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想了想,说道:“师父,我觉得…胖婶婶身边,她男人和孩子都在。他们舍不得胖婶婶,所以一直在保护她,不让她死。”
其实我并没有真的看见胖婶的丈夫和孩子,但是我总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毕竟,哪有人会接二连三地遇到意外,却都能化险为夷呢?
于师父听完我的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缓缓点了点头,看着我的眼神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好像多了几分赞许:
“不错,有点开窍了。行了,去把作业写完,晚上跟陈师傅学医术去。”
我扯了扯嘴角,心里嘀咕着:好一个过河拆桥!刚夸完我,就催我写作业!
但我也不敢反驳,只能乖乖地答应:“去就去!”
于师父似乎很喜欢逗我,他看着我一脸不情愿的样子,终于不再板着脸,轻轻笑了两声:
“好了,不逗你了。过两天,我带你去涪江边玩,顺便看看地形。”
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作业也不觉得难写了。
我拿起铅笔,趴在桌子上,飞快地写起了作业。
心里却在暗暗期待着去涪江边的日子,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傍晚的时候,陈师傅来了。
他还是老样子,背着那个大大的药箱,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一进门,他就对着于师父喊道:“老于,我来了!娃儿呢?”
我从堂屋里跑出来,对着陈师傅鞠了一躬:“陈师傅好!”
陈师傅笑着摸了摸我的头:
“好,好!娃儿越来越懂礼貌了。走,跟我去灶屋帮我分一下药,然后再去玩。”
我当即跳了一丈高,跟着陈师傅走进了灶屋。
于师父则坐在堂屋里,一边看着我们,一边捏着毛笔在写着什么,偶尔还会插上一两句话,补充一些关于草药在风水里的用法。
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了下来。
陈师傅收拾好药箱,对着于师父和我说道:“今天就先搞到这里,老于,我走咯。”
于师父点点头:“路上慢点,过两天来吃嘎嘎。”
陈师傅走后,于师父给我煮了一碗面条,还卧了两个荷包蛋。
我狼吞虎咽地吃着面条,心里暖暖的,吃完面条,我又回到堂屋,继续写剩下的作业。于师父坐在旁边,陪着我,直到我把作业写完。
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一直在想着胖婶的事,还有即将去涪江边的事。
我隐隐觉得,这次去涪江边,肯定不只是玩那么简单。
现在想来,可能是我从小就这样,不管心里有什么事,只要一沾床就能马上睡着。
……
第二天早上,我是被于师父叫醒的。
他已经做好了早饭,红薯粥和咸菜,等我洗漱完,坐在桌子旁时,于师父已经吃好了,坐在堂屋等我。
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对着于师父说道:“师父,我昨天做了个梦,梦见我们去涪江边了。”
于师父愣了一下,然后问道:“梦见什么了?”
“就是,有两个人,站在水边上一直喊我名字…”
于师父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行了,吃完早饭,赶紧上学去,别迟到了。”
我点点头,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吃完早饭,我背着书包,朝着学校的方向跑去。
路上,我还在想着梦里的情景,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
到了学校,我也没心思听课,满脑子都是胖婶和涪江的事。
同桌见我魂不守舍的,就问我怎么了。
我把胖婶的事简单地跟他说了一下,他听了以后,也很同情胖婶,还说要是有能帮忙的地方,他也愿意帮忙。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我背着书包,一路小跑地回了家。
一进门,就看见于师父正在院子里劈柴,我放下书包,跑过去帮忙:“师父,我来帮你!”
于师父也不客气客气,把斧头递给我:“小心点,别伤到手。”
我接过斧头,学着于师父的样子,用力地劈着柴。
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心里却很开心,劈完柴,于师父又让我去挑水,我挑着水桶,慢悠悠地走向河边,心里想着,等把水挑回去,就可以跟于师父问问去涪江边的具体日子了。
挑完水,我刚走进院子,就看见胖婶又来了。
她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些新鲜的蔬菜和几个鸡蛋,一看见我,她就笑着说道:“娃儿,放学了?”
我点点头:“嗯,胖婶婶,您怎么来了?”
胖婶走进屋,把篮子递给于师父:“于师父,这是我自己种的蔬菜,还有几个鸡蛋,您和娃儿尝尝鲜。”
于师父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收下了。
胖婶坐了一会儿,跟于师父聊了聊关于捡骨的事,然后又叮嘱了我几句,让我好好读书,才起身离开。
胖婶走后,于师父对着我说道:“明天我们就去涪江边看看。你今天早点休息,养足精神。”
我一听,顿时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师父,我们明天什么时候去啊?”
于师父说道:“明天早上吃完早饭就去。你现在去把作业写完,然后早点睡觉。”
我点点头,跑进堂屋,拿出作业,飞快地写了起来。
这一次,我没有丝毫的不情愿,反而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
天刚蒙蒙亮,没等于师父叫,我就醒了。
我穿好衣服,走出屋,看见于师父正在准备烧火,还准备好了罗盘、鲁班尺,还有一些黄纸和朱砂,看见我这么早就起来了,又对着我奚落了几句。
吃完早饭,我们收拾好东西,就朝着涪江边的方向出发了。
一路上,于师父一边走,一边给我讲解涪江的地形:
“涪江是咱们这里的主要河流,水流湍急,地势复杂。尤其是下游那段,暗礁很多,很危险。胖婶的丈夫和孩子,就是在下游那段出事的。”
我认真地听着,把于师父说的话都记在心里。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我们终于来到了涪江边。
这一段的江水比我想象中还要湍急,江水奔腾着,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一头咆哮的野兽。
岸边的石头被江水冲刷得光滑圆润,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水草在江水里飘荡。
于师父拿出罗盘,在岸边仔细地测量着方位,时不时的还拿树枝在岸边淤泥里面捅了捅。
我站在旁边,不敢打扰他,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突然,于师父停下了脚步,对着我说道:“子河,你过来看看。你看这岸边的泥土,颜色是不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我连忙跑过去,蹲下身,仔细地看着岸边的泥土。
只见这些泥土的颜色比别的地方要深一些,而且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腥味,我疑惑地问道:“师父,这泥土怎么不一样啊?”
于师父说道:“这泥土里掺杂着一些水草和鱼鳞,说明这里的水流比较平缓,是鱼类聚集的地方,而且,你再看那边。”
他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河湾。
“那个河湾是个回水处,水流相对来说比较浅。”
我顺着于师父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那个河湾的水流比其他地方要平缓很多,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落叶,我点点头:“师父,我明白了。那我们是不是就在这里引骨啊?”
于师父说道:“没错。不过,引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准备很多东西,还要选一个合适的时辰。我们今天先来勘察一下地形,确定好引骨的位置,等十天后,再正式帮胖婶引骨。”
说完,于师父从背包里拿出几张黄纸和朱砂,还有一支毛笔。
他在黄纸上画了几道符,然后把符纸放在岸边的石头上。
接着,他又拿出罗盘,对着河湾的方向,嘴里念叨着一些我听不懂的咒语。
我站在旁边,看着于师父认真的样子,心里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我知道,于师父虽然看起来邋遢,但他的本事却很大,有他在,一定能帮胖婶找回她丈夫和孩子的尸骨。
过了一会儿,于师父停止了念叨,他收起罗盘和符纸,对着我说道:“好了,今天的勘察就到这里。我们回去吧,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
我点点头,跟着于师父往回走。
路上,于师父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引骨的知识,比如引骨需要用到的法器、咒语,还有需要注意的禁忌,这些东西我现在都有些记不太清了,唯独记忆犹新的一段话。
“其实引骨这门手艺很多人都会,很好学。”
“那为什么那些人给胖婶说那么贵的价格啊?”
“因为,开个张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