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2章

回到基地时,雨下大了。雨水敲打着车顶,噼里啪啦响。众人沉默地下车,交接装备,上传数据。流程走得很快,没人多话。

林北冲了个热水澡,把野外带来的寒气冲掉。热水浇在肩膀上,肌肉有些发紧,是长时间保持警惕的后遗症。他换好衣服,去食堂打了饭。吃饭时,山魈端着盘子在他对面坐下。

“感觉怎么样?”山魈问,扒拉着盘子里的土豆烧肉。

“还行。”林北说,“那些东西……倀傀,经常能碰到?”

“看地方。荒得久、人味儿淡的地儿,就容易生这种小玩意儿。”山魈嚼着东西,说话有点含糊,“没啥大害,就是烦人,跟蚊子似的。偶尔也有厉害的,能把人困死在里面。今天这几个,不成气候。”

林北点点头,没再问。两人安静地吃完了一顿饭。

之后几天,训练照旧。吴老头继续折腾他站桩,练发力。林北渐渐摸到点门道,站久了,身上那股微弱的热流窜动得更明显了些,不像一开始那么酸软无力了。

陈涛给他加了新科目:能量追踪。不是在训练室里,而是带到基地深处一片模拟街区。那里有各种复杂结构,还有能释放出极其微弱、不同性质能量信号的隐藏发生器。林北需要蒙上眼,完全依靠灵眸去捕捉这些信号,判断其类型,并找到源头。

这比静态感知难多了。信号时断时续,还会被建筑结构干扰、反射。一开始他晕头转向,老是找错地方。后来慢慢才学会区分信号的直接传播和反射,能更精准地定位了。

这天练完,陈涛看了看记录,说:“有点进步。但对强干扰下的微弱信号分辨还是差。得练。”

林北没说话,擦了把汗。他知道这玩意急不来。

又过了一周,任务来了。这次是城里的事。

老城区,一栋筒子楼。住户反映,最近夜里老是听到天花板或者隔壁空屋有弹珠落地的声音,哒、哒、哒的,吵得人睡不着。物业去查过,没发现任何问题,楼上楼下都没小孩玩弹珠。声音也没规律,查的时候就不响。

事情不大,但闹得几户人家心神不宁。报告转了过来,评级是“灰”,可能连异常都算不上,就是老旧楼房常见的噪音。

“你去看看。”陈涛把平板递给林北,“带上基础装备。重点是确认有没有异常能量残留,或者别的什么蹊跷。没有的话,就记录一下,安抚住户,可能是建筑结构热胀冷缩或者水管啥的响动。”

“明白。”林北接过平板。这种任务现在对他来说已经轻车熟路。

第二天晚上,他一个人去了那栋筒子楼。楼里住的多是老人,空气里有股饭菜和岁月混杂的气味。楼道灯光昏暗,墙壁斑驳。

他先找了反映问题的几户人家了解情况。老人说起来情绪有点激动,反复强调那声音多烦人,多诡异。

林北耐心听着,然后去了发出声音最频繁的那间空屋隔壁。房间久无人住,有股灰尘味。他关上门,关上灯,在一片黑暗和寂静中坐下,展开感知。

时间一点点过去。楼里其他声音渐渐沉寂下去。

他耐心等待着。

几个小时后,那声音果然响了起来。哒…哒…哒…声音清脆,确实很像弹珠落在水泥地上,滚动两下,然后消失。

来源是天花板靠角落的位置。

林北立刻将感知聚焦过去。

没有能量波动。没有情绪残留。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物理声音。

他又仔细感知了周围的墙壁和楼板结构。老旧的预制板结构,内部有细微裂缝和空腔。温差变化或者应力释放时,确实可能发出类似声响。

他保持不动,又等那声音响了几次,确认每次都没有任何能量伴随。

是误报。常见的物理现象。

任务可以结束了。他站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他走到门口,手握住门把手时,动作顿了一下。

一种极其微弱的、非能量的……“感觉”,从他脚底下的楼板传来。

不是声音,不是能量波动,更像是一种……极其细微的、有规律的震颤。非常非常轻,轻到几乎无法察觉,更像是他的身体对接触物的敏感度提升后,才能捕捉到的物理信息。

哒…哒…哒…

那弹珠声又响了一次。

与此同时,他脚底再次感受到那极其微弱的、同步的震颤。

声音是从上往下传的,通过空气和结构。但这震颤……感觉不像是从上方来的,反而像是从更下方,通过楼板传导上来。

方向不对。

林北皱起眉。他蹲下身,手掌直接贴在冰凉的地面上,闭上眼睛,全力感知那细微的震动。

几分钟后,弹珠声再次响起。

手掌清晰地捕捉到了一次极其短暂、轻微的震动波,从楼板深处传来,向上扩散。

震源不在楼上!在下面!

这栋楼有地下室吗?他回想了一下建筑结构图,这老式筒子楼,应该没有标准地下室。

他立刻打开微型电脑,调出这栋楼的原始建筑结构图。图纸显示,这栋楼确实没有规划地下室。但是……在图纸的一个角落,有一个小小的标注:设备层(通风管道检修空间)。

位置就在这几户人家正下方,但入口在楼外另一个方向。

他收起电脑,悄无声息地离开房间,下楼,绕到楼侧。那里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盖子,嵌在地上,上了锁,但锁已经锈死了。

他左右看看,没人。从工具包里拿出液压钳,费力地剪断了锁扣。掀开铁盖子,一股潮湿沉闷、带着铁锈和霉味的气息涌出。下面是一段狭窄陡峭的铁梯。

他打开头灯,往下照了照。下面空间不高,布满粗大的通风管道和废弃的线路管,积着厚厚的灰尘。

他爬了下去。

空间逼仄,需要弯腰行走。头灯的光柱在管道和墙壁上晃动。

他仔细感知着。这里能量背景正常,只有陈旧设备的惰性残留。

但是,那细微的、有规律的震颤感,在这里更清晰了一些。来源还在更深处。

他沿着狭窄的通道往里走。走到尽头,是一面砖墙,看起来是边界了。但震颤感分明是从墙后传来。

他用手敲了敲墙壁,声音发闷,后面似乎不是实心的。

仔细检查墙面,发现有一块区域的砖缝灰浆颜色略新。他用力推了推,那块墙居然微微晃动了一下!

他加大力气,伴随着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一块伪装成墙体的木板被他推开了一道缝隙。后面是黑洞洞的空间,一股更阴冷、带着土腥味的空气流出。

后面是一个被隐藏起来的空间。看位置,已经超出了设备层的范围,像是后来私自挖掘的。

他侧身挤了进去。

头灯照亮了一个不大的地窖。里面堆着一些杂物,角落里放着一台老旧的、带着摇柄的机器,机器连接着一些线路,通向地面方向。机器还在极其缓慢地、间歇性地运转着,发出几乎听不到的嗡嗡声,每次运转到某个节点,就带动一个机构,发出一次轻微的“咔哒”声。

就是这“咔哒”声,通过机器底座传导到地面,再通过楼板结构传上去,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听起来就成了……弹珠落地声。

林北走过去,检查那台机器。机器很旧,但保养得还行。旁边放着几个桶,里面是某种半凝固的化学药剂,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机器的一端,连接着几根管子,通向地窖更深处的黑暗里,那里似乎有一个小型的、手工挖掘的坑道。

他瞬间明白了。这是一个私设的、小规模的化学提纯装置。那规律的声响,是机器某个环节周期性运作时产生的震动。

根本不是什么超自然现象。是人在装神弄鬼,利用人们对“弹珠声”的常见误解来掩盖地下活动的动静。

他立刻后退,退出地窖,退出设备层,盖好盖子,然后联系了陈涛,简单汇报了情况。

“知道了。我们会通知相关部门处理。任务结束,回来吧。”陈涛的声音很平静。

回去的路上,林北看着车窗外城市的夜景。霓虹闪烁,车流如织。

有些“异常”,剥开皮,底下是更现实的人心。

这次任务之后,陈涛似乎对他的判断力更放心了些,开始给他一些需要独立做出初步判断的小任务。有时是确认某个传闻,有时是调查一点微弱的能量异常。

林北处理得越来越顺手。他的灵眸能更快地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异常残留,哪些只是环境或心理作用。他的身体也在一次次站桩和基础训练中,缓慢而坚定地变得更强韧,对身体的掌控力提升,五感也越发敏锐。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某种规律之中,训练、出勤、休息。但他能感觉到,平静的水面之下,那股暗流似乎在慢慢变得活跃。基地大厅屏幕上的信息刷新似乎频繁了一点,虽然依旧大部分看不懂,但那种无形的紧张感,隐约在增加。

这天,他刚完成一次能量追踪训练,洗了把脸,准备去吃饭。个人通讯器响了。

是陈涛。

“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个新情况。”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