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瞩目的历史脑洞小说,炎夏狂帝,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七彩青龙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脑洞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炎夏狂帝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辞别云州,郎岱(赵炎)一行在王侍郎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官道。五十名精锐云州卫在秦锋的率领下,扮作寻常护卫,一路护卫周全,纪律严明,令王侍郎带来的禁卫都暗自侧目。苏青瑶则一路默默观察沿途风土人情,记录关隘险要,为将来筹谋。
半月后,巍峨的琅岚皇城终于映入眼帘。高耸的城墙,如织的人流,繁华的街市,无不彰显着帝都的气象。然而,郎岱感受到的并非荣耀归来的激动,而是一种踏入龙潭虎穴的凝重。他深知,这金碧辉煌的城池,每一寸土地下都可能暗藏杀机。
按照规制,郎岱先至宫门外递牌请见,等候父皇召见。然而,传来的口谕却是:“陛下偶感微恙,三皇子旅途劳顿,且先至旧日府邸安歇,明日大朝再见。” 语气平淡,透着疏离。郎岱心中明了,这既是皇帝对他这个“不安分”儿子的某种不满,也是太子或二皇子从中作梗的结果。
所谓的“旧日府邸”,位于京城西侧,靠近贫民区,院落狭小,陈设简陋,显然久未修缮,与太子东宫和二皇子的豪华府邸天差地别。秦锋见状,面露愤慨,苏青瑶亦蹙起秀眉。郎岱却淡然一笑:“无妨,能遮风避雨即可。此地僻静,反倒利于我们行事。”他立刻吩咐秦锋安排警戒,苏青瑶整顿内务。
安顿未久,府门外便接连有拜帖送至。有太子府属官送来“接风”请柬,邀他今晚赴东宫夜宴;亦有二皇子府上的管事,送来一些看似寻常的“土仪”,言语间却暗示“殿下在京,若有难处,可寻二皇子相助”。两方势力,几乎是同时伸出了触角,试探与拉拢之意昭然若揭。
“殿下,这分明是场鸿门宴!”秦锋看着太子的请柬,眉头紧锁,“太子与殿下素来不睦,此番宴请,必定不怀好意!”
苏青瑶沉吟道:“二皇子此举,亦非真心结盟,不过是想坐山观虎斗,或引殿下与太子相争,他好渔翁得利。京城局势,比我们预想的更为复杂。”
郎岱把玩着那张精美的请柬,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鸿门宴?那也要看设宴之人,有没有当年楚霸王的魄力,而我,又是不是那束手就擒的刘邦!既然他们出招了,我们岂有不接之理?”他看向苏青瑶,“青瑶,你与我同去。秦锋,府邸安全交给你,若有异动,按计划行事。”
“末将(青瑶)明白!”两人齐声应道。
夜幕降临,东宫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郎岱仅带苏青瑶及两名贴身护卫,从容步入宴会大厅。只见太子赵瑾端坐主位,面色略显苍白,眼神阴鸷,身旁坐着雍容华贵、眉宇间带着刻薄的太子妃崔氏(出自顶级士族崔家)。两侧席位上,多是太子一党的官员和士族子弟,见到郎岱进来,目光中充满了审视、轻蔑与毫不掩饰的敌意。
“三弟来了!快请入座!”太子赵瑾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抬手示意郎岱坐在下首一个并不显眼的位置,“三弟远在云州那等……嗯,艰苦之地,辛苦了。今日为兄特设此宴,为三弟接风洗尘。”他话语中的轻视,不言而喻。
“有劳太子殿下挂念。”郎岱神色平静,拱手一礼,坦然落座。苏青瑶作为书记,静立其身后,低眉顺目,却将场上众人的神态尽收眼底。
宴会伊始,无非是些虚伪的客套和歌舞表演。酒过三巡,太子党的一名官员,姓孙,乃是御史台的一名言官,率先发难。他举杯笑道:“久闻三殿下在云州,不拘一格,重用匠人、流民,甚至……女子为幕僚,行事颇为新颖,不知云州如今治理得如何啊?”他特意在“女子为幕僚”上加重了语气,引得席间一阵窃笑,目光不怀好意地扫过苏青瑶。
苏青瑶面色不变,郎岱却放下酒杯,目光淡然地看向孙御史:“孙大人此言差矣。治国安邦,首重人才,何分男女、出身?云州昔日民生凋敝,盗匪横行,本王因地制宜,招募流民垦荒,任用工匠改良农具,苏先生更是精通民政,助本王安抚流离,整顿吏治。如今云州仓廪渐实,百姓安居,此乃实事,岂是拘泥于虚名者可解?”他语气平和,却字字铿锵,将对方的刁难化为对自己政绩的宣扬。
孙御史被噎得脸色一阵青白,强辩道:“殿下巧言令色!然则,重用卑贱之徒,恐有损皇室威严,混淆尊卑纲常!”
郎岱冷笑一声:“纲常?若纲常便是让百姓饿死,让土地荒芜,那这纲常,不要也罢!本王只知,能让云州百姓吃饱穿暖,便是最大的纲常!”他话语中的离经叛道,让满场士族官员为之色变。
太子赵瑾见属下吃瘪,脸色一沉,正要开口,坐在他下首的一名身着华服、面容倨傲的年轻公子(崔氏子弟)却抢先笑道:“三殿下在云州自是威风。不过,听闻殿下喜好工匠奇技,甚至弄出什么‘净衣膏’之物,与商贾为伍,岂不有失身份?我辈读书人,当以圣贤之道治天下,岂能沉溺于末流小道?”他这是直接攻击郎岱的“科技兴邦”理念。
叮!【遭遇士族集团理念攻击!对方以“重农抑商”、“重道轻器”传统观念发难!】
【需捍卫“技术实用主义”与“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
郎岱不怒反笑,看向那崔公子:“崔公子可知,你身上所穿丝绸,所饮美酒,所居华屋,哪一样不是出自工匠之手?圣贤之道,若不能落地,让民众受益,与空中楼阁何异?云州所行,不过是让‘道’依托于‘器’,惠及于民。若崔公子认为让百姓穿干净衣服、用便利农具是‘小道’,那本王倒要请教,何为‘大道’?是空谈仁义,坐视民瘼吗?”他言辞犀利,直指士族空谈误国的要害。
那崔公子被问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太子赵瑾见状,终于忍不住,阴恻恻地开口道:“三弟好口才!不过,云州之事,朝廷自有公论。倒是三弟此番入京,身边护卫甚是精悍,不知……意欲何为啊?”他终于图穷匕见,暗示郎岱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此言一出,满场皆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郎岱身上,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这是一记极其阴险的重击!
郎岱心知关键时刻到来,他缓缓起身,目光坦然迎向太子,声音清晰而坚定:“太子殿下何出此言?云州卫乃为保境安民所设,皆为忠勇之士。本王奉诏入京,带些许护卫,一为路途安全,二为遵循规制,何来他意?莫非太子认为,父皇下诏召见,本王应孤身入京,以示……毫无防范之心吗?”他巧妙地将问题引回皇帝诏书和自身安全,反而暗示太子的问题居心叵测。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继续道:“至于意欲何为?本王心意,天地可鉴!唯愿效仿古之贤王,上辅父皇,安定社稷;下恤黎民,福泽苍生!若有人以此妄加揣测,构陷忠良,其心可诛!”最后四字,他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凛然之气,竟让在场不少官员心生寒意。
太子赵瑾被郎岱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他没想到这个昔日懦弱的弟弟,如今竟如此难缠!宴会上顿时陷入一种尴尬的寂静。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哈哈哈哈哈!好一个‘上辅父皇,下恤黎民’!三弟此言,深得我心!”只见二皇子赵策,一身戎装,龙行虎步地走入殿中,他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眼神锐利如鹰,身后跟着几名气息剽悍的将领。他的到来,瞬间打破了殿内凝滞的气氛。
赵策先是随意地对太子拱了拱手:“皇兄设宴,怎不叫上臣弟?也好一同为三弟接风啊!”不等太子回答,他便大步走到郎岱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小,带有试探之意),“三弟!多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在云州干得漂亮!尤其是收拾周礼那老狗,大快人心!像这等蛀虫,就该狠狠整治!”他看似粗豪,话语却直接将郎岱扳倒周礼的行为定性为“整治蛀虫”,站在了道义制高点,既拉了郎岱一把,又暗暗打了太子的脸(周礼是太子党)。
太子脸色更加难看,却又不好发作。郎岱心中明了,这位二哥是来搅局,也是来示好的,但更多的是为了他自己。他不动声色地卸开赵策的手劲,淡然道:“二皇兄过奖,分内之事而已。”
经此一闹,太子的发难彻底被化解,宴会的气氛也变得诡异起来。太子党偃旗息鼓,二皇子党活跃起来,纷纷向郎岱敬酒,言语间多有拉拢之意。郎岱从容应对,既不拒绝,也不深交,始终保持着一份令人捉摸不透的冷静。
宴会最终在不尴不尬的气氛中结束。回府的马车上,苏青瑶轻声道:“殿下,今日虽险,却也让京城各方见识了殿下的锋芒。太子阴狠,二皇子枭雄,殿下日后须得万分小心。”
郎岱望着窗外京城的璀璨灯火,目光深邃:“这才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明日大朝会。不过……”他嘴角微扬,“经此一夜,他们至少明白了一点,我赵炎,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叮!【成功应对首次宫廷冲突,展现智慧、气度与实力!】
【太子党忌惮度提升,二皇子党拉拢意图明显。】
【在京官员中对宿主产生好奇与观望者增加。】
【获得成就:“初入虎穴”!成就点+40!】
【当前成就点: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