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的妹妹回来后,全家人终于想起爱我》这本精品短篇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云湖喜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小余珍珍。喜欢精品短篇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被拐的妹妹回来后,全家人终于想起爱我》小说已经写了10901字,目前完结最新章节第14章。主要讲述了:第2章 2刺鼻的消毒水气味钻我的入鼻腔。我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眼前是模糊的白色天花板,耳边响着规律的“滴滴”声。呼吸罩压在脸上,每一次吸气都带着一股药水的味道。全身像是被碾过一样,火辣辣地疼。尤其是…

《被拐的妹妹回来后,全家人终于想起爱我》精彩章节试读
第2章 2
刺鼻的消毒水气味钻我的入鼻腔。
我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眼前是模糊的白色天花板,耳边响着规律的“滴滴”声。
呼吸罩压在脸上,每一次吸气都带着一股药水的味道。
全身像是被碾过一样,火辣辣地疼。
尤其是喉咙和胸口,灼烧般的痛楚让我忍不住轻轻抽气。
我还活着?
为什么……要救我呢?
死了不是更好吗?
对大家都好。
视线渐渐清晰,我辨认出这是在医院的病房。
门外,隐约传来压低的争吵声,是爸爸妈妈。
我本能地闭上眼,不敢动弹,连呼吸都放得更轻。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是妈妈的声音,带着哭腔和一种我从未听过的焦躁。
“医生说了,吸入性肺损伤,差一点就……”
“我就是后悔!我当时怎么就……”
爸爸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火那么大,我们只顾着抱着珍珍往外冲,完全忘了她还在那个小房间里!她会不会以为我们是故意……”
“别说了!”妈妈尖声打断他。
“你以为我好受吗?这五年,我们那样对她,可是……我们当时也需要一个理由啊!不然怎么承受得住珍珍丢了的事!”
我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
理由?什么理由?
爸爸的声音带着一种崩溃的哽咽。
“是,我们需要一个理由!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承受我们的痛苦和自责!所以我们就选中了她!”
“当时她才三岁!她懂什么!她只是想要个冰淇淋!是我们!是我们自己光顾着打牌,聊天没看好两个孩子!是我们粗心!”
“是我们弄丢了珍珍!”
4.
我听到这句话,无比的震惊。
那些被我深埋的、几乎要遗忘的记忆碎片,在这一刻疯狂地翻涌上来。
那个时候,爸妈还只是普通的职工。
妈妈生完我们之后,辞了工作,独自带着我和妹妹,脾气总是很急躁。
那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找打牌的爸爸。
她和爸爸似乎早就因为钱的事情吵过很多次了。
我和妹妹乖乖坐在棋牌室门口的石墩上,听着里面噼里啪啦的麻将声和大人们的喧哗。
妹妹小声说:“姐姐,我渴。”
我也觉得又热又渴。
妈妈被我们吵得烦了,蹲下来不耐烦地说:“乖乖在这里等着,妈妈去给你们买冰淇淋,不准乱跑,听到没有?”
我们用力点头。
然后,妈妈转身就冲进了棋牌室。
她根本不是去买冰淇淋。
我透过门缝,看见她直接走向爸爸那桌,声音很快拔高,和爸爸的争吵声压过了麻将声。
“又打牌!家里还有多少钱够你输?”
“你小声点!在外面像什么样子!”
“像什么样子?我带着两个孩子饭都要吃不上了,你还在这里快活!”
我和妹妹吓得缩在一起。
就在这时,一只毛茸茸的小狗摇着尾巴从我们面前跑过。
妹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被那只可爱的小狗吸引,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追了过去。
“小狗,等等我……”
我急了,小声喊:“妹妹!回来!妈妈说不准乱跑!”
可妹妹追着小狗,拐进了旁边的小巷子。
我害怕极了,跳下石墩,跑进吵嚷的棋牌室,使劲拉妈妈的衣角。
“妈妈!妈妈!妹妹跑了!去追小狗了!”
妈妈正和爸爸吵得激烈,一把甩开我的手,看都没看我一眼。
“别捣乱!一边去!”
爸爸也烦躁地挥挥手:“听话,出去等着!”
我被一个大人半推着请出了棋牌室。
站在门口,我茫然地看着妹妹消失的那个巷口,害怕得不敢独自过去。
过了一会儿,我又跑进去,这次我拉着爸爸的裤腿。
“爸爸,妹妹不见了……”
爸爸输了一局牌,心情正不好,低头呵斥我:“不是让你看着妹妹吗?你怎么当姐姐的!别烦我,出去!”
我被他凶神恶煞的表情吓住了,哭着又被推了出来。
我不知道等了多久,直到爸爸妈妈吵完了架,爸爸阴沉着脸走出来,妈妈眼睛红红地跟在后面。
妈妈这时才像是突然想起来,问:“妹妹呢?”
我指着小巷,怯生生地说:“妹妹去追小狗了……”
妈妈的脸色瞬间惨白。
爸爸一个箭步冲进小巷。
那条小巷岔路极多,通往后街复杂的居民区。
哪里还有妹妹的影子。
再后来,就是无尽的寻找,报警,妈妈的崩溃哭泣,爸爸砸墙流血的拳头。
以及,在某一天之后,所有指向我的、斩钉截铁的指责。
“要不是你非要吃那个冰淇淋,妹妹怎么会丢!”
“你作为姐姐怎么不看好妹妹,整天就知道玩,你不会是故意让妹妹走丢的吧!”
“你真的太自私了!怎么丢的不是你!”
原来,不是我要吃。
原来,不是我……
冰凉的眼泪从紧闭的眼角滑落,迅速没入鬓角,留下一道湿凉的痕迹。
原来这五年来,压得我喘不过气、刻入骨髓的罪,从来都不属于我。
5.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
脚步声迟疑地靠近。
我能感觉到两道目光落在我脸上,那目光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
悔恨和小心翼翼。
一只温热颤抖的手,极其缓慢地碰了碰我放在被子外、缠着纱布的手。
是爸爸。
他碰了一下,立刻缩回,仿佛怕惊醒我。
我努力维持着平稳的呼吸,假装依然沉睡。
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在我记忆里永远皱着眉、带着失望和责备看向我的爸爸,此刻用这样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近乎卑微的温柔触碰我。
“余余……”
妈妈的声音在床边响起,哽咽得几乎不成调。
她叫了我的名字。
不是连名带姓带着怒气的“林余”,也不是冰冷的“喂”,而是带着哭腔模糊的昵称。
这是我记忆中,妹妹回来后的五年里,她第一次这样叫我。
“对不起,宝宝,妈妈对不起你……”
她的手指轻柔地拂开我额前的碎发,动作生疏又笨拙。
“我们只是太痛苦了,找不到地方发泄……”
“看着你,就像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犯了多大的错,所以我们就……”
“你那么懂事,一定会理解爸爸妈妈的对不对?”
她说不下去了,低低的啜泣在安静的病房里格外清晰。
爸爸沉重的呼吸声在一旁响起。
“医生说……”爸爸的声音干涩,“说你要是再晚一分钟被消防员救出来,就……”
他顿住了,后面的话化作了更深的痛苦。
“爸爸,错了。”
这五个字,沉重得像山,砸在我的心上。
我依旧闭着眼,一动不动。
可内心的海啸,早已席卷了一切。
恨吗?
好像有。
但更多的,是一种巨大的、近乎麻木的茫然。
如今我知道了真相。
可我失去的五年,我承受的所有冷眼、责骂、忽视,那个黑暗的、没有窗户的房间,那个被扔进垃圾桶、外婆留下的、独一无二的布娃娃……
还能回来吗?
那个因为一句“你是罪人”而彻底失去童年、变得小心翼翼、连笑都不敢大声的我。
还能回来吗?
我不知道。
第二天清晨,我“醒”了过来。
妈妈正用湿棉签小心地湿润我干裂的嘴唇。
看到我睁开眼,她猛地一颤,棉签掉在了雪白的被子上,留下一个浅浅的水印。
她的眼睛又红又肿,脸上迅速堆起一个紧张又讨好,极其不自然的笑。
“余余?你醒了?怎么样?哪里疼?要不要叫医生?”
爸爸立刻从旁边的椅子上弹起来,凑到床边。
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眼圈迅速地红了。
我看着他们,目光平静,没有怨恨,也没有期待。
就像在看两个……熟悉的陌生人。
我摇了摇头,喉咙嘶哑,发出的声音微弱不堪:“……水。”
妈妈几乎是手忙脚乱地去倒水,试了好几次温度,才将吸管小心地递到我嘴边。
爸爸局促地站在一旁,双手无意识地搓着。
喝了水,我又闭上眼,不再看他们。
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无措和失望,但我不想理会。
6.
下午,妹妹被小姑带来了。
她抱着一只新的、很大的布娃娃,怯生生地走到我床边。
“姐姐,”她小声说,眼里含着泪,“对不起……这个给你。”
我看了看那只崭新的、标签还没拆的漂亮娃娃。
然后,我缓缓抬起还扎着针头的手,轻轻推开。
“不用了。”我的声音依旧沙哑,但很平静。
“我那个,是外婆做的。”
“这个,不是。”
妹妹愣住了,抱着娃娃,不知所措地回头看爸爸妈妈。
妈妈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爸爸猛地背过身去,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
病房里安静得可怕。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我的被子上,暖洋洋的。
可我知道,有些东西,就像那个独一无二的布娃娃,就像那场大火里被烧毁的、终年不见阳光的小房间。
再也回不来了。
而我,或许终于可以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无罪的人。
出院后,家变得不一样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爸爸妈妈对我小心翼翼,说话轻声细语,餐桌上总会把我爱吃的菜推到我面前。
他们试图用笨拙的、过度补偿的方式,来填补那道深不见底的裂痕。
但我一直在等。
等他们像医院那个夜晚一样。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对我说一句。
“余余,当年不是你的错,是爸爸妈妈错了。”
我需要的不是那块更大的蛋糕,不是的新裙子,不是他们战战兢兢的讨好。
我需要一个真相,需要一句道歉。
需要他们亲手卸下压在我身上整整五年的、名为“罪人”的十字架。
可惜,什么都没有。
那天我所听到的真相,就像是一场梦一样。
夜里下雨,雷声轰鸣。
我小时候其实也怕打雷,只是从没人记得。
现在,我听到主卧的门响了。
妈妈穿着拖鞋,脚步声急促地穿过走廊。
我的心跳忽然快了起来,带着一丝自己都厌恶的期待。
她停在了我的门口。
我的手悄悄攥紧了被角,屏住呼吸。
她会进来吗?
会像安慰妹妹那样,拍拍我,告诉我别怕吗?
甚至会在我们母女谈心的过程中,趁机说出那句我等待已久的道歉吗?
门把手转动了一下。
但最终,门没有被推开。
我听到妈妈的脚步声犹豫着,最终转向了妹妹的房间。
门开了,传来她刻意压低的、温柔至极的声音:“珍珍不怕,妈妈在呢,打雷没什么可怕的……”
妹妹天真的问:“妈妈,姐姐不怕吗?”
妈妈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你姐姐独立惯了,她不害怕的。”
那声音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破了我最后一丝幻想。
雷声依旧,我睁着眼看着漆黑的天花板,心里的那点光,悄无声息地暗下去一截。
第二天,学校要开家长会,要求父母双方尽量都到场。
妹妹很紧张,这是她回来后第一次家长会。
爸爸妈妈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爸爸特意请了假,妈妈给妹妹买了新发卡。
家长会那天,他们一左一右牵着妹妹的手,走出了门。
走到门口,妈妈似乎才想起什么,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掠过一丝慌乱和愧疚。
“余余,那个,你自己去学校可以吗?妹妹她第一次,我们得……”
“没关系。”我打断她,声音平静,“我知道。”
我安静地跟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三个人的背影,那么紧密,像一个坚固的三角形。
而我,是那个多余的、被遗忘在三角形之外的点。
家长会结束时,老师特意叫住爸爸妈妈,表扬了我成绩进步很大。
妈妈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爸爸搓着手,连连点头:“好好,谢谢老师,我们会继续督促。”
老师笑着说:“林余很懂事,就是性格有点内向,你们做家长的要多鼓励,多沟通。”
爸爸的脸上瞬间浮现出那种我熟悉的、急于掩饰什么的烦躁。
虽然只有一瞬,但又快又准地刺中了我。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是是是,老师您说得对,这孩子就是……唉,心思重,不像她妹妹,单纯。”
那一刻,我清楚地听见心里有什么东西,“咔哒”一声,彻底碎掉了。
他们宁愿在外人面前维持一个“女儿性格古怪难沟通”的形象,也绝口不提一句,我的“心思重”从何而来。
我的期待,在他们这句轻飘飘的“心思重”里,灰飞烟灭。
7.
因为上次生日过得不愉快,全家人决定帮我补过生日。
这次,妈妈买了一个巨大的、和妹妹一模一样的蛋糕。
上面甚至笨拙地写着两个名字:“余余&珍珍生日快乐”。
余是多余的余。
珍是珍宝的珍。
爸爸给我和妹妹各点了一根蜡烛。
火焰跳动,映着他们紧张又充满期盼的脸。
他们看着我,眼神仿佛在说:“看,我们补偿你了,我们一样爱你们了。”
妹妹吹灭了她那根。
轮到我了。
我看着眼前跳跃的火苗,看着爸妈那几乎要溢出来小心翼翼的“爱”。
我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我轻轻吹灭了蜡烛。
没有许愿。
因为我知道,那个关于“真相和道歉”的愿望,永远不会实现了。
妈妈似乎松了口气,连忙切下最大的一块蛋糕,放在我面前,上面还有我最喜欢吃的草莓。
“余余,快吃,甜着呢。”
我拿起叉子,舀了一点点,放进嘴里。
很甜,甜得发腻,腻得喉咙发紧。
而我等待的那句“对不起”。
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深处,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他们用行动表达了无尽的愧疚,却始终无法亲口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是妹妹不一样。
她似乎敏锐地感知到了我的变化。
她不再像刚回来时那样怯懦,也不再心安理得地享受所有的偏爱。
她变成了我的小跟屁虫。
我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她就抱着她的泰迪熊,安静地坐在我床边的地毯上看着我。
我起身去倒水,她立刻像个小弹簧一样跳起来,跟着我。
早上,她会把她那份牛奶里的草莓粒,小心地拨到我的杯子里。
“姐姐,给你吃,你喜欢的。”
晚上,她会抱着她那个巨大的、穿着背带裤的泰迪熊,敲开我的门。
“姐姐,熊给你抱,它很软,抱着睡觉就不怕冷了。”
甚至有一次,她听到妈妈又习惯性地对她说“珍珍你看,姐姐就是不如你懂事”时,她第一次大声反驳了妈妈。
“不是的!姐姐最好!姐姐是最好的姐姐!你不许再说姐姐!”
妈妈愣住了,看着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妹妹,哑口无言。
妹妹跑进我的房间,眼睛红红地拉住我的衣角。
“姐姐,对不起……以前是我不好。”
她抽噎着,断断续续地说。
“我……其实记得一点点……那天,是我自己要追小狗的,不怪姐姐……”
“娃娃……娃娃我也是太喜欢了,不小心,我不是故意要弄坏的……”
“姐姐,你别不要我……”
我看着眼前这个比我还要瘦小、眼泪汪汪的妹妹,心里终于照进了一缕微弱的阳光。
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视而不见。
那天晚上,我久违地梦见了外婆。
她还是那么慈祥,轻轻拍着我的背,哼着那首熟悉的童谣。
她对我说:“傻余余,如果爸爸妈妈的爱暂时迷路了,我的余余就要学会,自己好好爱自己。”
醒来时,枕边是湿的,但心里却奇异地变得平静而坚定。
是的,爱自己。
我不要再做那个缩在角落、等待着被审判、被施舍的罪人。
我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读书。
我要用尽全力,去拥有一个我自己选择、自己争取的未来。
从那以后,我把自己埋进了书本里。
8.
课堂上的我无比专注,家里的嘈杂与我无关。
走廊尽头那个没有窗户的小房间,成了我唯一的避难所。
台灯的光晕下,是我一笔一划书写的未来。
妹妹依旧是我的小尾巴,但她不再打扰我。
她会安静地坐在我旁边,看我写字,偶尔用她的小手,笨拙地帮我捏捏酸痛的肩膀。
爸妈看着日益沉默却成绩优异的我,眼神越来越复杂。
那里面有愧疚,有不安,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但他们终究什么也没再说。
而我,也不再期待了。
时间过得很快。
因为我的努力,我的排名一直维持在年级第一的位置。
高考不出意外,成绩优异。
填志愿那天,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所有离家千里之外的大学。
班主任看着我的志愿表,有些惊讶:“林余,你的成绩完全可以上本省最好的大学,离家近,方便照应。”
我平静地笑了笑:“老师,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是想看世界。
我只是想彻底逃离那个终年潮湿、没有窗户的房间,逃离那令人窒息的目光。
录取通知书送到家时,是我梦寐以求的南方名校。
妈妈拿着那张薄薄的纸,手有些抖,张了张嘴,最后只干巴巴地说。
“……这么远啊。”
爸爸接过通知书,反复看了好几遍,眼神复杂,有骄傲,但更多的是显而易见的失落。
“好,有出息。”
他喃喃着,声音里听不出多少喜悦。
“就是以后回家一趟,不容易了。”
妹妹高兴地跳起来,抱着我的胳膊:“姐姐好厉害!是最棒的学校!”
我摸了摸她的头,心里没有太多波澜。
这份荣耀,是我用无数个在台灯下啃书本的深夜,用走廊尽头那间小房间里的孤寂和汗水换来的。
与任何人无关。
临行前,妈妈变得异常忙碌,她给我买了很多新衣服,塞了满满一大箱。
甚至,她试探着问我。
“余余,要不要……带个娃娃去?妈妈给你买一个新的。”
我看着那个标签还没拆的精致娃娃,摇了摇头。
“不用了,宿舍空间小,放不下。”
我不是放不下一个娃娃。
我是放下了对父母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爸爸则总是欲言又止,好几次在我收拾行李时,凑过来没话找话,最后塞给我一沓钱。
“在外面别省着,该花就花,不够跟爸说。”
我收下了,说了声“谢谢爸”。
礼貌而疏离。
大学四年,我很少回家。
电话也打得不多,通常只是报个平安。
接通后,也总是妹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爸爸妈妈在那头听着,偶尔插几句无关痛痒的叮嘱。
“吃饭了吗?”
“钱够不够?”
“……注意身体。”
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墙,看得见彼此,却再也无法触及真实的情感。
我拼命学习,拿了无数奖学金。
参加了各种项目,实习、实践,把自己忙成一个旋转的陀螺。
我用忙碌填充所有时间,不让自己有空隙去回想那些冰冷的过往。
我知道,只有变得足够强大,才能彻底挣脱那根名为“家庭”的的枷锁。
我成了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
毕业时,我拿到了一家顶尖外企的offer,留在了那座繁华的南方都市,薪水优渥,前途光明。
而岁月,也在不知不觉中爬上了父母的鬓角。
他们老了。
10.
电话里,他们的声音渐渐失去了从前的权威和急躁,反而带上了一丝小心翼翼的讨好。
“余余,最近忙不忙啊?累不累?”
“家里寄了点你以前爱吃的腊肠,收到了吗?”
“你妹妹总念叨你,说你什么时候有空回来看看……”
有一次视频,妈妈看着我身后公寓整洁明亮的落地窗,忽然声音就哽咽了。
“你那个房间……唉,潮气重,冬天肯定冷吧?都怪妈妈当时……”
她话没说完,视频就被爸爸急匆匆地按断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发来一条文字消息。
【你妈就是年纪大了,爱瞎想。你好好工作,别担心家里。】
我看着那条消息,沉默了良久。
看,他们其实一直都知道。
知道那间房间不好,知道他们做得不对。
可那句关键的道歉,跨越了这么多年,依旧被死死地堵在喉咙里,无法抵达我耳边。
妹妹大学毕业后和我的选择不同,她回到了家乡的城市工作。
她悄悄告诉我,爸妈现在经常对着我寄回来的照片发呆,把我获得的每一个奖杯、每一张证书都擦得锃亮,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他们会戴着老花镜,一遍遍翻看我公司的主页,试图理解我做的那些复杂项目。
他们想尽办法补偿,笨拙地学着如何做一对“正常”的父母。
过年回家,妈妈一大早就在厨房忙碌,做了一大桌子菜,几乎全都是我小时候多夹过几筷子的。
爸爸则局促地坐在我旁边,不停地给我夹菜:“多吃点,你看你,在外面都瘦了。”
他们眼神里充满了期盼,期盼我能流露出一点满足或感动。
我只是平静地吃着,说“谢谢妈,谢谢爸”。
味道其实很好,但我吃不出太多的喜悦。
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就像童年里那块渴望已久的蛋糕,在最想吃的时候被打翻在地,如今即便给你一整个,也尝不出当年的滋味了。
饭后,妹妹提议去逛庙会。
街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妹妹像小时候一样,兴奋地拉着我四处看。
路过一个冰淇淋摊,色彩缤纷的冰淇淋在灯光下诱人极了。
妹妹眼睛一亮,跑过去买了两个大大的甜筒,塞到我手里一个。
“姐姐,给你!你最喜欢的草莓味!”
爸爸妈妈也围了过来,妈妈脸上堆着笑,连忙说:“对对对,余余你小时候最喜欢吃了,快尝尝!”
爸爸赶紧掏钱,仿佛生怕买迟了我就不要了。
那粉嫩的冰淇淋,散发着甜蜜的奶油香气。
我握着甜筒,冰冷的触感透过蛋筒传到掌心。
妹妹已经开心地舔了起来。
爸爸妈妈期待地看着我,那眼神仿佛在说:“看,我们记得你的喜好,我们补偿你。”
我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地把那个一口未动的冰淇淋,递还给了妈妈。
迎着他们错愕的目光,我的声音很轻。
“谢谢,不过,我早就不吃冰淇淋了。”
是的,早就不吃了。
从我被定性为罪人的那一天起,从知道真相的那个瞬间起。
那个三岁时因为一个冰淇淋而命运拐弯的小女孩,已经被永远留在了过去。
连同那份对父母之爱的渴望,一起被封存了起来。
妈妈的手僵在半空,漂亮的冰淇淋球迅速融化,滴落下来,弄脏了她的袖口。
爸爸张着嘴,愣在原地,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无法掩饰的痛悔。
妹妹也停下了动作,无措地看着我们。
庙会的喧嚣仿佛瞬间被隔绝开来。
我知道,这一刻,他们终于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有些创伤,不会愈合。
有些味道,永远失去了。
而他们的补偿,来得太迟太迟了。
迟得已经无法温暖那颗被冻透了的心。
我转过身,看向远处闪烁的彩灯和人潮,轻声说:“走吧,前面好像有捏面人的。”
我没有回头去看他们的表情。
因为我的路,在前方。
那条路,是我自己一步一步,从黑暗里走出来的。
通向我自己的、不再需要任何人施舍的、光明而自由的未来。
小说《被拐的妹妹回来后,全家人终于想起爱我》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