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家的时候碰上同样赶集回家的四奶奶,四奶奶背着个大背篼,一手拎只鸡,另一只手提了个竹筐,一堆小鸡苗在里面叽叽喳喳。两姐妹一人分担一点,给四奶奶送回后才各回各家。
何苗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赶集没花的一文钱仔仔细细藏在床上草垫子下。这是第一笔个人资产,何苗决定眛下下,反正就当自己已经喝过糖水。
余氏在做午饭,何苗赶紧去灶间帮忙烧火。
问了何苗赶集都做了啥后,余氏说:“镇上两家布铺倒都是有绸布,价格可不便宜,十文钱的布人家不一定卖。要赚钱怕是得投进去不少才行,还是得青青带着手艺去镇上瞧瞧才好。”
又感慨一阵何青艰难。因何青娘二嫁,之前又在大户人家做事,何青爹何建贵总防着何青娘,何青娘手里没有半点私房。
何建贵不在家,何青娘手里买盐的钱都没有,缺盐娘儿几个只能吃酸菜,等何建贵回来再买盐。何青要想拿钱买布盘扣子怕是不容易。
听得何苗直后悔吃了何青一文钱李子。
午饭难得做了个带油花的菜,嫩辣椒在锅里干煎至微焦糊,放上盐,滴两滴菜油借点生菜油味,就是夏日农家下饭好菜。饭是南瓜饭,又白水煮一盆子豇豆配上酸蘸水。总之,夏日这些瓜菜是顶好的,掺着米粮,总归能填饱肚子。
吃饭的时候说起明日该去镇上卖皮蛋,何苗问余氏能否带何青一起,余氏合计半晌才说:“罢了,你去跟青青说一声,明早卯初就得动身。”
何苗忙去传话不提。
第二日等何苗喂好鸭子洗好衣服在菜地摘豇豆,余氏才带着何青归来。
何青兴冲冲告诉何苗自己压了八文钱,跟布铺扯了一尺红布,等做得扣子,布铺两文钱一个收,还给退红布钱。又说自己两日能盘三对扣子,让何苗帮自己算算一个月能赚几文。
得到九十文的答案,何青对何苗佩服得五体投地,强压住兴奋上扬的嘴角低头回了家。
何青一走,何苗唉声叹气,余氏不解:“青青找到路子你叹什么气?跟你说可不许嫉妒姐妹,姐妹好你该高兴才是,有出息的姐妹,将来能互相扶持。”
何苗又叹一声:“我哪儿能嫉妒青青姐,我巴不得青青姐月月赚一贯两贯的。可是青青姐有路子了,可我不知道怎么赚钱啊。”
“你才几岁 ,家里也轮不到你赚钱。”
“可我兜里没有钱啊,娘,能不能给我一升麦子两升玉米啊?”何苗话题转得飞快,想趁这个时机开始赚钱第一步。
“你看我像不像麦子玉米?你拿粮食做什么?”
“做糖,我看赵家集那个做麻糖的在粮铺买麦子和玉米,我就猜麻糖是麦子玉米做的。我听说麻糖又叫麦芽糖,猜是不是麦子发了芽做的,想试试嘛。等做得麻糖,娘你拿去卖,给我分点就行。”何苗一顿嬉皮笑脸输出。
在何苗以为创业未始中道崩殂的时候,余氏倒是细细思考一番。自己做皮蛋手艺就是摸索来的,旁人做的皮蛋黑青黑心,唯独自己做的清透黄心,都是自己做姑娘时候一个蛋一个蛋摸索而来,做坏了蛋还惹得何苗外婆念叨好些日子。说不定何苗能成?只是糟践粮食的事实不是农家所为。
何苗觑到余氏脸色,觉得有门,赶紧说:“娘,给我一把麦子两把玉米试试成不?就是做坏了也能喂给猪吃,不算浪费。”
余氏想了想,进屋量一升麦子两升玉米,装两个笸箩递给何苗。何苗喜得直转圈,又被余氏笑骂两句没个女娃样。
拿到粮食,何苗也不敢一次用完,总归没做过糖,万一失手那就在余氏那里失了信用,以后再无可能要出油来做肥皂。只抓了两把麦子用清水泡起来。
等麦子头长出圆白芽苞就拿出来平铺在米筛,盖上草帘,一日三遍浇水。夏日气温高,不过三日,麦苗就长到一寸多。又泡四把玉米碾碎蒸熟,混上切细碎的麦苗放小陶坛发酵。
一夜醒来坛子里竟是析出清透糖水,闻着一缕甜香。用豆腐口袋包了过滤,叫了二哥帮忙才挤出两海碗糖水。
糖水太少,家里大锅大灶都不适合熬糖,还是余氏找了个小陶罐,用冬日取暖的灰笼燃一笼柴炭慢慢熬煮。
五弟民则蚂蚁也不抓了,蹲在何苗身边嗅甜香,何苗拿调羹乘了糖水吹凉给民则,民则舔一口小脸瞬间亮起来:“好甜啊!”
何苗自己尝一口,带着粮食香气的自然清甜裹挟口腔,真好喝呀!献宝似的给爹娘哥哥们尝过,就又盯着陶罐熬糖。
等到糖汁表面开始起大泡,用铲子蘸了糖汁出了挂旗,赶紧从火上撤下陶罐把糖汁倒进小碗里,也就刚好半碗。
用开水涮了糖罐子,就得到一罐子糖水,一家人甜甜蜜蜜分着喝掉。余氏品着糖水:“这糖看起来就是搅搅糖的样子,也不像麻糖啊。”
“麻糖要冬日里扯才能扯出来,再说那么多卖麻糖的,我才不卖麻糖呢,我要做米花糖。”何苗洋洋得意。
何民礼不解:“米花糖是什么东西?”
也是,自己这九年也没见过农村传统小食爆米花。何苗狂喜,这就就意味着独一份的生意!
“就是用米做的点心啊,但是现在天热做不了,等天凉了我们做来卖年货。”何苗笑嘻嘻呲一口白牙笑:“娘,今年的酒米能不能别卖啊,拿来过年做米花糖卖。”
听到米花糖名字就像很好吃的样子,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起求着余氏。今年种了一亩地酒米,原是想着酒米比饭米早熟十来天,能错开收稻子,也减轻收稻子时的压力。
一亩地能得一石半的酒米,比饭米产量少,但价格比饭米贵,按往年的价格能卖一贯半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何建春想了想:“咱家石柜子修得大,酒米谷子用麻袋单装了能放得下,顶多就是晚一点卖酒米,今年也没啥急用钱的地方,存谷子跟存钱也一样。”
村里差不多的人家都在屋里修一个石板搭成的大柜子充当粮仓,石柜子大得如同一间小房子,能防鼠防潮,在温润潮湿的蜀中十分实用。
这件事就算这么口头定下,也是看到何苗熬出糖来给了大家信心。余氏又是个头脑活络的,不然也不会做上养鸭子卖皮蛋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