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淞沪逆流:陈峰和他的抗日队伍这本小说怎么样?免费在线阅读试试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淞沪逆流:陈峰和他的抗日队伍》,这是部抗战谍战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陈峰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十全仙人”大大目前写了209272字,最新章节第15章,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主要讲述了:泗泾镇临时营地的油灯光昏昏欲灭,王二柱的呻吟声越来越弱,赵小嘎更是烧得嘴唇起了泡,医疗兵用冷水浸湿布条敷在他额头,布条很快就被焐热。陈峰站在角落,看着两个年轻士兵的脸,手指无意识地攥紧 —— 伤员感染…

淞沪逆流:陈峰和他的抗日队伍这本小说怎么样?免费在线阅读试试

《淞沪逆流:陈峰和他的抗日队伍》精彩章节试读

泗泾镇临时营地的油灯光昏昏欲灭,王二柱的呻吟声越来越弱,赵小嘎更是烧得嘴唇起了泡,医疗兵用冷水浸湿布条敷在他额头,布条很快就被焐热。陈峰站在角落,看着两个年轻士兵的脸,手指无意识地攥紧 —— 伤员感染的情况越来越糟,再没有消炎药,这两条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旅长,李云龙那边还没消息,附近村子要么被鬼子烧了,要么郎中早就跑了。” 通讯兵低声汇报,语气里满是无奈。

陈峰深吸一口气,心里清楚,靠找民间郎中已经不现实,只能找第三战区司令部要补给 —— 顾祝同作为副司令长官,手里肯定有储备的医疗物资,哪怕只能要到一点,也能救急。

“赵刚!” 陈峰喊道,团部参谋赵刚立刻应声上前,他戴着一副旧眼镜,眼神透着沉稳,是原 199 旅里少有的读过军校的参谋。

“旅长,您吩咐。”

“你去第三战区司令部见顾祝同,申请急救包、消炎药,越多越好。” 陈峰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叠的情报,“这是昨天截获的日军电报译稿 —— 柳川平助要派第 18 师团绕开松江,直插青浦,断淞沪大军退路。你把这个交给顾祝同,就说这是交换补给的筹码。”

(顾祝同(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抗战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赵刚接过情报,指尖顿了顿:“旅长,顾祝同是中央军嫡系,咱们 67 师是川军改编的,他未必肯给补给……”

“我知道。” 陈峰打断他,“但这份情报关系到整个淞沪战局,他不敢不在乎。你记住,态度要硬,但别顶撞,拿情报说话。”

当天色微亮时,赵刚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军装,揣着情报和陈峰写的申请信,带着两个警卫员出发了。从泗泾镇到第三战区司令部所在的苏州,要走五十多里路,沿途还有日军的侦查哨,只能绕小路,走得格外艰难。

快到苏州时,他们遇到了第三战区的巡逻队,出示证件后才被带到司令部 —— 临时设在一座古庙里,院子里堆满了地图和文件,参谋们来来往往,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

顾祝同的办公室在大雄宝殿,他穿着中将常服,坐在案前看地图,身后站着两个副官。看到赵刚进来,顾祝同头都没抬,语气冷淡:“陈峰的人?有什么事?”

赵刚立正敬礼:“报告顾长官!第 67 师 199 旅参谋赵刚,奉陈峰旅长令,申请医疗补给 —— 我部伤员感染严重,急需急救包、消炎药。”

顾祝同这才抬起头,扫了赵刚一眼,拿起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现在淞沪前线哪个部队不缺补给?我这里要供应几十万大军,哪有多余的给你们?陈峰要懂得‘稳扎稳打’,守住泗泾镇就好,别总想着要物资。”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赵刚头上,他早料到会被刁难,却没想到顾祝同连看都不看申请信。赵刚定了定神,从怀里掏出那份日军情报,双手递过去:“顾长官,我部截获日军第 18 师团动向情报,他们计划绕开松江,三天内突袭青浦 —— 青浦一丢,淞沪大军的退路就断了。”

顾祝同的手顿了一下,终于接过情报,展开来看。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 青浦是淞沪前线与南京之间的关键节点,一旦被日军占领,正在撤退的中国军队就会被切成两段,后果不堪设想。

“这份情报…… 属实?” 顾祝同抬头,语气终于变了,多了几分凝重。

“属实!” 赵刚肯定道,“是我部夜袭日军补给队时截获的电报,已经核实过密码,绝无虚假。陈峰旅长说,这份情报对战区部署至关重要,希望能换取一批急救包,救救前线的弟兄。”

顾祝同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案上敲了敲 —— 他清楚这份情报的价值,青浦丢不得,可他又不想给陈峰太多补给,毕竟 67 师不是他的嫡系。最后,他对身后的副官说:“去库房调 10 箱急救包,让他们带走。”

“顾长官,10 箱…… 不够啊!” 赵刚急了,“我部有四十多个伤员感染,10 箱顶多救一半……”

“能给 10 箱就不错了!” 顾祝同打断他,语气又冷了下来,“前线部队都等着补给,你以为我这里是开仓库的?拿着情报和急救包,赶紧回去告诉陈峰,守住泗泾镇,别让日军靠近松江,这比什么都重要!”

赵刚还想争取,却看到顾祝同已经低头看地图,显然不想再谈。他知道再争也没用,只能敬礼:“谢顾长官!”

带着 10 箱急救包返程时,赵刚心里五味杂陈 —— 既庆幸拿到了补给,能救一部分伤员,又无奈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隔阂,明明关系到战局的情报,却只换来 10 箱急救包。

沿途的日军侦查更频繁了,赵刚带着警卫员绕了好几个圈子,直到天黑才赶回泗泾镇。看到陈峰在营地门口等他,赵刚赶紧迎上去:“旅长,拿到了!10 箱急救包!还有…… 顾祝同让咱们务必守住泗泾镇,别让日军去松江。”

陈峰看着士兵们搬下急救包,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松快 ——10 箱虽然少,但至少能保住王二柱、赵小嘎他们的命。他拍了拍赵刚的肩膀:“辛苦你了,快去休息,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油灯光下,医疗兵已经打开急救包,拿出消炎药和干净的绷带,开始给伤员处理伤口。陈峰站在一旁看着,心里却清楚:这 10 箱急救包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后续的弹药、粮食,还有更多伤员的救治,仍是没解决的难题。而远处的日军,已经在准备新一轮的进攻了。

小说《淞沪逆流:陈峰和他的抗日队伍》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