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小说,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最新章节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这本种田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玫瑰九州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苏锦绣萧北辰。喜欢种田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小说已经写了87878字,目前完结最新章节第12章。主要讲述了:窗外,柳河县的清晨一如往常,但陈德昭的心却坠入了冰窟。街道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正高高举着半块黑乎乎的干粮饼,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一边跑一边尖声叫嚷,那声音刺破晨雾,也刺穿了陈德昭的耳膜。“大人!…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小说,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最新章节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精彩章节试读

窗外,柳河县的清晨一如往常,但陈德昭的心却坠入了冰窟。

街道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正高高举着半块黑乎乎的干粮饼,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一边跑一边尖声叫嚷,那声音刺破晨雾,也刺穿了陈德昭的耳膜。

“大人!青天大老爷!这饼、这饼泡了水会显字啊!”

陈德昭瞳孔猛地一缩,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下楼。

他一把从那乞儿手中夺过饼,那饼身质地粗劣,散发着一股霉味,可当他目光触及饼面被晨露浸湿的部分时,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清水浸润之下,原本平平无奇的饼面上,赫然浮现出一行细小的血色字迹,字字如针,扎得他眼眶生疼:“陈德昭克粮三千石,卖与盐帮换铁器。”

“妖言惑众!妖言惑众!”他状若疯癫地将那半块饼狠狠摔在地上,用官靴碾得粉碎,对着目瞪口呆的衙役们咆哮,“全城搜!把这些妖饼,统统给本官收缴上来,一块不留!谁敢私藏,以同党论处!”

然而,他终究是晚了一步。

当衙役们如狼似虎地冲进贫民窟时,却发现这些被他们视作催命符的“妖饼”,早已被百姓奉若神明。

人们将这能揭露贪官罪行的救命饼用油纸小心包好,藏进最贴身的衣袋里,仿佛那是能抵御一切灾祸的护身符。

更有年轻的母亲,掰下一小块,塞进孩子嘴里,柔声哄着:“乖,吃了它,吃了‘苏娘子饼’,娘就再也不怕官老爷骗咱们了。”

官府的强硬搜缴,激起的不是顺从,而是更汹涌的民怨。

就在此时,苏锦绣的车队不紧不慢地在县衙前的广场上停下。

她没有多余的废话,只让人立起一块木牌,上面用墨汁写着一行大字:“每交回十枚‘显影饼’,可于此处换领热汤面一碗。”

此言一出,人群先是寂静,随即爆发了。

百姓们疯了一般从怀中掏出那些被体温捂热的饼,争先恐后地涌向车队。

不出半日光景,县衙门前那片空地上,便堆满了湿漉漉、被捏碎的饼渣。

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落下,雨水冲刷着饼渣,将那隐藏的红色字迹彻底激发出来,整片地面被浸染得斑驳陆离,远远望去,竟像是一封由万民血泪写就的巨大状书,铺在青天白日之下。

苏锦绣命人架起一口大锅,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一捧完整的干饼掰碎,投入滚沸的开水中。

奇迹般的一幕发生了,随着水汽蒸腾,无数细小的红色字迹在锅中翻滚浮现,汇成一片刺目的红。

围观者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惊呼声此起彼伏。

她立于大锅之前,声音清越,盖过了鼎沸人声:“乡亲们,这不是什么妖法,是我苏家祖传的一门手艺,名为‘蜜引显墨’。用红曲酿糖调成墨汁书写,字迹干后无形,唯有遇水方能显现。我苏锦绣没别的本事,就会用这法子,专治那些得了健忘症、记不清自己吞了多少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

这番话掷地有声,连奉命前来维持秩序的差役都听得面色发白,偷偷在人群后议论:“乖乖,这手段太神了……听说连京里来的钦差大人,都派人悄悄来买了几块饼回去研究,想弄明白这是什么道道……”

“反了!反了!”县衙二楼,陈德昭气得浑身发抖,他看着楼下那片刺眼的“血书”,看着那个被万民拥戴的女人,眼中迸射出毒蛇般的怨毒。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一不做二不休!

他咬碎钢牙,派心腹火速联络驻扎在城外的柳河卫所,罗织了一个“妖人苏氏蛊惑民心、勾结乱党、图谋不轨”的弥天大罪,调动了三百官兵,将苏锦绣的车队围了个水泄不通。

刀枪出鞘,弓箭上弦,空气瞬间凝固,一场血腥镇压似乎已在眼前。

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长街尽头传来。

一辆装饰虽不华丽、但形制森严的马车风驰电掣而至,车头悬挂着一面黄铜腰牌,上刻“御膳监采办”五个篆字。

马车帘子掀开,领头之人,正是那位紫袍老者的心腹太监。

他手持一卷明黄绢布,立于车前,看也不看杀气腾腾的官兵,只将那公鸭嗓提到了极致,尖声宣读:“奉旨试膳!闻柳河县有奇食‘显影救济糊’,能书民怨、断沉冤,特征调三十锅入京备案,以备圣览!”

话音未落,他一挥手,几名小太监便抬着一口密封的铜锅,径直穿过官兵的包围圈,从苏锦绣的炊车上将那锅“整具”抬了下来,小心翼翼地装上马车。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驻军将领看得目瞪口呆,御膳监采办虽官阶不高,但打的是“侍奉圣上”的旗号,谁敢阻拦?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辆马车在官兵的注视下扬长而去,留下一个烂摊子和满脸死灰的陈德昭。

一场弥天大祸,就这么被“试一道菜”的由头,轻飘飘地化解了。

事后,小石头从特殊渠道探得了内幕:那紫袍老太监哪里是真的要呈给皇帝试膳,他是假借这个名义,将这口封存着铁证的铜锅,不经任何中枢衙门,直接送进了皇宫最深处的密档房。

这桩惊天贪腐案的证据,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摆在了天子脚下,甚至连皇帝本人,都还未曾知晓。

脱险当夜,苏锦绣并未有丝毫松懈。

她将车队骨干召集到一处,对着一张简陋的舆图,重新分配了任务。

“李阿婆,你率领车队主力,继续按原计划北上,每日定时升炊烟、施热饭,务必让‘苏娘子断冤锅’的名声,在我们抵达京城前,传遍整个北方官道。”

“小石头,你带几个身手最好的,轻车简从,绕道西线,沿着废弃的旧陵道先行探路。那里虽荒僻,却能避开所有关卡,直通京郊。我要你绘制出一条最隐秘、最安全的潜入路径。”

最后,她看向自己。

她脱下那身引人注目的劲装,换上了一套浆洗得发白的粗布裙袄,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不起眼的随车厨娘。

“我自己,则混在阿婆的车队里,暗中记录沿途各州府赈灾账目上的异常之处。”她纤长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目光锐利如刀,“我要让他们所有人都明白,我苏锦绣,不只是一个会做饭的女人。我,是能把他们做的假账嚼碎了,再一笔一笔吐出来,追着他们讨还血债的讨债鬼。”

第七日凌晨,天色未明,车队抵达了漫长旅途的最后一站——毗邻京城的清阳渡口。

江面上晨雾弥漫,白茫茫一片,仿佛能吞噬一切声音和光线。

就在这片寂静中,一艘不起眼的乌篷船,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靠了岸。

船头立着两名头戴宽大斗笠之人,身形隐在雾气里,看不真切。

其中一人走下船,一言不发,递过来一封没有署名的信笺。

萧北辰接过,展开信纸,里面没有文字,只有半枚断裂的青铜鱼符。

他将鱼符捏在指尖,只看了一眼,脸色骤然剧变,声音都压低了几分:“这是……皇陵卫左营的调兵信物。有人用它,提前打开了地宫的暗门。”

他猛地转向苏锦绣,眼神前所未有的凝重:“这要么是接应我们的人,要么,就是一个引君入瓮的陷阱。锦绣,你若登上这条船,便是踏上了一条通往皇城地底的亡命之路。”

苏锦绣的目光越过他的肩膀,望向江对岸。

浓雾深处,隐约可见一片连绵的朱红宫墙轮廓,庄严而冷酷,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她没有回答,只是从萧北辰手中接过那半枚冰冷的鱼符,轻轻地、坚定地放入自己温热的怀中。

“你说呢?”她抬起头,迎着萧北辰复杂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又无比坚韧的弧度,“咱们能不能活着出来,取决于龙椅上的那位,还有他身边的人,还记不记得一句话——什么叫‘民心,比龙椅烫手’。”

江风呼啸而过,卷起她朴素的衣角,在迷蒙的晨雾中猎猎作响,像一面无声升起的、即将向着帝国心脏发起冲锋的战旗。

小说《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