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清晨的阳光透过老窗洒在姜枫脸上,带来一丝暖意。
他一夜未眠,却毫无困意,精神异常振奋。心头翻涌的激动与狂喜,正是天大奇遇带来的冲击——“造化仙瓶”已经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吃过早饭,他独自回到房间,盘膝坐在床上,神思沉入脑海。
《神农百草经》的传承此刻彻底融入他的灵魂。
“灵植篇”的知识仿佛潮水般涌现,不论是最普通的凡草,还是蕴含灵气的灵植、甚至传说中的仙草神药,其性状、生长环境、培育法门、药理功效……一切清晰无比,就像他已钻研百年。
更神奇的是,这些知识并非死记硬背。他能瞬间领悟其中奥妙。
例如一株普通的“清心草”,在“造化仙瓶”的灵液滋养后,药效会成倍提升——这正是灵气结合凡俗药理,生命层次跃迁的奇妙。
姜枫低声自言:“原来灵气不仅催生植物,还能重塑药性,化腐朽为神奇。”
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足以颠覆现代医学和植物学的秘法。
突然,屋外传来焦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小婷,你怎么了?脸那么白!”母亲李翠花的声音里充满担心。
姜枫心头一紧,立刻走出房间。
饭桌旁,妹妹姜婷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脸色苍白,额头细汗,平日最爱的肉包子也咬了一口再没动。
“妈,我头晕,想吐,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姜婷虚弱地说。
李翠花摸了摸女儿额头,脸色顿变:“这孩子,肯定是最近学习太累,压力太大!”
父亲姜大海皱起眉,放下碗筷走过来,满脸忧色。高考在即,身体可不能出状况。
“赶紧送她去镇上卫生所看看吧,开点药、打个吊瓶也许就好了!”李翠花着急地要去拿衣服。
“我不想去诊所……”姜婷摇头,眼神里满是疲惫。
看着妹妹痛苦的样子,姜枫心头一紧。就在这一刻,脑海中传承的“凡人篇”医道知识自动浮现,仿佛给他灌输了一副清晰诊断。
【心神劳损,气血亏虚,外感风寒,郁结于内。】
他走上前,目光落在姜婷脸上,仿佛带着洞察力,眉宇间的疲惫、唇色发白、舌苔薄腻全都一览无余。
“爸,妈,先别急着去诊所。”姜枫开口,声音坚定。
李翠花和姜大海愣住,惊讶地看向他。
姜枫不理会父母的疑惑,伸手搭在姜婷的手腕,闭上眼仔细感应。
脉象沉细而弱,气血运行不畅。
“小婷这是用脑过度、心神耗损,加上压力大,气血亏虚,才被风寒趁虚而入,所以发烧、无力。”姜枫松开手,语气平静。
这番分析让父母目瞪口呆。
“枫儿,你怎么懂这些?”李翠花难以置信,“你以前又没学过医,别瞎说!”
姜大海也狐疑地盯着儿子。
姜枫早有准备,笑了笑:“前阵子在旧书摊淘了一本古医书,随便翻了翻,刚好看到过类似病症。
爸妈,你们相信我一次,我有办法让小婷好起来,比去诊所还快。”
他的眼神清澈坚定。
父母对视一眼,最终选择了相信。
“那你打算怎么做?”姜大海问。
“我去给她熬一碗汤药。”
姜枫回到卧室,心神沉入丹田的“造化仙瓶”空间。昨晚种下的药材已发生巨变。
他没选药性强烈的灵药,而是挑了几株基础草药。一株灵参幼苗晶莹剔透,药力温和纯净,远胜凡俗野山参。
他又摘了几片清心草,叶面流转着淡淡莹光,清香宜人,按传承的“清神固本汤”方子选了几味辅助凡药。心念一动,药材凭空出现在手中。
姜枫走进厨房,清洗药材,熟练地下锅加水点火熬制。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不久,一股奇异药香弥漫了整个屋子,草木清香沁人心脾。
父母闻到药香,心中的疑虑也少了几分。
十几分钟后,姜枫端出一碗淡碧色汤药,汤汁清澈,香气更浓。
他将汤碗端到床边,轻声道:“小婷,喝了吧,保证你会舒服很多。”
姜婷半信半疑,但仍乖巧地喝下一口。
汤药入口,意外甘甜清冽,温暖的气息从胃部升起,迅速扩散到全身。
头晕、无力的感觉飞快消退,大脑也瞬间清明。
姜婷忍不住端起碗,将汤药喝得一滴不剩。
喝完,她长舒一口气,只觉浑身暖洋洋的,前所未有地舒服。
父母紧张地看着她,气都不敢喘。
半小时后,奇迹出现。
原本病恹恹的姜婷突然坐起,脸色恢复红润,眼神明亮,手脚有力。
她惊喜地喊:“哥,我好了!真的全好了!现在比生病前还精神!”
李翠花冲上前摸了摸女儿额头,又摸了自己的,满脸惊喜:“真的不烫了!一点都不烧了!”
她激动地看向姜枫,眼里满是骄傲和疑惑:“枫儿,这医术真是古书里学来的?简直比镇上王医生还厉害!”
姜枫笑着含糊其辞,只说古书博大精深,自己只是学了点皮毛。
父母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亲眼见证了效果,已对他信服了七八分,只当儿子撞了大运,得了传世古籍。
姜枫心中明白,这“清神固本汤”只是《神农百草经》里最基础的方剂,所用药材也只是初步滋养过的凡品。可即便如此,在凡俗世界已经足够惊艳。
看着妹妹恢复健康,笑容比平时还灿烂,姜枫心中涌起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有了神农传承和造化仙瓶,他不仅能培育独特蔬菜瓜果赚钱,更能守护亲人安康。
而这次治好妹妹,也让他彻底赢得了父母的信任。
姜枫抬头望向窗外,目光如有实质,已然跨越了村庄的边界。
或许,是时候了。
带着凝聚灵气的“特殊产品”,还有初显锋芒的神奇医术,他,准备启程,走向更广阔的县城市场——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