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豪门总裁小说,那么《被豪门找回后,小煤气罐全家独宠》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北渊城的七重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林暖暖的精彩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被豪门找回后,小煤气罐全家独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深秋的庭院仿佛被一支无形的画笔细细描摹过,每一处景致都透着沉静的诗意。银杏树的叶子已是一片灿烂的金黄,在午后斜阳的映照下,每一片叶子都像是用金箔精心打造而成。
苏心慈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庭院里这番景致出神。秋风掠过树梢,带下几片旋转的落叶,她不由得拢了拢身上的羊绒披肩。天气确实转凉了——是该为暖暖准备秋冬衣物的时候了。
这个念头一起,她的心头便涌上一股暖意。转身走向储藏室的脚步也不自觉地轻快起来,仿佛不是去取布料,而是去开启一个珍藏多年的宝藏。
储藏室位于宅子的东侧,朝南的窗户投进柔和的阳光,将室内照得明亮而温暖。
那个陪伴了她三十多年的樟木箱静静地立在墙角,深红色的木料上细细密密的纹路,记录着岁月的流转。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箱盖,一股熟悉的樟木香扑面而来,带着时光沉淀的醇厚。
箱内整齐叠放着的,是她年轻时精心收集的布料。
每一匹都承载着一段记忆:那匹鹅黄色的软缎,是当年去苏州游玩时,在一家老字号绸缎庄一眼相中的,它的色泽像初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不刺眼;那匹浅粉色的细棉布,则是在一次慈善晚宴后,一位老裁缝赠予的,触手生温的质感让人想起三月盛开的桃花;还有一匹月白色的真丝,一匹海蓝色的府绸……每一匹布料都像是她生命中的一个片段,静静地等待着在合适的时机重新绽放光彩。
苏心慈的手指在这些布料上轻轻抚过,指尖传来的细腻触感让她恍惚回到了年轻时光。那时的她,也曾在这些美丽的布料前流连忘返,为每一块心仪的料子设想着最合适的款式。
如今,这些珍藏终于等到了最适合的主人——她的小孙女暖暖。
“这些料子啊,就像是专门为暖暖留着似的。”她喃喃自语,眼角泛起温柔的笑纹。最终,她的目光停留在那匹鹅黄色的软缎上,”就用这个给暖暖做第一条裙子吧。”
就在这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儿媳楚晚宁打来的。
“妈,天气转凉了,我约了王师傅明天来家里给暖暖量尺寸。就是上次给您做旗袍的那位老师傅,他的手艺您是知道的。”楚晚宁的声音从听筒那端传来,清脆悦耳。
苏心慈微笑着摇摇头,尽管对方看不见:”晚宁啊,谢谢你的心意。不过这次,我想亲自给暖暖做几件衣服。”
“可是妈,做衣服很费眼睛的,您最近不是还说眼睛容易疲劳吗?要不让张妈帮您?她的针线活也很不错。”
“不用了。”苏心慈的语气温和却坚定,”暖暖的第一件家里做的衣服,必须是我这个奶奶亲手完成。”
挂断电话后,她抱着那匹鹅黄色的软缎走向自己的房间。阳光正好从南窗斜射进来,在靠窗的软榻上铺开一片明亮。
她戴上老花镜,在光线下缓缓展开软缎,布料泛着柔和的光泽,像是凝固的阳光。
她取来软尺、划粉和剪刀,开始仔细地在布料上比划。这一刻的她,不像平日里那个养尊处优的贵妇人,倒像个虔诚的匠人,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注与敬畏。
楚晚宁的关心、张妈的好意,她都明白。可是有些事,是别人无法代劳的。就像此刻,当她的指尖触碰到这柔软的布料,心里涌起的那份特殊的情感——那是想要通过一针一线,将所有的疼爱都缝制进去的迫切。
她选择的样式并不复杂,是经典舒服的娃娃裙款式:圆润的领口,宽松的裙身,微微蓬起的下摆。这样的设计既便于活动,又能衬托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但苏心慈心里清楚,这件衣服真正的精髓,不在于外在的样式,而在于那个只有她和暖暖才知道的秘密——在每件衣服的胸口内侧,她要用最柔软的丝线,绣上一个”暖”字。
这个字,是暖暖的名字,也是苏心慈对她全部的希望和祝福。
每每想到暖暖刚来时的模样——那么小,那么沉默,眼神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疏离——苏心慈的心就揪着疼。
她还记得第一次抱起这个孩子时,那轻飘飘的重量;记得暖暖怯生生地看着她,小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角;记得多少个夜晚,孩子从噩梦中惊醒,却只是无声地流泪。
“我要让这个孩子知道,从此有人疼,有人爱,有人愿意为她一针一线地缝制温暖。”苏心慈在心里默默发誓。
绣花对于年岁渐长的她来说,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手指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灵活,有时会被针尖扎到,渗出血珠;视力也大不如前,细小的针脚偶尔会不够均匀,在布料上留下不完美的痕迹。常常是绣了大半个下午,对着光仔细端详后,又觉得哪里不够完美,于是毫不犹豫地拆掉重来。
但她从不觉得这是负担。
相反,在这样一针一线的往复中,她感受到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满足。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将她对孙女的怜爱、心疼和美好的祝愿,细细密密地缝进了布料里。有时,她会不自觉地哼起年轻时熟悉的歌谣,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一刻的静谧。
她绣得很慢,很用心。累了就抬头看看窗外。庭院里的树叶一天天变少,枝桠渐渐显露出来,在蓝天映衬下勾勒出简练的线条。秋风拂过,金黄的叶子簌簌落下,在草地上铺成厚厚的地毯。这让她想起暖暖柔软的发丝,想起小家伙笑起来时眯成月牙的眼睛。
有时,暖暖会被保姆抱过来,坐在她旁边的地毯上玩。孩子总是先安静地观察一会儿,看着奶奶手里拿着针线,对着光,眯着眼,神情专注的样子。然后才会低下头,继续玩自己的怀表或石子——那是她从不离身的宝贝。
偶尔,暖暖会爬过来,小手搭在奶奶的膝盖上,仰着头看那根在布料间穿梭的银针。这时苏心慈便会停下来,摸摸孙女的头,把绣了一半的”暖”字给她看。
“这是暖暖的’暖’字。”她轻声说,手指沿着绣纹的走向缓缓移动,”你看,这一笔代表太阳,永远给我们光明和温暖;这一笔代表友情,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从不孤单;这一笔代表永远的温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爱着我们。”
暖暖当然听不懂这些复杂的解释,但她会伸出小小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触摸那个半成品的绣字。丝线的触感微凸而细腻,在指尖留下奇妙的感受。这时,祖孙二人便沉浸在一种无声的默契中,只有秋风轻轻叩击窗棂的声音,和远处隐约传来的鸟鸣,为这个温暖的午后伴奏。
经过几天的精心制作,第一件鹅黄色软缎的小裙子终于完成了。
苏心慈小心地将裙子熨烫平整。熨斗冒着温热的蒸汽,每一个褶皱都在她的手下渐渐舒展,裙摆最终平整如初绽的花瓣。她特意调低了熨斗的温度,生怕过高的温度会损伤这柔软的缎面,或是让那个精心绣制的”暖”字失去原有的立体感。
完成这一切后,她拿着这件还带着余温的小裙子,去找在游戏室里玩耍的暖暖。
“暖暖来,奶奶给我们暖暖做了新衣服,试试看合不合身?”苏心慈笑容满面地蹲下身,与暖暖平视。她刻意放慢语速,让每个字都带着温柔的笑意。
暖暖停下手中的玩具,抬头看着那件颜色漂亮、看起来软乎乎的新裙子。她的大眼睛眨了眨,长长的睫毛像蝶翼般扑闪着。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她没有表现出往常的抗拒,而是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裙子的面料。
在苏心慈和保姆的帮助下,暖暖换上了这条新裙子。尺寸恰到好处,柔软的布料贴着她的小身子,既舒适又温暖。鹅黄色衬得她原本就白皙的肌肤更加晶莹,像是晨光中带着露珠的花苞。裙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泛着柔和的光泽。
苏心慈帮她把领口整理妥帖,又细心地将裙摆拉平,然后牵着她的手,慢慢地走到穿衣镜前。
镜子里,出现了一个穿着鹅黄色小裙子、白白嫩嫩、像个精致娃娃的小姑娘。暖暖看着镜子里陌生的、漂亮的自己,有些愣神,小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裙子的面料,又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仿佛在确认镜中的影像就是自己。
苏心慈指着镜子,声音柔得像是春日里的溪流:”暖暖看,这是谁呀?是我们漂亮的小暖暖呀。”
暖暖似乎听懂了夸奖,有点害羞地抿了抿小嘴,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像是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眨了眨眼,嘴角微微上扬。
这时,苏心慈轻轻翻开裙子的领口,露出里面那个用同色系丝线绣成的、小巧精致的”暖”字。她拉着暖暖的小手,让她用指尖去触摸那个微微凸起的绣纹。
“暖暖摸到了吗?这里,绣着暖暖的名字。”苏心慈的声音温柔得像羽毛,拂过暖暖的耳畔,”奶奶希望我们暖暖啊,以后每天都暖暖的,心里暖暖的,身体也暖暖的,再也不怕冷了,好不好?”
暖暖低下头,努力地看着那个小小的字。她不认识字,但那清晰的笔画和奶奶温柔的话语,仿佛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她用指尖反复摩挲着那个”暖”字,感受着丝线独特的纹理,像是在解读一个神秘的密码。
然后,她抬起头,看向奶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奶奶银灰色的头发上,给每一根发丝都镀上了淡淡的光晕;也洒在奶奶温暖的笑容上,让那笑容显得格外明亮;还洒在她胸口那个小小的”暖”字上,让那绣纹仿佛活了过来,在发光。
那一瞬间,暖暖仿佛明白了什么——这个字,是专属她的标记,是奶奶日夜不休的牵挂,是一种无声却坚定的承诺。
暖暖忽然也咧开小嘴,露出了一个甜甜的、带着点腼腆的笑容。她用小手指着自己胸口的位置,又指了指奶奶,发出一个含糊却清晰的音节:
“……暖……”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回应这个字,这个即将贯穿她一生的字。
苏心慈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在眼眶里打转。她紧紧抱住孙女,感受着孩子柔软的小身子,闻着她身上特有的奶香味:”对,暖暖,就是暖,我们的暖暖。”
从此,暖暖所有的贴身衣物,无论是内衣、睡衣还是小裙子,胸口内侧都会有一个苏心慈亲手绣上的”暖”字。这个字成了她衣服上最特别的标志,也成了连接祖孙二人无声而温暖的纽带。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意渐浓。庭院里的树叶几乎落尽,只剩下几片顽强的叶子还挂在枝头,在秋风中瑟瑟作响。天气明显冷了许多,早晨的草地上开始出现薄薄的白霜,在初升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暖暖似乎也格外喜欢这些带着”暖”字的衣服。每次穿上新衣,她都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摸一摸胸口的位置,感受那个绣字独特的触感。
渐渐地,这成了她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彷徨的时候,她总会不自觉地抚摸胸口那个”暖”字,仿佛能从中汲取到奶奶给予的、源源不断的温暖和力量。
这天清晨,苏心慈为暖暖换上了一件新做的”暖”字小棉袄。棉袄用的是柔软的浅蓝色棉布,内里絮着新棉花,又轻又暖。暖暖低头,用指尖一遍遍描画着领口内侧的那个绣字,神情专注。
苏心慈坐在旁边的摇椅上,手里织着给暖暖的毛衣。毛线是柔软的奶白色,在她手中渐渐成型。她不时抬头看看孙女,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像一朵在秋日暖阳中绽放的菊花。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将祖孙二人的身影温柔地笼罩。在这个渐渐寒冷的季节里,这个有着”暖”字的房间,却始终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奶奶。”暖暖忽然抬起头,清晰地说出了这两个字。
苏心慈手中的毛线针停顿了一下,随即,更大的笑容在她脸上绽放。她知道,有些温暖,已经在这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而有些爱,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如同这个简单的”暖”字,虽然朴素,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窗外的秋风还在呼啸,但在这个房间里,温暖永远都不会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