般瞬间冲破了林溪苦苦维持的理智堤坝!
“谱子上不是这样写的!”
林溪的声音猛地响起,像一根绷紧到极限的琴弦骤然断裂,干涩、尖锐,带着一种她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近乎失控的固执和冰冷!她甚至没有看陈筝,目光死死盯着自己筝弦上冰冷的雁柱,仿佛那里有她唯一的支撑和依靠。
“谱子上标注了渐快!标注了揉弦的幅度!标注了滑音的方向!”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音乐需要规则!需要精准!不是你所谓的‘自由’和‘随性’就能代替的!”
排练厅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林溪这罕见的、带着强烈攻击性的反驳惊呆了。连周老师都皱紧了眉头,没有说话。
陈筝脸上的急切和期待瞬间僵住。她眼底那试图沟通、试图找回某种联结的光,在听到林溪冰冷而固执的“谱子谱子”时,倏地一下,彻底暗了下去。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连带着心口都凉透了。
她看着林溪依旧固执地盯着筝弦、拒绝看向她的侧脸,一股巨大的委屈和失望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紧了心脏。
“谱子谱子!小溪!”陈筝的声音也陡然拔高,带着一丝被刺伤的激动和不解,琥珀色的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燃起了属于争执的火焰,“音乐不是只有谱子!它是有生命的!它需要呼吸!需要感受!你把自己死死框在那些符号里,弹出来的东西是死的!没有灵魂的!你听听你自己的声音!像不像一台机器?!”
“机器”两个字,如同最后一根稻草,狠狠压垮了林溪摇摇欲坠的防线。她猛地转过头,第一次直直地对上陈筝的目光!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眼睛里,此刻翻涌着激烈的、受伤的、甚至带着一丝愤怒的暗潮!苍白的脸颊因为激动而泛起不正常的红晕。
“你懂什么?!”林溪的声音因为极力压抑而微微发抖,指尖深深掐进掌心,“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可以那么‘自由’吗?!”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尖锐的控诉和……深藏的酸楚。
空气骤然凝固!如同被投入了速冻剂!
排练厅里只剩下窗外呼啸而过的、凄厉的风声,像绝望的呜咽,灌满了每一个角落。
陈筝彻底怔住了。她看着林溪眼中那汹涌的、几乎要溢出来的复杂情绪——愤怒、委屈、指责,还有那更深层的、她此刻无法完全解读的痛苦……那句“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可以那么‘自由’吗?”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她的心上,让她瞬间哑口无言。
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辩解什么,想反驳什么,想追问那“自由”背后的含义……但最终,所有的话语都哽在了喉咙里。她看着林溪那双燃烧着陌生火焰的眼睛,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深沉的疲惫感席卷而来。
她什么也没再说。只是缓缓地、颓然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竹笛。琥珀色的眼底,那刚刚燃起的火焰熄灭了,只剩下灰烬般的黯然和受伤。
林溪也猛地转回头,重新盯着自己的筝弦。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酸胀的疼痛。指尖下的弦丝冰冷依旧,却再也无法给她带来丝毫的平静。
那道无形的裂痕,在激烈的争执和冰冷的沉默中,终于彻底撕开了一道巨大的、鲜血淋漓的口子。
排练厅里死寂一片。只有窗外呼啸的风声,如同悲鸣,在两人之间那道骤然扩大的鸿沟上,徒劳地刮过。
小说《青鸟赋》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