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仕途青云志》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都市日常小说,作者“青屿甜野”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李清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184149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仕途青云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清晨五点,天还未亮,阜县政府大院已经灯火通明。李清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渐渐苏醒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今天是省委书记视察的日子,也是对他三年来工作的全面检验。
“县长,各点位已经准备就绪。”赵建国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疲惫但兴奋的神情,”按照您的要求,所有点都保持原貌,不做特殊布置。”
李清点点头:”群众安排得怎么样?” “都交代过了,不组织、不排练,让领导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赵建国犹豫了一下,”不过…我听说市里有些人暗中安排了’特殊群众’,准备在视察时提一些尖锐问题。”
李清微微一笑:”让他们提。群众有诉求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正确对待。”
七点整,视察车队准时从省城出发。根据安排,第一站是开发区配套学校建设工地。这是上次视察时省委书记亲自关心的项目,如今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八点三十分,车队驶入开发区。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省委书记李国栋下车后的第一句话是:”先不去工地,去附近村里看看。”
这个临时变动打乱了所有安排。随行的市县领导都面露难色,但李国栋已经迈步向附近的村庄走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由于开发区建设,大部分土地被征用。村民们看到这么多领导过来,都围了上来。
“老乡,生活怎么样?征地补偿都到位了吗?”李国栋直接问一个老农。
老农激动地说:”书记,托您的福,补偿款都拿到了!李县长还帮我们办了社保,现在每月能领一千多块钱呢!”
“还有没有什么困难?” “就是…就是找工作难。我们这些老农民,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开发区企业都不要。”
李国栋转身问李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李清回答:”我们已经开展了三期技能培训,培训了600多人。但确实存在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下一步准备实行’订单式培训’,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
“好!这个思路好!”李国栋点头称赞。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妇女突然挤上前来:”书记,我要反映问题!我家征地补偿款被村干部克扣了!”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随行人员想阻拦,但被李国栋制止了:”让群众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反映。”
妇女详细说明了情况。李清当场调来相关资料,发现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是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截留了补偿款。
“这个问题必须严肃处理!”李国栋严厉地说,”李清同志,你打算怎么解决?”
李清立即回应:”第一,立即退还克扣款项;第二,对涉事干部立案调查;第三,全面排查类似问题,坚决杜绝此类现象。”
“好!就要有这样的决心!”李国栋满意地点头。
这个插曲让随行人员都捏了一把汗,但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大家看到领导是真心来解决问题的,纷纷畅所欲言,反映了许多实际困难。
离开村庄时,李国栋对李清说:”你很务实,不回避问题,这很好。”
下一站是开发区配套学校建设工地。工地上彩旗招展,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
“进度怎么样?”李国栋问项目负责人。 “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保证九月份开学前交付使用。” “质量要把关,绝不能出问题。” “您放心,我们实行终身责任制,每个环节都有记录。”
李国栋突然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公开了吗?” 李清回答:”全部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这是我们的’阳光政务’平台,所有项目资金都可以实时查询。”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查询系统。李国栋仔细查看后,满意地说:”很好!就应该这样公开透明!”
就在这时,几个家长代表送来一面锦旗:”感谢领导关心,孩子们终于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了!”
这个场面让所有人为之动容。李国栋握着家长的手说:”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再困难也要把学校办好。”
离开开发区,车队驶向老工业区。这里的变化更加明显:破旧的厂房被修葺一新,新建的培训中心里,下岗工人正在学习新技能。
在一个数控机床培训班上,李国栋与学员亲切交谈:”学习难不难?以后好找工作吗?”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激动地说:”书记,我原来在纺织厂干了三十年,下岗后以为这辈子完了。没想到政府免费培训,还帮忙联系工作,我现在一个月能挣四千多块呢!”
“好!好!”李国栋连声称赞,”就是要这样,让每个劳动者都有尊严地工作。”
中午简单的工作餐后,李国栋提出要去看看上次视察过的困难群众。
在城关镇那个下岗职工家属院,变化让人欣喜:房屋进行了修缮,安装了暖气,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
那个曾经流泪反映孩子上学问题的女主人,如今脸上洋溢着笑容:”书记,托您的福,孩子转到好学校了,我还参加了社区的编织班,每月能挣两千多块钱呢!”
李国栋欣慰地说:”看到你们生活改善,我就放心了。”
下午的视察更加深入。李国栋随机走访了几户农家,查看了农田水利设施;突然走进一个派出所,检查基层警务工作;甚至临时决定去县医院,了解医改情况。
每个点都看到了真实情况,每个点都发现了问题,但也看到了改进的努力。
傍晚时分,视察结束。在总结会上,李国栋做了重要讲话:”这次来阜县,看到了很大变化,也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特别是李清同志,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改革创新,这种精神值得肯定。”
但他话锋一转:”同时也看到很多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欠账,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会议结束后,李国栋特意留下李清:”李清同志,你的工作我很满意。但要记住:越是取得成绩,越要保持清醒;越是得到肯定,越要谦虚谨慎。”
“请书记放心,我一定牢记教诲。”李清郑重承诺。
送走省委书记,夜色已经降临。县政府会议室里,干部们都在等待最后的总结。
李清看着一张张疲惫但兴奋的脸,深情地说:”这些天大家辛苦了。视察结束了,但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省委书记肯定了我们,也指出了不足。接下来,我们要把肯定当动力,把不足当方向,把阜县建设得更好!”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化为了前进的动力。
夜深人静,李清独自走在县城的街道上。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这座小城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他知道,今天的视察只是一个逗号,而不是句号。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但他坚信,只要心里装着百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手机响起,是母亲发来的短信:”清儿,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为你骄傲。但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看着母亲的叮嘱,李清的眼眶湿润了。这些年来,他欠家人太多太多。
但他无怨无悔。因为这就是他的选择,这就是他的使命。
远方的工地上,塔吊的灯光如星辰般闪烁。那是希望的灯光,是未来的灯光。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