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重生兵王:马踏》的主角是陆小北,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作者“马里亚纳向下”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目前连载,最新章节第15章,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班会课的黑板擦得锃亮,粉笔在粉笔槽里滚了半圈,发出细微的声响。老师站在讲台上,眼睛弯成月牙:”今天我们来个理想职业分享,每人三分钟,不用背作文,就说说你们心里最想做的事儿。”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人举…
《重生兵王:马踏》精彩章节试读
班会课的黑板擦得锃亮,粉笔在粉笔槽里滚了半圈,发出细微的声响。老师站在讲台上,眼睛弯成月牙:”今天我们来个理想职业分享,每人三分钟,不用背作文,就说说你们心里最想做的事儿。”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人举手说要当医生,有人喊着要做建筑师,还有个扎马尾的女生说想当视频博主,逗得大家笑成一片。
轮到陆小北了。他轻轻把椅子往后挪了挪,站起身,一步步走向讲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把校服的蓝染成了更明亮的颜色。他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在指尖转了半圈,却没有在黑板上写字,只是把粉笔轻轻放在了粉笔槽里。
“我想去能保卫大家的地方。”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小石子,在教室里激起了一圈涟漪。
教室里忽然安静了,不是那种让人紧张的安静,而是一种被震撼后的肃静。同学们都盯着他,连最调皮的男生都坐直了身子。班主任靠在后窗边,嘴角微微扬起,眼里闪着欣慰的光。
“我喜欢系统化的学习,也喜欢和大家一起完成任务。”陆小北继续说,声音里带着股子认真劲儿,”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进入更严格的训练体系,接受更系统的体能和心理锻炼。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别人说的’天才’,但我知道,我想做一个’稳定的人’——稳定地学习,稳定地和大家配合,稳定地把每一件该做的事都做对。”
他没有说”军校”,也没有提”梦想”,可同学们都听懂了。不知道是谁先鼓起了掌,接着掌声像潮水一样涌了起来,把教室都填满了。
下课铃响的时候,班主任叫住了他:”跟我来办公室一趟。”
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班主任给他倒了一杯温水,轻轻放在他面前:”最近压力大吗?”
陆小北双手捧着杯子,低头看着水面上的小涟漪:”还好,老师。我知道自己在走什么样的路。”
班主任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A4纸,工工整整地写了四行字:
协助教务处完成面向家长和学生的’网络安全与信息素养’公开讲座;
配合信息科老师做一次’学生视角’的学校信息系统基线自查;
准备一块班级公开资料小展板,讲清楚一个’为什么’;
两周后交一份个人学业与体能的’自评表’。
“这是给你的任务单,能完成吗?”班主任笑着问。
“能!”陆小北把纸叠得方方正正,放进书包里。他觉得心里有个小鼓在”咚咚”地敲,不是紧张,是兴奋——这是他离目标又近了一步的感觉。
回到教室,陆小北立刻把任务单抄进了自己的”秘密矩阵本”里。在”路径”那一栏,他工工整整地写下:”校内推荐—市级审核—军区面试”。这不是口号,是他给自己画的一张路线图。路线图越清晰,他心里就越踏实。
午后的图书馆静悄悄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桌子上。陆小北摊开一张白纸,开始构思展板的大纲。标题他想好了,就叫”为什么要用真实数据做判断”。他把内容分成了三部分:
数据从哪里来(统计年鉴、政府公报这些靠谱的来源);
数据怎么会骗人(就像只在中午去菜市场,肯定觉得菜价贵);
怎么用数据讲真话(不能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还要说明白误差在哪里)。
他在每一部分下面都画了可爱的小图标,还写了好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用”去年的衣服今年穿不下”来解释什么是”基线漂移”,用”只问班里最胖的同学吃什么零食”来比喻”样本偏倚”。他觉得,把复杂的道理讲简单,才是真本事。
晚自习结束后,陆小北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了信息科办公室。信息科老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今天就当回小侦探,用学生账号试试能不能访问不该看的东西。”
陆小北像模像样地坐下来,登录系统,这里点点,那里看看,还拿笔在本子上记着什么。测试结束后,他交给老师一张写得满满的纸,上面列了十条改善意见:
登录页要提醒”异常登录”;
成绩查询的时候默认遮挡住隐私信息;
作业提交最好只能预览不能下载;
家长和学生的账号权限要彻底分开;
校园网的访客网络和办公网络要严格隔离;
门禁摄像头拍的照片时间水印要加粗;
老师的账号如果长时间不用要自动退出;
在别的地方登录要再验证一次;
要引导大家设置更安全的密码;
每周自动生成一份”系统变更日志”。
信息科老师看完眼睛都亮了:”这些建议太实用了!咱们明天就开始落实。”
虽然事情越来越多,可陆小北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日常安排:每天清晨跑四公里,中午复盘前一天的学习,晚上做数理题和语言练习。就像他说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周四傍晚,陆小北去资料室借书,路过门口的时候,那个戴框架眼镜的青年突然和他擦肩而过,小声说了一句:”有人在关注你的’路径’,我们会把事情交还给’流程’。你只管做好自己该做的。”
陆小北愣了一下,然后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
那天晚上回到家,母亲特意炖了他最爱喝的排骨汤。她把汤端到陆小北面前,轻声问:”你说的那个’更严格的训练’,是不是会很辛苦啊?”
陆小北喝了一口汤,笑了:”苦肯定是苦的,但不是受罪。就像跑步一样,现在累一点,以后才能跑得更远更稳。”
母亲摸了摸他的头:”你爸年轻的时候也去过很苦的地方。他说过,’苦不是勋章,稳才是’。”
陆小北把汤碗放下,认真地说:”妈,我记住了。”
周五下午,学校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公开讲座开始了,先是信息科老师讲”校内系统怎么做安全防护”,然后轮到陆小北讲”家庭网络安全”。他站在台上,声音清脆有力:”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家庭网络安全十条’,每一条都很简单,大家回去就能照着做!”
台下的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陆小北笑着提醒:”拍可以,但更重要的是回去动手做哦!”
问答环节,有位妈妈举手问:”我家孩子总爱在网上和别人吵架,怎么办啊?”
陆小北想了想,说:”可以给他一张’三问卡’——我说的是事实吗?我的语气会不会伤人?我说完这句话,能让事情变得更好吗?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也是公共空间,我们要像在现实里一样讲礼貌、守规矩。”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礼堂后排,教务处的老师看着平稳的”访问数据曲线”,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们没有邀请任何外部媒体,这是一场纯粹的校内活动。而那条熟悉的”友好访问”记录,就像一道温暖的光,默默地关注着这一切。
讲座结束后,校领导宣布:”从今天开始,我校将与市网信办合作,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校园信息安全月’活动!”台下又是一片掌声。陆小北知道,这是学校在为他保驾护航——有了更完善的流程和制度,他就能更安心地朝着目标前进了。
周末,陆小北坐在书桌前,拿出一张白纸。他在左边写”选择题”,列了三个选项:重点高中、竞赛保送、媒体曝光;在右边写”证明题”,也列了三个词:责任、边界、底线。他拿起笔,把左边的选项一个个划掉,最后只剩下右边的三个词。他在纸角写下一行小字:”当犹豫时,回看’证明题’。”
写完,他把这张纸折成小方块,装进一个牛皮纸信封里,然后贴在书桌背板的小空腔里。那里还放着一只旧陀螺,是他之前在第三盏路灯下捡到又放下的。这些东西像一个”心理锚”,让他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总能想起自己最初的心意。
周日晚上,陆小北进行了一次更严格的体能训练:四组间歇冲刺、二十分钟核心训练、十分钟呼吸控制练习。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可他依然坚持着,不偷懒也不急躁。训练结束后,他站在窗边向外看,第三盏路灯的光在风里稳稳的,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
临睡前,陆小北打开他的”秘密矩阵本”,在”路径”那一栏后面又加了一行小字:”校内推荐—市级审核—军区面试—初选集训(地点保密、时间紧迫)”。他的笔尖停了一会儿,心里明白,这意味着他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陆小北打开一看,是教务处发来的群消息:”请相关同学准备参加军区少年军校的初选集训,下周将统一通知集合地点与时间。”
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钟,然后深吸一口气,把手机轻轻扣在桌上。房间里很安静,只能听见他平稳的呼吸声。他知道,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难,他都已经准备好了。
“我准备好了。”他对着窗外的月光轻声说。
灯暗了,窗外的风声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陆小北躺在床上,嘴角带着笑。他知道,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有一条清澈的河流,正带着他,向着更辽阔、更坚实的彼岸流去。
小说《重生兵王:马踏》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