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4章

他深知罗网刺客的实力,派出最强阵容竟全军覆没。

更心痛多年培养的心血毁于一旦。

赵高多年的谋划,此刻全都化作了泡影!

这简直让他心如刀绞!!

“陛、陛下,请保重龙体,切勿动怒伤身啊!”

赵高眼眶泛红,声音哽咽,情真意切地拱手说道。

嬴政见他这副模样,还以为他是真心担忧自己,心中不禁有些触动。

“唉……赵高,依你之见,究竟是何人胆敢行刺云儿?”

“这个……陛下,此事尚需详查。

毕竟我大 统一六国不久,暗中与我朝为敌者不在少数。”

赵高目光闪烁,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答道。

“哼!看来朕对这些六国余孽太过仁慈了。”

秦始皇面色阴沉似水。

在他看来,最有可能对赢子宇下手的,就是那些 贵族!

“赵高,传朕旨意,命蒙毅率三千精锐进驻京畿!”

听闻此言,赵高浑身一颤。

这分明是始皇帝要 立威了。

由此更能看出赢子宇在始皇心中的分量。

仅仅是发现有人意图谋害赢子宇,就让这位 勃然大怒,犹如龙之逆鳞被触!

“臣……遵旨!”

赵高将头埋得更低了。

他暗自庆幸罗网的顶尖 行事向来干净利“孔明,先不提父皇的事。

近日连弩兵的招募进展如何?新到的奴隶安置妥当了吗?”

诸葛亮拱手答道:“启禀主公,已征得弩兵千人。

那些奴隶大多安分,特别是分得田地后,不少人都感念主公恩德。”

“哦?还有不服管教的?”

“确有少数,不过挨过几十鞭子后,也都顺从了。”

“诸葛连弩的产量呢?”

“现有五座工坊专造连弩,日产能达百余具。”

赢子宇满意地颔首。

这诸葛连弩可 箭矢,远胜当世所有弩具,正是克制骑兵的利器!

“孔明,你与去病继续扩军练兵。

来年,孤要看到一万精兵与一万乡勇成军!”

“孤誓要荡平匈奴左贤王部!”

赢子宇神色肃然。

以霍去病、诸葛亮之能,统两万雄师还拿不下个左贤王?当年汉武帝时,霍去病仅率数万铁骑便横扫河西。

如今匈奴早不复鼎盛,更有诸葛亮、关羽相助,两万劲旅足以收复河西!

待来年土豆丰收,粮草齐备,便是大展拳脚之时!

“臣领命!”

诸葛亮躬身退下。

“云长,传话给张太岳:求贤令颁布多日,速建十五所私塾,筹备首届科举!”

私塾建成后还需延聘塾师。

眼下封地新增三万奴隶,政务繁杂,更需贤才辅佐。

系统签到的奖励随累积时间提升品质。

赢子宇岂愿为寻常官吏浪费机会?当即传令:

“末将遵命!”

……

这道震动天下的求贤令,已从咸阳传至大秦各郡。

沛县驿馆内,刘季晃着竹简问萧何:“老萧,这求贤令当真作数?”

萧何没好气地瞥他一眼:“朝廷文书岂能有假?不过刘三你就别惦记了,四公子要的是经科举选拔的贤才,不是养闲人的门客!”

刘季一听这话立马不乐意了,瞪圆了眼睛冲萧何嚷道:”老萧你这话可就不地道了,我刘季啥时候白吃过饭?!”

他那魁梧的身板往那一杵,瞪起人来还真有几分唬人的架势。

萧何压根不吃这套,直接怼了回去:”没白吃?你年轻时候干的那些破事要我一件件数给你听吗?咱俩谁不知道谁啊!”

刘季顿时蔫了,缩着脖子小声嘀咕:”不就是跟张耳大哥闯荡过一阵子嘛…人家那可是正经游侠,走江湖的…”

萧何听得直翻白眼。

刘季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年轻时不安分种地,跑去给张耳当门客混日子;后来张耳被通缉,这厮灰溜溜跑回老家,整天带着帮狐朋 在街上晃悠。

说他是地头蛇吧不够格,说是流氓头子又差 候,整个就一混子。

后来当上泗水亭长,吃上皇粮照样混日子。

要不是看在发小的情分上,萧何早跟这货划清界限了。

“刘老三,四公子办的科举要考农商实务,二十道题满分一百。

你掰手指头数数自己识得几个字?”萧何故意把考试说得详细,就想让这混子知难而退。

刘季顿时愁眉苦脸。

他虽然跟萧何学过认字,能看懂公文,可要真去考试准得现原形。

“唉,看来我跟四公子是没缘分了。”刘季突然眼睛一亮,”不过老萧你去考肯定中!你这学问妥妥的!”

萧何闻言却神色黯然,长叹一声:”我如今好歹是个朝廷命官,要去考试就得辞官。

万一落第,怎么对得起家中老母和恩师的栽培?”

当年萧何家境贫寒,全家砸锅卖铁供他读书。

幸亏遇到个好老师倾囊相授。

可即便这样,在楚国那会儿寒门子弟根本难出头。

要不是秦灭楚后缺官吏,他哪能当上这主簿。

萧何当上主簿后,家中老母和恩师的遗孤总算能吃饱穿暖。

如今要他放弃主簿之位,去赌一个未必能成的事,实在难以割舍。

即便招贤令上的条件优厚,即便明眼人都看得出四公子声望日隆,极可能继承大统——萧何仍无法下定决心。

“嗨,老萧!不去就不去!咱哥俩在沛县有酒喝酒,有肉吃肉,逍遥快活一辈子不也挺好?”

刘季拍着胸膛给他斟满酒。

萧何不由失笑。

刘季就是这般豁达通透,与他相处总是轻松自在。

“来,喝酒!”

萧何举碗相碰,两人开怀畅饮。

……

胶东郡。

千余名儒生聚集厅堂。

“科举本是良策,可这考题分明刻意刁难儒家!”

赵庄面色阴沉。

自被赢子宇逐出封地后,他深以为耻,对科举试题更是愤懑——虽认可科举制度,却认定题目背离经义,必须废止!

“听闻陛下欲将此制推行全国,届时我儒生入仕岂非难上加难?”

同样遭驱逐的许岳恨声道。

“哼!四公子以此等题目选材,不过得些耕商之徒!吾辈所学乃治国平天下,岂能与匠人为伍!”

“若陛下执意如此,便是背弃儒门!吾等当以死相谏!”

群儒激愤间,张良悄然退出人群。

“竖子不足与谋。”

他眼底尽是轻蔑。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求仕,不正是为践行抱负?读书致用,本就是售与 家。

连官职都谋不到,读书再多又有何用?

如今陛下推行科举取士。

总好过让那些权贵子弟自行举荐吧?

这不是给天下读书人一条出路吗?

就因科举不考儒学,一群儒生便闹着要死谏,岂非违背孔圣本意?

若孔圣在世时有此制度,他老人家必定潜心钻研工商农学!

张良深感与这群庸人为伍毫无意义。

“若非为了国,我定会奔赴西部边疆。”

离去时,张良如是想道。

他心绪沉重。

他志在复兴国,可始皇四公子赢子宇推行的科举制度,却令他心生共鸣。

可惜,他注定无法与赢子宇并肩。

……

泗水郡,淮阴县。

一名佩剑的落魄青年变卖祖坟所得银钱,最后回望县城一眼,便决然西行。

韩信身后,竟无一人相送!

西部边陲。

赢子宇封地上,首届科举在刘坤、张载主持下拉开帷幕。

此刻从各地赶赴封地的考生仅六十余人。

仍有学子不断跋涉而来。

古时交通闭塞。

为赴考,不少学子翻山越岭。

途中或遇盗匪,或遭意外,能平安抵达已属万幸。

为此赢子宇特设弹性考制:考生抵场即刻应试,不限时辰。

初试答卷皆由张载、刘琨先行批阅,择其优者呈递赢子宇。

身为主公,赢子宇自不能全权委于下属。

何况闲来无事,权当消遣。

“韩信?”

赢子宇盯着宣纸上的姓名,眉峰骤扬。

“莫非真是那位韩信?!”

他难以置信首次科举竟能招来这等人物。

韩信何人?

华夏史册公认的兵仙!

秦末楚汉之际,唯他与项羽并称战神。

论兵法韬略,韩信不输霸王!

甚至项羽最终败亡,正是折在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

论军事才能,韩信堪称顶尖统帅,虽在政略与谋略方面稍逊一筹,但毫无疑问是九星级猛将!

“云长!”

“属下在!”

“速去寻张载,为本公子将韩信找来!”

赢子宇手执韩信答卷,向关云长下达指令。

“遵命!”

关云长领命而去。

此时,封地边陲的科举考场村落中。

外出勘察归来的韩信刚踏入驿站,便被酒肉香气所吸引。

腹中顿觉饥饿,他却神色如常地择了张空桌坐下。

“四公子虽偏爱工商农学,待我们士人倒也不薄,至少提供免费住处,这肉食也比别处实惠。”

邻桌锦衣公子大口撕咬着炖得酥烂的鸡腿,满嘴油光。

韩信喉头微动,默默倒了杯清水。

忽有戎族奴仆上前,在他面前放下三个水煮土豆。

“穷酸样!”

锦衣公子投来鄙夷的目光。

韩信平静地拿起土豆。

这些食物与住所,皆是科举考生专享的优待。

他盘缠早在西行途中耗尽。

虽出身楚国贵族之后,家道早已没落。

苦学兵家韬略,却因身份卑微无人举荐。

纵使想从军立功,大秦统一后已无大战可打,军功晋爵之路断绝。

终日浑噩度日,甚至受过胯下之辱,沦为全县笑柄。

也曾乞食度日,遭尽白眼。

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多年磨砺让他学会隐忍。

任何轻蔑与羞辱,他都已能淡然处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