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小说推荐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我在异界引导第四天灾》?作者“应该好吃吧”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林华形象。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加入书架吧!
我在异界引导第四天灾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意识被轻柔地推回熟悉的现实,仿佛从一场深度潜水中浮出水面。
张涛(涛哥无敌)猛地从宿舍床上坐起,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和身体,确认一切都完好无损。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入,远处传来隐约的车流声,提醒着他已回到原本的世界。
然而,一种奇异的感受萦绕着他。经历了异世界长达十二小时的“冒险”——砍树、平地、与人机搏斗、甚至被NPC“教育”——他非但没有感到丝毫疲惫,反而觉得精神格外充沛,头脑清晰,感官似乎也比平时更加敏锐。
“这……怎么回事?玩通宵游戏不该是头昏脑胀吗?”他喃喃自语,这种违反常识的体验让他对那款“游戏”更加好奇和着迷。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玩家不在少数。
他们回归现实后的第一反应,并非抱怨疲惫,而是惊叹于这种反常的精力充沛感,仿佛那十二小时的异世界经历不仅没有消耗心神,反而像是一次高质量的精神按摩或深度睡眠。
这种难以言喻的奇妙体验,混合着对“艾瑟尔世界”超强拟真度的震撼、对惊险遭遇的后怕。
以及对未来冒险的强烈期待,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分享欲,驱使着他们迫不及待地登录各种网络平台,想要倾诉和寻找同好。
ID名为【砍王】的精神小伙李昊,在现实中是个理发店学徒,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游戏直播和玩各种手游。
意识回归后,他一个鲤鱼打挺从租住的单间小床上跳起来,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混合着兴奋和难以置信。
“我靠!靠靠靠!这游戏真他妈神了!”他嘴里碎碎念着,手指却飞快地打开了国内最大的游戏论坛“艾泽拉斯国家地理论坛”。
并迅速在手机上新注册了一个小号,然后开始噼里啪啦地打字,标题取得极其吸引眼球:
【【惊爆】全网首测!《艾瑟尔:无限世界》——这TM才是真正的100%虚拟现实!老子吹爆!】
“兄弟们 姐妹们,老铁们!楼主刚从一个划时代的虚拟现实游戏里出来,整个人都麻了。
不是那种戴个VR眼镜晃来晃去的玩意儿,是真正的意识沉浸!百分百拟真!
痛觉、嗅觉、味觉、触觉,全都有!楼主在里面砍树手震得发麻,被怪打了疼得嗷嗷叫,舔了一口泥巴那味儿现在还记得。
这游戏牛逼在哪?第一,真实感爆炸,里面的树木、石头、泥土,跟真的一模一样,还能研究地质(虽然楼主不懂)。
第二,NPC智能度逆天,有三个功能NPC,一个黑市老板死要钱但货好像很牛,一个战斗导师冷酷得一比,一个医疗小姐姐温柔但拒人千里,跟他们聊天完全感觉不出是程序。
第三,玩法自由度高到离谱,楼主没怎么好好做任务,跑去爬树掏鸟蛋,居然还给了额外奖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楼主玩完十二小时,出来一点不累,反而精神得一逼,这是什么黑科技?有懂的老哥吗?
缺点也有:开局有点难,怪物(哥布林)挺凶残(听说有个老哥遭重了),赚积分不容易。
但瑕不掩瑜!这绝对是游戏史上的革命,不吹不黑,楼主已经等不及下次登录了,官方好像有个网站,大家自己搜‘艾瑟尔无限世界’去看!
(匿了匿了,怕被当成托。)”
李昊的帖子语言粗俗但充满激情,瞬间吸引了大批夜猫子玩家的围观和回复。
“真的假的?100%拟真?楼主不是嗑药了吧?”
“意识沉浸?现在技术能做到这步了?”
“同感!我也收到了头盔,刚出来,精神真的好得出奇!”
“掏鸟蛋给奖励?这经济系统我爱了!”
“求官网地址!”
ID【地质学家】王磊,现实中是一位正在攻读地质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平日里埋首于岩石样本和数据论文中的他,此刻正坐在书桌前,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极度的兴奋和震撼。
他没有立刻发帖,而是先快速在自己的研究笔记软件上记录下了关键信息:“异界岩石样本初步观察。
深蓝色,隐晶质结构,比重疑似大于常见花岗岩,表面有微弱能量感应(疑似,需进一步验证)。
土壤成分分析:腐殖质含量高,含未知微生物及微量金属元素……空气成分与地球有细微差异……”
记录完毕,他才深吸一口气,登录了一个相对小众的“极客与未来科技”论坛,发了一个标题严谨但内容惊世骇俗的帖子:
【学术探讨:关于《艾瑟尔:无限世界》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对感官与认知影响的初步体验报告】
“本人为地质学在读博士,于今日体验了名为《艾瑟尔:无限世界》的完全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
在此仅从技术角度和个人感官体验出发,非正式报告,供交流探讨。
感官模拟技术:该技术远超当前世面所有VR/AR设备。
其提供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反馈,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本人亲自尝试了土壤取样和初步‘品尝’(请勿模仿),其细节还原度令人震惊,甚至能模拟出不同矿物可能带来的细微味觉差异(这需要极其庞大的数据库和先进的模拟算法)。
物理引擎与环境构建:游戏内环境并非简单贴图,而是拥有完整物理逻辑的互动世界。
岩石的硬度、纹理,树木的韧性,都符合其表现出的材质特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发现了一种未知的蓝色结晶矿石,其物理特性(根据敲击回声、重量感初步判断)与现实世界中任何已知矿物均不相同。
暗示其背后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极其复杂的物质生成规则或数据库。
认知影响:最令人费解的现象在于,经历长达12小时的超高强度感官刺激后,退出游戏时,本人并未感到预期中的精神倦怠。
反而呈现出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清晰的状态。
这种现象目前无法用现有神经科学或心理学理论完美解释,推测可能与设备采用的‘意识映射’技术对大脑特定区域的激活或调节有关。
意义:如果该技术属实且可推广,其意义将极其重大,不仅限于娱乐领域,更可能对远程作业、科学模拟实验、甚至心理治疗等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
由于体验时间较短,且游戏内大部分机制尚不明确,本报告仅为初步观察。
强烈建议对该技术感兴趣的同仁保持关注,并敦促相关机构尽快对该技术的安全性及原理进行深入评估。
附:本人提及的未知矿石草图(根据记忆绘制)及游戏内环境感官记录片段(非视频,为文字描述)。”
王磊的帖子虽然学术性强,但在硬核科技爱好者圈子里引发了更剧烈的震动。
许多人开始认真讨论这种技术的可能性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并非所有玩家都选择了立刻上网分享。ID【老中医】在现实中是一位名叫赵建国的中年男性,经营着一家社区中医推拿馆。
他缓缓摘下头盔,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回味无穷的表情。
他没有发帖,而是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枸杞茶,对一旁好奇望来的妻子感叹道:“老婆子,我算是见识到了……现在的科技,真是不得了。”
“咋了?玩个游戏还玩出感慨了?”妻子笑道。
“不一样,完全不一样。”赵建国摇摇头,眼神中带着惊奇。
“那感觉,太真了。我在里面给人……呃,给‘玩家’号脉,那脉搏的模拟,气血运行的微弱感觉,几乎和真人无异!还有那些草药,虽然不认识,但那股子药味儿,透着一股子灵性……就是最后那NPC大夫,水平好像很高,但说话太直接,有点伤自尊。”他想起被格雷斯委婉拒绝的情景,不由失笑。
他感触最深的,是那种极度真实却又绝对安全的体验。
“在里面,再怎么折腾,也知道死不了。但这种知道,又不会削弱那种真实的紧张感和成就感。啧,这设计,绝了。”
他决定,下次进去,要多研究研究那里的“人体”和“药材”,说不定对现实里的推拿手法还能有点启发。
ID【机械师】在现实中是一位资深的汽车维修工,名叫刘强。
他摘下头盔,看着自己布满老茧和油污的双手,再回想在游戏里试图研究那世界“机械”结构(虽然只找到些破烂零件)的感觉,咧开嘴笑了。
“牛逼!真他妈牛逼!”他对着空荡荡的维修车间喊了一嗓子。
他最欣赏的是那种“自己动手”的可能性。
虽然开局只是砍树平地,但他已经琢磨着,下次是不是能试试用那里的材料搓点啥东西出来。
这种强烈的实践感和探索欲,是他在日常重复维修工作中很少能体验到的。
而那位ID【风流倜傥小白龙】的富二代玩家,此刻正呆坐在自己豪华公寓的真皮沙发上,脸色依旧有些发白。
即使他父亲是首富身份也似乎也没能完全缓冲那段时间的精神冲击。
他没有发帖,甚至暂时不想跟任何人说话。
那种极度真实的恐惧和无力感,与他习惯的、用金钱可以摆平一切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
他需要时间消化,但同时,一种畸形的、想要“回去报仇”的念头,也在心底悄然滋生。
网络上,关于《艾瑟尔:无限世界》的帖子开始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各个游戏论坛、科技板块甚至社交媒体上涌现。
虽然总量还不算巨大,但每一个帖子的内容都过于惊世骇俗,描述的经历高度一致却又充满个人化的惊奇发现,使得它们的可信度和传播性远超普通的水军帖。
“100%拟真”、“意识沉浸”、“精神反哺”、“智能NPC”、“自由探索”……这些关键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好奇和怀疑的目光,导向那个悄然上线、风格简洁神秘的官方网站。
一场席卷全球游戏圈乃至科技界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而风暴的中心,林华,对此还一无所知,他正忙着清点玩家们“下线”后留下的“遗产”,并规划着基地的下一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