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2章

与苏浅浅约会后那股挥之不去的郁结,在叶宇心中发酵。他并非心胸狭隘之人,但那个名叫阿里的黑人留学生,像一根刺,扎在他与苏浅浅原本顺畅发展的关系之中。苏浅浅话里话外对其才华和“热情”的欣赏,以及那份对未知文化的好奇,都让叶宇感到了切实的威胁。他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信任”和“自信”来被动等待,必须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

他采取了明暗两条线的策略。

明线上,他加大了对苏浅浅情感投入的力度和“质量”。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QQ聊天和偶尔的约会,而是开始策划更用心、更能创造共同记忆的活动。他记得苏浅浅喜欢古典文学,便托人买到了两位她非常喜欢的学者下周在省城举办的讲座门票。这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而是投其所好,展现精神层面的契合。当他把门票递给苏浅浅时,她惊喜的表情和眼中闪烁的光芒,让叶宇知道,这一步走对了。

同时,他也在不经意间,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潜力”。他没有炫耀自己的股票盈利或新买的别墅,那太着痕迹。而是在聊天中,更自然地流露出对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的独到见解(当然是经过筛选的),偶尔提及与李泽坤、陈文轩这类人物交流的收获(隐去关键信息),塑造一个沉稳、有思想、正在稳步上升的年轻精英形象。他要让苏浅浅潜意识里进行对比:一个是在舞台上炫技、言语热情的留学生,另一个则是脚踏实地、拥有清晰规划和深邃思想的潜力股。

而暗线上,叶宇启动了他的人脉网络,目标直指阿里。 他首先联系了陈文轩。作为记者,陈文轩消息灵通,尤其在教育、涉外领域也有一定资源。

叶宇没有直接要求调查阿里,那样目的性太强,容易引人反感。他换了一种方式,在一次关于“高校留学生管理现状”的闲聊中(他故意引向这个话题),“偶然”提起:

“陈哥,说起来,现在留学生群体是越来越活跃了。我有个朋友的朋友,好像认识一个在省城大学读国贸的非洲留学生,叫阿里,据说挺活跃,唱歌跳舞很好,还在校外参加商业演出?不知道现在高校对留学生校外活动是怎么管理的?会不会影响学业?”

他看似随意地抛出信息,语气带着探讨和一丝对“管理规范”的关切。

陈文轩作为资深记者,嗅觉敏锐,立刻捕捉到了叶宇话语深处的一丝不寻常。他笑了笑,没有点破,只是说道:“哦?还有这种事?留学生校外活动确实是个模糊地带。省城大学那边我倒是认识几个朋友,可以帮你……呃,帮你那个‘朋友的朋友’问问情况。名字是叫阿里对吧?哪个国家的?”

“具体哪个国家不太清楚,只知道是非洲的,叫阿里。”叶宇提供了有限的信息。

“行,我留意一下。”陈文轩爽快地答应下来。他欠叶宇人情,而且这本身也是一个可能挖掘出新闻点的线索。

与此同时,叶宇也动用了周明生的关系。周明生生意做得杂,三教九流认识的人多。叶宇以“想了解一下留学生演出市场,看有没有商业合作可能”为借口,请周明生帮忙打听一下省城大学一个叫阿里的留学生,特别是他在校外表演和社交方面的情况。

周明生是个生意人,虽然觉得叶宇这个请求有点奇怪,但也没多问,一口答应会找省城的朋友问问。

两条线撒出去后,叶宇耐心等待着回音。他深知,这种事情急不得,而且结果未必如他所愿。但他必须去做,信息就是权力,知己知彼,才能制定下一步对策。

在此期间,他与苏浅浅一起去省城听了那场讲座。过程很愉快,苏浅浅全程都很投入,结束后还兴奋地和叶宇讨论了很久。叶宇恰当的补充和引申,让她感觉遇到了知音。回江州的路上,苏浅浅看叶宇的眼神,明显比之前更加柔和和亲近。叶宇能感觉到,那个“阿里”带来的干扰,正在被两人共同的精神交流和不断加深的了解所冲淡。

然而,就在叶宇以为情况向好时,陈文轩那边先有了反馈。

陈文轩打来电话,语气有些严肃:“叶宇,你上次问的那个阿里,我托省城教育线的朋友打听了一下。确实有这么个人,全名阿里·迪亚拉,来自西非某个国家。在学校里算是活跃分子,参加社团活动挺积极。”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不过,我朋友也提到,这个阿里在校外的活动确实比较频繁,经常在一些酒吧、商业活动演出。而且……风评似乎不是特别理想。有学生反映他比较‘博爱’,同时跟好几个女生关系比较密切,借着‘文化交流’的名义,出手也挺大方,但似乎有点……过于热情了。学校方面也接到过一些非正式的反馈,但没什么实质证据,也就没深究。”

陈文轩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意思已经很明确:这个阿里,私生活可能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单纯”,甚至可能利用自己的外国身份和才艺作为猎艳的工具。

“当然,这些都是道听途说,没有实据。”陈文轩补充道,“你那个‘朋友的朋友’,如果跟这人有什么往来,最好还是多留个心眼。”

“明白了,陈哥,谢谢你,费心了。”叶宇沉声回答,心中并无多少意外,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冰冷感。

很快,周明生那边也传来了类似的消息,印证了陈文轩的说法,甚至还补充了一点:阿里似乎和一些社会上的“串串”(指掮客、混混)有来往,偶尔会接一些不太正规的商演。

信息汇总到叶宇这里,阿里的形象逐渐清晰:一个利用身份和才艺作为资本,活跃于各种场合,目的性很强,且私生活混乱的人。这与苏浅浅口中那个“优秀、热情、有理想”的形象,形成了尖锐的反差。

现在,问题摆在了叶宇面前:如何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不引起反作用地传递给苏浅浅?

直接拿着这些“黑材料”去告诉她?那是最愚蠢的做法。苏浅浅正处于对阿里抱有好奇和好感的阶段,贸然揭穿,只会让她觉得叶宇在诋毁、在吃醋,甚至可能激发她的逆反心理,破坏他们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

叶宇陷入了沉思。他需要一個更巧妙、更自然的方式,让苏浅浅自己察觉到阿里的不可靠。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情境,让她亲眼看到阿里的另一面?或者,通过第三方,不经意地透露一些信息?

他站在别墅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沉静的山水,眼神深邃。暗线的调查已经有了结果,接下来,是如何将这份“暗”转化为“明”,在不伤及自身的情况下,清除掉感情道路上的这块绊脚石。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