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4章

第二天早上,姜清妤是被门外叽叽喳喳的说话声音吵醒的。

秦晏刚从门外进来,就看到姜清妤睁着雾蒙蒙的眼睛看着他,内心一片柔软。

秦晏坐到床边,笑着看她,猛地亲了一口:“被外面吵醒了?不用搭理他们,你感觉怎么样,是继续睡觉还是起来吃饭?”

言语间没有一丝羞涩,好像一夜之间脸皮厚了不少。

她脸颊红红,嗔了他一眼。

秦晏从怀里掏出一个袋子,递给她,眉眼间透露着得意,往床上一躺,翘起二郎腿,示意她打开看看。

姜清妤目光带着狐疑,视线转到手中的袋子上。

里面是厚厚一沓钱,她眼睛微微睁大,瞳孔中满是惊讶的情绪,但又很快恢复平静。

原主能有这么多钱,是因为她的母亲自她出生起就开始给她攒钱,留着作为她日后的嫁妆,姜母尽管只是大户人家的婢女,眼界还是比大多数人都开阔些的。

两年前,姜母在棉纺厂因为意外的一场大火去世,她在察觉到自己逃生无望之际,竭力抢救厂内一切器具,力求把她的死变得更有价值,希望工厂日后能多给些赔偿。

姜母在这十几年里,给她攒了1800元,放在了一个只有她们娘俩知道的地方,姜父都不知道这笔钱的存在,还有700元,是姜母牺牲,工厂做出的赔偿和奖金。

要说原主的钱,大多来源于姜母的爱女之心,那么秦晏的这沓钱,就只能是他自己想办法赚的了。

姜清妤数了数,一共1270元,现在是1970年,手里存款能过百的都是少数人,更何况秦晏手里攒了超过一千元。

她眼神复杂的看向秦晏,心里疑惑,这男人该不会是小说里排的上名号的人物吧?

秦晏在她数钱的时候,笑的好不得意,那二郎腿一颠一颠的。

直到姜清妤的目光转向他,那眼神中透着一抹复杂时,他身体猛地僵住,腿也不抖了,笑容也逐渐僵硬。

早上刚醒过来的时候,只顾着想要表达自己能养得起她,拿出钱的时候还隐隐有些得意,想着媳妇会不会夸他,结果高兴过了头,忘了这些钱的来路有些不可言说。

他支支吾吾,眼神不住的飘忽:“媳妇儿,我…这些钱…我…”

他心里一咯噔,他媳妇不会大义灭亲,把他送去吃牢饭吧?

要知道,这年头鼓励揭发举报,就算是夫妻,也有可能昨晚上还躺一张床上,再睁眼就隔着铁栏杆遥遥相望了。

新婚第二天去吃牢饭,也是十里八乡头一份,这也算经历了大喜大悲,都可以看破红尘了,他苦中作乐的想着,眼神闪躲。

姜清妤一眼就能看出来秦晏在想些什么,她有些好笑,这男人刚刚光顾着孔雀开屏,现在才开始害怕。

她也能猜出来,在乡下,想要来钱快,估计是做着黑市那种活,怪不得队里都说他三天两头的不回家,大概就是借着混混的名号,偷偷干这些也没人关注。

不过她可不是充满道德正义感的标兵,她不会违法乱纪,但也仅限于此。

姜清妤安抚道:“我大概猜到你在做些什么,我不会过多询问,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能挣钱肯定是好事,以前怎么样我不管,但是从现在开始,你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出门在外,你要多想想家里的我。”

秦晏听罢,如蒙大赦:“媳妇儿,这都给你放着,这钱虽然没法儿见人,但咱肯定是饿不着肚子的,我能赚钱,你不用担心。”

见他没懂自己的意思,姜清妤又细细解释:“知道你能赚钱,我是想让你日后在去做那些危险的事情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东西、钱没了都不要紧,人最重要,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没本事去捞人。”

原来是担心自己的安危,秦晏心里一阵温暖。

伸出手抱住她的腰,头埋进她的怀里蹭了蹭:“媳妇儿,你放心,我肯定会顾好自己的。现在咱们结婚了,我肯定不会像以前一样三天两头不回家让你受委屈的,正好这段时间抓的比较严,我也暂时不去了,等过段时间分家后再说。”

“这几个月老六也要结婚,都相看好了,而且二哥也要退伍回来了,到时候家里肯定更热闹,会有人提分家的。如果平时有人招惹你,不要怕,跟我说,到时候我去教训他们。等分家后,我也会好好上工,不会跟以前一样那么混了。”

感觉到秦晏在她怀里乱蹭,姜清妤轻拍一下他,眉眼含嗔:“知道了,不过去上工也不必太实诚,可以偷偷懒,别把自己身体累坏了。”

她是知道上工有多累的,一年到头挣不了什么,还会把身体累垮,他们俩手里有钱,以后想办法找个明眼的收入来源做给外人看,不必没苦硬吃。

秦晏听到这话,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他媳妇儿心疼他,他好幸福,仰起头亲了她一下,目光灼灼。

姜清妤佯装严肃:“快起来,该出去了,先去帮我倒杯热水。”

秦晏出去后,她把这些钱也都收进空间里,从饼干盒里拿出那预留出来的17元,数出来7块钱,在秦晏进来后递给他。

“这7块钱给你自己留着用,临近过年,一分两分钱的打牌可以,赌博不行。”

秦晏看到媳妇儿手里的钱,愣了一下,“媳妇儿,我有,我还留着有2块钱,现在冬天下这么大雪,哪儿都去不了,两块钱够了,不用再多给我钱。”

看到媳妇给他零花钱,还不介意他去打牌,他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

“拿着吧,留着你给我买东西用。”

“好!媳妇儿你放心,这钱我肯定不会乱花。”

……

两人从新房走出,就看到秦家大嫂王梅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站在饭桌前,对着她的两个女儿在那指桑骂槐。

“两个赔钱货,一天天的懒成什么样子,大清早的也不知道帮着干活。”

“一起来就张口吃饭,活是一点没干,饭是一口没少吃!”

“也不知道怎么有脸在家待下去的!”

姜清妤可不惯着她:“瞧大嫂这话说的,大嫂娘家估计是在八卦村吧,不然怎么说话阴阳怪气的。大清早的就开始骂,福气都被你骂没了,真是晦气。”

秦大嫂没想到这新入门的媳妇居然不想着讨好妯娌,还敢跟她对着干,一时之间更气了,“我骂自己闺女,碍着你啥事了,长嫂如母,你居然敢这么跟我说话?”

“大嫂,咱妈在还那坐着呢,哪轮得到你长嫂如母,还是说,你想咒咱妈啊?”

“大嫂,俗话说的好,吃亏是福,你这张嘴都把福气骂没了,我说你,你就听着,多吃点亏会福如东海的。”

秦晏跟姜清妤一唱一和的,最后还秦母瞪了一眼秦大嫂,双方才消停。

一屋子人围着饭桌坐好,秦家人多 ,特地找木匠订的一张大圆木桌,等过段时间家里再添几人,也是坐的下的。

秦母在饭桌上执掌饭勺,今天是新妇进门第一天,再加上秦家本身日子过得就不差,饭桌上一盆红薯稀粥,一篮子玉米面贴饼子,一碟土豆片炒腊肉,一碟猪油炒青菜,一碟小咸菜,一盆萝卜蛋汤,还有两个水煮蛋。

不年不节的,能吃上肉和蛋的,那确实是少数。

在秦家,吃饭一般都是由秦母分饭,人多饭少,资源自然有倾重,就例如那唯二的两颗水煮蛋,一个是留给秦家大孙子,一个是给秦母最宠爱的小儿子。

秦母先给秦家的当家人,秦父,盛了一碗浓稠的红薯粥,然后是大孙子和小儿子,三碗下去,本就不稠的粥就更如清水,再给秦家老大分完之后,剩余分到每个人碗里的也就清如水。

那碟子炒腊肉也是如此,先给几人扒拉之后,才放在饭桌上,其他人也就只能吃土豆尝个肉味。

玉米面饼子倒是分给一人一个,还多出来的几个,估计也是留给那三人。

姜清妤对这种分法也无所谓,反正不可能一辈子跟他们住一块儿,而且她看着面前的菜,油盐都不舍得放,色泽就让她提不起食欲。

秦晏趴在姜清妤耳朵边安慰道:“没事,等下我带你去开小灶。”

其他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分法,一顿饭也吃的相安无事。

吃完饭后,秦母发话了,“从明天开始,你们妯娌三个一人一天家务,包括做饭、洗碗扫地、喂鸡,洗衣服的话,就各房负责各房的,我和你们爸还有老六的衣服,都让老五洗。”

这安排的倒也没什么毛病,婆婆不安排小姑子干活,作为儿媳也没办法说。

更何况虽然姜清妤不愿意吃亏,但这个年代,孝字像一座大山压在头上,婆婆也没磋磨儿媳,在哪儿都是不占理的。

……

早饭结束之后,作为新妇的第一天是不用干活的。

姜清妤跟着秦晏回到他们房里,现在外面下着大雪,去公社的驴车也不工作,秦晏准备带着她去山里开小灶。

两人往后山走去,大雪封山,他们倒没有往山的深处去。

在山的外围,一处极其偏僻的地方,藏着一处小木屋。

这是秦晏改造的秘密基地。

这处小木屋的位置极其隐蔽,而且外面还被秦晏用苔藓遮掩过,不知道的人就算路过也不会发现,这里还藏有一处小屋。

进去屋内,姜清妤看见梁上挂着些处理好的野鸡和野兔,看样子是近期抓的,由于现在的天气寒冷,也不必做特殊处理。

屋内还有一个简易的土灶和陶罐,看来以前秦晏经常在这里给自己开小灶。

坐在小屋的凳子上,她看着秦晏熟练的引灶做饭,忍不住在心里感慨道:果然人夫感满满!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