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2章

十八、一战降双雄

洛阳城上,盼望救兵的军士们翘首向东方张望。

远处的桃林中,突然成群的乌鸦惊飞,发出“哇哇”的叫声在空中盘旋。不知是谁一声惊呼:“救兵来了!”

郑军士兵欣喜若狂,纷纷跑到城垣垛口向远处张望。

头顶华盖的王世充及众位文武官员也跟着极目远望。果然,东方烟尘滚滚,旌旗迎风招展。黑压压一大片军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次真的来了!

王世充高兴得满脸堆笑,来了精神,立即传令道:“每个军士分发双份马肉,人人吃饱!注意观看狼烟升起,准备配合夏军内外夹击。”他还记得,探马临死前带来的夏王的约定:但看夏军狼烟升起,便两面夹击。所以嘱咐军士注意观看。

军士瞪大眼睛瞅了好一会儿,烟尘卷起的方向,没有看到什么狼烟升起,唯见刀光耀日,黄尘飞扬。愈临近愈看得真切,那马蹄声隆隆的军马队伍,除了迎风招展的旌旗,就是骑在马上穿着黑色衣服、披着红褐色铠甲的士兵。

丞相段达虽然年纪已迈,眼力却并未衰退,瞅着不对劲:为何围城的唐军阵容非但没乱,也不列队迎战,反而燃起了鞭炮,紧跟着又是一阵欢庆锣鼓。那愈来愈近的军队响起的不是冲锋进军鼓点,反而奏起了凯旋乐?那前来救援的夏军军装应该是酱色,为何跟李世民的玄甲军一样,皂衣玄甲,犹如黑云滚动?

大军渐渐临近,那军容阵势怎生了得?有诗为证:

黄尘飞扬天昏暗,

数千铁骑东方还。

去时千钧悬一发,

归来浩气冲霄汉。

城墙不远处旷野上操练的唐军,一个个停止了操练,随即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呐喊:“秦王回来了,我们胜了!我们胜了!我们胜了……”旋即潮水般地向归来的大军涌去,两股军马会合,拥抱、欢呼、呐喊!

回过神来的段达知道大事不好,连忙说:“大王,又是空欢喜一场。不是窦建德的救兵来了,是李世民带着玄甲军回来了!”

还在沉浸在喜悦之中的王世充此时正来回踱着步子,考虑如何摆谱,组织仪仗队与夏王相见;从哪里弄那么多粮食犒赏前来救援的10万夏军。虽然自己现在处境尴尬,也不能失了大国之风,郑国君王的威仪还是要体现出来的。否则,被窦建德小看,下一步分摊胜利果实,说话就没有分量了。冷不防听到段达说:“李世民带着玄甲军回来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慌忙大跨几步临近城垛往城楼下细看,这一看便傻眼了。

李世民骑在雪龙雏上,铠甲闪亮,金盔耀眼。后面跟着数位猛将,一个个趾高气扬,神气活现。那数千玄甲军军容严整,斗志昂扬,一个个持槊端戈,虎视眈眈地瞅着他。再仔细瞅,一连串的囚笼已经推到了眼前。

莫非自己眼花,王世充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当他确认眼前的景象是活生生的事实时,霎时精神恍惚,心慌意乱,顿觉整个身子不能自持,魂都好像在飞散。

李世民手握宝剑,从容不迫地策马走上前来,精神抖擞地立马护城河边,打量着城楼上的王世充,又用剑指着囚笼对王世充道:“王世充,我去时,你叫军士传唱:

李世民、是傻蛋,

三千军马碰十万。

以卵击石不量力,

有去无回见王阎。

你睁开眼睛看看,我3千多玄甲军回来了,你看我诸位将领也回来了,我李世民也回来了。窦建德10多万大军被我打败了!你再看着囚笼里是谁,来人,打开!”

一军士打开囚笼,将里面的窦建德放出来。另一军士又将第二号囚笼打开,把王世充侄儿王琬放出来。

已经成囚徒的窦建德已经没了王者之风,蓬头垢面,神色木然,羞愧地望着城楼上的王世充埋怨道:“郑王害我也。天命当绝,我来救你反身陷圄囵。你还是降了吧!”

披头散发的王琬望着楼上的叔叔王世充,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去搬救兵却落得如此结局,胸有满腹凄楚,喉头哽咽,张了张嘴,连“叔叔”都叫不出,已泣不成声。

王世充看得真切,侄儿王琬被捉道也不惊奇,窦建德怎么也被活捉了?这是咋的啊?刹那间脑袋“嗡嗡”作响,口里念道:“洛阳休也!”突然“啊”地一声惨叫,口吐鲜血,站立不稳,摔倒在城楼上。

众官急忙扶起。王世充立定,抽出宝剑,就要自刎。众官急忙夺了他手中的宝剑,气得王世充跺着脚口中大喊:“莫非我在做噩梦,怎会如此结果啊?!”

王世充精神崩溃如此迅猛,李世民始料不及。原本想利用被俘的窦建德向负隅顽抗的王世充施压,再用一番“大军一到,所向披靡,定要将洛阳城犁庭扫穴,片甲不留”之类的话震慑他,没想到他却这等经不起压迫。既如此,也就不必再惊吓他了。只是,虽然自己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但面对奄奄一息的洛阳城,李世民确实有愧疚感。他想起王妃在虎牢关城垣骂他给洛阳带来深重灾难的话语,心如猫抓。虽说罪责在王世充,但也不能说自己没有罪孽,即便是为天下大仁牺牲洛阳万千生灵,依然说不过去。同是芸芸众生,洛阳城的百姓又为何要承担牺牲自己拯救天下苍生的义务,厚彼薄此,其理安在?检讨自己之后,沉吟片刻,他又在城楼下真诚剖白内心:

“王世充,你如若不降,我也不围困你了。你如觉得那皇帝当起还有滋味,已身败名裂还有脸面对天下人指手划脚,你就继续当下去。我李世民征战多年,打打杀杀,双手沾满鲜血,欠债累累,心累至极,睡梦中常有魑魅魍魉纠缠,内心惶惶不定。面对那么多亡灵,虽然获得大胜,却寝食难安。我在苦苦思索:既然慷慨的大自然赐予人类温暖的阳光,充沛的雨水,新鲜的空气,赍送桑棉以为衣,馈赠五谷以饱腹,又赋与人类勤劳的双手,聪慧的灵性,就说明我们人类与生俱来注定不是不幸的。我等为何要把千秋功业建筑在垒垒白骨之上,把心思花在征战杀伐上绞尽脑汁,而不以身作则,端正品行,拨亮人类本性善良的灯花,引导人们修身养性,相敬相爱,和睦相处呢?正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只有具备此德行的人才配称人类精英,靠征战杀伐压服天下非大德所为。我李世民大彻大悟之后,惟有下半生竭尽所能,克己修行,造福黎民,滋润苍生,换来一个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偿还多年来欠下的孽债,谢罪天下。我围城9月余,给洛阳带来深重灾难,百姓死伤无数,天怒人怨,我胸有愧疚,追悔莫及。我把这些粮食给你,念城中百姓可怜,你可将百姓悉尽放出,前来取粮。”说完这番话,李世民已是泪流满面。为表示自己的愧意,竟跪下身躯,五体投地,向洛阳城深深做了三个叩拜,再站起来,手一挥。众多唐军将载着许多粮食的车辆推了上来,停在洛阳城门吊桥处。

王世充神志恍惚,做梦一般呆呆地看着李世民,并没被李世民的真诚检讨所动,他认为这不过是口蜜腹剑,猫哭老鼠假慈悲,有目的在精心表演。只是,他解不透的是,怎么窦建德10万大军,竟会败给李世民3500军马,再怎么也想不通啊。莫非李世民是星宿下凡,有夺天地造化之术,神鬼莫测之机?

李世民见王世充不动声色,又从身上抽出宝剑,双手将宝剑横着举向天空,对他喊道:“你那王妃临死之前对我说‘指望你将来夺得天下后,好生安邦治国,爱护黎民,不要再起战火。如有那么一天,小女子在天有灵,心愿足也!’今我当着洛阳城的百姓,指天发誓,满足她的心愿,再不起兵杀戮!”说完,将宝剑指向天空,又收回来,双手使劲,那宝剑“当”地一声断成两截,随手将断成两截的宝剑扔进护城河中。

王世充听说王妃已死,怒火中烧。想起自己那千娇百媚的爱妃已离开人世,成为孤魂野鬼,心中有万般哀痛,禁不住泪水长流。事已至此,国事已不重要,仅剩下情感纠葛了。他指着李世民哭泣着怒骂道:“江山你夺了也罢,你杀了朕的爱妃,朕与你不共戴天!你等着,待朕下城来与你拚个你死我活!”他说此话时,显然还没有接受眼前的事实,喜欢称孤道寡的他,似乎忘了“朕”字与天下紧密相连,天下都没有的他,已丧失了称“朕”的资格了。

李世民见一向精明的王世充被情所困,已丧失理智,将心比心,也不怪罪。自己去救王妃时不也晕了头么,何况别人还是同床共枕的夫妻。想起王妃临终之言,心里也难过,厉声谴责道:“亏你还说得出口,枉为一世枭雄,做出如此下流之举,竟把洛阳城的安危,系身于一弱女子。告诉你,那王妃不是我杀的,是窦建德杀的。我也痛心疾首!”显然他不愿背黑锅,理当澄清事实真相。

窦建德见秦王公开了真相,满脸羞愧,申辩道:“窦某眼拙,错杀也!错杀也!”书读得不多的窦建德比起满腹经纶的王世充来,倒也实在得多。知道黄袍加身已经成了过眼烟云,做人还是现实一点为好,所以接受了已经成为普通人的事实,由“本王”改称“窦某”,虽然听起来颇感失落,但已经成为阶下囚,由傲气转为谦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王世充似乎并没注意窦建德以“窦某”谦卑自称的含义,也忘了自己也应有自知之明,应该向他学习,反而怒不可遏,向窦建德厉声吼道:“匹夫,为何杀我爱妃?!本王定要与你论个明白。”既然救不得洛阳,已是笼中囚,就不配称夏王了。一向眼光势利的王世充,马上改口称窦建德为“匹夫”足见人情之淡薄。不管怎么说,窦建德也是为了来救他才落得如此下场的啊。更何况,相比之下,自己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面对王世充的怒骂,窦建德实难开口讲明缘由,重复道:“窦某眼拙,错杀也! 错杀也!”

心思缜密的段达本想将计就计,利用李世民的善举,叫百姓将粮食运入城中,继续顽抗下去,再行谋划,也许还有转机。转而又想,那李世民是何等善于攻心,一番痛哭流涕的肺腑之言竟把周围将士心都说软了,心术比剑术还要杀人不见血,正所谓不战屈人之兵。此等人物是何等高明,难怪窦建德10万大军会败在他手中。又见一向仰观俯察、胸怀韬略,曾经咤叱风云的王世充与从前判若二人,语无伦次,没了精神,国破家亡了,不思料理后事,却还在女人身上纠缠不清,与那已身不由己的窦建德泼妇骂街般斤斤计较。说明他已经神志模糊,轻重都分不清了。如此领袖气质,如何是那威德、慈厚、机变集于一身,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李世民的对手。那李世民年仅23岁就有如此雄才大略,未来的天下谁还有能力与之争锋?既然大势已去,也不想再挣扎了,叹道:“非我等不死战,实在是气数已尽,无力回天。浩浩中华,出了这等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精,莫非天意啊。郑王节哀,考虑后事要紧。老夫已江郎才尽,想不出其它路了。既如此,降了吧。”

素以勇猛著称的杨公卿、单雄信等诸将皆有降意。苦撑了这么久,粮食已尽,军士有气无力,毫无斗志,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杨公卿摇着头说:“事已至此,正所谓‘该死的鸡儿脚朝天’,那窦建德10万大军都被李世民扯葱拔蒜一般收拾了,何况我等。遇到这等怪物,只好认栽。”

单雄信说得更干脆:“降了,无官一身轻,回家卖瓜种田,落得清闲。”

饿得半死不活的众军士也随声附和:“没有任何希望了,人都饿得吊不起气了。降了,早点回家吃几口饱饭。”

王世充此时已浑身无力,整个身子都软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见众文臣武将个个沮丧,恰似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皆曰言降,自知万事皆已到此为止,无可奈何地点头道:“我本想让大家突围走襄阳,以图东山再起,既然诸公皆有降意,我也心如死灰,只好认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等在人世间荣华富贵一场,就当南柯一梦吧。朕降……”话一出口,悲从中来,禁不住嚎啕大哭。做了两年皇帝,腰杆勉强习惯坐得笔直,屁股下的龙椅刚刚坐得有点微热,就落得如此结局,也是够酸楚的了。

621年五月初九,王世充遣散洛阳守军2万余人,封金挂印,率太子、文臣武将及一帮吃皇粮的“人民公仆”2000余人降唐。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身处绝境,以超人的胆识,群策群力,精心谋划,用3500军马打败13万大军、生擒窦建德,回师迫降了王世充,一战灭双雄,万里江山成为一统,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此战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业,在中华战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时年李世民仅23岁,厉害至极,当之无愧为中华民族之盖世英雄!

有诗云:

天地刮目鬼神瞠,

九州宝地酿精灵。

滋润苍生盼大德,

佛佑中华息刀兵。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