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3章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何雨柱便醒了。经过一夜休息,又暗中饮用了几次空间灵池水,他感觉身体已基本恢复,甚至比原主记忆中的状态还要好上几分,精力充沛,手脚也更有力气。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先用空间水掺着院里打来的井水,简单洗漱了一番,冰凉的水刺激下,头脑愈发清醒。看了看还在熟睡的雨水,他将家里最后一点棒子面混上空间水,熬了一小锅比昨天更稠些的糊糊,放在灶台上温着,又留下一个字条叮嘱雨水自己吃早饭,便揣着食堂的工作证,推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二手自行车出了门。

清晨的四合院尚未完全苏醒,只有早起倒痰盂的三大爷阎埠贵,揣着袖子在水池边洗漱。看到何雨柱推车出来,阎埠贵扶了扶眼镜,有些诧异:“哟,柱子,这就上班去?身子骨利索了?”

何雨柱停下脚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笑容:“三大爷早,好利索了,厂里活儿紧,不敢多耽误。”他刻意放缓了语速,吐字清晰,没了往日那股子混不吝的急躁劲儿。

阎埠贵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点了点头:“那是,工作是正经。快去吧。”心里却嘀咕,这傻柱病了一场,说话办事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何雨柱没再多言,骑上那辆破车,吱吱呀呀地融入了清晨上班的人流。他刻意避开了原主常走的那条闹哄哄的近路,选了一条稍微绕远但更清净的街道,一边蹬车,一边在脑海中再次梳理食堂的人际关系和今天的计划。

轧钢厂第三食堂,规模不小,负责上千号工人的伙食。食堂主任姓王,是个讲究规矩、看重实际能力的老头。副主任姓刘,有些圆滑。厨师长是原主的师兄,手艺不错,但为人有些保守。底下还有几个帮厨、学徒,像马华、胖子等。原主仗着手艺好,在食堂里算是技术骨干,但人缘一般,尤其那张嘴不饶人,得罪了不少人,连带着“傻柱”这外号也传遍了食堂。

“第一步,先把这‘傻柱’的名头甩掉。”何雨柱心中暗道。这不是简单的称呼问题,而是关乎他在食堂,乃至在厂里的形象和地位。一个被叫做“傻子”的人,说的话谁会重视?

到了食堂后厨,时间尚早,只有几个帮厨在打扫卫生,准备食材。看到何雨柱进来,几人都有些意外。

“师父,您来啦?身子好了?”一个面相憨厚的青年连忙放下手里的抹布迎上来,正是原主的徒弟马华。

“嗯,没事了。”何雨柱点点头,目光扫过后厨。地面有些湿滑,角落里有未清理的菜叶,灶台油污明显,食材堆放也略显杂乱。原主对这些并不上心,他的注意力全在炒勺上。

“马华,去找几块干净的麻袋片来,把灶台下面、墙角这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再仔细擦擦。地上水渍弄干,留神滑倒。”何雨柱一边脱下旧棉袄,换上有些油渍的食堂工作服,一边自然地吩咐道。

马华愣了一下,师父以前可从不管这些杂事。但他没多问,应了一声就赶紧去办。

另一个略显油滑的学徒胖子在一旁撇撇嘴,小声嘀咕:“哟,柱爷今儿个转性了?还管起卫生来了?”

何雨柱耳尖,听到了却没立刻发作。他走到堆放土豆的筐前,拿起一个土豆和削皮刀,手腕转动,刀光连闪,只见土豆皮如同一条均匀不断的带子落下,速度快得惊人,削好的土豆光滑圆润,几乎看不出棱角。这一手亮出来,原本有些窃窃私语的后厨瞬间安静了不少。几个帮厨和学徒都看直了眼,这手法,比何雨柱生病前似乎更稳、更快、更精准了!

何雨柱放下土豆,这才抬眼看向胖子,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胖子,后厨重地,卫生是头等大事。干净了,自己干活舒心,工人同志吃得也放心。你要觉得这活儿不该干,门口站着去,吹吹风,醒醒脑子。”

胖子被噎得脸一红,讪讪地低下头,不敢再吭声。何雨柱这突如其来展现的威势和那手绝活,让他心里有些发怵。

这时,厨师长和几位老师傅也陆续来了。看到何雨柱已经在忙活,后厨也比往日整洁些,都有些惊讶。厨师长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柱子,行啊,刚好利索就闲不住?这卫生搞得不错。”

“师兄,病了一场,想通点事儿。咱们这后厨,好比家里的厨房,干干净净,看着也敞亮不是?”何雨柱笑着回应,态度不卑不亢。

准备工作就绪,开始炒大锅菜。今天中午的主菜是白菜炖粉条,里面零星点缀着几片肥肉膘增香。这菜看似简单,但要同时用巨大的铁锹般的大铲子在直径近一米的大锅里翻炒均匀,让上千人都能吃上味道差不离的菜,极其考验厨师对火候、调味和体力的掌控。

原主的手艺自是没话说,但今天的何雨柱,在操作时,暗中将意识沉入空间,舀了小半瓢灵池水,趁着添水炖煮的时机,意念一动,将那空间水混入了大锅中。动作极其隐蔽,无人察觉。

大锅灶火猛烈,汤汁翻滚。很快,一股比以往更加浓郁的香气从锅里弥漫开来。那香气不仅仅是白菜和猪肉的普通混合香,更带着一种勾人食欲的鲜甜气息,连在隔壁面点房忙活的人都忍不住探过头来嗅。

“嘿!今儿这白菜炖粉条味儿可真窜!柱子,手艺又见涨啊?”一个老厨师抽着鼻子赞道。

何雨柱一边挥动大铲,一边笑道:“火候赶巧了而己。”心中却明了,空间水的效果果然非凡。

到了饭点,工人们涌入食堂。窗口排起了长队。何雨柱主动站到了一个打菜窗口。以往原主心情不好时,打菜手抖得厉害,工人们敢怒不敢言。今天,何雨柱手握长柄大勺,手腕沉稳,每一勺都是满满当当,菜、粉条、汤水比例恰到好处,绝不抖勺。遇到相熟的工人,还会点头打个招呼。

“何师傅,今天这菜味道真好!”一个老工人接过饭盒,闻着香味,忍不住夸了一句。

“您吃着合口就成。”何雨柱笑着回应。

“哟,傻柱,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手不抖了?”一个平日里喜欢开玩笑的青工凑到窗口。

何雨柱面色不变,一边给他打菜,一边平静地说:“同志,我叫何雨柱。以后打饭,叫我何师傅或者直接喊名字都行。”他的声音不大,但语气认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那青工愣了一下,看着何雨柱平静却坚定的眼神,以及手里那满满一勺菜,到嘴边的调侃话咽了回去,讪讪一笑:“得嘞,何师傅!”

这一幕被后面排队的不少人看到、听到。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食堂里传开——“傻柱”不让叫“傻柱”了,而且今天打菜手特稳,菜味儿还格外香!

食堂主任王主任背着手在食堂里巡视,自然也听到了风声,看到了何雨柱在窗口的表现,又亲自去尝了尝今天的大锅菜,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他走到后厨,对何雨柱点了点头:“雨柱啊,今天这菜不错,火候味道都到位。这卫生也搞得挺好。继续保持。”

“主任您放心,应该的。”何雨柱应道。他知道,这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

午高峰过后,食堂众人开始收拾、吃饭。何雨柱特意留意了一下,马华勤快地收拾着灶台,胖子也老实了不少,其他人看他的眼神里,少了几分以往的随意和戏谑,多了几分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尊重。

吃饭时,何雨柱状似无意地和厨师长、几位老师傅聊起天,话题引到了食堂管理和菜品改进上,他提出了一些关于食材存放、卫生分区、以及如何用普通食材通过搭配和火候稍微提升口感的建议,说得有理有据,既展现了思考,又不显得咄咄逼人,让几位老师傅听得频频点头。

“柱子,你这病了一场,脑子倒像是开了窍了?”厨师长半开玩笑地说。

何雨柱笑了笑:“就是躺床上瞎琢磨。咱们这食堂千把人吃饭,不是小事,弄好了,大家干活也起劲不是?”

他清楚,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只是初步立威,摆脱了“傻柱”的称呼,展现了手艺和责任心,在食堂主任和同事心中留下了新的、积极的印象。接下来,还需要持续巩固,并寻找机会,向能决定他命运的关键人物,比如李副厂长,展现更大的价值。

下班铃声响起,何雨柱推着自行车走出轧钢厂大门。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带着一丝暖意。他回头看了一眼高大的厂门和喧闹的食堂方向,心中笃定。

食堂,将不再仅仅是原主记忆中那个干活、吵架、被叫“傻柱”的地方。这里,将是他积累第一桶人脉和声望,实践空间产出,并逐步向上攀爬的起点。今天的初显身手,只是一个开始。属于何雨柱的舞台,才刚刚拉开帷幕。下一步,该去西海,会会那里的鱼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