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不太正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喜欢针尾鸭的陈雪”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凌小凡苏婉晴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1章,热爱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主要讲述了:第十五章:无线电波里的危机蜂蜜带来的短暂鼓舞很快被更严峻的现实冲淡。食物存量依旧岌岌可危,伤员的情况在缺医少药和寒冷的环境下难以好转。山洞里的气氛重新变得沉重。第二天上午,外出侦查的战士带回来一个令人…
《我的抗战不太正经》精彩章节试读
第十五章:无线电波里的危机
蜂蜜带来的短暂鼓舞很快被更严峻的现实冲淡。食物存量依旧岌岌可危,伤员的情况在缺医少药和寒冷的环境下难以好转。山洞里的气氛重新变得沉重。
第二天上午,外出侦查的战士带回来一个令人稍安的消息:大规模的鬼子部队似乎已经越过这片区域,继续向深山推进了,但仍有小股部队和伪军在附近山林间反复搜索,显然不肯放弃。
这意味着他们暂时安全,但也被困在了这个山洞附近,不敢轻易大规模活动。
李排长和老张愁眉不展,蹲在洞口低声商量着对策。
“粮食撑不了两天了。”老张叹气道,“伤员也需要更好的药。”
“妈的,跟外面完全断了联系!”李排长烦躁地捶了一下地面,“不知道区委那边情况怎么样,黑风峪到底顶没顶住!也不知道鬼子下一步动向!”
信息闭塞带来的无力感折磨着每一个人。
就在这时,一个负责看守从鬼子检查站缴获那批物资的战士忽然跑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排长!张干事!那个……那个从鬼子军官身上搜出来的铁盒子!刚才……刚才它突然响了!滋滋啦啦的,还有鬼子说话的声音!”
“什么?!”李排长和老张猛地站起来。
那铁盒子!凌小凡心里也是一惊,难道是……电台?
几人立刻跑到堆放物资的角落,只见那个之前被凌小凡判断为“测电的”铁盒子(实际上是一部便携式军用电台)的指示灯竟然真的在闪烁,耳机里传出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静电噪音的日语通话声!
“真是电台!”老张又惊又喜,“鬼子留下的?还能用?”
“好像……是鬼子在互相呼叫……”那战士紧张地说,“听不懂说啥,但好像很急的样子!”
李排长的目光瞬间锁定凌小凡,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凌小凡!快!听听!鬼子在说什么?!”
凌小凡头皮发麻。听实时日语电台?这难度比看图纸高了无数倍!他连蒙带猜看静态文字都费劲,更别说听懂快速、嘈杂的无线电通话了!
但他没法拒绝。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他硬着头皮接过耳机戴在头上。
耳机里传来叽里呱啦的日语,语速很快,信号时好时坏,噪音很大。凌小凡集中全部精神,努力捕捉着任何一个熟悉的词汇。
“……黑风峪……確保……”(确保?)
“……損害……甚大……”(损失惨重?)
“……八路……残存兵力……掃蕩……”(扫荡残余八路军?)
“……地点……变更……XX峠……”(地点变更?XX隘口?)
“……時間……繰り上げ……”(时间提前?)
他断断续续地捕捉到一些关键词,心脏越跳越快。这些碎片信息组合起来,似乎描绘出一幅可怕的图景:黑风峪的战斗可能异常惨烈,鬼子虽然付出了代价但似乎达成了目标,现在正在调整部署,准备提前对八路军残余力量进行清剿!而且地点似乎变更了!
“……第X小队……XX渓谷……索敵……報告……”(第X小队,XX溪谷,搜索,报告?)
突然,一个清晰的地名和指令传入耳中!凌小凡一个激灵!
他猛地摘下耳机,脸色发白,声音因为紧张而结巴:“排…排长!鬼子……鬼子好像在调动!他们……他们提到了黑风峪损失很大……但还在扫荡……时间好像提前了!地点……地点好像改到了……改到了什么XX隘口?还有……刚才好像有鬼子小队在报告,说在……在什么XX溪谷搜索?!”
他说的颠三倒四,极其不准确,很多是他连猜带蒙的。
但“时间提前”、“地点变更”、“XX溪谷搜索”这几个关键词,让李排长和老张的脸色瞬间剧变!
“XX溪谷?!”老张失声叫道,“那离咱们这不到十里地!鬼子搜索队摸过来了?!”
“妈的!”李排长额头上青筋暴起,“电台!这电台能呼叫他吗?能不能假装鬼子回应,套点话或者迷惑他们?”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凌小凡和那部电台上。
凌小凡看着电台面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日文旋钮和开关,头皮都快炸了。让他操作电台进行欺骗通话?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我不会啊!”凌小凡都快哭出来了,“这上面字我都认不全,哪个是开关,哪个是调频率,哪个是说话按钮我都不知道!乱按可能会被鬼子听出来!”
这不是谦虚,这是事实。他那点水平,玩玩猜谜游戏还行,真上手操作专业设备,立刻抓瞎。
李排长也知道这要求太难为人了,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旁听的苏晚晴突然开口了,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异常的冷静:“试试接收频率。刚才他们通话的频率,能不能固定住?如果能一直听到他们的调动信息,哪怕不全,也是宝贵的情报!”
她的思路清晰而实用。无法发送,那就专注接收!
凌小凡眼睛一亮!对啊!听不懂全部,但只要能监听到,总能抓到一些关键信息!
他再次看向电台面板,努力回忆着之前看万用表说明书时对频率旋钮的印象,又结合面板上的刻度标识,小心翼翼地尝试调整那个可能是频率选择的旋钮。
他笨拙地转动着,耳机里的噪音和通话声断断续续,时强时弱。他努力寻找着刚才听到通话的那个清晰点。
王铁锤师傅不知何时也蹲了过来,他虽然不懂电子,但对手动器械有着惊人的直觉。他看着凌小凡的动作,偶尔伸手指点一下:“这个旋钮,慢慢转……停!刚才那个声儿好像大点……”
两人一个靠半吊子理论,一个靠老练经验,居然慢慢地将接收频率大致稳定在了鬼子使用的频道附近!
虽然信号依旧不稳定,噪音很大,但确实能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日语通话了!
“听到了!又有了!”凌小凡紧张地汇报着捕捉到的碎片信息,“好像……又是那个搜索小队……他们在报告进度……说没发现……要求指示……”
“另一个声音……像是上级……命令他们……向……向南继续搜索……等等……又提到一个地名……好像是……野狼峪?”
凌小凡一边听,一边急促地翻译着自己能猜到的词句。
李排长和老张立刻趴在地图上,根据凌小凡提供的零碎信息,艰难地判断着鬼子搜索队的可能位置和动向。
“野狼峪……在南边!离我们这更远了!”老张稍微松了口气,但脸色依旧凝重,“但他们还在搜!范围很大!”
通过这断断续续、半猜半蒙的监听,他们终于对洞外敌人的活动有了一丝模糊却至关重要的了解!
这部意外开启的电台,成了他们在黑暗中的一双模糊的眼睛。
凌小凡戴着耳机,全神贯注,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他从未感觉自己的破日语如此重要过。每一个捕捉到的词,都可能关系到洞内几十人的生死。
苏晚晴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凌小凡专注而紧张的侧脸,看着他和王师傅笨拙却有效的配合,眼神深邃。
这个看起来总是慌里慌张、满嘴怪话的学生娃,似乎总能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用他最奇怪的方式,发挥出关键的作用。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无声地穿梭,带来危险的气息,也带来了一线生机。
山洞内的危机,因为这部缴获的电台和凌小凡那半吊子的“听力”,似乎看到了一丝被化解的曙光,但更大的不确定性,也随着电波悄然降临。
小说《我的抗战不太正经》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