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男女主角是张炁的连载传统玄幻小说《我在异世开创仙道》是由作者“榴莲炼丹术”创作编写,喜欢看传统玄幻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49612字。
我在异世开创仙道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接下来的几天,聚落仿佛注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的新活力。
张炁没有急于将《基础引炁诀》大规模传授。他深知“道不轻传”的道理,尤其是在这个一切都需要摸索验证的初创阶段。任何冒进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藤”身上。这个年轻女子心思单纯,对植物能量敏感,且对他建立了初步的信任,是绝佳的试验对象和第一个“弟子”。
每天分到药汤后,张炁都会将“藤”叫到自己的窝棚或者僻静处,一对一地指导她练习那粗浅的呼吸法门。过程缓慢而艰难。
“藤”很难理解什么是“意守”,什么是“气感”。她往往不是意念过重导致头晕脑胀,就是心思散漫不知所踪。呼吸的节奏也时常紊乱,时而憋气,时而喘息。
张炁极有耐心。他摒弃了所有高深的理论,只用最朴素的语言和动作引导。
“忘记力量,感受温暖。” “呼吸像溪流,慢,长,不停。” “注意力放在肚子,就像看着一颗慢慢发芽的种子。”
他甚至用手轻轻按在“藤”的小腹丹田处,让她更直观地感受呼吸时腹部的起伏和意念集中的位置。
渐渐地,“藤”的进步变得明显起来。她不再需要张炁时刻提醒,能够自行进入那种缓慢深长的呼吸状态。她对药力的消化吸收效率稳步提升,每次练习后,眼中那丝清亮的光芒也愈发持久。
更让张炁惊喜的是,在某次练习后,“藤”有些不确定地告诉他,她好像不仅仅能感受到药力的热流,在呼吸加深时,似乎还能察觉到周围空气中,有一丝丝极其微凉的、如同清晨露水般的气息,随着她的吸气,被一同纳入体内,让那药力的燥热感变得更加温和舒适。
张炁心中一震!这是……主动引动天地灵气的雏形?!虽然极其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意义重大!这说明此界的“灵气”(他更倾向于称之为“元炁”)无比充沛活跃,即便没有药力作为引子和中介,理论上也有可能直接被吸纳!
“藤”的体质,或许对能量有着特殊的亲和力!她可能是一个天赋者!
张炁按捺住激动,没有过度拔苗助长,只是鼓励她继续体会那种感觉,并将其巩固下来。
除了教导“藤”,张炁将更多时间投入了与“巫母”的交流和学习中。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认识草药,而是开始系统地向“巫母”求教每一种部落常用草药的详细特性、生长环境、采摘时节、以及它们在古老传说和祖灵祭祀中的象征意义。
“巫母”似乎也乐见于他的求知。她带着张炁走出聚落,深入周边的山林河谷,实地辨认讲解。
“看,铎拉草,必须在双日最烈、煞埃(双月)未生的正午采摘,叶缘锯齿泛出火焰纹,药性最猛!” “这是隆金根,需在雨后挖掘,根须沾附‘地母之泪’,方能锁住元气。” “煞扎藤,生于极阴寒潭之畔,藤蔓需缠绕‘冰魄石’生长,取其平衡炽热之性,但本身亦含阴毒,分量丝毫不能错!”
张炁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来自洪荒本土的、历经无数代人口耳相传和实践检验的知识。他疯狂地记录着,不仅记录药性,更记录这些草药与天时、地利的关系,记录它们身上承载的原始文化印记。
他发现,部落对草药的理解,虽然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却蕴含着一种“天人相应”的朴素哲理。他们模糊地感知到了草药与天地能量之间的神秘联系,并用一种象征性的、近乎巫术的语言来表述和实践它。
例如,他们认为“铎拉草”蕴含着“烈日之魂”,而“煞扎藤”则凝聚了“寒潭之魄”,熬制药汤的过程,就是驱使“祖灵”调和阴阳、熔炼魂魄的过程。
张炁尝试着用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去理解和翻译这些概念,发现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只是表述方式截然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他脑海中的那部“洪荒本草”愈发丰富立体。他不仅知道了“是什么”,更开始理解“为什么”。
同时,他也在不断地发现新的、未被部落充分利用的草药。
一种叶片厚实、夜晚会发出微弱荧光的“月华苔”,性凉润,似乎有宁心安神、滋养魂灵之效。 一种根系发达、能深入岩石缝隙汲取养分的“石髓兰”,性甘平坚韧,似能强骨增力。 还有一种寄生在古老巨树之上、果实如同细小珍珠的“木灵果”,蕴含着极其精纯温和的生命能量,但极其稀少。
他将这些新发现的草药特性、可能的药效,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巫母”,并再次用极其谨慎的态度,提出是否可以微量地加入大锅中进行试验,以观察其对整体药性的调和与补益作用。
有了“幽蓝藤”的成功先例,“巫母”的接受度大大提高。她开始更加认真地考虑张炁的建议,甚至会主动拿出一些连她都不太确定药性的奇特植物与张炁探讨。
一老一少,两个来自不同世界、拥有不同知识体系的药师,围绕着那口古老的大锅,进行着跨越文明的对话和试验。大锅中的药汤,每天都在发生着极其细微却持续不断的优化,药力更加醇厚,能量冲突进一步减少。
这种变化,最先体现在部落的孩子们和那些相对体弱的妇女老人身上。
往日的药汤过于猛烈,他们往往只能分到极少的分量,甚至不敢多喝。但如今药性变得温和易吸收后,他们也能饮用更多。
几天下来,那些原本面黄肌瘦的孩子,脸上竟然渐渐有了红润的光泽,奔跑玩耍时更加活泼有力。一些常年被风湿酸痛困扰的老人,也感觉关节灵活了不少,夜里能睡得更安稳。
这些细微却实实在在的变化,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着整个聚落。人们对张炁的尊敬,从对他“救人”能力的敬畏,逐渐转变为对他所带来的这种“滋养”的由衷感激。
“大巫医”这个称呼,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真心实意地叫出口。
甚至有一次,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追逐打闹中摔破了膝盖,哭着跑到张炁的窝棚外。张炁正在用新发现的“月华苔”捣碎给自己敷昨天采药时划伤的手臂,见状便顺手给小男孩也敷上了一点。
清凉的感觉瞬间止住了疼痛,小男孩破涕为笑,举着敷着绿色草泥的膝盖,兴奋地跑出去向伙伴们炫耀:“看!大巫医给的吉帕!不痛了!”
小小的插曲,却让张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正在被这个原始的世界所接纳,他所带来的知识,正在真实地改善着这里人们的生活。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初步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建立在相对和平的基础之上。而这個洪荒世界,危机四伏。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外出查探的战士带回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在聚落东面的山林中,发现了大型猛兽激烈搏斗的新鲜痕迹,以及一种从未见过的、带着腐蚀性的墨绿色粘液。有经验的老战士判断,可能有极其强大且陌生的掠食者,正在靠近他们的领地。
“狩”长者的脸色变得凝重,立刻加强了夜间的巡逻和警戒。
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再次笼罩了聚落。
张炁站在窝棚口,望着远处暮色沉沉的、仿佛隐藏着无数危险的森林,握紧了拳头。
个人的温饱、初步的认可以及学术上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唯有强大的力量,才能在这片苍茫大地上真正立足。
《基础引炁诀》的推广,必须加快了。他需要让更多的人,尽快掌握更强的力量。
他转身走回窝棚,摊开笔记本。上面已经密密麻麻记录了大量草药知识、部落语言笔记以及《基础引炁诀》的修炼心得。
他的目光落在了最后几行字上:
【当前要务:】 【一、进一步优化《基础引炁诀》,简化流程,降低门槛。】 【二、选择第二批试验者(建议:伤愈的“岩”、相对沉稳的“磐”)。】 【三、尝试炼制更高浓度的“精华药散”,以备不时之需(需更高温度和控制手段)。】 【四、警惕外部威胁,强化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