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红楼:边关龙骑,吾为庶子正名小说的免费阅读版本在哪里可以找到?

红楼:边关龙骑,吾为庶子正名

作者:苏苏苏月

字数:288967字

2025-10-15 10:09:16 连载

简介

喜欢阅读历史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红楼:边关龙骑,吾为庶子正名》?本书以贾欢贾宝玉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苏苏苏月”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红楼:边关龙骑,吾为庶子正名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此人出身甄家,谁都看得出是来混军功的!

偏偏这庸才连混功都不会,仗着太上皇所授之权,屡屡干涉军务,妄想抢夺首功。

结果可想而知,二十万大军溃败,京城危在旦夕。

贾欢不甘地望向漠北深处,他距离鞑靼皇庭已不足百里,却不得不回防。

京城危急,母亲赵姨娘与姐姐贾探春皆在城中,他岂能坐视不顾?

“杨再兴!传令全军,丢弃所有缴获物资,火速回京!”

贾欢厉声下令。所幸麾下六千兵马皆为骑兵,尚存一线希望。

京城皇宫内。

“砰!”

太极殿中,皇帝周泰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怒不可遏。

“一群废物!整整二十万大军,竟全军覆没,他们到底是怎么打的?”

即便皇帝不谙军事,也知敌军仅有十万,即便战败,也不该败得如此惨烈。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武勋一派却神色平静,因他们早已清楚战败根源在于文官插手。

文官与武将虽多属太上皇旧部,在朝堂上仍彼此对立。

静默片刻,一人躬身出列。

“启奏陛下,此战之败,全因甄元义滥用监军职权,罪该万死!”

殿内一片死寂,众臣心知甄元义是清流一党,但如今局势危急,京城濒危,甄元义必须被舍弃,否则将牵连广泛。

发言者正是当朝右相兼御史中丞齐牧。

此刻齐牧立于文官前列,原以为柯相致仕后自己能升任左相。

不料皇后竟向皇帝举荐重新起用萧钦言!

左相之位落空,齐牧心中如何不恼?此次争取监军之职,本欲为清流积累军功,以应对萧钦言复出。

谁知甄元义如此不堪,竟导致大军惨败?

这些清流之士只会纸上谈兵,就算没有甄元义插手,此战也难以获胜。如今的大周只能被动防守,并非所有人都像贾欢那样具备主动出击的能力。

周泰皇帝淡淡扫了齐牧一眼,并未开口。他心知甄元义出自甄家,而甄太妃不仅是太上皇最宠爱的妃嫔,更是甄家的支柱。

“传朕命令,关内道各州调集府兵,与京营一同守卫京城,务必击退鞑靼!”

尽管京营由太上皇掌控,但如今敌军兵临城下,太上皇为自保也不会过多干涉。

最终朝廷达成共识:京营五万人、禁军三万人、巡防营一万人,加上皇城司各部兵马,总计十余万人。再抽调各地府兵,可集结二十万大军。据守京城抵御鞑靼应当不成问题。

考虑到辽东局势复杂,鞑靼难以久留,只要掠夺足够财物自然会退兵。

因此,虽然满朝文武内心惶恐,却并未过于忧虑。

然而这次他们显然低估了对手。

十日后,鞑靼大军抵达京城,休整一日便发动猛攻。

连续数日昼夜不停的攻城战,让守军损失惨重!

二十万鞑靼军分成四组轮番进攻,不过数日守军已折损数万之众。

朝堂震动,皇帝面色大变,城中百姓惶惶不安。

这与他们预想的完全不同!鞑靼既然已劫掠北方各州,为何不撤军反而疯狂攻打京城?

这一切都源于贾欢。他斩杀的鞑靼皇子,正是大汗最珍爱的子嗣。

盛怒之下的大汗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破京城。

京城的贾府往日的繁华已然消失,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女眷们聚集在荣禧堂,因为城中流传着京城即将陷落的传言。

已有官员建议皇帝迁都避祸!

“这该如何是好?”曾经威风凛凛的贾母,此刻也显得不知所措。

贾府的男子们呢?

贾琏、贾珍之流吓得瑟瑟发抖,躲在荣禧堂不敢现身。

贾宝玉虽然已经十几岁,却仍缩在贾母怀中,此刻才真正体会到恐惧。

要知道,比他年幼的贾欢早已立下赫赫战功。

可笑的是,贾府刻意封锁消息。王夫人利用权势禁止下人在府中谈论贾欢,女眷们的言论也被限制在府内。

除了最初传来的捷报,后续战功连贾母都无从得知,全被王夫人拦截。

贾府的男子们要么沉溺享乐,要么畏惧王夫人而不敢发声。

贾探春坐在姐妹中间,与丫鬟们蜷缩在一起,望着府外的天空暗自思忖。

“弟弟,你现在何处?”

她还记得捷报传来时的喜悦,如今弟弟能否归来?

与此同时,当京城告急、满朝商议迁都之际,贾欢已抵达渭水。

日夜兼程让大雪龙骑和背嵬军多日未眠。若是普通军队早已溃散,但这支队伍虽然疲惫,士气却依然高昂!

“再兴,还能坚持吗?”贾欢向身旁的杨再兴问道。

心系母亲和姐姐的安危,他只能全力赶路。

“将军放心,末将尚可再战!”杨再兴信心十足,尽管眉宇间难掩倦意。

贾欢点头望向远方的攻城军队。通过皇城司的情报他已掌握战局:鞑靼军分四组昼夜攻城,前线作战时后方都在休整。

这正是战机!因为没人料到贾欢能如此神速地返回京城。

“机会来了!”

贾欢眼中精光一闪,紧盯远处中军大帐内的王帐,高声呼喊。

“全军听令,随我冲杀!”

话音落下,三千大雪龙骑、三千背嵬军与燕云十八骑齐举兵器,随贾欢令下,全军突进!

贾欢领军冲锋之时,皇宫早已动荡不安。

皇帝周泰执意不迁都,誓与京城同存亡。

太上皇失却往日勇毅,畏死而屡次逼迫周泰迁都。

朝堂上争执不休,如此局面,京城防御难以久持。

“报!陛下,皇城司千户顾千帆求见!”

闻报,皇帝陡然起身,他知顾千帆久在辽东,此时归来,莫非贾欢也已返回?

皇帝将贾欢视为救星。

“速宣!”

顾千帆身着飞鱼服大步进殿,面容憔悴,似已多日未眠。

“陛下,宣威将军贾欢率六千将士疾行七日,不眠不休,已抵渭水,正猛攻鞑靼大营,欲解京城之围!”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六千人竟敢冲击十数万大军?此子不畏死乎?

周泰浑身一震,满面动容。

“贾爱卿忠心可鉴。”

皇帝急与群臣商议是否派兵支援贾欢,此亦为顾千帆此行目的。

然不出所料,满朝文武皆反对。尚有三万禁军未动,乃众臣保命之本。

若京城失守,他们便仰仗这三万禁军护驾南迁。

故无论何派,皆坚决反对。皇帝大怒,斥其为贪生惧死之辈。

朝堂争论未休,皇城司接连传来军报。

战时,皇城司可直接入内奏报。

“报!陛下,宣威将军已杀入鞑靼王帐!”

“报!陛下,攻城鞑靼军尽数回撤,正围攻宣威将军所部!”

皇帝猛然起身,对顾千帆道。

“皇城司听令,随朕登城!”

满朝大惊,欲谏阻,却被皇帝厉声打断。

“众卿皆随朕同行,退后者斩!”

举殿寂然,皇帝此次绝非虚言。

不久,在皇城司护卫下,皇帝携文武百官登临城楼。

望见城外景象,众人皆惊愕失色。

贾欢六千骑兵如利刃般撕裂鞑靼军阵。

巨大王帐前,无数鞑靼士兵拼死守护,却已岌岌可危。

“那……那小将可是朕的宣威将军?”

周泰激动地指向手持霸王破阵枪冲杀的贾欢问道。

顾千帆急忙行礼。

“正是贾欢将军!”

皇帝周泰难抑兴奋,贾欢随手一挥,霸王破阵枪便扫倒数人,宛若战神临世。

“真荣国子孙也,荣国公在世,恐亦不及!”

皇帝言毕,激动难平。贾欢如此勇武,京城有救,朕亦有救!

若能得贾欢辅佐,朝堂亦可重整乾坤!

万众瞩目之下,贾欢对杨再兴高呼。

“再兴,为本将军抵挡一炷香!”

贾欢沉声下令,若持续缠斗,这支疲惫之师必将全军覆没。

眼下唯有擒贼擒王,方是上策!

“末将得令!”

杨再兴怒吼回应。

随即,贾欢纵身跃上乌骓马,单骑突入万军之中,直取鞑靼王帐。

“拦住他!快拦住他!”

鞑靼大汗满眼惊惶,来时意气早已消散,大周何时出了这般猛将?

但贾欢如战神降世,势不可挡!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

贾欢一路冲锋陷阵,斩杀众多敌兵,眨眼间已逼近鞑靼王帐百步之内!

“起!”

贾欢一声大喝,乌骓马前蹄扬起,他顺势踏上马背。

纵马!张弓!

他抽出乌骓马侧的五石弓,此弓力道之强,更胜三国黄忠的三石弓!

五石弓多作摆设,无人能拉开,更不必说用于战场,但贾欢力能扛鼎,竟可轻松驾驭!

此时,鞑靼军与城楼上的满朝文武,尽皆寂静。

望着那跃马张弓的身影,无不为之震撼。

“嗡!”

五石弓被拉如满月,箭似闪电离弦。

“保护大王!”

鞑靼大汗的护卫高喊,纷纷以身遮挡大汗。

“噗!”

可箭矢接连贯穿三名护卫与其甲胄,竟直透鞑靼大汗身躯。

大汗低头怔视胸前伤口,轰然倒地,此战胜负已定!

鞑靼大军士气尽丧,四散溃逃,丢盔弃甲。

城楼之上,皇帝周泰怔怔望向贾欢。

“跃马弯弓,真乃朕之冠军侯!”

鞑靼兵退,皇帝周泰下令京营追击,务须趁其溃乱多留敌军,以减边关之压。

“快!随朕去见朕的冠军侯!”

周泰激动难抑,却被臣下劝阻,因下方仍有逃散的鞑靼士兵,恐有危险。

皇帝遂命皇城司迎贾欢入见,并妥善安置其麾下将士。

“贾将军,陛下召见,请随我来。”

“陛下有旨,所部将士可即日入城休整!”

顾千帆再至贾欢面前,虽满面倦容,眼中却充满激动与崇敬。

他本是进士,亦好武艺,心怀文武之志。

平生所愿,除为母亲请封诰命,便是收复辽东!

贾欢让他看见希望,因而心生敬仰。

贾欢颔首,对杨再兴吩咐:

“陛下恩典,入城之后,不得惊扰百姓!”

杨再兴抱拳领命。

贾欢随顾千帆离去,杨再兴率三千大雪龙骑与三千背嵬军悉数入城,数千兵马得允入城,足见皇帝信任之深。

此时,贾欢麾下士卒已折损近半。

然系统曾言,只需招募新兵加以操练,兵力便可复原,忠诚亦如初。

唯需投入时间与物资而已。

“全军就地歇息!”

杨再兴一声令下,众将士纷纷下马,倚靠街边沉入梦乡。

良久,百姓才敢开门,见睡满街边的宣威军,皆感惊异。

虽居皇城,兵祸少见,但如此严守军纪、不扰民居的军队,实属罕见。

兵卒皆靠墙而坐,不挡门户。

一老者激动言道:“如此王者之师,我大周多少年未见了!”

仅此一幕,足见贾欢治军之严。

同时,贾欢随顾千帆抵达皇城。

“陛下有旨!贾欢立大功,可甲胄佩剑入朝,面圣免礼!”

太监高声宣旨,贾欢闻声,止住卸甲动作,肃然向皇城拱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