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4章

巴黎,午夜。

丽兹酒店的顶层套房内,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并未完全拉拢,留出一道缝隙,将窗外塞纳河畔和埃菲尔铁塔的璀璨灯火切割成一条细长的、流光溢彩的光带,投射在房间内昂贵的波斯地毯上。空气里残留着高级香槟的微醺气息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价格不菲的雪茄烟味,那是方才结束的、与品牌方高层小型庆功宴留下的痕迹。

江宸独自一人站在落地窗前。他身上还穿着今晚出席活动时的那套Tom Ford定制西装,剪裁完美地贴合着他挺拔的身形,每一道线条都透着矜贵与疏离。领结被随意扯松,悬挂在颈间,露出线条流畅的脖颈和一小片锁骨区域的皮肤。指间夹着一支即将燃尽的烟,猩红的火点在昏暗中明明灭灭,他却许久未曾吸上一口,只是任由灰烬无声地跌落。

几个小时前,他刚刚作为该顶级奢侈珠宝品牌全球代言人,完成了新一轮广告大片的拍摄,并出席了紧接着的私人晚宴。宴会上,他是绝对的中心,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品牌总裁与他亲切交谈,称赞他是“东方的阿多尼斯”,拥有“征服世界的魅力”;顶尖时尚杂志的主编与他交换着关于艺术与美学的见解;名流贵胄们向他投来欣赏或探究的目光。他应对自如,谈吐得体,唇边始终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略显淡漠的笑容,那是他面对公众时无懈可击的面具。

成功吗?

是的,毋庸置疑。

这间套房一天的租金足以抵得上普通人一年的收入。茶几上随意放着的几个丝绒礼盒,里面是品牌方赠予的、价值数百万的珠宝,明天一早自会有助理妥善收好。他的行程表已经排到了明年年底,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巨大的声望和更巨额的财富。他是媒体的宠儿,是时尚界的缪斯,是资本追逐的保证,是无数人仰望却无法触及的神话。

然而,当喧嚣散尽,随行人员悉数退去,巨大的套房只剩下他一人时,一种难以言喻的空洞感便如同冰冷的潮水,无声地漫延上来,淹没脚踝,直至没顶。

他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片真空里。四周是触手可及的璀璨星辰,美丽,耀眼,却冰冷而死寂,无法触摸,也无法呼吸。那些赞美和追捧,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传到他耳中只剩下模糊的回响,无法在他心底激起丝毫真实的涟漪。

奖杯、代言、头条、票房……这些曾经奋力追逐并已然紧握在手的东西,如今却像是一件件华美却冰冷的战利品,陈列在他名为“人生”的博物馆里,仅供观瞻,再无温度。

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是外在的沉默——该他说话时,他依旧字字珠玑——而是内心的、一种极致的沉寂。私下里,他几乎不再与任何人进行工作之外的交流。助理和保镖对他愈发小心翼翼,他们的恭敬和谨慎,无形中又加厚了他与真实世界之间的那层隔膜。王姐依旧是他的经纪人,但他们的谈话也越来越局限于纯粹的工作对接,少了过去的随意,多了公事公办的效率。

他会莫名地感到烦躁。那种烦躁毫无来由,却像一群看不见的蚂蚁,细细密密地啃噬着他的内心,让他坐立难安。有时,他会毫无预兆地取消某个无关紧要的杂志采访或商业站台活动,赔付违约金也在所不惜,然后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里一整天,不接电话,不见任何人,只是对着墙壁发呆,或者长时间地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如玩具车般穿梭的车流。

失眠成了常态。需要借助药物才能获得几个小时的浅眠,但梦境常常光怪陆离,醒来后只觉得更加疲惫。他开始更频繁地饮酒,但酒精似乎也无法驱散那彻骨的寒意和空虚,反而有时会勾起一些他极力想要压制的、模糊的片段和情绪。

他走到茶几旁,将烟蒂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目光扫过那些华美的珠宝,它们在手边台灯的光线下折射出冰冷炫目的光芒。他的视线没有停留,反而落在了被珠宝盒半遮住的、他自己的私人手机上。

这部手机与他用于工作的那部分离,里面几乎没有几个联系人。

鬼使神差地,他拿起手机,解锁。指尖在屏幕上悬停了片刻,然后点开了一个需要输入双重密码才能进入的、隐藏极深的私密相册。

相册里没有露脸的照片,没有亲密的合影,更没有任何能引人遐想的内容。只有一些极其日常甚至模糊的碎片:

一张是某个影视基地黄昏时分的天空,染着绮丽的晚霞,角落无意中拍到了一角熟悉的脚手架。

另一张是某个酒店房间的落地窗,窗外是熟悉的城市夜景(与此刻窗外的巴黎截然不同),玻璃上模糊地映出室内温暖的灯光和……一小片白色的衣角。

还有一张,是对焦有些失真的、写着一行瘦金体字迹的便签纸特写。字迹略显稚嫩,却一笔一划写得极其认真用力:「江老师,加油!——苏」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却透着傻气的小太阳。

最新的一张,似乎是偷拍的角度,画面有些晃动和模糊。是在一个昏暗的、像是后台通道的地方,一个穿着廉价戏服、戴着半截面具的清瘦侧影,正低头整理着腰间的佩剑道具,脖颈弯出一个脆弱又专注的弧度。照片右下角显示的时间,是不久前。

他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这些照片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手机屏幕。眼神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连他自己都无法精准解读的情绪。那里面似乎有一闪而过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被压抑的痛楚和……迷茫。

他记得收到那张便签纸时,他表面不动声色,甚至觉得有些幼稚可笑,但转头却鬼使神差地没有扔掉,反而拍了下来。他也记得不久前,助理小陈神色惶恐又带着一丝邀功般地,将那张后台偷拍照发给他时,他第一反应是震怒,厉声质问小陈是谁让他去的、还有谁知道。但在呵斥之后,他却并没有下令删除。

为什么?

他问过自己无数次。

是愧疚吗?因为那份仓促的、甚至没有给他解释机会的切割?

是不甘吗?不甘于自己可能被蒙蔽、被利用,以至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还是……别的什么?

每当思绪触及那个可能的“别的什么”,他就会像被烫到一样,猛地掐断念头,用更强的冷漠和愤怒来武装自己。

他烦躁地关掉相册,将手机重重扔回茶几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在过分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仿佛那样就能将那些不该存在的情绪也一并丢弃。

他需要做点什么来填补这该死的空虚和烦躁。

他拿起另一部工作手机,开始翻阅王姐发来的下一季度项目计划书。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数字,在他眼前掠过,却无法真正进入大脑。

他的手指停在某一页。那是一个国际名导筹备多年的冲奖文艺片,双男主设定,剧本极其出色,角色复杂而有深度,对他转型和巩固地位极有好处。但王姐在旁边用红字标注:「导演属意另一男主:苏言(争议大,需评估风险)」。

苏言。

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入他紧绷的神经。

他的眉头瞬间锁紧,几乎要立刻将这份计划书甩到一边。风险评估?这还用评估吗?一个身上背着那种污点、几乎已经被市场半抛弃的艺人,和他捆绑?简直是笑话!王姐怎么会把这种明显不合格的方案递到他面前?

但……就在他准备划掉的瞬间,手指却僵住了。

那个模糊的、戴着面具的侧影;那份晦涩却充满力量的实验话剧宣传册上,演员表里那个不起眼的名字下极短的剧评:「某配角表现惊人,赋予角色超出剧本的破碎感」;甚至是很久以前,在那个悬崖边,那个毫不犹豫扑过来、用尽全力想拉住他的单薄身影……

一种极其矛盾的情绪在他胸腔里冲撞。理智和骄傲告诉他必须彻底规避风险,但某种更深层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好奇与探究欲,却像藤蔓一样悄然滋生。

他最终没有立刻否决。而是烦躁地将那份计划书翻了过去,仿佛眼不见为净。但他知道,那个名字,连同那个项目,已经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底激起了无法平息的涟漪。

他走到酒柜旁,倒了一杯烈酒,没有加冰,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一路向下,却依然无法驱散那从骨髓里透出来的寒意和……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名为“后悔”的刺痒感。

他出席慈善晚宴,一掷千金,捐款数额惊人,被媒体誉为“最具社会责任感艺人”。但在支票签下的瞬间,他的眼神是空的。那些数字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冰冷的符号,无法带来任何实质的慰藉,反而更像是一种徒劳的、试图填补内心巨大黑洞的苍白努力。

他站在云端,受万人敬仰,却仿佛被困在一个用黄金、水晶和虚无赞誉打造的华丽笼子里。光环越耀眼,越衬得他内心的孤寂冰冷彻骨。那些将他推向神坛的力量,也成了将他与真实的人间烟火彻底隔绝开来的、最坚固也最冰冷的墙壁。

真空之下,并非无物。

那未被察觉的、悄然滋长的暗流,正在无声地积聚力量,等待着冲破壁垒的那一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