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2章

2

5

我勾了勾唇角,语调轻快。

“老板,我要休假了。”

“等休假结束,就到了我提出离职通知书的第30天。”

“按照法律规定,到时无论你同意与否,我都可以离职。”

“公司如何,从现在开始与我无关了。”

我手指一动,毫不犹豫地挂断电话。

电话那头,老板的咆哮声戛然而止。

办公室里,刚刚还一脸趾高气扬的王小倩。

在看到税务局工作人员时,瞬间愣住了。

不等她反应,老板的电话就一个接着一个。

她接起来,刚掐着嗓子叫了一声“老公”。

立刻被对方大骂着打断:

“你让那个张子昊批了些什么支出,账户里的钱呢?!”

“立刻给我汇报,反了天了,这么大额的支出,公司还开不开了?!”

“这么大额的支出,为什么不跟我提前汇报?”

王小倩愣了一下,娇嗔道:

“老公,不是说公司马上上市了吗,到时候还差这点现金吗?”

“咱们有钱得很,你别这么小气。”

“我刚在公司威风了没几天,你这样,会让我下不来台的。”

老板气得都快要结巴了。

“你……我跟你说不通,你没常识就给我闭嘴!”

“把那个张子昊叫来,立刻!马上!”

王小倩不高兴地抿了抿嘴,支吾着说:

“好像有什么人来了,小张在应付呢。”

另一边,张子昊理了理领带,走向税务局的工作人员。

“几位领导,来之前也不打个招呼,我们都没准备什么。”

“我们公司附近有家川菜馆可地道了,刚好是下班时间,几位领导赏个脸?”

“等用完了餐,再一起去ktv放松放松。”

他眯了眯眼,笑得有些讨好。

“要是领导们有别的想法,尽管提。”

“我们公司能做到的,一定满足大家。”

我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差点要笑出声来。

果不其然,税务局的几个工作人员脸色变了。

严肃之中,多了几分克制后的不满。

几位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厉声道:

“所有人,起身离开电脑!”

“公司法人和财务负责人是谁?请配合一下我们工作。”

张子昊咽了咽口水,还在试图打圆场。

“几位领导,别这么严肃嘛。”

“大家都是出来工作的,互相体谅,有什么事,不能饭桌上说呢?”

这一次,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彻底冷下了脸。

“请不要干扰我们工作,立刻让开!”

张子昊愣住了,眼前的场景和他想象得完全不一致。

他张了张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走在最前面的那位税务工作人员亮出证件:

“我们是市税务局稽查局的,接到系统风险预警和实名举报,依法对贵公司进行税务检查,请配合。”

“实名举报?”

从办公室走出来的王小倩失声重复,猛地扭头看向我,眼神里充满了惊疑和愤怒。

我拿起早已收拾好的私人物品箱,迎着他们的目光,坦然地向门口走去。

经过张子昊身边时,我停下了脚步。

附到他耳边,我放低了声音。

“张子昊,记得你补上的那一块钱吗?借贷不平是小事,但连着一块钱的账目都敢随便补上平账,其他账目,经得起查吗?”

张子昊身体一僵。

他面前电脑屏幕上,是一张帮忙虚开的发票。

金额高达一百多万。

6

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走过来,要求查看电脑。

张子昊惊慌地阻拦对方:

“等等!这是我的电脑,你们未经同意,怎么能乱看别人电脑?”

“什么发票不对劲?我警告你,别血口喷人啊!”

“你管我开多少发票,我是公司财务主管,我想开就开!”

只是不管他怎么阻拦辩解,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仍旧没有停下,按流程开始进行税务检查。

办公室所有人在沉默半晌后,还是炸开了锅。

“税务系统预警了,张子昊到底干了什么?”

“实名举报?谁干的?”

“完了,这下完了……”

王小倩尖着嗓子试图维持秩序:

“都安静!有什么好慌的,我们公司是正规企业!”

但她微微发抖的声音出卖了她的不安和恐惧。

她猛地指向我:

“陈礼南!是不是你搞的鬼!”

我抱着收纳箱,转身对她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王总,举报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只是一个因为头疼眼疼,想在正式离职前,提前休完年假的普通员工而已。”

说完,我向带队的税务局工作人员出示了休假记录,申请离开。

一并提交的,还有我十多年来的工作记录备份。

看着对方略微有些惊讶的表情,我笑了。

“做财务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这份工作的分量和风险。”

“所有我负责的工作,我都有注意留痕。”

不再理会办公室里的鸡飞狗跳,我转过身,径直往外走。

“陈礼南!你不准走!”

王小倩尖声叫道,试图冲过来拦我。

却被一位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客气而坚定地挡住。

“女士,请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查阅公司近三年的全部账册、凭证及银行流水。”

“三年?”

李总等人也慌了神。

“不是……同志,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们公司正在准备上市,绝对是合法经营……”

“是否合法,查过才知道。”

税务人员公事公办,语气不容置疑:

“请立即提供财务室钥匙、保险柜密码及所有财务系统权限。”

王小倩这才想起所有的权限,就在半小时前,在他和几位业务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全部交接给了张子昊。

而张子昊,一个实习生转正都没完全走完流程的新人。

此刻成了公司财务的第一责任人。

直到此刻,他们才意识到。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有一些离谱。

我没再停留,径直走出了这个我待了十多年的公司。

电梯门缓缓关上,隔绝了那片混乱。

7

休假的第一天,我关掉了所有工作群的消息提醒,手机静音。

世界清静得有些不真实。

不用再一遍遍解释为什么发票需要查验真伪,也不用一遍遍重复着教别人怎么正确粘贴发票。

不用再为了一分钱的差额对账到深夜,更不用伺候那个对财务一无所知却颐指气使的老板娘上司。

不知道那些前同事在吐槽我像个“伪人”时。

是否想过,要不是他们总是重复犯一样的错误。

我又何必重复纠正呢?

放下工作上的重担后,我睡了很久以来第一个自然醒的觉。

醒来后,我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食材,给自己做了一顿丰富的早餐。

中间手机屏幕亮过几次,有陌生号码,也有几个公司座机打来的。

我一概没接。

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焦头烂额的老板或者王小倩试图找我救火。

下午,我悠闲地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一直想看却没时间翻开的传记。

晚上,约了许久未见的朋友吃饭,听他吐槽他的工作和生活。

不再需要绷紧神经想着公司那摊子烂事。

这种“摆烂”后的松弛感,让我几乎要爱上这种状态。

休假第二天,我收到了几条前同事发来的短信,语气充满了震惊和八卦。

“陈哥,出大事了!”

“税务局把公司近三年的账本都封存调走了,说是要彻查。”

“明摆着的,张子昊批的那些报销单问题超级大,光是那张十万的打车费就够离谱的。”

“王总和李总他们好像也被约谈了,老板都从国外赶回来了,正在疯狂打电话找关系。”

“公司账户好像被冻结了,据说上市辅导机构已经发函要终止合作了。”

我看着屏幕上的信息,内心毫无波澜。

只回复了一句:

“我在休假,而且已经进入离职期了,公司的事不便过问。”

那艘我曾经奋力想要维护的船,正在我眼前加速沉没。

而我,已经提前上了岸。

直到第三天,我接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电话。

是警局的警察打来的。

对方语气严肃地通知我,作为公司前财务主管,涉及一些经济问题,需要我配合调查。

我平静地答应了。

该来的,总会来。

终于,到了清算一切的时候。

8

再次走进公司,气氛已经完全不同往日。

办公区安静得可怕,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惶惶不安。

王小倩的办公室空着,张子昊的工位也空了。

我被请进一间小会议室,里面除了税务和审计人员,还有两名穿着制服的经济犯罪侦查支队警察。

阵仗不小。

老板坐在对面。

再次见面,记忆里风光无限的他,憔悴得像老了十岁。

他一见我,眼睛瞬间红了,想冲过来,被旁边的人按住。

“陈礼南!你他妈坑我!”他低吼道。

我没理他,从容地在留给我的位置坐下。

审计人员推过来一叠材料,开门见山地说:

“陈先生,我们是受委托对公司近期财务进行审计的。”

“根据初步核查,在你离职前后,公司账户出现多笔大额异常支出,涉及虚开发票、挪用资金等严重问题,总额巨大。”

见我没反驳,对方接着说了下去。

“作为当时的财务负责人,你需要对此做出解释。”

我扫了一眼那些材料。

果然,都是张子昊批出去的那些单子,触目惊心。

“在我正式提交离职申请,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我已经不是财务负责人。”

我语气平稳:

“所有交接过程有邮件记录,明确写明后续工作及责任由实习生张子昊全权负责。”

“王小倩作为财务总监,以及在场多位部门领导均可做证,是他们一致同意由张子昊接手的。”

“如果需要补充证据的话。”

我顿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递过去。

“以防万一,那几天的公司监控视频我都有备份留存。”

看着他们惊讶地面面相觑,我平静地解释:

“工作习惯,谨慎惯了。”

我摊了摊手:

“谁让大家平时不注意,一出问题就找财务呢。”

“财务的命也是命,我只是不想背锅罢了。”

老板猛地抬头:

“是你故意挖坑!”

我看向他,眼神冷淡:

“我挖坑?”

“我是不是多次向你反映过报销流程和内部控制的漏洞?”

“我有没有申请过对业务部门进行财务培训?”

我没有停下来,毫不留情地戳穿了老板。

“我是不是提醒过你,王总和李总他们的一些要求已经违规?”

“你是怎么回应的?你让我顾全大局,几次提醒我灵活处理,警告我别得罪业务部门。”

我顿了顿,一字一句地重复他当初的话:

“你说公司正在上市关键期,让我别给你添乱。”

“怎么,需要我把聊天记录翻出来给你看吗?”

“需要的话,我也都备份了。”

老板的脸色由红转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审计人员互看一眼,继续问:

“那么,关于张子昊处理的这些报销,你事先是否知情?”

“我试图提醒过他,但他认为我啰嗦,不想听我说话。”

“我头疼,看不清,所以交由他处理了。”

“这符合流程,毕竟,当时他才是被授权的财务负责人。”

我回答得无懈可击。

“实名举报税务问题呢?”

一直沉默的警察突然开口,目光锐利。

我坦然迎上他的目光:

“是我举报的。作为公民,发现可能存在的偷漏税违法行为,向税务机关举报,是我的义务。”

“相关证据我已经提交给税务局了。”

老板彻底崩溃了,指着我的鼻子骂:

“你这就是报复!你毁了我的公司!”

我缓缓站起身,俯视着他:

“我只是在遵守规则。”

“是你们,一直试图践踏规则,也践踏我。”

“现在,规则来反噬你们了。”

9

一周后,前下属小林偷偷给我发来消息,说公司被立案调查了。

张子昊批的那些离谱报销单只是导火索。

听说他不仅违规审批,调查还发现他利用临时获得的权限,偷偷给自己批了几笔奖金。

数额虽不大,但性质已变。

税务局和警局顺藤摸瓜,查出了更多问题。

李总负责的销售部门,常年利用虚开发票套取资金设立自己的“小金库”。

金额加起来,已经涉及严重的职务侵占。

王小倩更是把公司账户当私人提款机,买包买首饰,甚至家里物业费都走公款。

作为财务总监,他对财务一窍不通却滥用职权,违规操作事实清楚。

目前他们三个,都已经被警方逮捕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他们面临着的是法律不留情面的判决。

我忍不住猜想。

真到了那一天,他们会不会也说法官,是不通人情的“伪人”?

连老板自己,都有几笔来历不明的大额资金往来。

上市梦彻底破碎,老板还面临着巨额罚款和可能的刑事责任。

公司人心惶惶,离职申请雪片一样飞向人事部。

小林说:“陈哥,还是你明智,提前抽身了。”

“现在公司里人人都在说,你那个头疼,来的真是时候。”

我回了个微笑表情。

不是时候到了,是我忍到头了。

我的离职流程走得异常顺利。

人事部门大概也自身难保,没再设置任何障碍,很快办完了所有手续。

结算工资时,人事还特意多打了一笔钱,说是老板交代的补偿。

我猜,他是想用这点钱封我的口。

或者还存着一丝,我能回去帮他处理烂摊子的幻想。

我收下了,这是我应得的。

但收拾烂摊子,就不必了。

最后一次登录公司系统,

确认离职的瞬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伪人”终于下线,该去享受我作为“活人”的生活了。

离开公司的时候,我最后一次见到了老板。

他在门口拦住我,眼神复杂,有恨,但更多是悔。

“陈礼南,你够狠,我没想到……”

我打断他:

“你没想到的,是规则真的有用。”

他捏了捏手掌,咬牙切齿道:

“你别太得意。”

“你的名声传出去,你以为还会有公司要你吗?”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哪家公司不是利润至上,你一个不创造利润的财务,能干成什么?”

我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毫不在意地笑了。

在这个规则时常被践踏的世界里,能恪守底线、用专业和规则保护自己,甚至最终让践踏规则者付出代价的“伪人”,或许很少见。

但我相信,我不是孤独一人。

10

离职后的第二周,我注册了一个短视频账号。

ID就叫“被骂伪人的财务陈哥”。

第一条视频,我素颜出镜,背景是自家书房。

“大家好,我是陈礼南,前公司财务主管。”

“今天想聊聊,怎么用伪人的方式,优雅地从烂公司毕业。”

没有控诉,没有卖惨。

我用十分钟,条理清晰地复盘了整个事件。

如何识别公司暴雷前兆,作为财务如何自我保护,离职时如何规范交接。

视频末尾,我淡淡补了句:

“前老板说我找不到工作了,我偏要试试看。”

“想了想,我不想再给哪位老板打工了,干脆自己做老板。”

“从今天开始,我会定期更新财务科普视频,希望大家多多点赞关注。”

这条视频一发布就爆了。

评论区成了财务们的大型吐槽现场。

“原来不止我公司这样!”

“陈哥求开班!我们老板让我做两套账,我该怎么保护自己?”

“前同事路过,公司已炸,膜拜陈哥。”

也有骂我的:

“不要脸,故意搞垮公司还有脸说?”

我统一回复:

“谢谢关注。以上发言,本人已截屏留存,必要时将作为证据提交。”

第二天,私信爆了。

有猎头挖角:

“我们客户就喜欢您这种硬骨头!”

有前同行致谢:

“谢谢陈哥,看了你视频,我立刻备份了所有工作记录。”

最意外的是,某知名财经媒体邀请我开专栏。

主题是:《“伪人”财务的生存手册》。

我接了。

首期标题:“当遵守规则成为异类——是谁在逼财务黑化?”

文章发布一小时,冲上平台热榜。

我把热搜链接,转发给了前任老板。

顺便,发给了他一张电子名片。

“我新开的财务咨询工作室,主营业务:企业合规审查、高管法律风险培训。”

我还故意补上一句:

“别说我不讲情面,作为熟人,给你打八折。”

没等他回复,我把他拉进了黑名单。

一个即将面临公司倒闭和刑期的前老板,也就值得我花费这么点心思了。

我的工作室,开在离家不远的写字楼。

第一位客户,是一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老板,需要让我帮他搭建财务内控框架。

对方单刀直入:

“陈先生,你的经历我了解过。但我们公司业务复杂,有时需要灵活处理。”

我微笑:

“我的灵活,以法律条文为界。”

会议室静了片刻。

突然,他大笑起身:“很好!我们缺的就是这种‘伪人’。”

他伸出手:

“合作愉快。希望你能帮我们,把亚太区的灵活底线,重新画清楚。”

握手的瞬间,我瞥见玻璃幕墙上自己的倒影。

依旧面无表情。

像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但这次,我依旧坚持让这条程序,运行在属于自己的规则体系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