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八零胖媳风靡东北大院,军少真香了》的主角是姜虞萧晏珩,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作者“暴力芋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如果你喜欢年代文小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目前本书已经连载等你来读!
八零胖媳风靡东北大院,军少真香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6章
跑步的时候,姜虞又路过那家理发店,梁梅正好看见她,连忙叫住她:“姑娘,等一下。”
姜虞停下脚步,疑惑地走过去:”大姐,有事吗?”
梁梅一把将她拉进店里,对着一个穿着红棉袄的年轻姑娘说:”姑娘,我给你说的就是她这种发型,你剪了绝对好看!”
那姑娘原本皱着眉头,显然对梁梅描述的鲶鱼须将信将疑。
可当她看到姜虞真人后,眼睛顿时一亮,连比她胖这么多的女同志剪了这个发型都这么精神,她要是剪了还不得美死?
“就这个发型!”姑娘激动地拍板,”我过几天结婚,梁姐你可得给我剪好看点。”
梁梅爽快地应下:”没问题!”
姜虞哭笑不得,合着自己成了活体广告牌。
她本来以为没事了,刚想离开,梁梅又一把拉住她:”同志,我能不能给你拍张照片?就挂在店里当样板。”
见姜虞犹豫,梁梅赶紧补充:”我给钱!二十块钱怎么样?”
二十块钱!
姜虞眼前一亮,这都比她卖头发的收入还多了。
她爽快地摘下耳套,理了理头发:”行,不过得拍好看点。”
梁梅还要给客人剪头发,她朝里面喊了一声:”小国,你出来,给这个姑娘拍张照!”
很快,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男生抱着老式相机走了出来。
他穿着时下流行的藏蓝色中山装,领口别着一枚闪亮的共青团徽章,浓眉大眼,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看就是个精神小伙。
他怀里抱着的是则一台老式的海鸥牌双反相机,黑色的金属机身泛着光泽,顶部的取景器像个小烟囱。
这种相机在八十年代可是稀罕物,一般只有国营照相馆才配得起。
小伙子上下打量了一眼姜虞:”二姑,这就是你说的上次剪了八字刘海的那个女同志?”
“对,就是她!你看看这发型多衬脸型!”
姜虞礼貌地笑了笑:”同志,我们要在哪拍照?”
“就在这儿吧。”小国指了指理发店门口的红色背景布,”同志你坐在这个凳子上,对,头稍微往左边偏一点……”
他一边调整相机,一边忍不住多看了姜虞几眼。
这发型确实别致,把这位女同志圆润的脸蛋衬得秀气了不少,特别是那两缕自然垂落的刘海,走在大街上绝对独一份。
“咔嚓”一声,镁光灯闪过。
梁志国满意地看了看成像:”好了!等照片洗出来,保准比画报上的模特还好看!”
姜虞凑过去看了一眼相机里的成像,照片里的自己眉眼弯弯,十分灵动,她忍不住笑眯眯地夸道:”你拍照技术蛮好的嘛!”
虽然姜虞体型有些丰腴,但那张鹅蛋脸五官精致,皮肤白皙,笑起来时杏眼微弯,嘴角浮现两个浅浅的梨涡,格外明艳动人。
梁志国被她这么一夸,耳根顿时红了,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哪里哪里,是你挺上镜的,怎么拍都好看。那个以后你要是还想拍照,就来国营照相馆找我,不收钱。”
“那就先谢谢梁同志啦!”姜虞爽朗地笑道。
梁志国结结巴巴道:“不客气。”
梁梅则从抽屉里数出二十块钱塞给姜虞,又热情地拉着她的手:”以后常来啊!要是有人问起你这发型,就说是在我这儿剪的!”
姜虞笑着应下,把钱仔细收好。
今天也算是意外之财了,姜虞美滋滋地跑完步,径直来到服务社。
柜台后面值班的还是上次嘲笑她的那个柜员李翠萍,一抬眼看见姜虞进门,立刻扯着嗓子讥笑道:”哎哟,大早上的,肥婆又来偷吃啦?”
引得周围又是一片笑声。
姜虞停下脚步,直视着李翠萍的眼睛:”这位同志,我不知道你嘲笑人的乐趣在哪?是因为你的生活太不顺心,所以只能以嘲笑别人为乐吗?”
李翠萍没想到一向忍气吞声的姜虞会反击,神情顿时一僵:”你这肥婆乱说什么呢?”
“我说错了吗?”姜虞不紧不慢地走近柜台,”你每次见到我都要冷嘲热讽,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吃你家大米了呢。”
刘翠萍被怼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能眼睁睁看着姜虞走到另一边的文具柜台前。
“同志,帮我拿一下素描纸、铅笔、橡皮,还有一盒基础水彩颜料。”
年轻柜员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的。”
这个年代买这些东西的人很少,她转身在积灰的角落里翻找了好一会儿,才凑齐姜虞要的东西。
“素描纸五毛一张,铅笔两毛一支,橡皮一毛五,水彩颜料三块八……”柜员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一共八块六毛钱。”
姜虞掏钱的时候心都在流血,可是为了复试,她咬着牙数出八块六。
刘翠萍伸长脖子往这边瞅,心里直犯嘀咕:这懒婆娘买画具干什么?
姜虞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把素描纸铺在桌子上,然后削尖铅笔,整个人端坐在桌前,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她微微抿着唇,铅笔在纸上划出流畅的线条时发出沙沙的轻响,时而蹙眉思索,时而嘴角微扬,完全沉浸在创作的愉悦中。
她打算给《连环画报》投稿一套军民题材的连环画。
第一幅画的是风雪中,解放军战士帮老乡修屋顶的场景,第二幅则是文工团下乡演出的热闹场面。
这一画就画了五个小时,中午萧澜在托儿所吃饭,萧晏珩自然也不会回来,姜虞只凑和地垫巴了一个冷馒头。
下午两点,姜虞满意地端详着成稿:“完美。”
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军民题材,正是当下最受欢迎的内容。
她在画稿边缘认真写上标题:《鱼水情深》系列连环画,落款”虞舟”——这是她前世用的笔名。
画完成稿,接下来就是投稿了。
姜虞仔细将画稿夹在硬纸板中间,用旧报纸包好,又找来针线缝了个简易的布套保护。
然后她就揣着画稿去了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