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4章

贾府,这座往日里连空气都透着雍容慵懒的国公府邸。

如今虽被城外战云压得有些透不过气,但高墙之内,自有它一套永不沉寂的流言蜚语生发体系。

王程一箭射杀金将、连升三级的消息,便如一块巨石投入深潭,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不过半日功夫,这消息就通过各种渠道,钻进了每一道垂花门,每一个抄手游廊,每一个仆役下房。

“听说了吗?账房那个王程!了不得了!”

一个婆子端着洗衣盆,在井边压低了声音,眼睛却亮得吓人。

“哪个王程?哦——就是那个先前想求娶莺儿、还被撅回来的?”另一个婆子立刻凑近,脸上满是八卦的兴奋。

“可不是嘛!如今可不一样了!战场上立了大功,皇上亲封了官儿!从八品的武官老爷呢!赏了百两雪花银!”

“哎呦喂!百两银子!真真是一步登天了!”

“谁说不是呢!以前还觉着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如今瞧着…倒像是咱府里丫鬟们高攀了?”

“啧啧,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类似的对话,在厨房、在茶房、在园子里扫洒的仆役中间,无处不在上演。

先前那些嘲讽王程“不自量力”、“心比天高”的丫鬟婆子,如今口风一变,纷纷夸赞起来。

“我早瞧着王管事不是池中之物,一脸忠厚,身板也结实!”

“就是,比那些油头粉面的小厮强多了!这才叫真汉子!”

“听说他一箭就把那金将射了个对穿!二百八十步呢!这得多大的力气,多准的眼头?”

“哎呀,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不知如今瞧得上瞧不上咱们府里的丫头…”

先前拒绝过王柱儿提亲的那几家,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尤其是那个管事的侄女和粮铺老板,几乎是坐立难安,恨不得时光倒流,立刻应下那门亲事。

这风向变得如此之快,如此赤裸裸,将世家大族下人圈里的势利与现实展现得淋漓尽致。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各位主子姑娘的耳中。

蘅芜苑内,薛宝钗正坐在临窗的暖榻上,对着一个掐丝珐琅手炉暖手,听着莺儿从外面听来的闲话。

她素来端庄沉静的脸上,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王程?可是那个前几日托他哥哥来求过你的那个小管事?”宝钗声音温和,听不出什么情绪。

莺儿站在一旁,脸上有些讪讪的,手里绞着帕子:“回姑娘,就是他…谁知道他竟有这般造化…”

宝钗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窗外一株枯荣参半的木芙蓉上,沉吟片刻。

她心思缜密,考量自然与下人不同。

薛家是皇商,富而不贵,如今寄居贾府,虽得姨母王夫人照拂,但终究是客居。

眼下时局动荡,金兵围城,未来难料。

一个在军中新崛起的、有实在军功在身的武官,哪怕品级还不高,其价值也远非一个普通府邸管事可比。

这或许是一条值得留意、甚至值得投资的路径。

“我记得他哥哥来时,说话倒也诚恳。”

宝钗缓缓开口,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那王程,听闻为人本分肯干,如今又凭真本事博得功名,倒是个上进的。”

她顿了顿,看似随意地瞥了莺儿一眼:“说起来,他既对你有意,如今看来,倒也不算委屈了你。你…可曾仔细想过?”

莺儿何等伶俐,立刻听懂了姑娘话里的深意。

姑娘这是觉得那王程有了价值,想用她来结下这份人情,为薛家日后多留一条路。

她心里一时五味杂陈,想起当日自己和小丫头对王柱儿说的那些话,脸上不禁有些火辣辣的。

但姑娘开口了,她一个丫鬟又能如何?

只得低下头,细声细气地回道:“但凭姑娘做主便是…奴婢…奴婢听姑娘的。”

宝钗满意地笑了笑,语气愈发温和:“既如此,若他哥哥再来问,你便不必再拿乔了。女孩子家,终归是要寻个依靠的。”

正说着,外面小丫头报:“姑娘,王柱儿来了,说是替他家都头弟弟给府里送些军中分的肉食。”

宝钗与莺儿对视一眼,皆有些意外——这王柱儿来得可真快。

“请他进来吧。”宝钗整理了一下衣襟,端坐得更正了些。

王柱儿几乎是挺着胸脯走进蘅芜苑的。

他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脸上却红光满面,透着扬眉吐气的自豪。

他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抬着一扇不小的羊肉。

“给薛姑娘请安!”王柱儿行礼都比往日多了几分底气,“俺弟弟在军中得了上官赏赐,分了些新鲜羊肉,惦记着府里往日恩情,特让小的送来给姑娘、太太们尝个鲜。”

宝钗微微一笑,语气亲切了许多:“王都头太客气了。如今他为国效力,正是用度的时候,还惦记着府里,真是有心了。回去代我们谢过他。”

“应该的,应该的!”

王柱儿连连点头,目光瞟向一旁的莺儿,见她低眉顺眼地站着,与那日的伶牙俐齿判若两人,心中更是畅快。

他又说了几句闲话,这才状若无意地提起:“说起来,俺弟弟年纪也不小了,如今也算有了些微前程。这成家立业的事,我这当哥哥的少不得再替他张罗张罗…”

宝钗会意,顺势接话道:“这是正理。王都头如今是官身,自然要好生寻一门亲事。不知…可有了眉目?”

王柱儿嘿嘿一笑,带着几分刻意炫耀:“不瞒姑娘说,自打俺弟弟受了皇封,这来说亲的都快踏破门槛了!有南门守备家的远房表妹,还有东城兵马司副指挥使家的庶出小姐…哎呦呦,挑花了眼呐!”

他这话半真半假,来说亲的确实有,但层次远没他吹嘘的这么高,无非是些更殷实的小户人家或是府里其他有些头脸的管事想嫁女儿。

但他刻意说出来,就是要压一压当日薛家丫鬟的气焰。

莺儿的头垂得更低了,手指紧紧攥着帕子。

宝钗却笑容不变,仿佛没听出其中的意味,反而顺着说道:“这是好事。不过,外面的人毕竟不知根知底。我们府里的丫头们,都是知根知底、调理惯了的。说起来,前番你提的那件事…”

她目光轻轻扫过莺儿:“莺儿这丫头,我原是舍不得的。但若是王都头这样的少年英杰,我倒也愿意成全。”

王柱儿心中大喜,差点就要替弟弟应下,但想起弟弟的嘱咐,忙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

“这个…多谢姑娘美意!莺儿姑娘自然是极好的,手巧模样好,性子也好…”

他先捧了两句,话锋一转,“只是…姑娘也知道,俺弟弟如今是官身了,这正妻之位,多少双眼睛盯着…怕是…怕是得寻个更能帮衬他官场仕途的…”

他顿了顿,觑着宝钗和莺儿的脸色,硬着头皮把王程教的话说了出来:“俺弟弟说了,若是府里的姑娘们…比如莺儿姑娘这样的,不嫌弃的话,他愿以良妾之礼相聘,定不会委屈了姑娘!”

“良妾”二字一出,满室皆静。

莺儿猛地抬起头,脸上一瞬间血色尽褪,变得煞白,眼圈立刻就红了,满是难以置信和屈辱!

她可是薛家大丫鬟,是宝钗姑娘身边第一得意的人!

往日里,就是一般小户人家的正头娘子见了她也要客气三分!

那王程,不过是个侥幸立功的暴发户!

之前来求娶正妻被拒,如今竟然敢大言不惭地让她去做妾?!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宝钗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端着茶盅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掩饰过去,只是语气淡了些许:“哦?王都头…竟是这个意思?”

王柱儿见这情形,心里也有些打鼓,但弟弟吩咐得坚决,他只好硬撑着:“是…俺弟弟是这么吩咐的…说…说规矩不能乱…”

莺儿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死死咬着嘴唇才没哭出来。

宝钗放下茶盅,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平稳,却疏离了不少:“婚姻大事,讲究你情我愿。既然王都头另有高就,那此事便作罢吧。莺儿,替我送送王管事。”

这便是直接送客了。

王柱儿讪讪地行了礼,退了出去。

他人刚走出房门,就听里面“哐当”一声,像是茶盅摔在地上的声音,紧接着是莺儿压抑不住的、带着哭腔的怒骂:

“什么东西!不过是个走了狗运的粗鄙军汉!敢让我去做妾?!他做梦!当初求着我都不要!如今便是八抬大轿来娶正妻,我也绝不瞧他一眼!”

“好了!”宝钗低声喝止,但语气里也带着一丝冷意,“何必动气?人各有志,他既自视甚高,我们也不必高攀。只是…终究是看走眼了,原以为是个知进退的,不料也是个得志便猖狂的蠢物。”

王柱儿缩了缩脖子,赶紧溜了。

回到王程的小院,王柱儿把在蘅芜苑的事一五一十说了,末了忍不住抱怨:“程哥儿,你也太硬气了!那可是莺儿!薛姑娘身边头一份的!给人做妾,这话也真说得出口…瞧把人家气的…”

王程正在擦拭他的弓弩,闻言头也没抬,嘴角却勾起一丝淡淡的冷笑。

“哥,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我求她,她看不上。如今我有了前程,她便觉得可以了?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他放下弩箭,目光平静却坚定:“正妻之位,岂能轻许?要么于我有大助益,要么于我有大恩义。莺儿?她除了是薛宝钗的丫鬟,还有什么?当日她既出言讥讽你我,便该想到今日。”

“我要找的,是能共患难、也能同富贵的人。而不是看我得势了,就凑上来的墙头草。”

王柱儿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你说得也在理…就是…唉,可惜了…”

“不可惜。”王程重新拿起弩箭,眼神锐利如箭簇,“哥,眼光放长远些。这乱世,才刚刚开始。我们的路,还长着呢。”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千堆雪。

贾府深院内,莺儿仍在为“做妾”的羞辱气得掉泪。

而王程的小院里,却弥漫着一种冷静而坚定的野心。

世界的规则已然改变,而王程,正准备按照新的规则,一步步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