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4章

第十六章

十一月末的风渐渐带了刺骨的冷,医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学楼亮灯时间越来越晚 ——

期末月到了,陈林曦和李时衍的生活像被按下了快进键,连碰一面都成了奢侈。

有的艺术生忙着熬夜画画到凌晨和写各类结课论文,有的忙着做设计竞赛和影视美术组队通宵合作。

医学生则是忙着结课论文和各种实验,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从第一页开始背到最后第几百页,刷着无数套上千道医学题,忙得不可开交。

教学楼的走廊里,陈林曦抱着刚打印好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稿,指尖冻得发僵,连翻页都要格外用力 ——

稿纸上的 “当归药理作用图谱” 用了陈林曦新调的赭石色,边缘却还是有点毛躁,得回去用马克笔再补两笔。

走廊尽头的公告栏前围了群人,是绘画课结课作业的优秀名单。

陈林曦扫了眼,没看见自己的名字,心里轻轻沉了一下。

林曦抱着稿子往画室走,脚步比平时慢了些,怀里的画纸硌着胳膊,像揣了块凉石头。

画室里还亮着灯,只有靠窗的位置空着。

陈林曦把稿子摊在桌上,颜料盘里的浅石绿已经干成了硬块,他倒了点松节油,用画笔慢慢搅开,鼻尖萦绕着松节油的刺鼻味,却没像平时那样觉得烦躁。

陈林曦的书桌永远堆着画纸和参考书。

绘画课的结课作业要完成一整套 “中药材可视化系列”,林曦对着当归、甘草的标本画了一遍又一遍,笔尖蘸着颜料,常常从清晨坐到深夜;

视觉设计课的装饰图案创意作业要求突出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青春活力”,陈林曦改了五版草稿,连配色都换了三次,最后还是用了李时衍喜欢的浅灰色调;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作业最费神,要把复杂的药理数据转化成易懂的图表。

陈林曦翻遍了李时衍的笔记和各大数据库网站和科研绘图网,连 “药物代谢途径” 的箭头都描得和李时衍的字迹一样认真;

构成课的立体模型需要手工切割木板,陈林曦的指尖被美工刀划了道小口子,贴上创可贴继续做;

还有思政、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设计理论、设计史论这些公共课,林曦就把知识点抄在便签上,贴在画架旁,画累了就抬头背两句。

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一下,是李时衍的微信:“刚交完药理实验报告,你吃饭了吗?”

陈林曦看着消息,指尖在输入框里敲了又删。

林曦其实没吃,从早上八点到现在,只喝了杯冷掉的豆浆。

可一想到李时衍可能刚忙完,还要惦记自己。

于是陈林曦又把 “没吃” 改成了 “吃了,时衍哥哥你吃了吗?你最近怎么样,备考进行得还顺利吗?”

发送键刚按下去,肚子就不争气地叫了一声,陈林曦赶紧摸出颗草莓糖塞进嘴里,甜腻的味道漫开,才稍微压下了饿意。

桌上的咖啡杯换了一批又一批,速写本的空白页渐渐填满,林曦却很少再画李时衍的侧影 —— 不是不想,是没时间。

偶尔深夜画完稿,拿起手机发句 “晚安”,看见李时衍的微信状态还是 “忙碌”。

有次陈林曦在食堂碰到李时衍,对方手里拿着病例报告,边走边看,连撞了自己一下都没察觉,直到陈林曦喊他,才慌忙道歉:“抱歉林曦,我赶去交报告,下次再一起吃饭。”

那句 “下次”,最后拖了十天。

陈林曦看着食堂里并肩吃饭的情侣,心里会有点空落落的 ——

林曦开始想,现在只是期末就这么忙,以后他做了设计师,李时衍当了医生,是不是连见一面会更不容易呢?也不知道李时衍有没有照顾好自己……

会不会自己在画稿到凌晨时,李时衍正在医院值夜班,两人连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这些念头像松针,轻轻扎在心上,林曦却不敢跟李时衍说,怕对方觉得他矫情,更怕戳破 “未来可能不同步” 的现实。

画架上还夹着张没画完的 “甘草标本图”,铅笔稿已经描了三遍,总觉得叶片的纹路不够自然。

陈林曦想起李时衍上次说 “甘草的叶脉是平行脉,你画得太密了”,忍不住拿出手机,翻到之前存的李时衍的笔记照片 ——

对方的字迹工整,在 “甘草” 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叶片示意图,标注着 “叶脉间距 0.5cm”。

陈林曦照着笔记调整线条,笔尖在纸上划过,慢慢找回了感觉。

窗外的天渐渐更黑了,走廊里的脚步声越来越少,只有画室的灯还亮着,把陈林曦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像个孤单的小剪影。

有次陈林曦抬头揉眼睛,看见对面医学院的教学楼灯火通明,心里突然有点慌 —— 李时衍是不是也还在忙?他会不会也没吃饭?这些念头像藤蔓,悄悄缠上心头。

李时衍的忙比陈林曦更具体。

大二临床药理的考试排得密密麻麻:药物代谢动力学要背公式,时衍把公式写在手臂上,洗手时都怕蹭掉;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案例分析题,时衍对着二十多个病例写了近万字的总结;

导师布置的肝药酶研究文献综述,时衍泡在图书馆查了三天资料,眼睛红得像兔子;

还有实验室的动物实验记录,李时衍要盯着仪器看数据,常常一站就是一下午,白大褂的袖口沾着试剂,洗了好几次都没洗掉。

李时衍的手机永远调着静音,只有陈林曦的消息会设特别提醒,可往往看到时,已经是两三个小时后,回复的 “刚忙完,你早点睡” 后面,总跟着个抱歉的表情。

他不是不想见陈林曦。

有次路过艺术设计学院,看见陈林曦在窗边画画,阳光落在他发梢,李时衍站在楼下看了十分钟,最后还是转身走了 ——

李时衍怕打扰陈林曦做结课作业,更怕自己忍不住留下,耽误了彼此的进度。

时衍把陈林曦画的药理图夹在笔记里,累的时候翻一翻,看到图角落那个小小的银杏标记,心里会稍微暖一点。

陈林曦放下画笔,走到窗边,望着医学院的方向。

那里的窗户一格格亮着,像散落的星星,林曦不知道哪一格是李时衍在的地方,只能对着那个方向,默默数着 “一、二、三……。”

数到十的时候,陈林曦决定还是见一面,在手机屏幕找到李时衍的聊天框:“哥哥,我要去食堂买热包子,也给你带了一份,你在哪里呀,我送给你。”

陈林曦的心跳瞬间快了,抓起外套就往楼下跑。雪粒还在飘,李时衍站在路灯下,身上落了层薄薄的雪,看见陈林曦跑过来,赶紧跑过去迎:“最近怎么样?你怎么知道我没吃?”

陈林曦递过保温袋,指尖碰到李时衍的手,冰得像雪。

“哥哥你每次说‘在实验、在背题、在上课、在写论文、在找文献、在考试’,都是没吃饭的理由。”

李时衍笑了笑,伸手帮陈林曦拂掉肩上的雪。

“谢谢林曦。外面冷。我还要回实验室整理数据,下次再陪你。”

陈林曦送给李时衍一个微笑,关怀地说:“好。加油~”

陈林曦看着李时衍转身离开的背影,深灰色的冲锋衣在雪夜里显得格外单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李时衍拎着保温袋往楼上走,包子的热气透过袋子传过来,暖得他眼眶有点热 ——

原来陈林曦什么都知道,知道他没吃饭,知道他背各种厚厚的医学理论书会熬夜,知道他查文献写综述会犯难。

可这样的见面,在期末月里成了奢侈。

后来的半个月,陈林曦忙得脚不沾地。

几个大型专业课的结课报告要看好多书,进行实践总结报告单论述。

公共课的思政笔记抄了满满三大本,林曦把重点内容用荧光笔标出来,贴在画架旁,画累了就抬头背两句 “物质决定意识”,可背到一半,总会想起李时衍说 “药理也是物质决定作用” 的样子。

十二月初。

有天陈林曦在食堂碰到李时衍,对方手里拿着本《临床药理学》,边走边看,眉头皱得很紧,连撞了他一下都没察觉。“时衍学长!” 陈林曦喊了一声。

李时衍猛地抬头,眼里还带着点没回过神的茫然,看见是陈林曦,才松了口气:“抱歉林曦,我刚才在想药代动力学的公式,没注意。”

李时衍晃了晃手里的书,“明天就要考这个,还有点没弄懂。”

“那你吃饭了吗?” 陈林曦问。

“还没,打算买个面包回实验室吃。”

李时衍看了眼手表,“我得赶紧回去,数据还没整理完。”

李时衍从口袋里掏出颗薄荷糖,塞到陈林曦手里,“你也别太累,记得按时吃饭。”

陈林曦看到这样的情形,赶紧跑去必胜客买了一份牛肉香肠芝士披萨和塔斯汀的汉堡,买了一个烤鸡腿和一瓶豆浆,在冬日的暖阳和寒风中,在李时衍的后面追喊着。

“时衍哥哥,快停下!你还没吃饭呢!”

李时衍慌忙转身,陈林曦差点栽了个跟头。

“小心!”

树叶透过暖阳的间隙,李时衍稳重地拖住了陈林曦细细的双臂。

陈林曦的眼神与李时衍眼神交汇,两人的心此刻又漏跳了一拍。

“哥哥,你忘记买饭了。赶紧拿回实验室趁热吃吧,照顾好自己,不然我会担心的。”

“好。谢谢你,那我先去忙了,你也注意休息。”

–三天后—

药理考试的重点划了满满几页纸,李时衍又一次把 “青霉素类药物不良反应” 抄在手臂上,洗手时都怕蹭掉,只能用保鲜膜裹着;

实验室的动物实验需要记录大鼠的血压变化,他盯着仪器屏幕看了四个小时,眼睛红得连眨眼都觉得疼;

导师布置的新研究文献综述,李时衍查了快一周的资料,复印的文献堆得比笔记本还高,每页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重点;

还有临床技能操作考核,他对着模拟病人练习静脉穿刺,练到指尖发麻,白大褂的袖口沾着模拟血液,洗了好几次都没洗掉。

他的手机永远调着静音,只有陈林曦的消息会设特别提醒。有次深夜值实验室,手机震了一下,是陈林曦发来的照片 —— 画纸上的 “黄芪图谱”,角落画了个小小的卡通药丸,配文 “今天终于画对了!”。

李时衍盯着照片笑了半天,手指轻轻划过屏幕上的药丸,好像能摸到陈林曦认真的指尖。

李时衍想回复 “很棒”,却又怕吵醒已经睡着的陈林曦,最后只存下照片,放进那个叫 “林” 的文件夹里。

考试前一天,李时衍在实验室熬到凌晨。整理完最后一份数据,时衍靠在椅子上,掏出手机翻陈林曦的朋友圈 ——

最新一条是三天前的,“今天的晚霞很好看”,配着张湖边的照片,晚霞把湖面染成橘红色,像生日那天的松枝烛火。

李时衍想起陈林曦说 “喜欢看夕阳”,心里突然有点酸,好像已经很久没陪林曦一起看夕阳了。

终于,十二月中旬的最后一门考试结束了。

陈林曦走出考场时,看见李时衍站在教学楼门口,手里拿着杯热可可,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

“考得怎么样?”

李时衍接过陈林曦的帆布袋和文具,把热可可递过去。

“还好吧,尽力把会的都写好,不会的都蒙好,哈哈哈。” 陈林曦抿了口热可可,暖意在喉咙里散开。李时衍也笑了。

“你呢?你的临床研究还有文献综述、临床实践考试还有医学理论考都考得顺利吗?”

“嗯,最后那道案例题,用了你画的图里的思路。老师还夸我思路清晰。”

“一切顺利就好。”

李时衍伸手,帮林曦把歪了的围巾理正,“走,带你去个地方。”

李时衍笑了笑,牵着陈林曦往之前的樟树下走 ——

两人并肩往学校后山走,雪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樟树叶上还挂着雪粒,阳光照在上面,闪着亮晶晶的光。

李时衍牵着陈林曦的手,揣进自己的口袋里,暖乎乎的,像揣了个小太阳。

走到之前的老樟树下,李时衍停下脚步。

冬天的樟树枝桠光秃秃的,却还挂着上次生日时的灯串,风吹过,灯串轻轻晃,像串会发光的风铃。

时衍拉着陈林曦坐在长椅上,长椅上的雪已经被扫干净了,还留着点余温。

“林曦,” 李时衍先开了口,声音比平时轻些,“这段时间,是不是让你一个人委屈了?”

陈林曦愣了一下,手指攥紧了热可可的杯子,杯壁的暖意透过指尖传来,却没让林曦自己立刻开口。

陈林曦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雪粒沾在鞋边,慢慢化成小水珠,像林曦藏在心里的那些担心。

“也不是委屈。我只是担心你。” 陈林曦犹豫了半天,还是说了出来。

“就是觉得…… 我们好像太忙了。有次我在教室改稿子到凌晨,看着对面医学院的灯还亮着,就想你是不是也在忙,会不会也没吃饭。”

陈林曦顿了顿,声音有点发颤。

“我还想,以后我们工作了,会不会更忙?你当医生要值夜班,我做设计要赶稿,我们是不是连见一面都要提前说好,连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这些话压在陈林曦心里很久了,从第一次在食堂看到情侣分享汤,到深夜画稿时想发消息又忍住,再到路过湖边时想起一起骑行的日子,那些担心像雪粒,慢慢堆在心里,终于在今天说了出来。

李时衍看着陈林曦泛红的眼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酸又软。

时衍伸手,轻轻把陈林曦揽进怀里,手掌顺着林曦的后背慢慢拍着,像在安抚受了委屈的小孩。

“对不起,不会的。” 李时衍的声音贴在陈林曦的耳边,带着点愧疚。

“我应该早点跟你说这些的,不该让你一个人担心。”

陈林曦靠在李时衍的肩上,能闻到李时衍身上淡淡的消毒水混着阳光的味道,心里的委屈慢慢散了,只剩下暖暖的踏实。

“我不是怪你。” 陈林曦小声说。

“我就是怕…… 怕我们的未来,会因为忙碌变得越来越远。”

李时衍打断陈林曦,声音很认真。他握着陈林曦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对方掌心的茧 —— 那是画画磨出来的,带着点粗糙的温度。

“我值夜班的时候,会提前给你发消息,你做设计累了,也可以给我发语音,我看到就会回。就算见不到面,我们也可以分享小事。比如你今天画了什么图,用了什么新颜料;我今天遇到了什么病例,学会了什么新技能。你赶稿到凌晨,我可以给你点你爱吃的草莓蛋糕;我值夜班饿了,你可以提前给我装你做的饼干。这些小事,只要我们想一起做,就不会没时间。”

李时衍握住陈林曦的手,揣进自己的口袋里。

“未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我们一起想办法的事。比如你赶稿到凌晨,我可以给你点外卖;我值夜班饿了,你可以提前给我装点心。这些小事,只要我们想一起做,就不会没时间。”

陈林曦看着李时衍的眼睛,阳光透过樟树枝桠落在李时衍的眼底,像盛了星星,亮得让陈林曦心跳加速。

林曦突然想起生日那天,松树下的烛火,蛋糕上的银杏叶,还有李时衍帮自己擦嘴角奶油时的样子;

想起在花店一起浇绣球花,李时衍帮自己系浅青色发带;

想起在图书馆,李时衍偷偷拍自己睡着的侧脸。

原来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李时衍和自己一样,都在认真地规划 “我们的未来”,都在把对方的小事记在心里。

陈林曦笑了,伸手摸了摸李时衍的头发。

李时衍又笑着说–

“我怕你觉得我不在乎,更怕你因为这些担心难过。每次路过艺设院看到你在画画,我都想进去陪你,可又怕耽误你;每次深夜看到你的消息,我都想立刻回复,可又怕吵醒你。”

“我也是,想发一句“学长记得稍微午休一下”又怕打扰到你复习,想说一句“学长早点休息,熬夜记得喝牛奶,晚安”又怕打扰到你写报告综述。”

李时衍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递到陈林曦面前。

盒子是深棕色的,上面刻着小小的银杏叶图案。

“之前你雕的银杏玉佩,我找师傅帮忙抛光了,还加了根红绳。”

陈林曦打开盒子,里面的玉佩泛着温润的光,银杏叶的纹路清晰可见,边缘被磨得光滑,红绳是他和李时衍都喜欢的浅红色。

“真好看,学长要随时带着它,这样子你看到后就知道我一直都在默默陪着你,保护你,带给你幸运。”

陈林曦轻拿起玉佩,指尖碰到冰凉的玉面,心里却暖得发烫。

“嗯嗯,放在白大褂口袋里,每次摸到时,都觉得有动力。”

陈林曦帮李时衍把红绳系在脖子上,玉佩贴在李时衍的胸口,带着点陈林曦指尖的温度。

.“以后学长要是做实验累了,也可以摸一摸,就当我在你身边陪着你。”

风吹过樟树枝,灯串轻轻晃,把两人的影子叠在长椅上,像幅暖融融的画。

李时衍与陈林曦双头相靠,手里攥着热可可,李时衍胸口贴着银杏玉佩,突然觉得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了。

“考完试也要放假了。我们要不要一起出去旅行?” 陈林曦说完抬头,看着李时衍的侧脸,阳光落在时衍的发梢,染成浅金。

李时衍说:“好啊,我想去圳城看看。”

“好,我陪你。到时候我先算一下成本和优惠方案,提前订好酒店。” 陈林曦点头说着,把李时衍的手攥得更紧。

“好,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一起规划。在那之前,我们还要去湖边骑行,雪化了之后,芦苇荡应该很好看;还要去花店看郁金香,周姐说十二月最近几天会进红色的;还要去图书馆,把这段时间没一起看的书都补回来。”李时衍又补充道。

“还要一起看夕阳。” 陈林曦补充道。

“对,还要一起看夕阳。” 李时衍笑了,眼底的青黑好像都淡了些,“每个傍晚都一起看。”

阳光渐渐西移,落在樟树上,把灯串照得亮晶晶的。

陈林曦看着李时衍的笑,突然觉得,那些忙碌的日子其实也没那么难熬 ——

因为他们都在为了 “能一起看夕阳” 而努力,都在为了 “我们的未来” 而坚持。

就像樟树上的灯串,就算冬天叶子落了,也会一直亮着,等着春天到来,等着新叶长出,等着他们一起,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满是温柔的模样。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