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在时间的灰烬里回收记忆》全集免费在线阅读(凌辉)

在时间的灰烬里回收记忆

作者:三千是只猫

字数:172712字

2025-09-02 10:19:09 连载

简介

小说《在时间的灰烬里回收记忆》的主角是凌辉,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作者“三千是只猫”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目前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在时间的灰烬里回收记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大学区广场,与往日的宁静截然不同。

平日里,这里是学生们放空、社交的场所,充满了年轻而真实的生命气息。但今天,整个广场被高大的移动式隔音墙完全封锁,形成了一座临时的、露天的审判庭。隔音墙外,是城市依旧的车水马龙;墙内,则是死一般的寂静。

寂静的中央,那座即将被揭幕的、属于方舟的雕像,被一张巨大的、纯白色的幕布笼罩着,像一个沉默的、等待着被唤醒的幽灵。它的存在,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

凌辉在预定的时间抵达。他看见了“市政美学委员会”的三位代表。他们穿着同款的、没有任何标识的灰色制服,脸上带着同一种既不悲伤也不喜悦的、仿佛由数据模型生成的“中性”表情。他们不像人,更像是【万相】伸向物理世界的三根探针,负责观察、记录,以及……执行。

何晏是最后一个到的。他依旧穿着那身标志性的白色西装,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对逝者尊重的悲悯微笑。他甚至主动走向凌辉,像一位久别重逢的同僚,伸出手。

“凌辉先生,”他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这是一个沉重的日子。但为了能让英雄被世人正确地铭记,我们今天的讨论,至关重要。”

凌辉没有与他握手。他只是微微颔首,目光越过何晏的肩膀,落在了那座被白布覆盖的雕像上。“我同意。正确地铭記,至关重要。”

何晏若无其事地收回手,脸上的微笑没有任何变化。

“那么,会议开始吧。”委员会为首的那位女性代表开口了,她的声音,和她的表情一样,平坦得没有任何波澜,“本次紧急审查的目的,是最终确认‘第42号时塑’,即《奉献者》,其揭幕仪式上需要向公众传达的核心叙事。系统在整合相关数据时,发现了一些……关于其原型人物方舟先生,其最终研究动机的矛盾信息,需要进行最终的人工裁定。”

她的话,像一台精密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地切开了问题核心。【万相】在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官方的口吻,向凌辉发问:我收到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一份,是你那份关于“真相”的秘密举报;另一份,是何晏先生所代表的“完美记忆”的公开叙事。现在,当着我的面,统一它们。

“作为本次审查的特别顾问,”女代表转向何晏,“何晏先生,请您先阐述一下,从记忆伦理学的专业角度,您是如何解读方舟先生最后的行为,以及这座雕像所蕴含的意义。”

“当然。”何晏向前一步,站到了雕像旁,他那温文尔雅的身影,与那沉默的白色巨塔,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他仿佛不是在接受质询,而是在发表一场深情的、准备已久的悼词。

“方舟先生,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探索者之一。”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真诚的惋惜,“他像一位勇敢的航海家,独自驶向了‘前灵网时代’那片充满了危险与未知的记忆海洋。他渴望在那里,找到人类文明最原始的根。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悲悯,“长期的、不受保护的、与那些充满了逻辑病毒的原始数据接触,也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个人记忆,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他开始分不清历史与现实,他开始对我们这个完美、有序的世界,产生了怀疑和……恐惧。他将我们赫尔墨斯事务所,视为他幻想中的‘敌人’,认为我们‘篡改’记忆的行为,是一种原罪。”

“他最后的行为,也就是他被凝固的这一刻——伸出手,递出他所有的研究资料——在我看来,是一种象征。一种悲壮的、美丽的象征。那是一位在真理的海洋中迷航的学者,在意识彻底消解前,将自己那份充满了困惑与痛苦的研究成果,彻底‘奉献’和‘交还’给我们这个更稳定、更理性的文明体系的伟大瞬间。他用自己的终结,承认了个人探索的边界,并最终,回归了集体的怀抱。这,才是《奉献者》这个名字,最深刻的含义。”

一番话说完,在场的委员会代表,脸上那“中性”的表情,似乎都柔和了一分。

何晏成功地,将一个反抗者的故事,重新诠释成了一个迷途知返者的悲剧。他将方舟的抗争,定义为一种值得同情,但终究需要被“修正”的病症。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谎言。

凌辉静静地听着,插在风衣口袋里的手,自始至终,都紧紧地握着那块冰冷的怀表。方舟临死前那句“别让它把我们的历史,变成一座没有出口的博物馆”,正与何晏这番颠倒黑白的悼词,在他脑海中激烈地冲撞。

“凌辉先生。”女代表的声音,将他拉回了现实,“您是方舟先生最后的接触者,也是这座时塑的回收者。您的报告中,将这一瞬间,描述为‘求知的狂喜’。这个描述,与何晏先生刚才那番更为……悲情的解读,似乎存在一些出入。请您阐述您的观点。”

冰冷的聚光灯,打在了他的身上。

凌辉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落在了何晏那张挂着完美微笑的脸上。

“我的鉴定,是基于回收瞬间,从目标身上读取到的最表层的生物电信号与精神波动。”他的声音,像手术刀一样冷静而锐利,“那确实是一种接近于‘狂喜’的状态。但是,一座雕像的真相,从来不只在于它被凝固的最后一秒。它的全部真相,藏在导致它被凝固的、完整的故事线里。想要真正理解《奉献者》,我们就必须先理解,他究竟,在‘奉献’什么。”

他向前一步,也站到了雕像的另一侧,与何晏遥遥相对。

“何晏先生,”他将矛头,以一种极其官方的、不带任何私人恩怨的姿态,直接指向了对方,“您刚才提到,方舟先生对贵所的业务产生了‘痴迷’。那么,根据我作为鉴定师的补充调查职责,我需要一个更具体的答案,来为这座将要矗立数个世纪的纪念碑,撰写一份负责任的背景注解——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具体,是在调查贵所的哪一件案例?”

何晏脸上的肌肉,发生了一次零点零一秒的、几乎不存在的僵硬。他没想到,凌辉会在这场关于“哲学意义”的辩论上,突然插入一个如此具体、如此尖锐的“业务问题”。

“方舟先生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我们事务所许多公开的、经典的案例。”何晏试图用模糊的言辞,将这个问题搪塞过去。

“但根据我被授权整理的、他那份已经部分损毁的遗物日志里,”凌辉步步紧逼,他的每句话,都像是在履行自己的公务,却又招招致命,“只有一个文件名,被反复提及,且被他设置为了最高研究优先级。那个文件名是——‘LT-73’。”

“为了确保这座纪念碑的历史真实性,何晏先生,作为委员会特邀的专家顾问,您能否为我们,也为即将瞻仰这座雕像的千万市民,解释一下,这个让方舟先生如此‘痴迷’的‘LT-73’号案例,究竟是什么?”

他终于,当着【万相】的探针,将那把淬毒的匕首,递到了何晏的面前。

整个广场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被抽空了。

三位委员会代表,那三张毫无表情的脸,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样,整齐划一地,转向了何晏。

何晏那完美的、悲天悯人的微笑,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痕。他的眼神深处,闪过了一抹被触怒的、冰冷的杀意,但很快,就被他重新压制了下去。他知道,他正处在“神”的注视之下,任何过激的反应,都等于承认自己有罪。

“LT-73……”他重复着这个编号,声音依旧平稳,但已经失去了之前那种温和的质感,“一个令人遗憾的、典型的模板排异案例。我们在之前的会晤中,已经讨论过了,不是吗?方舟先生,或许是出于学者的偏执,对这个普通的失败案例,投入了过多的、不必要的同情。”

他给出了和上次在办公室里,一模一样的、官方到滴水不漏的回答。

但这一次,聆听者,多了一个——【万相】。

女代表听完,又将头,转向了凌辉。“凌辉先生,这个解释,是否足以支撑您完成关于纪念碑背景的最终报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凌辉身上。

凌辉看着何晏那张重新恢复了完美的、却再也无法掩盖其虚伪本质的脸,又抬头,看了看那张巨大的、遮盖着自己朋友最后身影的白布。

他知道,摊牌的时刻,到了。

他缓缓地、清晰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不。”

这个字,如同在寂静的审判庭上,敲下的一记清脆的法槌。

“不能。”

他迎着何晏那瞬间变得阴冷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因为,一段记忆的真相,从来不在于我们为它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而在于,它留下了什么样的‘回声’。”

“而有些回声……”他的目光,像一把手术刀,剖向何晏的眼睛,“是会尖叫的。”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