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4章

帝都理工大学的道上老槐树随风摇曳。

谭天弈背着双肩包走进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验室时,宫彧正在调试一台柔性机械臂的关节组件。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早,宫老师。”谭天弈放下包,顺手拿起桌上的游标卡尺,“昨晚优化的轴承参数,我带了3D打印的样品。”

宫彧抬头接过那个泛着金属光泽的小零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度比上次提升了0.02毫米。”

他忽然笑了,“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前两天才说关节磨损是瓶颈,今天就拿出解决方案。”

谭天弈正在连接电脑的数据线顿了顿。

百万年修真生涯里解析过的星核运转规律,此刻正化作机械结构的最优解在脑海中铺展,但他只轻描淡写:“查了些航天材料的文献,试着改了下弧度。”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几个研究生抱着一堆传感器进来,看到谭天弈时都熟练地打招呼。

这半个多月来,这个特招生早已不是“神秘学霸”的代名词——他总能在项目卡壳时抛出令人惊叹的想法,比如用磁流变液解决机械臂在强震环境下的稳定性……。

“小谭,你上次说的那套应力补偿模型,我用在深海探测臂上试了试。”

一个戴眼镜的师兄递过平板,“低温环境下果然没出现断裂!”

谭天弈扫过数据曲线,指尖在屏幕上点出一个拐点:“这里的阻尼系数可以再下调5%,能省30%的能耗。”

他抬头时,正撞见宫彧望过来的目光,对方眼里带着探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下午的课上,宫彧在讲台上分析着极端环境下的机械失效案例。

投影仪上的断裂截面图错综复杂,他忽然顿住:“关于材料疲劳极限的计算,谭天弈有个思路很有意思,让他来讲讲。”

全班的目光齐刷刷投过来。谭天弈站起身,走到讲台旁拿起激光笔:“传统模型忽略了微观孔隙的共振效应,就像……”

他顿了顿,想起上周在宫彧家看到的沙漏,“就像沙漏里的沙粒,看似匀速下落,其实每一粒的轨迹都在相互影响。”

他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组波动方程,阳光斜斜照在粉笔字上,竟有种奇异的韵律感。

宫彧靠在讲桌旁,看着那个比自己矮半个头的少年侃侃而谈,忽然觉得这画面有些不真实——半个月前那个在办公室里还略显拘谨的新生,如今已经能站在同一阵线,甚至引领着技术方向。

这天,龙科院的新材料实验室里,张初影正对着一组分子结构图皱眉。

谭天弈推门进来时,她手里的笔在纸上画了个大大的问号:“小谭,这组碳纳米管的稳定性总是达不到预期,你帮我看看?”

谭天弈接过数据板,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太初之力在体内悄然流转,将分子间的作用力具象成无数条闪烁的丝线。

“这里的键角差了0.3度。”他点在一个碳原子的位置,“就像搭积木时最后一块没卡紧,整体结构都会晃。”

张初影眼睛一亮,立刻调开模拟软件:“难怪!我试了那么多参数,居然漏了这个!”

她转头看他,眼里满是赞叹,“小谭,你这直觉简直神了。”

“是张老师的数据做得扎实。”谭天弈笑了笑,目光落在她身后的书架上——那里摆着她和宫彧以及孩子们的合照,照片里的宫砚深正举着个小机器人模型,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傍晚的实验室总是格外安静,宫彧对着电脑里的机械臂动态模拟图出神,谭天弈端着两杯热咖啡进来。

把其中一杯放在他手边:“龙科院那边刚传来消息,我们的深海机械臂通过了7000米水压测试。”

宫彧接过咖啡,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比预期提前了三个月。”

他忽然转头,“小谭,你有没有想过……专攻某个方向?比如航天机械,或者机械自动化工程?”

谭天弈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远处的科研楼亮起点点灯光。

“我想做能适应所有极端环境的通用平台。”

他轻声说,“就像……无论在海底还是太空,都能稳稳抓住需要的东西。”

宫彧愣了愣,随即笑了:“野心不小。”

他拿起笔,在图纸上圈出一个关节结构,“那这个地方的密封性还得再加强,我画了个新方案,你看看……”

夜色渐深,实验室的灯一直亮到很晚。电脑屏幕上,机械臂在虚拟的深海环境里灵活地抓取样本,每一个关节的转动都精准得如同呼吸。

偶尔传来两句讨论声,在寂静的走廊里轻轻回荡——一个是浸淫此道多年的沉稳语调,一个是带着少年气却异常精准的回应,像两把钥匙,正合力打开未知技术的大门。

零的声音在谭天弈脑海中响起:【主人,宫彧的项目进度已超前原计划47%,龙科院的新材料研究也突破了三项瓶颈。】

谭天弈看着宫彧专注的侧脸,咖啡的热气在两人之间氤氲成一片朦胧的白雾。

他没有回应,只是在心里轻轻说了一句:“还不够。”

要让这个人站在更高的地方,要让那些可能降临的风雨,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