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悬疑灵异小说——《警校毕业,我能听见尸体说话》!本书由“小刃心”创作,以凌云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目前小说已更新总字数110204字,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警校毕业,我能听见尸体说话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刺耳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刑侦支队清晨的宁静。
凌云刚把一杯滚烫的豆浆放在桌上,就被这突兀的声响惊得手一抖。
值班室里,负责接线的警员拿起话筒,语速飞快地记录着。
几分钟后,他挂断电话,脸色凝重地看向刚刚走进来的张建军。
“张队,市局指挥中心转来的警情。”
“失踪报案。”
张建军接过记录单,快速扫了一眼。
“失踪超过二十四小时了?”
“对,报警人是女孩的父母,昨晚就去辖区派出所报过一次,没立案。现在超过二十四小时,直接打到市局了。”
“知道了。”
张建军把记录单拍在桌上。
“通知二组开会。”
“凌云,顾悦,你们俩去接待室,先跟家属了解情况。”
“是。”
凌云应了一声,放下那杯还没来得及喝的豆浆,和顾悦一起走向家属接待室。
接待室的门没有关严,一阵压抑的抽泣声从门缝里漏了出来。
凌云推开门。
一对中年男女坐在沙发上。
女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连衣裙,正用一张湿透的纸巾捂着脸,肩膀剧烈地颤抖。
男人坐在她旁边,腰背挺得笔直,但花白的头发和布满血丝的双眼还是暴露了他的疲惫与焦虑。
他的手紧紧抓着妻子的手臂,力道大得让女人的胳膊都现出了红痕。
看到凌云和顾悦进来,男人猛地站了起来。
“警察同志,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们!”
他的嗓音沙哑,带着一丝破裂的颤音。
“我女儿……我女儿她失踪了!”
顾悦搬了两张椅子过来,示意他们坐下说。
“您别急,慢慢说,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把详细情况跟我们说一遍。”
“她叫林文静,十七岁,在市一中上高三。”
女人抬起头,一张被泪水浸泡得浮肿的脸露了出来。
“昨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她平时最晚六点半就到家了,可是昨天……昨天我们等到半夜她都没回来……”
女人的话语被新一轮的抽泣打断。
男人接了过去。
“我们给她打电话,手机关机。问了她们班主任,班主任说她正常放学了。我们找遍了她可能去的同学家,都说没见过她。”
“她是个很乖的孩子,从来不会夜不归宿的。她学习压力很大,马上就要高考了,不可能自己跑出去玩的,绝对不可能……”
男人的情绪也开始失控,一遍遍地重复着“不可能”。
凌云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
他只是安静地听着,观察着。
这对父母的悲伤和恐慌是真实的,它们像浓雾一样弥漫在小小的接待室里。
一股熟悉的焦躁感从凌云的胃里升起。
不同于前两次面对冰冷尸体时的那种直观冲击,这一次,他什么都“看”不到。
没有画面,没有声音,没有死者最后残留的情绪。
只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凭空消失了。
他的能力,在这一刻,完全失效。
“林文静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情绪上的变化,或者有没有跟人发生过矛盾?”
顾悦一边安抚,一边专业地询问。
“没有,绝对没有。”
母亲林太太立刻摇头。
“静静很懂事,就是话少了点,我们知道她学习累,也不敢多打扰她。”
“对,她社会关系很简单,学校,家里,两点一线。除了学习,没什么别的朋友。”
父亲林先生补充道。
“她手机最后的信号位置查到了吗?”
凌云终于开口。
他的问题直接切中了要害。
林先生愣了一下,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派出所的同志帮我们查过,说……说最后一次开机是在昨天晚上七点多,位置在……在城郊的白鹭洲公园附近。”
白鹭洲公园。
那个地方凌云有印象,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一半是废弃的湿地公园,另一半是正在开发的工地,龙蛇混杂,监控覆盖率极低。
一个女高中生,晚上七点,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
凌云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张建军的话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你的推断,要经得起推敲。你的结论,要有扎实的证据链去支撑。”
没有“看见”的能力,他现在和支队里任何一个普通刑警都没有区别。
他必须依靠最原始、最笨拙,也最可靠的方法。
排查。
“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寻找。”
凌云站起身,对那对近乎绝望的父母说。
“请你们先回去等消息,或者在休息室休息一下。有任何进展,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他的话语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林先生看着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拜托你们了。”
从接待室出来,顾悦长出了一口气。
“看他们这样子,我这心里也堵得慌。”
“一个高三女生,能去哪儿呢?”
凌云没有回答。
他快步走向会议室。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二组的成员已经全部到齐,张建军站在白板前,表情严肃。
“情况都了解了。”
张建军的视线扫过每一个人。
“失踪人员林文静,女,十七岁,市一中高三学生。社会关系简单,性格内向,近期无异常行为。”
“手机最后信号消失在城郊白鹭洲公园区域,时间是昨晚七点十五分。”
他用红色的马克笔在地图上圈出了那片区域。
“这是一个失踪案,但我们必须按照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现在分工。”
“一组,立刻去市一中,找所有跟林文静有过接触的老师和同学问话,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
“二组,调取从学校到白鹭洲公园沿途所有的市政监控和商铺监控,一帧一帧地看,必须找到林文静的行动轨迹。”
“三组,技术队配合,对林文静的手机和社交账号进行深度数据恢复和分析。”
“凌云。”
张建军看向他。
“你跟二组一起看监控。”
“是。”
凌云回答得干脆利落。
这是最枯燥,也最考验耐心的活。
但他现在需要的,正是这个。
他需要用海量的信息和最基础的排查工作,去填补他能力失效后留下的巨大空白。
他需要找到那个能把他钉死的“证据”。
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会议室瞬间空了一半。
凌云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坐到了监控组的工位上。
屏幕上,无数个分割的监控画面开始滚动。
时间被调回到昨天下午五点半。
穿着蓝白色校服的学生们从校门口涌出,汇入街道的人流。
凌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
他需要从成百上千个相似的身影中,找到那个叫林文静的女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和鼠标的点击声。
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顾悦那边传来消息,林文静的同桌说,她昨天下午看起来心情不太好,问她她也不说。
另一个消息传来,技术队在林文静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个加密的文件夹,正在尝试破解。
所有的线索都像散落的珠子,零零碎碎,不成体系。
而凌云这边,依旧一无所获。
从学校出来的主干道上,并没有拍到林文静的身影。
她似乎刻意避开了有监控的路线。
凌云调出了另一份地图,上面标注了学校周边的所有小路和巷子。
他开始重新规划搜索范围,将那些没有监控的区域一一标记出来。
这无疑是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旁边的老警察王哥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打了个哈欠。
“这得看到什么时候去?”
“这姑娘要是铁了心躲着走,跟大海捞针没区别。”
凌云没有理会他的抱怨。
他只是把其中一条小巷的画面放大,反复播放。
那是一条老旧的居民巷,只有一个私人安装的摄像头,角度很偏,画面昏暗。
就在画面的最边缘,一个穿着校服的背影一闪而过。
太快了,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王哥,查一下这个摄像头的具体位置。”
凌云指着屏幕。
王哥凑过来看了一眼。
“这个?这是‘周记馄饨’店自己装的,防小偷的,像素差得很。”
凌云立刻调出地图,找到了那家馄饨店的位置。
它连接着另一条更隐蔽的巷子,那条巷子,可以直接通往去城郊的公交车站。
一条新的路线,在他脑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他拿起外套,站了起来。
“张队,我出去一趟。”
张建军从一堆文件里抬起头。
“有发现了?”
“一个可能的路线,我去实地走一遍。”
凌云说。
“也许能找到新的线索。”
张建军看着他,片刻之后,点了点头。
“注意安全。”
凌云走出办公大楼,傍晚的凉风吹在脸上。
他没有开车,而是直接走向了公交车站。
他要用最原始的方式,去重现林文静最后的路。
张建军的话,那对父母绝望的脸,还有他内心深处那股越来越强烈的不安,交织在一起。
这一次,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他必须一步一步,把地基打牢。
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在这条路的终点,等待他的,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249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