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2章

她有多久没有纯粹地感受风、听海浪?而不是在屏幕上滑动他人的生活,焦渴地等待一点数字残渣来喂食自己。

那本该连接他人的工具,反而成了将她与现实隔绝的屏障。

她忽然懂了林薇说的“换个活法”意味着什么。陈暮用彻底的数字消失,斩断了与过去的连结。

无论对错,他确实走向了“新生活”。而她却固执地留守原地,在废墟中挖掘,甚至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废墟的守墓人。

海风持续吹来,灌入她心中那个被凿开的洞。带来冰冷的刺痛,却也带来一种陌生的清醒。

她拿出手机,这一次,没有点开任何社交软件。她打开相机,对准远处被灯光勾勒的云层,按下快门。

然后熄屏,将手机放回口袋。

回去的路上,她的脚步不再虚浮慌乱。那个每夜准时催她进行搜索仪式的生物钟警报,仿佛终于在海风里被掐断了信号。

她知道问题并未瞬间解决,空洞依然存在。但至少今夜,她用自己的双脚,走出公寓,丈量了从虚拟荒漠到真实海岸的距离。

这只是一个开始。但她终于,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她开始尝试填补那个固定的时间空洞。

第一个没有搜索陈暮的周一夜晚,时间像被拉长的橡皮筋,缓慢得令人心慌。她盯着画架上蒙尘的素描本,笔尖悬空良久。

最终落下的却是一个无意识的、反复描摹的“C.M.”。她烦躁地撕下纸页揉成一团,打开视频网站,让热门剧集的声光填满房间。

却发现自己只是盯着进度条发呆。

周二,她强迫自己下班后直接去公司附近的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身体的疲惫终于压倒了思维的混乱。

淋浴时,温热的水流冲过脸颊,她忽然分不清那是汗水、热水,还是眼泪。但至少,那个夜晚过去了。

周三,她翻出林薇的邀约,回复道:“塘朗山,还缺人吗?”

林薇很快发来一个欢呼的表情包和一个集合时间。

周六清晨,她站在山脚下。看着穿着速干衣、精神抖擞的林薇和另外几个几乎陌生的朋友,一种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再次袭来。

她下意识地想摸手机,又强行忍住。

“微雨!这边!”林薇笑着招手,递给她一瓶水,“好久没见,你气色好像……嗯,有点累,但感觉不一样了。”

纪微雨勉强笑笑:“加班加的。”

登山的过程并不轻松。她的体力显然不如这些周末常出来活动的人。

最初的半小时,她只是沉默地跟在后面。听着前面的人闲聊着工作、健身、最近的展览,呼吸急促,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

汗水浸湿了额头,山间的微风却带来一丝清凉。

就在她快要跟不上时,林薇放慢脚步,落到她身边。

“不急,慢慢走,这儿的风景要细看。”林薇指着路边一丛肆意生长的野花,“你看,城里可见不到这么泼辣的颜色。”

纪微雨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种叫不上名字的紫色小花,花瓣不大,却簇拥在一起,开得极为浓烈。

带着露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深吸一口气,肺叶被草木的清甜气息充满,一种久违的、细微的悸动从心底升起。

她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很喜欢画植物。大学时,素描本里最多就是各种花草。

“我以前……也挺喜欢画这些的。”她轻声说,像在对自己说。

“真的?那下次写生叫上你!”林薇很自然地接话,“我们有个朋友在华侨城开了个画室,周末常组织活动,氛围特好。”

登顶的那一刻,视野豁然开朗。远处是连绵的绿色山峦,脚下是变得渺小的城市楼群。

深圳湾像一条蓝色的缎带铺陈其间。风一下子大了起来,吹得她头发飞舞,也仿佛吹走了胸腔里积压的某些浊气。

有人拿出手机拍照,她也跟着举起手机。但这一次,取景框里没有需要刻意避开的身影,没有需要斟酌角度以展示“我很好”的意图。

她只是单纯地,记录下眼前这片开阔。

她看着屏幕里的画面,迟疑了几秒。然后做了一件三个月来从未做过的事——她打开朋友圈,选中这张山顶的照片。

没有配任何矫情的文字,只简单地输入:“塘朗山的风,很通透。”

点击发送。

几乎立刻,有几个同事和朋友点了赞,留下“羡慕”、“好看”的评论。这些简单的互动并未在她心中激起太大波澜,但也没有带来负担。

她只是平静地收起了手机,继续感受着山顶的风。

下山的路轻松了许多,肌肉的酸胀感提醒着她身体的真实存在。回城的车上,阳光透过车窗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她听着车里其他人闲聊,偶尔也能插上一两句话。虽然大部分时间依旧沉默,但那沉默不再是空洞的煎熬,而更像一种疲惫后的平静。

晚上回到公寓,她习惯性地看了一眼手机。朋友圈的红点提示有新的点赞。

她点开,在一排熟悉的头像中,一个沉寂已久的名字跳了出来——是她大学时艺术社团的一位学姐。

评论道:“构图和光影抓得真好,还是那么有感觉,多久没见你发作品了?”

这句评论像一把小小的钥匙,轻轻叩动了什么。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