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呆愣在原地的营业员,张扬晃了晃手中的肉票和十张大团结,无奈道:“给我来半头猪。”
营业员这才如梦初醒,急忙说道:“小兄弟,你稍等,我去请主任过来。”
也难怪营业员这般反应。
这可是半头猪啊,在物资供应紧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当下,松江省的猪肉等副食品仍受严格管控。
农村地区,农户自家养殖的生猪,在完成上缴任务后,剩余部分或许能零星售卖,但在城市里,国营供销社的肉类销售都有固定规格,多以分割好的部位肉为主,像张扬这样一开口就要半头猪的,着实罕见。
望着营业员匆匆离去的背影,店内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张扬和他身后的同伴。
“半头猪?” 人群中窃窃私语,有人难以置信地重复着。
十张大团结的出现,早已让众人咋舌。
哪怕在临江,100 元依然不是小数目,多数工人一个月工资不过 25 到 30 元,这 100 元抵得上他们四个月的辛苦劳作。
大家眼神中满是羡慕,既惊叹于张扬的阔绰,又忍不住暗暗想象这般肆意消费是何种滋味。
约莫三分钟后,营业员带着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走来。
“主任,就是这位小兄弟要买半头猪。” 营业员指着张扬介绍道。
“你好,小兄弟,我是供销社主任王奎。
听说你想买半头猪?” 王奎目光落在张扬手中的钞票上,不敢轻视眼前这个年轻人。
这般年纪,却能一次性拿出 100 元买肉,着实少见。
临江县城有点头脸的人物他大多知晓,可眼前这少年,究竟是哪家的公子?
张扬点头笑道:“是的,王主任。
家里正在盖房子,这半头猪是用来招待帮忙的乡亲们的。” 他不确定对方会不会卖,便如实说明了用途。
他这一说完,周围人懵逼了。
帮忙盖房子用这么好的伙食招待?
这……
他们很想说,小兄弟,还缺人不,他们也去帮忙。
不过大家只是想想,并没有贸然上前。
王奎也没想到这小子购买猪肉竟然是为了招待帮忙干活的人?
讲究。
同时也证明了张扬家里的实力如何。
“小兄弟,半头猪我们倒是有。
不过,要是卖给你,待会儿再来人买肉没有了可不好交代。
这样吧,你稍等半小时,我联系联系,尽量给你凑出半头猪来。” 供销社仅剩的半头猪,王奎不敢贸然出售,决定打电话向其他供销社和国营店调配。
“没问题,那就麻烦您了,王主任!” 张扬深知在物资紧张的年代,购买大量猪肉并非易事,不禁感慨还是后世物资丰富。
想到猪肉,他脑海中闪过养殖致富的念头,可随即又打消了。
养猪利润有限,相比之下,养兔子和梅花鹿前景更佳 —— 一头梅花鹿每年能带来 6000 元收益,一张兔子皮也能卖 50 元,且价格还有上涨空间。
这次他打算建两个养殖场,刚好手头已经抓到 6 只兔子,日后规模扩大是必然。
养兔子还有个好处,兔粪能当作天然肥料,用于大棚种植,一举两得。
王奎回到办公室,挨个拨通各供销社和国营店的电话。
很快,得知邻近的国营店还有不少存货,正愁明日新货到来前卖不完。
沟通妥当后,王奎回到前台:“小兄弟,别着急,半小时后猪肉就送到。”
张扬闻言,从兜里掏出一盒中华烟,抽出一支递给王奎。
虽说他才15岁,但在这个年代,家境优渥的少年抽烟并非稀罕事。
王奎接过烟,目光在张扬脸上多停留了几秒。
他太清楚中华烟的价格了 ——5 元一盒,在这个年代,能抽得起中华的人屈指可数,他自己平日里也不过抽 1 元一盒的红塔山。
这让王奎更加高看张扬一眼。
他哪里知道,这盒中华是张扬特意备着,专门用来结交像王奎这样有身份的人。
“小兄弟,你还有其他需要尽管说。
要是我们这儿没有,我帮你从其他地方调。” 王奎多人精,哪里看不出张扬有意交好。
小小年纪便深谙人情世故,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多一个朋友,总归是好事。
至于年龄问题,被王奎给忽略了。
“谢谢王主任!” 张扬也不客套,随即列出一长串清单:“我还需要 50 根麻花、几斤桃酥,韭菜、芹菜、粉条、大蒜,还有各种调料……”
王奎示意身旁的营业员仔细记录。
女营业员一边写,一边偷偷打量张扬。
张扬五官精致,即便整日在山间奔波,皮肤依旧白皙,放在后世,妥妥的 “小白脸”一枚。
看着张扬大手大脚地采购,她内心泛起阵阵涟漪。
同样青春正好的年纪,她每月省吃俭用,也只能换来些许生活必需品,而眼前这个少年,花钱如流水的模样,让她既羡慕又心动。
要是自己也能这般无忧无虑地消费,该有多好。
张扬可不晓得小丫头心中在想什么。
王奎倒不奇怪,能花费100元购买猪肉,买这些东西很正常。
“这些商品我们这里都有,倒也不用调集了。”说完王奎看向营业员询问道:“给张小兄弟算算一共多少钱。”
“哦,好的主任。”营业员连忙算起来,几十秒后,小姑娘道:“一共210元。”
“嗯,给张小兄弟抹去10元。”作为供销社主任,这点权力还是有来着。
况且只是抹去10元,又没抹去太多。
“谢谢王主任了。”抹去十元,这可不是小数目,他从兜里拿出一盒中华烟,塞入王奎裤兜里。
看到中华烟,王奎要掏出来还给张扬。
却被张扬按住了:“王老哥,你要再客气的话就见外了啊,这只是弟弟的一点心意。”
“哈哈~~那行,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如果日后张小兄弟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开口。
别看我职位不高,在临江还认识些有头有脸的人物。”王奎很高兴,倒不是得到一盒中华烟高兴,是觉得认识了张扬让他感到高兴。
他喜欢和张扬这样会来事的年轻人交往。
这人情世故,哪怕连他都甘拜下风。
未来肯定错不了。
“一定一定,到时候就麻烦王老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